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临战合刃之急者三

时间进入四月下旬,农忙结束,北地开始进入征兵修习行伍射术的农闲期。

为了筹备来年用兵之事,北地郡尉府近来十分忙碌,黑夫也时常召集县尉、尉史及牧师官等共聚一堂,给他们开会安排任务,会上不时冒出一些金句来。

比如这一句。

“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

郡尉此言一出,在场负责会议记录的刀笔吏们立刻将其抄录到黄麻纸上。

黑夫让众吏好好消化这句话,自己则拿起杯盏,喝了一口妻子给他泡好的枸杞菊花水,过了好一会,才慢慢道:

“兵法言,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战为先。”

所谓卒服习,便是加大对士兵的训练,使之知晓金鼓旗帜,熟练搏杀技能,上了战场,也不至于慌乱不知所措。

北地郡是边郡,所以有常备的郡兵、县卒,但亦不多,郡府义渠城有一千,萧关、乌氏塞两个边隘各有五百,其余六个县,亦各有五百,总数不过五千。

这些郡兵县卒,作战时顶多能抽调一半,所以战争的主力不是他们,而是临时征召的戍卒。北地郡户数三万余,口数不到二十万,比起黑夫的家乡南郡大为不如,且半为戎狄之民。好在此地民风彪悍,百姓参军较为积极,三户一丁,抽调万余人不在话下。

除了郡兵、戍卒外,还有大原、乌氏、朝那、义渠等戎人部落的骑从,能凑出三千人来。

如此一算,北地郡能出动的最大兵员,就是万五千人。

按照秦始皇对陇西、上郡下达的命令看,战争明年就可能打响,黑夫必须抓紧时间训练他们了。

“塞外之地,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黑夫已经给这场战争定了基调,能否获得大胜,车骑将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他决定加大北地郡车骑两兵种的数量,尤其是骑兵。

各戎部凑出的三千戎骑,属于临时征召,由部落君长率领参战,不必郡尉训练,黑夫也不想过多依赖他们。他打算以三百娴熟骑射的北地良家子为核心,在郁郅、义渠、泾阳三地牧场上,训练一支装备高鞍马镫的,纯粹由秦人组成的骑兵。兵在精不在多,一千即可!

黑夫的计划是,半年时间,让郁郅县尉公孙白鹿训练三百良家子,教授他们骑兵的战法,熟悉高鞍马镫。待到入秋时,再进一步征召郡中数百能骑马射箭的青壮入伍,使良家子一人教两人,明年入夏便可成军……

至于其他材官、甲士、徒卒的训练,黑夫决定自己亲手抓。

说完“卒习服”,黑夫又强调了“器用利”。

“兵刃若不锋利,与赤手空拳何异?甲胄若不坚硬紧密,与布衣袒裼何异?弩若不能远射,与短兵何异;射不能中,中不能入,与无矢无镞何异?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

黑夫开春行县,好好视察了各县武库,总体来说是比满意的,北地郡位置重要,咸阳没少往这边运送兵刃、羽箭,但这些兵刃多为青铜,铁兵较少。

在山东六国铁兵器锻造已较为成熟时,秦却仍沿用青铜,因为可以量产,虽然臻于青铜兵刃制造的巅峰,但却有一个问题:北地郡缺铜、锡!

这便意味着,北地郡的兵刃,只能仰仗咸阳武库,以及漆县的铁矿,虽说并不遥远,可一旦打起仗来,战线绵延千里,前方没有兵工厂及时补给兵刃、箭簇,或将成为一个隐患。

黑夫巡视诸县时发现,位于泥阳县泥水与泾水之交,一个叫“弋居”的地方,有一个铁矿。当地也有些小的作坊,能打造铁制农具。经探查,那铁矿规模不小,若大规模开采,每年可出好铁数万斤!

所以黑夫在与郡守商洽后,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请求:在北地郡设铁官,徙关东铁匠来北地,开矿冶铁,就近生产铁兵器,以弥补前线兵器的不足……

顺便,北地郡有了铁工坊,黑夫也方便要求工匠,为自己鼓捣一些在对匈战争时能大放异彩的小发明。

不过,事后黑夫却又觉得,这些都是未雨绸缪,甚至有点锦上添花的意思,因为他从乌氏倮处听说了,匈奴的冶金业,可比中原落后了不止一点……

草原上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不少青铜文明的遗迹,匈奴也会冶炼青铜,铜刀、铜剑、铜镞、铜斧、铜马嚼等武器和马具十分常见。

不过相对于需求,其数量实在稀少了些,匈奴的铜铁,少数自产,多数是从中原和遥远的阿尔泰山一带进口,价值不菲。在匈奴腹地,有时候一把小铜刀,就能换一头牛,一些普通的匈奴牧民,不得不以石为刃,以骨为簇。

所以在甲兵方面,算是匈奴之短,中国之长技。

既然往塞外运铜铁能发横财,中原冠带七国混战时,秦、燕、赵三国的铜铁,都没少流出边塞。但随着秦灭燕、代,匈奴从中原获取的铜铁,便迅速减少!

黑夫来到北地郡后,更加大了对走私贸易的打击。

“哪怕是一根针,亦不许流出关外!”

这场会议的最后,黑夫给贼曹掾下了死命令,长城戍卒,一旦发现意图越境走私者,可不报而杀之!

这也就算了,黑夫又追加了一条:“所得私贩赃物财货,边卒可尽取之!”

贼曹掾愣住了,牙齿都有些打颤,这位郡尉真是狠啊!

如此一来,边卒将无比欣喜地射杀任何敢越境的走私商贾,夺取他们的财货。直到战争开始前,再没人敢堂而皇之地靠近长城,乌氏将成为唯一有资格出关贸易的商贾。

这项苛令肯定会让边境商贾叫苦不迭,但黑夫却没工夫可怜他们,边境商贾可以为秦所用,也可为匈奴所用,若是这些走私商贩为了利益,出卖内地情报,也是一桩麻烦事。

并不是每个商贾,都能像弦高那样爱国。

黑夫手边一壶枸杞菊花茶喝完,这场会也算开完了,卒服习、器用利两事,他已安排众人去操办,唯独排第一的“得地形”,黑夫却没有提及。

这件事,黑夫是交给陈平和乌氏商队去勘查的,他们上月底出塞,如今已过月余,应该已经深入了匈奴河南地,也不知道现在到哪了?

……

陈平一行人,依然在贺兰山下的匈奴驻牧地停留,陈平倒不担心己方的意图暴露,毕竟乌氏商队每年都来,头曼单于还邀请乌氏延去头曼城一趟,不怕冒顿不放行。

他感兴趣的是,在商队启程前,乌氏延被冒顿邀去大帐,据说帐内只有他们二人,这种规避外人的场面,一般都是用来密谈的……

被黑夫安排在身边,保护陈平的两名郡兵有些隐隐担忧。

“乌氏延会不会出卖吾等?”

陈平却一点都不怕,笑道:“乌氏若连同哪方做生意更赚都不明白,也不会有今日财富了,不过……”

他恶意地想道:“过去十年间,乌氏带出关的货物中,恐怕也夹杂有铜、铁等违禁品吧……”

这是昨日陈平从乌氏延口中套出来的话,乌氏延坚称这是向少府禀报过的,偶尔给匈奴带点铜铁之物,以博取他们的信任,也方便展开贸易,勘查敌情。

此番出塞,亦不例外,在郡守、郡尉准许下,乌氏给冒顿带来了一百柄小铜削,不过,匈奴人仍嫌这太少,还不够一个部落分。

所以陈平猜测,此次冒顿请乌氏延去密谈,聊的便是下半年乌氏是否能再给匈奴运一批铜、铁之器……

午后时分,乌氏延回来了,满口马奶酒味,进入营帐后,也不说话,待到众人启程,到了半途中,没有匈奴人耳目后,他才让陈平过来,对他说道:

“冒顿王子找我去谈的,果然是关于走私铜、铁金器出塞一事!”

陈平一笑,他猜的没错,谁料乌氏延又道:“不过这一次与往常不同,冒顿所欲得的,不止是现成的铜铁器具,他竟询问我,能否从中原,往匈奴带一些能采矿、冶铁、铸器的工匠!他必以重金购之!”

陈平的笑止住了,回头看看营帐连绵的贺兰山匈奴别部,不由惊讶。

“假以时日,冒顿或为草原之雄乎?才十八九岁年纪,竟然能领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第250章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第23章 军训开始第588章 公子从军第726章 而立第490章 财政危机第139章 张苍第808章 而我们必将为王!第1012章 死亦为鬼雄第844章 瑚琏第842章 生当作人杰第8章 咱们法庭上见第911章 输不起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768章 先取荆州为家第635章 薪火(上)第195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911章 输不起第470章 吓死我了第276章 当我们的旗帜插满山岗!第398章 匈奴第388章 一个茎结出两个果第708章 罚天子之剑第582章 任将第853章 将五十年兴亡看饱第76章 荣辱之责在乎己第961章 猗氏第863章 西当太白有鸟道第1014章 骓不逝兮可奈何第309章 南昌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822章 但见三泉下第1001章 唤醒睡龙之怒第691章 为人民服务第1022章 骄兵必败第457章 恺歌振旅第515章 野火烧不尽第484章 移风易俗第408章 不朽者第574章 坑术士第1004章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第175章 偷梁换柱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07章 中国合则强分则弱第159章 婚姻在于有利可图第867章 当立第718章 有人贵为公子第165章 都尉巡营第799章 江汉汤汤第120章 屯长第648章 蛊祸第168章 烽火连三月第594章 顺逆第346章 仓颉造字第329章 一国两制了解一下第874章 木牛流马第618章 连坐第54章 衷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1026章 鸣镝第509章 天人第224章 四月行县第953章 奇迹第103章 杀意第759章 声东击西第821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739章 酒酣胸胆尚开张!(下)第11章 自食其果第158章 受金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87章 最后的依仗第998章 驱虎吞狼第741章 若火之燎于原第569章 蒿里第544章 暴力强拆第154章 芟夷略尽第1026章 鸣镝第516章 择世所需第458章 好男儿第205章 入郢剧情没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鸽了,不要等第822章 但见三泉下第444章 不动如山尉黑夫第365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463章 大生产第801章 即从巴峡穿巫峡第277章 首身离兮心不惩第772章 招魂第319章 柱下第339章 宿麦第252章 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第889章 主角第385章 初来乍到第340章 背井离乡第151章 书生亦杀人第9章 法家都是处女座强迫症第497章 鱼入大海第354章 五年计划第961章 猗氏第422章 四武冲阵第979章 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