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迷惑齐国

恒山郡,东垣城外。

从代地南下的秦军在此扎下营寨。

有秦卒感叹着:“这次灭国之战也太快了,咱们到代地才几个月啊,这就打完了?”

另一人抬着脑袋,神色骄傲:“那是当然,你也不看看统率咱们的将军是谁。这可是赵将军啊!跟着赵将军打仗,百战百胜,立功升爵就在今朝。”

“也不知大王什么时候会开始打齐国?不知道乃公还有没有上战场升爵的机会啊,这一次升爵为上造,离让吾子进学室的簪袅还差一级啊。要是能顺带把齐国拿下就好了。”

还有秦卒对战争意犹未尽,充满了对升爵的渴望。

“想屁吃,齐国那么大,怎么可能顺带拿下。没看咱们都离开代地,回到恒山了吗?我看啊,接下来赏赐完之后,就要散伙回家了。我家在上党,走的快一些,还能回去赶着秋收呢。”

也有人想着家里的秋收。

秦营之中,士卒们皆是满脸轻松。

在他们看来,这一次灭掉代国,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相比于士卒们战后轻松的心态。

主帅营中,将军赵佗却依旧表情凝重,与麾下诸将进行新的战略部署。

“杨原将军乃是老将,他领一万人屯守代地,自是无碍。”

“大军暂时屯在东垣,就说是需要派使者回禀咸阳,等待大王的诏令抵达,方可进行下一步行动,以此安士卒之心。”

“这段时间可以让士卒们放松一下,将爵位和金钱赏赐发下,管制放开,让二三子可以入城去女闾和市场,购物玩乐。”

“另外,再对外放出一个消息,就说我秦国在灭代之后,有北上燕地,驱逐胡人,收服辽东的打算。”

听到这话,谋士郦食其抚掌而笑:“将军这招妙啊,不仅可以休憩士卒,而且还以可能会再度率军北上,收服辽东作为借口,让齐人对将军驻兵于恒山放下警惕之心。”

赵佗摇头道:“此乃大王之智慧,非我之计谋。”

当初秦王政有让他击灭代国后,顺带收服辽东的心思,但赵佗以辽东偏远,胡人难灭为借口推辞了,并推荐李信为将。

同时建议以齐国为重,辽东次之。

秦王政最终采用了赵佗的建议。

这位拥有战略头脑的大王,在召集诸位重臣商议后,还决定利用辽东之事来做一番文章。

先让赵佗率军攻代,秦国内部则修养国力,等待秋收后,粮食满仓,人人精神十足,这时候再发大兵去征伐齐国。

彼时可利用伐辽东为借口,光明正大的转输粮秣,调集兵力,等到屯兵于边境,兵力布置到位后,再向齐国公开宣战。

这样一来,就可打齐人一个措手不及,减少秦军的伤亡,更加顺利的统一天下。

当然,秦国伐辽东之事也是真的,在伐齐的同时,秦国会派李信为将,北上燕地,收服辽东,说到做到。

“恒山离齐地只隔了一个巨鹿郡,我既屯兵于此,也该和齐地友人打个招呼,当写信一封,问候一番大司马才是。”

……

就在赵佗率军南下,驻兵于恒山郡东垣城,并派遣使者赶往咸阳回禀战事的时候。

秦军灭亡代国,并擒拿燕王喜,大破匈奴人的消息也通过各地商人的口舌,以及那些快马信件向着四周传递。

燕地,无终城。

当地一处燕人豪富的宅邸,一个着深衣的清秀男子,正在亭中抚琴弹奏。

琴声凄婉,像是夹杂着抚琴人的情绪。

哀叹,凄凉,以及时而让琴声变得尖锐的愤怒。

时已至秋,四周花叶凋零,枝木泛黄,本有萧瑟之意,如今在这充满愤怒的琴声中,更多了肃杀之感。

一个身材雄壮的男子大步走了过来。

人未到,声先至。

“子房,那秦将赵佗果然如你所料,从代地南下后,便屯军于恒山,止步不前。”

琴声戛然而止。

张良手指搭在琴弦上,目光平静的看着前方,幽幽叹道:“秦军即将南下,齐国也快灭亡了。”

公孙信神色一滞,说道:“你是说赵佗会率军灭齐,可是我听说秦军接下来很可能是要北上,去收复被胡人占据的辽东。”

张良笑了笑,没有在这个事情上纠缠,而是转口问道:“田冲之前以大司马之身出使秦国,在秦宫中,与秦国诸将比拼兵法,连胜连捷之事你可听过?”

公孙信点头道:“据说那田冲连败秦将王贲、蒙武,甚至就连赵佗也败在他的手上,当场向他拜服,可谓是一雪前耻。”

“所以四处皆传,论军争兵法,田冲并不弱于秦军诸将,齐军之所以在甄城大败,都是因为赵佗的偷袭。子房你的意思,这其中是秦人使诈?”

张良淡淡道:“从那时候开始,秦国就已经在布置灭齐之事了。秦人将只会兵法推演的田冲捧起来,让他的大司马之位越发稳固,等到秦国正式伐齐之时,这位骄傲的大司马必将吃个大亏。”

“至于你刚才说的秦国欲收复辽东之事。呵呵,辽东偏远之地,所敌又皆是各部胡人,岂需要秦国发大军攻击,遣一良将率精兵北上便可。所以收复辽东之事只是个迷惑齐人的幌子罢了。”

“此番赵佗屯兵东垣,应是有灭齐之意,等到秦国借伐辽东之口,将兵力聚集后,便可一举而攻齐国。且那赵佗能在甄城偷袭田冲一次,你岂知这一次他不会再偷袭呢?”

公孙信听得满身发寒,没想到秦人竟这般狡猾,他低语道:“子房既然看出秦军即将灭齐之事,吾等是否该派人前去提醒齐国,让他们有所防备。”

“提醒齐国?呵……呵呵……”

张良笑的很冰冷。

甄城一战,公孙信和陈馀前往东郡行刺杀之事,然后就在东郡躲藏秦人的追捕,并未亲身经历过四国之人在齐国的遭遇。

在齐国,齐王建和齐相田假被秦国使者开出的条件迷惑,并将甄城之败的责任推在四国之人的身上,当场翻脸,大肆追杀擒拿。

张良、横阳君与一众四国义士匆忙逃往代地。

结果路上被狄城的田氏族人击破,张良侥幸逃了一命,横阳君韩成却落入齐人手中,被押送到秦国遭受酷刑而死。

一想到最亲密的抗秦战友,遭受齐人的背叛,最终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张良的心中全是对齐国的恨意。

“齐人无信,纵使灭国,亦是活该,吾等为何要提醒他们?”

“且齐人用吾等四国义士之命去交好秦国,将苟存的希望寄托于秦人的仁慈上,你以为吾等提醒,他们就会相信吗?”

“五国皆灭,齐国留着又有何用?还是灭亡了好啊,只有齐国灭亡了,那些骄傲自大,背信无义的齐人才会与吾等站到一起,共同向秦人复仇,寻求复国。”

公孙信被张良一番话说的一愣一愣的。

他想了想,点头道:“子房说的也有道理,而且那赵佗这么厉害,这一次不仅灭了代国,擒了赵嘉和燕喜,就连匈奴也被他击破,我看齐国就算有防备,也定然不是对手,此番齐国必亡啊。”

“赵佗……”

张良眼中闪过忌惮之色。

“秦有王翦这个老将镇国,有王贲、蒙武这般名将统军,还有赵佗这种后继的绝世将才,纵使六国联手,在战场上也绝不会是秦军的对手。所以吾等不要再想着用军队去抗衡秦军了,那是死路一条。”

“若想复国,只有让秦国大乱才行,若让一国大乱,再没有比君主骤然身死更好的法子了。”

“走吧,这里的燕人说东夷之中常有勇者力士,其人强悍善战。吾等前去看看,或可寻得合适之人。”

说到此处,张良的脑海里闪出一个人的身影。

他低语着:“陈馀虽死,但他的刺杀之道,我张良将继承下去。”

第812章 义士第402章 齐使田冲第756章 野战曲第545章 通敌叛国第307章 复国之谋第808章 胜负第596章 奇计破秦第341章 秦军驱魔砲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39章 军营第458章 兵者势也第444章 舌压诸将第250章 铚邑第786章 执戟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347章 楚王出降第763章 小目标第60章 乡邑第191章 刘季背主第777章 老卒第442章 齐有精锐第222章 南向第15章 函谷关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10章 我愿意第94章 臂膀第14章 舞阳死第424章 两王同车第641章 刺客归来第372章 江东之变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324章 悬羊击鼓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367章 城濮兵术第40章 巡营第38章 出征第90章 战车第842章 托孤第26章 赐爵第789章 大坑第721章 战将第186章 死战到底第306章 齐之虚实第796章 志向第284章 刺杀齐相第165章 民心第698章 太子第14章 舞阳死第556章 影响世界第197章 换将第644章 博浪沙第750章 内斗第189章 宁陵君第444章 舌压诸将第768章 粮食第534章 义渠故地第480章 法家治国第640章 朕欲长生第125章 剑履上殿第469章 齐宫交锋第372章 江东之变第605章 战争斩获第616章 拒绝皇帝第308章 刺客出没第287章 兵临楚地第227章 悔意第135章 大梁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754章 定闽第709章 昭武第304章 田大司马第270章 惊闻大胜第89章 截击第186章 死战到底第174章 桓军侯第247章 钟离降秦第67章 燕人第753章 反目第91章 父子第77章 散郁第269章 赵佗迷踪第184章 商亳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26章 赐爵第524章 全面战争第77章 散郁第271章 奏捷受赏第840章 相薨第842章 托孤第234章 寿春城第79章 墨者第463章 君子之殇第787章 诅咒第389章 秦宫赐爵第777章 老卒第18章 咸阳第520章 六国城第723章 核心第560章 兵贵神速第347章 楚王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