第367章 城濮兵术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在高昂的楚歌声中,楚军士卒冒着秦人如雨般的箭矢,已冲到秦军阵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军同样唱起了雄壮的战歌,士卒握着武器,战意盎然。

最前方的轻装弩兵在射完箭矢后,闪到两翼。

后方手持长铍的秦卒快速上前,他们站成一横排,手中拿着的铍长度在三米以上。

在喊杀声中,众秦卒一起将手中的铍往前刺出。

惨叫连片响起,冲在最前方的楚军士卒被这一波长铍突刺,戳翻了一片,许多楚卒哀嚎着倒在地上。

但紧接着,后面的楚卒又涌了上来,他们手挥剑戟,要趁机杀死这些拿着长铍,行动不便的秦卒。

在那些秦卒后方,秦军戟兵快速上前,挡在持铍的袍泽前面。

他们的手中拿着的是兼具突刺和挥砍功能的戟,足以将冲锋的楚兵挡住,与其进行格斗厮杀。

持铍的秦卒则趁机收回武器,退到后方,紧紧握着自己手中的长铍,从戟兵横排的空隙中寻找机会刺出武器,掩护袍泽和杀伤敌人。

三军大战,各处战场喊杀声不停响起,一个士卒接一个士卒的倒下,新的士卒又从后方一个接一个的补上去。

秦军的三处战场由冯无择、赵广、蒙恬进行具体的指挥作战。

赵佗退到后方,走上专门为指挥官筑造的土台上,从高处眺望战场的情况变化,进行整个战场层面的调度。

“楚军的攻击很猛烈啊。”

卢绾惊叹着,他和郦商被任命为短兵百将,负责跟随在将军身侧,指挥下面的短兵传达将军的命令。

“一鼓作气,自然猛烈。只要我军挡住这一波,拖延下去,楚军气竭,便是我军反击之时。”

赵佗站在高台上,看着远处厮杀的战场,密切观察着楚军的变化。

秦楚两军的前锋纠缠在一起,双方势均力敌。

这时,楚军右翼有战车和骑兵部队出现,侧击对面的秦军左翼。

秦军的左翼是由冯无择率领。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秦楚两军是在靠着淮水作战,秦军向西战斗,则其右军依靠着淮水。有这条大河作为遮掩,不怕敌军的车骑袭击,所以赵佗将战场经验较少的蒙恬安排在靠河的右侧。

然后以经验丰富的老将冯无择为左军,就可以沉着的应对楚军的各项举动。

果然,当楚军战车发动侧袭的时候,冯无择安排在最外围的弩兵抢先射击一轮,紧接着后方早有准备的矛兵方阵上前,以矛对车。

随着冯无择的调度,千余秦军骑兵迈开马蹄,去配合矛兵围攻楚军的车骑部队,以及撕裂跟在楚军车骑后的徒兵。

冯无择部因为是渡河而来,赵佗麾下也没有多少战车,故而此战秦军车兵较少,但骑兵的数量还是有好几千的样子,足以应对这场战斗。

在冯无择的应对下,楚军这一次的侧袭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战局再次胶着起来。

“冯将军,真老将也。”

后方的土台上,赵佗忍不住赞了一声。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冯无择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个被秦王政封为伦侯(关内侯)的人物,其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

赵佗之所以敢打这一战,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冯无择有交好之心,愿意给他赵佗打下手。

有这种老将帮忙,此战风险自然小得多。要是冯无择不同意的话,赵佗也不会冒险求战。

楚军一侧。

项燕孤独的站着,眺望远方战局。

他的身边除了负责护卫和传令的亲卫外,再无大将。

就连景同也上了战场,在前线进行指挥作战。

“冯无择。”

项燕低语着,知道这一战很棘手了。

如果是蒙恬那种愣头小子位居秦军左翼,他刚才的车骑突袭不说能一举将其击破,但至少也能打对方一个手忙脚乱,让楚军略占优势。但因为冯无择的沉着应对,楚军这番袭击没有占到丝毫便宜,甚至还颇有损伤。

“有冯无择在彼,秦军左翼难以突破,且其尚可以照应秦国中军。此番若想战胜,当以蒙恬军为突破点。”

项燕眯着眼看向淮水边上的蒙恬右军,秦军后方的那杆蒙字大旗昭示着其将领的身份。

柿子要捡软的捏,对手要挑弱的打。

这个道理,他项燕自然清楚的很。

“传令,让我方左军诈败佯退,诱蒙恬追击。”

“另传令景同的中军做好准备,告诉景同,按之前的计划施行。我要效昔日城濮之战的晋人兵术,先破蒙恬一部!”

项燕沉声开口,让士卒传令下去。

……

“楚军要败了?”

蒙恬站在他的战车上,剑眉微挑,脸带惊讶。

三军交战,各有对手。

原本与他这个右军交锋的楚国左军似乎坚持不住,开始有溃败之势。

我蒙恬这么厉害,居然能第一个击溃敌军?

蒙恬的心中激动起来。

身侧,亲信兴奋的请求道:“校尉,吾等是否立刻追击猛进,乘胜将楚军击败?”

蒙恬皱了皱眉,他回道:“速派人请示赵将军。”

与此同时,高台上的赵佗也看到了蒙恬部所面对的楚国左军开始溃败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楚国左军这一败,足以改变整个战场胶着的局势。

不过赵佗并没有马上下令让蒙恬追击溃败的楚国左军,因为他心中感觉有些不对劲。

项燕乃楚国支柱,是个能和王翦掰腕子的人物,在他的指挥下,楚军哪那么容易失败。而且就算败,也该从冯无择面对的楚国右军先败,怎么会是蒙恬先击破敌军?

心中虽然有了怀疑,但赵佗也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举决定胜负的机会。

战场之上,胜机稍纵即逝。

为将者,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要果决善断。

“命蒙恬分一部分兵力去追击溃败的楚国左军,乘胜击破。蒙恬则率主力转向,直插楚国中军,对其侧面攻击,拦腰截断。”

“楚军士气不高,全靠一鼓之气与我军对抗,只要蒙恬侧击楚国中军成功,和赵广两面夹击下,当可迅速击溃楚国中军。”

“如此,楚国中军和左军皆溃,右军独木难支,安能抵挡。此战胜矣!”

赵佗果断下令,在蒙恬派来请示的人到达之前,就已经让卢绾派出了传令兵。

……

“好,蒙恬这年轻人果真贪功冒进,见我左军一溃,便想着追袭,想要趁势击灭我左军,如此便中吾计矣。”

项燕望着远处的战场。

看到随着楚国左军的溃败,对面的蒙恬部秦军开始了追击。

这一来,便是他项燕取胜的时机。

“四百年前,我楚国先君成王,于城濮被晋人击败。此战乃我楚国大耻,令尹子玉因此自刎谢罪。此战为历代楚将所牢记,时刻不敢忘怀。”

“今日,我就要以当初的晋人战术来破你秦军!”

项燕面罩寒霜。

城濮之战,乃是楚人心中永远的痛。

此战之前,楚国如日中天,连续灭亡十余个淮水小国,将势力向北扩展到黄河流域。就连晚年的齐桓公率领八国之军,也难敌楚人的长驱直入,只能勉强将楚国进取之势遏制。

到齐桓公死后,楚国更是号称无敌,泓水之战大破宋襄公。压得鲁、卫、陈、蔡等国俯首称臣。

那一刻的楚国,大有天下霸主之势。

但随着晋文公崛起,与楚军在城濮一战,并战而胜之。

从此楚国霸业转衰,晋国反而靠着这一战威定天下,成为天下霸主。

这样影响巨大的一战,自然为楚人所铭记。此战中晋军所施展的战场兵术,更是让历代楚将难以忘怀。

项燕在刚学习兵法的时候,就听他的父亲讲过当年晋人的战术。

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晋楚三军对峙时,晋国上军诈败,佯做后撤之状,引诱楚军追袭。

对面的楚军主将子西信以为真,指挥楚国左军进行追击,结果楚军深入之后,被晋上军反击拦住。同时因为楚军追击深入,导致侧翼暴露在了晋国中军面前。晋国中军分出一部分兵力抵挡楚国中军,剩下的主力则转向从侧翼袭击深入的楚国左军。楚国左军遭遇晋国两军的夹击,伤亡惨重,溃败而走。

同时另一边的楚国右军也被晋国下军击破,楚军两翼皆失,中军只得退败而走,导致了城濮败绩。

城濮之战,是四百年前改变天下格局的一战。

如今,他项燕也要利用这个战术,来击破面前的秦军,为楚国寻得一条生路。

冯无择的秦军左翼稳如泰山,他一时难以击破。

便决计用楚国左军佯装溃败,诱使蒙恬深入,使得秦军侧翼暴露。

这时候,位于中军的景同便可带着士卒转向,侧击蒙恬部。

同时楚国左军再进行反击,两军夹击之下,蒙恬部的秦军必定大败。

蒙恬一败,秦军右翼则失,赵广的秦国中军侧翼就暴露了出来。

楚军趁势攻进,侧击秦国中军,如此便可将秦国中军击破。

秦军中、右两军皆破,纵使统率左军的冯无择能力再强,恐怕也是独木难支。

“如此,此战胜矣!”

就在项燕举目关注的时候。

战场终于走向了他所期待的模样。

随着楚国左军的诈败撤退,蒙恬率秦军追击前进,深入到楚军后方,其侧翼暴露了出来。

“就是现在,我军将胜矣!”

项燕双目大睁,声音显得嘶哑。

从他的角度,能看到随着蒙恬军的深入,景同所率领的楚国中军,已经分出了数千人转向蒙恬方向。

准备从侧面猛击蒙恬部秦军,将其拦腰截断,配合返回的楚国左军,进行夹击!

另一侧,秦军后方的土台上。

“要赢了!”

赵佗双目炯炯,死死盯着远方的战场局势。

随着楚国左军的败退,蒙恬率军深入,直冲到了楚国中军的侧方。

从赵佗的角度,能看到蒙恬分出一部分士卒继续追击楚国左军,让其无法集结。

同时蒙恬自己则率领秦军主力转向,开始侧击楚国中军,要配合赵广的秦国中军,对楚将景同率领的楚国中军进行夹击!

这一刻。

从天空上往下看。

就能看到秦军从北侧分出一部分兵力,向楚国中军冲去。

楚国中军也在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向北侧攻去,欲要侧击秦军。

晚上还有第三更,会晚一点。

感谢书友150726133242921的打赏,以及各位书友的投票支持,谢谢!

第516章 信口雌黄第210章 对手第311章 夜破齐营第88章 大泽第61章 孤竹第684章 质问第837章 变法第31章 少女第730章 灭瓯第262章 冲阵夺旗第286章 赵佗将军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692章 辽东第91章 父子第706章 兵力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123章 农家第98章 李将军,可比武安君第278章 钟离归心第828章 帝迎第174章 桓军侯第613章 特殊伦侯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370章 伪王何在第738章 恶化第69章 高渐离第507章 公输御女第633章 鸟尽弓藏第766章 血祭第722章 征越第28章 落户第199章 争心第316章 四方之谋第537章 守法之将第480章 法家治国第712章 覆韩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255章 屈明献策第670章 项氏抉择第370章 伪王何在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201章 尉缭第825章 变故第83章 甘棠第139章 入屋第227章 悔意第511章 书同文字第37章 与子同袍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183章 魏咎第768章 粮食第175章 名利第159章 美男子第329章 魂断睢水第562章 战局已定第174章 桓军侯第249章 蕲邑第646章 胡亥之亲第534章 义渠故地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133章 五百主第201章 尉缭第519章 项氏谋划第722章 征越第48章 夺长城第204章 刘季自刎第356章 东阳陈生第588章 玩弄大将第66章 厮杀第75章 攻蓟第364章 进退两难第163章 军令第60章 乡邑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237章 东向第638章 咸阳大事第707章 真实第552章 大秦铁骑第156章 城下之战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96章 秦风第256章 将计就计第300章 吃力不讨好第63章 孤信第343章 灭楚者佗第672章 叛乱之火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1章 赵国余孽第64章 宋意第646章 胡亥之亲第588章 玩弄大将第816章 刺佗(中)第7章 秦军大营第56章 攻心第826章 反击第140章 进身之阶第64章 宋意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599章 蒺藜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