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海东

屋宇中,群臣注视下。

赵佗这一摇头,立刻引来一片惊异的目光。

始皇帝浓眉扭在了一起,心头升起不悦。

他为什么要点名赵佗来征伐?

一来自然是因为皇帝对刺杀者的极度仇恨。

张良抓不到,但海东的朝鲜和𤞃貊总跑不了吧。

始皇帝要以天下名将,雷霆之势,将那些敢参与刺杀的所有蛮夷小邦尽数诛灭,只有这样才能震慑天下。所以此战只能胜不能败,绝不能出现李由兵败西南夷一类的事情,故而要让赵佗领兵,这才保险。

二来,始皇帝是要给赵佗一个功封列侯的机会,让他站在大秦爵位的顶端。

但赵佗竟然摇头!

这小子莫非不愿为朕复仇?

还是觉得朕不应该发起这场战争?

始皇帝心里很不舒服,双眸紧紧盯着赵佗。

赵佗面色平静,说道:“𤞃貊、朝鲜小邦,不识天威,助张良等贼匪行谋逆之事,罪莫大焉,我大秦自当以天兵诛之,以震慑天下。”

赵佗一句话先将自己的态度表露出来,免得始皇帝误会。

果不其然,见到赵佗表态后,始皇帝的脸色略微松了些。

赵佗这才接着说下去:“然臣昔日随武城侯及尉公学习兵法,曾闻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今我大秦征战四方,北有李将军破击胡夷,西有王将军攻伐月氏,南有冯将军经略百越,任将军征讨西南夷……”

群臣列中,廷尉李斯听到“任将军征讨西南夷”一句的时候,眉头跳了跳,眼中闪过一抹哀伤。

话说到这种时候,始皇帝和群臣都已经知道了赵佗想要说什么。

打仗,那是要钱要粮的!

秦国自从统一后,就征战不停,东南西北四方开战。

除了西南小败外,其余方向尽是凯歌不绝,使大秦领土不停扩张,在西北甚至还掳掠了大量牛马,看上去真是威武霸气。

但在这连续不断的胜利下,秦国府库中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粮秣辎重也在不断消耗。

特别是同时期还有帝陵、宫殿、驰道等大型工程开动,可以说这两年几乎将秦国家底掏了个空,财政收入近于赤字,需要向黔首加收赋税,方能维持今年王离征讨月氏的开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再起大军,跨海攻打遥远的海东蛮夷之邦,这怎么吃的消啊。

治粟内史王戊看着赵佗的目光都有些湿润起来。

他作为管理国家财政的重臣,压力一直非常大,连晚上睡觉都在梦里规划着财政收支,恨不得将一个钱掰成两个用。

始皇帝在其他战事还没结束前,就要征伐海东蛮夷,王戊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只是他没胆子对皇帝说不,只能违心的应和着。

现在见到赵佗站出来,可真是激动无比。

武功侯,好人啊!

相比王戊的感动,始皇帝的脸色却是再度阴沉了下来。

“所以武功侯的意思,是想告诉朕,这海东暂时打不了吗?”

“打,自然是要打!臣闻海东蛮夷派遣刺客帮助张良,心中怒火澎湃,恨不得马上击灭之!”

赵佗自然不会站错政治立场,他有自己的思路:“只是臣认为,𤞃貊、朝鲜不过是蛮夷小邦,其国中少有兵刃甲胄,无强弓劲弩,不需要派遣大军征伐,只需一路偏师便可轻易灭之,正如昔日孔子所言割鸡焉用牛刀!”

“若是臣率军出征,召集兵马调运粮秣,需要耗时数月。率军征伐海东,路途上又要耗时数月,此乃耗粮耗时之事,于国不利。”

“不若遣一使者,奔驰辽东,月余之间便可传诏于李信将军,陛下命其从辽东率军南下,以李将军之能,旬月之间便可全灭朝鲜、𤞃貊,如此雷霆灭国之势,方能展我大秦威严啊!还望陛下明察!”

赵佗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想法。

据他这段时间的了解,𤞃貊和朝鲜,真的只是那种菜鸡级别的敌人。

所谓𤞃貊,就是辽东半岛一带的蛮夷族群,分为𤞃人、貊人,两族时分时合,在古时又被称作“北发”,属于朝贡中原的四方蛮夷之一。其兵势不强,曾被燕国击败并统治,算不上什么大敌。

至于朝鲜,倒是一个足有八百年多年历史的古国,乃是当年殷商三仁之一的箕子后代。

昔日周灭商,箕子率殷人跨海逃亡到半岛南部,建立古之辰国。在西周晚期,箕氏之国北上,迁往良夷地区,与当地的土著良夷融合,并改国号为朝鲜,就是如今的箕氏朝鲜。

箕氏朝鲜经世代积累,国力稍强,成为半岛上的大国。在周室衰微时见到燕国称王,便也自称朝鲜王,欲和燕国征战。 后来朝鲜和燕国打了起来,遭燕将秦开大破,被夺土地数百里,以满番汗为界,至此残喘至今。

在赵佗眼中,燕国是什么级别?

战国七雄,以秦最强,以韩、燕最弱。

连最弱的燕国都能轻易吊打𤞃貊和朝鲜,更别提如今装备精良,刚刚击败东胡的李信了。

所以让李信从辽东打下去,岂不是省时省力还省钱,远比他赵佗在中原征兵跨海去打朝鲜好太多。

这个想法,其实不只赵佗有,两位丞相自然也清楚,只是他们慑于皇帝对刺客的怒火,不敢随意开口,就怕说对了事情,但在情绪上犯了皇帝的忌讳。

现在见到赵佗提出来,有他挡在前面,群臣连忙跟着附和。

“臣认为武功侯所言甚是,若命李将军从辽东攻朝鲜,必能速胜!”

“李将军曾在辽东击败过𤞃貊、朝鲜之军,对于这两邦蛮夷颇为熟悉,若其领兵,必无不胜之理!”

两位丞相出言赞同赵佗的提议。

王戊等公卿也连忙附和起来。

主座上,始皇帝深深吸了口气。

他在愤怒的情绪下,自然是想让自己最看重的赵佗率领大军剿灭海东蛮夷,为他报仇雪恨。

但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赵佗说的有道理。

让和𤞃貊、朝鲜有过交战经验的李信从辽东南下攻取海东,远比让赵佗从中原出兵要好上太多,这也是群臣皆争相附和的原因。

他作为雄才大略的君王,自然是清楚怎样选择才好。

只是清楚归清楚,但赵佗拒绝了他的命令,还是让始皇帝感觉很不舒服。

始皇帝紧盯着赵佗,问道:“武功侯放弃出征,莫非不想升爵为列侯吗?”

“臣自然是想。”

赵佗沉声道:“但相比出征海东,臣更想伴于陛下身侧啊!”

他看着皇帝的身体,目光里充满了忧虑。

虽然始皇帝在他面前,竭力想要装作没有伤病的模样。但赵佗和始皇帝相识已经八年了,对方平日里是什么状态,现在是什么状态,自然是感觉的出来。

在这种刚刚遭遇刺杀,皇帝有伤病在身的情况下,赵佗怎么可能率军去征伐朝鲜。

历史早已大变,万一皇帝身上出现什么不测,那岂不是全完了。

始皇帝怔了怔,凌厉的目光一下变得柔和起来。

他明白了。

赵佗不想出征,宁愿放弃唾手可得的列侯爵位,除了为国着想外,赵佗更是想留在他的身边。

因为久坐,腰部传来的疼痛感在这一刻似乎消弭了许多。

始皇帝深深吸了口气。

原本被赵佗拒绝而产生的不满情绪,一下全消失了,心中只剩下感动。

“赵佗爱朕,更甚于列侯之爵啊。”

始皇帝心中感叹,然后抬头,向群臣宣布了他的决定。

“海东𤞃貊、朝鲜之邦,勾结反贼张良,遣刺客谋逆于朕,此乃大逆不道。”

“诏令大上造李信,率军攻伐海东,为朕诛灭𤞃貊、朝鲜。”

“取沧海君,朝鲜王之首级!”

箕氏朝鲜相关参考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苗威《箕氏朝鲜史》

第200章 左庶长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24章 两王同车第753章 反目第269章 赵佗迷踪第587章 二袭胡营第794章 征西第792章 战死第781章 克制第129章 范雎第245章 降计第172章 立威第804章 前奏第557章 屁股转换第477章 终结乱世第494章 反对婚事第710章 朝鲜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441章 李信征辽第202章 白氏女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609章 烧火将军第615章 皇帝之欲第821章 喝药第368章 将勇者胜第706章 兵力第125章 剑履上殿第817章 刺佗(下)第295章 坚壁自守第647章 赵佗施救第493章 赵佗加冠第194章 投壶第670章 项氏抉择第414章 燕王归来第260章 背水为阵第837章 变法第618章 捷报频传第718章 三十年第706章 兵力第734章 痛惜第117章 横之义第747章 攻策第112章 定策第130章 韩王死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800章 说媒第416章 族弟赵说第338章 兵临楚都第378章 月圆之夜第294章 楚军利器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419章 代军尽殁第739章 请求第498章 禁止议政第260章 背水为阵第202章 白氏女第312章 十万齐军第576章 渔翁头曼第241章 淮阳之战第446章 赵佗伐齐第795章 二代第16章 甘罗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686章 楚汉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115章 赋税第72章 短兵第676章 群羊第230章 橘子第160章 任嚣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286章 赵佗将军第96章 秦风第767章 覆巢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551章 大风弩阵第219章 平舆第227章 悔意第446章 赵佗伐齐第665章 刺客行踪第760章 羽弟第286章 赵佗将军第79章 墨者第473章 齐亡第283章 蝴蝶效应第293章 国力对耗第136章 水攻第216章 斧钺第539章 虚虚实实第765章 诱蛟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656章 齐地八神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709章 昭武第473章 齐亡第624章 始皇乱政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808章 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