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舌战群儒

李斯正要张嘴,狠狠批判王绾和诸博士一番。

然而话到嘴边,却被那突然出现的清朗声音给堵了回去,他嘴里不由发出“嘎嘎”的干笑声,十分难受。

是谁!

李斯气呼呼的望过去,发现说话之人正是站在武将行列中的赵佗。

大庶长!

此时,殿中群臣也看到说话之人的模样,神色皆惊。

王绾一张脸满是铁青,眼中有不可思议之色闪过。

分封之论,乃是要改革如今的大秦行政体制。

一旦成功,皇帝诸子、军功勋臣都能从中得到好处,他王绾和儒家门徒则能实现理想和掌控国政的话语权。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既然有人得利,那就同样有人会失去利益,比如一向主张君主集权,恨不得将天下所有人都掌控在手中的法家门徒。

所以王绾和诸位博士都想到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但他们预计的敌人乃是廷尉李斯。

怎么如今李斯在那里发出鸭子叫,都还没表态,你这赵佗却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

王绾很生气。

你赵佗可是分封制的得利者啊!

吾等站出来献策建言,一旦成功那你可就能得分土建邦之利,可谓有利而无害。你不支持就算了,但也不至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吧?

此刻不仅是李斯怪叫,王绾铁青着脸,其余群臣也都表现各异。

右丞相隗状睁开眼,怪异的看了赵佗一眼,若有所思。诸位儒家博士充满敌意的瞪着赵佗,淳于越更是牙齿咬得咔咔响。

原本属于中立派的公卿则是左右张望后闭嘴不言,准备观察形势。武将列中,王贲、蒙武惊异的看了赵佗一眼,没有吭声,其余武将眉头紧皱。

其中一个鲁莽性急的羌人却是忍耐不住了。

“赵……大庶长!你这话什么意思,分封之制,乃是强国安边之法,怎么到你嘴里,还成了弱国亡君之论?你把话说清楚!”

羌瘣气呼呼的说着,他声音很大,可见有些急了。

“羌右更所言甚是,分土建国以卫中央,乃是三代之美政。夏商周皆行分封,怎么到了大庶长口中,还成了短视浅显之见?此等话语,吾等未尝闻也。吾等欲师古而行,岂有过耶!”

博士群中,淳于越亦忍不住开口附和羌瘣之语。

赵佗先看了眼帝榻上的皇帝,见其神色依旧平静,看不出喜怒心意。

廷议之上,群臣争辩议论,最后再由皇帝裁决。

在此之前,他作为裁判是不会下场参与其中的。

赵佗想到后世这场争辩的结果,心中安定,胜券在握,如何能输?

他大笑道:“好一个三代之美政,在我眼中不过是尔等食古不化之言。让我想起昔日商君变法,有甘龙、杜挚之属,口称‘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岂不就是今天尔等在这殿中所称的,欲要效仿三代行分封的话语。”

“我今日就在这里用商君当年的话告诉尔等:昔日之上古帝王,皆乃各顺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尔等口称分封乃是三代之美政,但昔日三代的形势与如今天下形势大不相同,那时候天下没有经过五百年的战乱,世间之人只闻封建制,岂知郡县制?”

“既不知郡县制,那就只能行封建之道,故而尔等口称三代古人行封建乃是王道美政,实际上不过是当时只有一种选择!如此怎能作为亘古不变的依据,又怎能事事都要效仿?”

“诸公,时代不同了!吾等拥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要去走复古之路!”

赵佗声音激昂,先行攻击对方所坚持的“三代美政”的依据。

三代行封建是因为他们只有一种选择,而如今的大秦还有郡县可选,为什么要去学三代呢?

听到这话,博士中的漆雕毕忍不住了,大叫道:“周行分封,有八百年之天下,岂是有假?师古而行,则国必能久也!”

赵佗高声回应:“八百年?尔等所言的八百年,实际上不过宗周三百年,犬戎之祸后的周,还有统御天下的能力乎?”

“所谓周天子,不仅是个空有虚名的傀儡,还是个被逼上债台,无力还钱给债主的赖账之人。”

听到这话,殿中知道这个典故的公卿顿时笑出了声。

那是昭襄王时代的事情了,彼时秦国势大,威逼关东。

天子周赧王欲重启合纵,联络山东诸国攻打秦国,振一振天子雄风。

但那会儿周赧王太穷了,只能弄出几千人的军队,而且还负担不起这几千士卒的军费。

周赧王就向国中的富户豪门借钱,承诺他联络诸侯打败秦国后,将抢来的战利品连本带利的还给国人。天子亲自借钱,还真借到了不少。

周赧王雄心勃勃,立刻带兵西进,同时号召诸国出兵。

面对周赧王的号召,关东诸国中一些国家还照顾他面子,象征性的派了点人,但更多的则是直接无视,这让周赧王合纵攻秦的大计迟迟无法实施。

几个月后,周赧王攻秦计划破产,虽然一仗未打,但军费花了个精光,他只能灰溜溜的带兵回国,然后就被前来要债的债主围困。

周赧王无钱可还,就让人关闭宫门,将债主挡在外面。债主在外面大骂大闹叫嚷还钱,周赧王听得心烦,就躲进宫中一处高台,后来还真将这笔账给赖掉了。

此即为“债台高筑”的来历,而那位周赧王也成为有史以来身份最高的老赖。

殿中响起一片轻笑声。

是啊,什么周有八百年天下,到了后面,他周天子连借国人的钱都还不起,还被债主围堵,这样的天下也能算吗?

帝榻之上,秦始皇嘴角泛起淡淡的微笑,似乎也被这件趣事笑到。

但他的眼中却有冷芒闪过。

在他眼中,整个天下都是皇帝所有。

皇帝要什么,天下之人,都该予取予求才对。

竟敢向天下之主要钱?

反了他们的!

周天子的下场,确实要引以为戒。

漆雕毕被赵佗用这例子说的满脸通红,倒是真不好说周有八百年了。

后面的周天子,那是真的憋屈。

眼见淳于越和漆雕毕接连被赵佗的堵了回来,博士仆射周青臣眉头一皱。

他高声道:“封藩建卫,以屏护中央。昔日正是周有分封之制,方能在犬戎之祸时得诸侯相救,周平王才能够东迁洛邑,再续国祚!如果昔日周不分封,那遇到这般犬戎之乱,谁能救之?”

周青臣不愧为博士仆射,一句话点出了分封制的好处之一。

那就是诸侯能在中央朝廷遇到危机时,勤王救国,作为外之辅弼。

殿中重臣听得连连点头,这确实是一大好处。

赵佗眼睛微眯,想起昨晚从郦食其那里得到的知识,厉声道:“周仆射欲断章取义欺我乎?”

“你口口声声言昔日犬戎之祸,诸侯救之,以存周祚。那你怎么不说,当初宗周的犬戎之祸,又是怎么引起的,还不都是你口中所谓的外为辅弼的诸侯!”

“周幽王改立太子,乃是天子家的事情。但作为诸侯的申侯却联合鄫国,勾结犬戎与天子相斗,方才发生宗周之祸!”

“且周幽王被杀后,邦君诸侯立王子余臣为天子,是为携王。申侯、晋侯等则立勾结犬戎的平王为天子!二王并立,两周相争,晋文侯又袭杀周携王,扶平王东迁洛邑!”

“平王乃勾结犬戎弑父之徒,而被诸侯立为天子,至此天子之威沦丧殆尽。割王麦者有之,射王肩者有之,问九鼎之轻重者有之。天下诸侯谁又真的将周天子看做天下共主!”

“所以周仆射所言之辅弼诸侯,乃是杀天子者?立天子者?亦或者肆意欺凌天子者?”

殿中鸦雀无声。

诸博士脸色发白。

帝榻之上,秦始皇眼神冰冷。

正如赵佗所说,犬戎之祸正是诸侯勾结蛮夷所致。

周朝分封的诸侯,杀了周天子!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分封之制,前几代或许因血亲而无碍,但至于数百年后,诸侯相互疏远,彼此互生仇雠,甚至叛起而反杀天子,岂不更是大祸乎!”

赵佗的话并未到此结束,他声音更加高昂,对着诸位支持分封的博士,怒斥道:“不,诸侯之叛,还到不了五世。诸公今日在殿中大言分封诸侯的好处,那我秦国之前就没有分封过诸侯吗?”

“诸公,尔等可还记得我秦国蜀侯三叛!”

战国竹简《系年》: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

《古本竹书纪年》: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

《汲冢纪年》:幽王死,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余为晋文侯所杀,是为携王。

第702章 秦数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608章 冒顿尽孝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420章 张良觉醒第653章 赵佗懂仙第757章 辟谷第531章 关东大征召第824章 黄石第747章 攻策第760章 羽弟第154章 各方行动第255章 屈明献策第76章 郁结第18章 咸阳第3章 雨夜杀人第28章 落户第304章 田大司马第223章 颍水第4章 荆轲第436章 代亡第157章 冲杀第342章 山鬼狐鸣第199章 争心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351章 东征伪王第382章 何故发笑第666章 鼎于何处第837章 变法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273章 寝宫夜问第499章 尚公主第739章 请求第303章 赵佗坠马第427章 购买燕王第820章 重用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8章 李信第844章 事变第207章 右庶长第475章 悉定齐地第638章 咸阳大事第769章 一秦敌十越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111章 辞相第309章 伏杀秦将第564章 战后处置第424章 两王同车第444章 舌压诸将第395章 献面于王第734章 痛惜第10章 我愿意第722章 征越第739章 请求第761章 将攻第282章 将门第510章 赵佗献纸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402章 齐使田冲第61章 孤竹第138章 郦氏兄弟第613章 特殊伦侯第348章 项燕熊启第618章 捷报频传第66章 厮杀第513章 不给儒家第800章 说媒第422章 以强凌弱第747章 攻策第308章 刺客出没第215章 家书第577章 计划开始第676章 群羊第723章 核心第224章 钓鱼第803章 预判第152章 魏策第688章 胯下第17章 高佗第782章 怀疑第818章 项籍第158章 魏将第724章 盟友第76章 郁结第452章 古之军礼第598章 踏碎秦营第198章 李户将第537章 守法之将第142章 外黄第148章 俘虏第50章 首级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153章 突袭户牖第266章 吕氏淑女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48章 三十万齐军第136章 水攻第318章 兵临睢水第808章 胜负第75章 攻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