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质问

第684章 质问

彭城,作为连通四方的中原大城,靠着交通上的便利,一向繁荣昌盛,人口众多。

在楚国统治时期,此城是各地商贾游侠来往之地,颇有自由放浪之风气。

收归秦国后,因为地处关东,与朝廷相距遥远的缘故,此地的管理上依旧很松懈,要不然也不会被张良等人任意往来穿梭。

近来因为始皇帝被刺杀之事,整座城池进入了封锁和军管状态。

城中每时每刻都有全副武装的秦卒进行巡逻,纵马奔驰的骑兵游弋于各处乡里。当地人进出城门要经受盘问,各处要道更有手持兵刃的秦卒站岗和巡视,检查每一个路人的验传,确认身份。

这让彭城人过得十分压抑,但谁也不敢表达不满。

先是张良刺杀。后又传来项氏举旗造反的消息,这突然间发生的变故早让人惊掉了下巴,当地黔首大多心怀不安,生怕遭受牵连。

直到武功侯赵佗平定项氏叛乱,并将项氏兄弟和逆贼葛婴的首级,悬挂于城头后,整个彭城的军管状态才松懈了一些。

而今日,有皇帝诏令下达,宣布彭城警戒解除,除了各处交通要道依旧有人看守,检查来往者验传之外,其他警戒措施相继取消。

伴随而来的则是另一个大消息。

“听说了吗?刺客张良的同伙都被抓住了,今日就要被车裂!”

“怪不得管制开始放松,原来是刺客抓到了。咦,听上去张良还没抓住?这人厉害啊,刺杀皇帝还能全身而退,是个英才。”

“我看到城门张贴的悬赏令了,上面写能擒住张良者,将赐卿爵,还有六千金的赏赐!”

“什么!张良在哪里!乃公要抓他,我的母啊,好多钱!”

对六国遗民来说,秦国的卿爵显得有些缥缈,普通黔首庶民难以估算这爵位的价值。

但六千金那可是每个人都懂的东西,一个个听得满嘴流口水,巴不得自己能将张良捉住,换取一家人翻身做人上人。

一日之间,张良的人头成了彭城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而且这份赏金的消息还在以极快的速度传向四方。

这就是始皇帝的用意所在了。

他要用极高的赏金,富贵的前程,来让张良变成天下人都想抓住的逃犯,让他无所遁形!

在悬赏令下发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公孙信已经吃下了最后一顿饭,等待被押上刑场。

只是公孙信死之前,却有一人特意来见他。

“赵佗,你以恶毒残忍的刑罚折磨我还不够吗?”

“你莫非还要在我死之前来嘲讽一番,赵佗,你真不是人!”

公孙信牙齿咬得“咔咔”响,死死的瞪着面前的赵佗。

要不是他被全身捆绑,身侧更有秦卒持着刀剑虎视眈眈,他说不得就要扑向赵佗,以死相斗。

赵佗笑了笑。

想起之前有人提议将公孙信的性命先留下,待到抓住张良后好让公孙信进行辨认,以防止再出现乌龙事件。

但被始皇帝驳回了,他被刺杀之后,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刺客同党,恨不得杀之以泄怒火,怎么可能留下公孙信的性命,所以执意要将公孙信戮杀,以解心头之恨。

托了公孙信的福,原本将要被腰斩处死的项襄却留了下来,理由是他曾在项氏宅邸中见过张良,可以代替公孙信的作用。

说起来,这公孙信出现的太及时了,还救了项襄一命呢。

赵佗自是不会无聊到来找一个将死之人取笑,他此来见公孙信最后一面,只有一个目的。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问题?”

公孙信冷漠相对,心中暗想如果赵佗问他是否知道张良逃亡后会去哪里,他就编一个地方,来戏弄对方一番。

赵佗淡淡道:“你和张良恨我吗?”

公孙信怔住了。

他和张良,恨赵佗吗?

这答案还需要说吗。

公孙信哈哈笑起来,然后脸色猛地一变,呲牙咆哮道:“恨!我恨不得剥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饮尽你赵佗的血,将你大卸八块,方解我心头之恨。”

“赵佗,你助暴君赵政残虐天下,荼毒生民。天下之间,哪有不恨你的人!若说子房,哈哈哈,他之前还曾想着你和那暴君同乘一车,力士一椎下去,就让你二人共赴黄泉,你说恨不恨!”

公孙信愤怒的咆哮着,发泄着他死之前的所有怒气和郁气。

赵佗眨了眨眼。

这张良还挺会想的啊,居然刺杀前还幻想着他赵佗和皇帝坐一车,然后来一个双杀。

赵佗摇了摇头,准备转身离去。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从公孙信的话来看,赵佗确定张良最恨的除了皇帝外,恐怕就是他赵佗了。

这样一来,在赵佗眼中,张良就有了破绽。 如果这一次没有将张良搜捕出来,那日后等到局势稳定,他说不定可以利用这一点,布置陷阱将张良钓出来。

在离去前,对于身后满脸恨意的公孙信,赵佗开口说了一番话。

“尔等因六国之亡恨我,但我助皇帝灭了六国,使得万民得以安歇,天下战乱平息。”

“尔等恨我杀了陈馀、赵说之辈,但在尔等勾结匈奴时,我率军抗击胡夷,为诸夏开疆拓土,绝灭胡人之患。”

“尔等恨我,号称是为了天下,但那天下,不过是你六国贵族之天下。尔等所做刺杀之事,让项氏族灭,让黔首疲扰,让天下陷入新的战火。”

“尔等当问一问自己,你们的所作所为,到底给这个天下带来了什么?”

“到底谁才是天下之贼匪!”

赵佗留下满脸惊愕的公孙信,大步走了出去。

他之所以会说这些,正是因为张良、公孙信等人所做的刺杀之事,即将给这个帝国,给天下黔首带来一场新的战争。

……

在公孙信等刺客被车裂。

刺杀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场朝会,也在彭城的行宫中召开。

始皇帝身穿黑色袍服坐于主位,面色冷漠,看不到一丝处决刺客同党后的高兴和喜意。

随行东巡的右丞相隗状,左丞相王绾,廷尉李斯,治粟内史王戊等重臣公卿尽数云集一堂。

赵佗同样立于其中。

这场朝会其实是该回到咸阳后,召集满朝公卿进行商议的,毕竟事关国家大事,军争攻伐,需要参考太尉王贲,将军蒙武等人的意见比较好。

但始皇帝等不及了,他的伤势还没有彻底痊愈,暂时不能上路去经受颠簸之苦。

彭城离咸阳又足有两千多里的距离,来回时日太长了,这是始皇帝难以忍受的。

所以他决定在彭城直接开会做决定。

“逆贼张良乃昔日韩相之后,怨朕灭亡韩国,故存谋逆之心。其远赴海东,勾结𤞃貊小邦之君,箕氏朝鲜之主,携带武士回中土,行谋刺之事。”

“今张良之同党尽数伏法诛杀,然其人逃遁不知所踪。朕心中怒火难熄,除张良之外,区区𤞃貊、朝鲜之蛮夷,竟敢伙同谋刺于朕,尔等说说,该怎么办?”

始皇帝声音平静的询问,但在这平静的语调下,谁都能感受到那滔天的怒火澎湃。

“蛮夷小邦,竟敢谋刺天下之主,此乃大逆不道,当诛!”

治粟内史王戊立刻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

李斯冷声道:“当发大军击灭之,灭其国,诛其王,夺其地,毁其社稷,向天下展示我大秦之威严!”

“廷尉所言甚是,我大秦当派大军击灭海东蛮夷!”

屋中众公卿纷纷开口附和。

皇帝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没人会在这种时候做错题。

见到群臣纷纷喊战,始皇帝心里舒服了一些。

他转头,看向武功侯赵佗。

“武功侯,你乃朕之爱将,可愿率大军出征,为朕扫灭海东,复我国仇!”

始皇帝停顿了半晌,又加了一句,说道:“海东平定之日,便是你功封列侯之时。”

听到这话,屋中所有人全都羡慕的望向赵佗。

这就是皇帝的宠爱和信任啊!

这就是赤裸裸的机遇啊!

海东的𤞃貊和朝鲜是什么?

塞外蛮夷小邦,一群披着毛皮的野人,秦国没有统一天下前,这些小邦尚且被燕国吊打,其国力之弱小可见一斑。

也就是他们离的大秦远了些,这才幸免于秦军征伐。

真等到秦军大举出征,转瞬之间就能覆灭。

可以说,这就是皇帝给赵佗送上的一个大功劳啊,一点挑战性都没有。

打败这弱小的敌人,赵佗就可成为大秦爵位最顶级的列侯,这简直就是皇帝给赵佗的宠爱啊。

在皇帝期待的目光,众公卿羡慕的神色中。

赵佗心里叹了一声。

然后,他摇了摇头。

(本章完)

第260章 背水为阵第386章 赵高绝杀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46章 北上第56章 攻心第609章 烧火将军第200章 左庶长第514章 纸的缺陷第90章 战车第216章 斧钺第168章 五大夫第530章 火烧西南第373章 赵佗渡江第741章 离别第310章 东伐无信第780章 搏象第101章 虎符第267章 兄弟第753章 反目第369章 楚国之殇第86章 教导第808章 胜负第446章 赵佗伐齐第201章 尉缭第711章 灭国第250章 铚邑第422章 以强凌弱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99章 忠信之士第224章 钓鱼第718章 三十年第286章 赵佗将军第186章 死战到底第392章 君心难测第818章 项籍第58章 义兵论第110章 齐楚何先第209章 蒙武第771章 擒王第690章 召子第537章 守法之将第363章 韩信倾慕第577章 计划开始第15章 函谷关第516章 信口雌黄第104章 昌文君第684章 质问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325章 隘路七垒第811章 口音第681章 后怕第67章 燕人第133章 五百主第740章 后手第587章 二袭胡营第75章 攻蓟第356章 东阳陈生第774章 喜信第187章 救援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752章 项不更第82章 开砲第449章 我答应第154章 各方行动第442章 齐有精锐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179章 自信第681章 后怕第544章 后继有人第453章 秦军有饼第232章 八山之战第548章 武刚车阵第688章 胯下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29章 分田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731章 将殁第186章 死战到底第547章 猎手猎物第219章 平舆第375章 越王无友第310章 东伐无信第86章 教导第748章 越人第687章 势力第98章 李将军,可比武安君第31章 少女第46章 北上第757章 辟谷第368章 将勇者胜第136章 水攻第309章 伏杀秦将第750章 内斗第436章 代亡第55章 屯长第740章 后手第667章 李由为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