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科技

面对始皇帝那“阴森森”的目光,赵佗感觉身上有些冷。

这眼神,这语气。

该不会是有让自己陪葬的心思吧?

不过赵佗只是想想就否决了。

自从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以来,秦国已经一百多年没有用人殉葬过了。

至于说功高震主,需要提前赐死之类的话,有扶苏这位长公子作为继承人,应该问题不大。

赵佗心思略安,说道:“臣以为可以用郎中令所属郎卫军,及卫尉所属之卫士为参照,烧制兵马俑。再仿照我大秦诸将之模样,烧制将军俑,统率诸郎卫武士,如此便可护卫帝陵,再无遗患。”

烧俑?

始皇帝对此不置可否,只是用饱含深意的目光打量着赵佗,这看的他头皮发麻。

好在始皇帝并没有过多的戏弄赵佗,最后还是认可了赵佗烧制兵马俑的建议。

陶俑陪葬的风俗早已出现,这其实是应有之意,差别只在规模上。

“朕的帝陵兵马俑。要大,要多,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为天下第一。”

这位帝国的最高元首,给出了关于兵马俑烧制的指导意见。

然后他视察了少府的一些项目后,便摆驾离去,只留下赵佗满脸无语。

你要烧制兵马俑就烧制呗,还跑来吓我一跳干嘛,真是气人。

不过始皇帝这一道命令,让赵佗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来了一个转变,他得调集一部分人力和资源来处理兵马俑的事情。

秦代常称呼的少府其实是有两个。

一个名为将作少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土木营建工程,属于是秩禄两千石的朝中大员,如今的骊山陵墓就是由将作少府主持修建。

另一个少府则是赵佗现在担任的职务,掌管山海池泽之税收,以及各种器物督造和皇宫里的一干杂事。

帝陵内随葬器物的制造自然也是赵佗的职责。

他招来负责此事的少府工丞章邯,转述了一遍始皇帝的指导意见。

“有陛下诏令,郎中令和卫尉那边自会配合,让匠人参照这两军配置,以真人一比一的模样进行临摹和烧制。车马、战阵尽数按真实排列。”

“另外派遣画师,画我大秦诸将的模样,以此烧制将军俑。王太尉、杨端和将军、辛胜将军、辛梧将军,还有南方的冯无择将军,以及后续回京的李信将军、王离将军也通通安排上!”

赵佗念出了一大串人名,这烧俑陪葬之事,全都别想跑。

至于他赵佗,自然也要被仿照着烧制一个威武的将军俑出来。

“要是几千年后有人把兵马俑挖出来了,不知道见到我赵佗的俑,会是个什么感觉?”

他这时想到原本的历史上,那些兵马俑身上并没有刻名字,后世之人就算挖出来,也得连蒙带猜,分不清身份。

“诸位将军俑身上可刻制相应名号。”

赵佗补充了一句。

“唯。”

章邯将少府的指示记下,开始正式立项开工。

对少府各官署来说,秦始皇三十年,注定是繁忙的一年。

少府的一部分资源用在兵马俑项目上,对于其他的科技方面,赵佗也没有闲着。

他先调集了一大批铁匠,重点钻研金属冶炼技术的提升。战国时代正是华夏从青铜器向铁器转换的一个重要时期,虽然各国都已经开始以铁打造兵器甲胄,但终归是少量。

在秦国,铁主要是用来生产农具,其铸造和锻造技术极为有限,更不要说是生产钢了。

冶炼技术的桎梏,阻碍社会的发展。

赵佗来自后世,虽然冶炼的具体方法原理不一定懂,但大概思路是没问题的。

而对于聚集了整个大秦能工巧匠的少府来说,缺少的正是一个可以掌舵指挥的领航员,只要指出了方向,下面自有一群专业人士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改进。

“冶炼重点是提高温度,所以第一当改进橐(tuó)龠( yuè)。”

赵佗的思路是很明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谓橐龠,就是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的鼓风皮囊。这是用皮革制成类似于气球一样的东西,通过压缩这个气囊,进行鼓风,提高冶炼的温度。

想要对这个东西进行改造,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重点主要是看有没有人能够提出思路。

赵佗还记得,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有用来烧火做饭的锅灶,旁边就放着一个风箱。每次要在锅里烧水做饭,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就要有人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

那个木头制造的密封式的风箱,就是提高冶炼温度的神器。

有赵佗来引领思路,手下的能工巧匠进行制造,这个东西几天的时间里就弄了出来。

赵佗制造的是双动活塞式风箱,这玩意儿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概是要到唐宋时期才被人发明出来。

相当于赵佗一个举动,就将这项技术提高了一千年左右。

有了先进的风箱,炉火的温度大大提高,在此情况下,炒钢法的思路也被赵佗提了出来。

具体过程他不懂不要紧,手下自有大秦最优秀的铁匠来进行钻研,在两三个月内就攻克了这个难题,总结出了效率很高的炒钢方法,使得秦国的熟铁和钢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大加强。

赵佗在这一年的重点项目除了兵马俑外,就是提升冶炼技术。他并不满足炒钢法的成果,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百炼钢”的概念。

百炼钢并不复杂,就是将炒钢反复的锻炼,就能使之成为精钢。以这种钢打造兵器,将成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

冶铁技术的提升,除了提高秦军的武器质量,对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样是大有好处。

用这样的钢铁来打造农具,坚固耐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除此外更可以用来采矿、修建水利工程以及各种建筑。

赵佗还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口铁锅。

当他吃到炒菜的味道的时候,那眼泪可是止不住的流下来。

“还缺了调料啊。”

赵佗对此有些不满足,只能寄希望于在王离击破月氏,秦国的商人前往西域通商交流后,能够给中原带来更多的好东西。

烧制兵马俑,改进冶炼技术等种种事项占据了赵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赵佗成功弄出来百炼钢铁后,时间已经来到了秦始皇三十年的初夏时节。

对于大秦皇室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太子扶苏的正妻李氏,生下了一个孩子。

相隔几天后,长公主嬴阴嫚也诞下了一个孩子。

后续在时间和剧情上会加快,同时花一些笔墨描写下一代,为结局做准备。

第313章 笑那秦将无谋第195章 归诏第390章 大王爱我第59章 督亢第545章 通敌叛国第801章 投降第809章 斩首第745章 产虫第536章 皆为利益第753章 反目第309章 伏杀秦将第280章 谣传楚都第631章 皇帝赐药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703章 怀孕第351章 东征伪王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550章 双靡翕侯第322章 东楚出兵第564章 战后处置第397章 相见公主第748章 越人第309章 伏杀秦将第300章 吃力不讨好第136章 水攻第684章 质问第553章 沉没成本第204章 刘季自刎第830章 名与器第239章 公子启第308章 刺客出没第473章 齐亡第176章 菑县第25章 问对第356章 东阳陈生第393章 扶苏觉醒第174章 桓军侯第10章 我愿意第239章 公子启第837章 变法第288章 阳夏第799章 抉择第225章 奇兵第359章 兵进淮阴第266章 吕氏淑女第295章 坚壁自守第800章 说媒第109章 隗状 姚贾 尉缭第55章 屯长第23章 图穷匕见第297章 足球运动第517章 印刷配纸第761章 将攻第556章 影响世界第288章 阳夏第673章 以势压人第236章 三万秦军第452章 古之军礼第759章 梅氏第43章 阅兵第252章 符离第732章 喜讯第389章 秦宫赐爵第688章 胯下第715章 科技第189章 宁陵君第7章 秦军大营第451章 城濮旧地第708章 反对第692章 辽东第291章 义与不义第595章 狼王抉择第203章 娶妻第495章 一场博弈第444章 舌压诸将第265章 刘季娶妻第805章 仪式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257章 公主忧第770章 内乱第19章 公主第87章 大胆想法第189章 宁陵君第554章 骑兵对决第738章 恶化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426章 苏角擒王第610章 分配地盘第792章 战死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282章 将门第50章 首级第463章 君子之殇第415章 大义在我第380章 见熊启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372章 江东之变第2章 秦舞阳第506章 床榻事发第777章 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