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历史拐了个弯

秦制,郡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其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

北地郡原本只有小铁官,没有官府开采的铁矿,但随着泥阳县弋居铁矿的发现,黑夫提议在这里设置铁官,采铁冶炼,就近铸造兵刃。

这一建议得到了丞相府、少府的准许,遂派少府小吏章平带着数百工匠,上千刑徒来协助黑夫。

秦始皇二十八年午月下旬(农历五月),章平抵达义渠县,与黑夫相见。

章平是章邯之弟,与黑夫同龄,月份甚至还比他大些,但在咸阳时,章邯让章平兄事黑夫,还数次带他去黑夫府上赴宴,二人也算熟识。

一通寒暄后,章平便告诉黑夫两个大消息。

其一,是位于关中的宫阙暂时停建,章邯奉命前往上郡,督造新上马的大工程:直道!

这是发生在半年前的事,黑夫已然知晓,章平告诉他的是,直道的第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

章平道:“从咸阳到肤施,本就有路,但从肤施到云中,过去分属秦赵两国,道路不通,十多年前,云中归属于秦后,也直通了小路,两地车马往来十分不便,故陛下让家兄去肤施,戍卒、刑徒十万,利用秦昭王时长城下兵道,拓宽路基,堑山堙谷,向北修路。”

“陛下和少府催得紧,家兄只能令人日夜督造,半年完工,从肤施至北河,七八百里,足足累死了两千刑徒……”

这只是直道庞大工程的开始,章邯修好的路,也只是能容两马并行的窄道,远达不到秦始皇期望的标准,恐怕还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继续拓宽,让它从县级路变成“高速公路”,以便未来迅速调兵遣将。

黑夫明白秦始皇这么做的用意:“不管怎么说,上郡、云中都是对匈奴用兵的主战场,而我主军的北地、李信所在的陇西都只是侧翼……”

可以这么说,直道全程通车之日,便是秦朝对匈奴动武之时!

四个郡,四位守、尉总的来说是合作关系,但暗地里,也有竞争,谁不想在这场战争里,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黑夫在敦促北地备战的同时,也在关注其他三郡的动向。

章平又告诉了黑夫第二个大消息:

“陛下今年取消东巡,改为北巡,我来北地郡时,御驾已东出灞桥,打算从蒲坂渡河,去往河东、太原!”

……

章平滔滔不绝地说起开春时,咸阳朝堂为皇帝下一次出巡去往何处的乱战,黑夫也晓有兴致地听着,看来他不在咸阳时,错过了不少好戏啊,虽然内史腾也曾来信提及,但毕竟没有章平讲述的详细。

章平道:“博士周青臣进言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陛下当向东巡狩郡县,封泰山、禅梁父……”

儒生的心思,黑夫岂能不知?封禅这种事,一般认为源于舜、禹,也有说源于伏羲的,但在舜、禹之后,再没人封禅过,齐桓公曾生出过这样的念头,但被管仲劝阻了。

最热衷于封禅的莫过于儒家,因为他们是搞礼仪出身的,这些上古礼乐最是精通,而且泰山、梁父都在关东鲁地,是儒家的大本营。

他劝秦始皇封禅,这相当于是变相兜售儒家“帝王受命封禅”的理论,只要皇帝接受,儒家便在“祀”这国之大事里,站住了脚。

博士儒生们都支持封禅,尤其是黑夫认识的“待诏博士”叔孙通最为积极。

若是过去的秦始皇,自以为德超三皇,功盖五帝,一定会去做这件极大满足他虚荣心的事,但令儒生博士没料到的是,秦始皇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朕虽一海内,却仍未放逐蛮夷,攘地至荒服,此时封禅?为时尚早。”

“待日月所照,皆为大秦之土,蛮夷戎狄莫不宾服时,朕再封禅不迟!”

于是封禅之事,只能作罢。

“接下来是燕、齐方士,亦力劝陛下东巡。”

燕齐方士,是秦一统后,被招揽到咸阳的一群人,有卢生、韩终、侯生等,那个大名鼎鼎的徐福倒是还没来。

他们看准秦始皇迷恋长生不死之术,笃信命数,便投其所好,什么“以咸阳宫象紫微星,渭水象银河”就是他们搞出来的鬼。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且对后世没什么用处,历史上,项羽一把大火,这一切都会化作灰烬。

黑夫也没有直接跳出来跟他们斗嘴,因为他知道,这群人虽是怪迂苟合之徒,却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本事,类似变魔术,糊弄人很容易,关键是,皇帝信这一套啊……

他的办法,是怂恿秦国传统的巫觋,让这些式微几乎灭亡的本土神汉站出来,以西王母、昆仑墟之事游说秦始皇。

这些传说,有故事详尽的《穆天子传》帮忙背书,与方士们吹的东海仙山相比,听上去更像真的,虽然他们言之凿凿说燕昭王去过,但燕昭王可没周穆王长寿,没啥说服力。

所以秦始皇如今偏向先开疆辟土,顺便寻找西王母,对东海仙山的兴趣小了很多。

眼看皇帝大把黄金赏老巫雅而不给他们,方士们哪肯甘心?他们一合计,觉得这是皇帝西巡,看了西方景色的缘故。他们认为,皇帝若去了东边,在之罘(fú)、琅琊看到渺茫的大海,肯定会改变主意,再度对海外仙岛产生想法。

于是方士们舌灿莲花,擅长“望气”的韩终甚至说,近来泗水中金光四射,可能是宋偃王灭国时遗失的大鼎重现人世了……

但即便如此,也未能动摇皇帝对西王母的向往,决计暂缓东巡海滨。

虽然东巡取消了,但皇帝可是个闲不住的人,正巧,从云中到肤施的路也通了。既然打算明年直道修好就对匈奴用兵,出于对国策的关心,皇帝当然要来一场向北的旅行,去看看他未曾涉足过的太原、雁门、云中、上郡。

这倒是黑夫未想到的,历史上,这一年秦始皇的确去了东方,东行郡县,上泰山搞封禅,临海眺望海外仙岛,在泗水找遗失的周鼎,再去南郡洞庭发飙,把湘山的树全砍了……对了,好像还在博浪沙遭到某位复国人士的刺杀?(事在二十九年,黑夫记错了)

但现如今,以上历史事件,统统没了!或者延后了,因为秦始皇改变了他的行程!

历史在黑夫面前来了个急刹车,然后猛地拐了个弯,虽然大的方向没变,但路边的风景,恐怕会与原先大不相同!

“蝴蝶效应啊,这样的话,我这穿越者对历史事件的先知先觉,是不是会大打折扣?”

……

正当黑夫在琢磨这件事对自己利弊的时候,陈平一行人,已经离开了贺兰山麓,过月余跋涉,沿着北流的大河东侧,途径白羊、楼烦之地。

在陈平眼中,这数百里之内,风景再次发生巨大变化,贺兰草原的绿茵冉冉,逐渐变成了干涸的泥沼、蒿草遍地的石滩,最后,在大河拐弯的地方,出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沙丘,随着狂风吹拂,黄沙缓慢流动……

“这便是中原人谈之色变的’流沙‘么?”

作为一个内地人,陈平从未见过沙漠,不由惊奇。

时值夜色将至,旅人们在沙漠边缘扎营,挖灶做饭,点燃携带的干牛粪、胡杨枝,燃起了一道孤独的炊烟。而左近之处,奔腾的大河汹涌澎湃,西方余晖血红,缓缓坠落,整个世界,仿佛都有一种博大而粗犷的美。

陈平不由嗟叹:“若非我力求郡尉让我同行,陈平此生,不知能否见到如此景致?”

此情此景,陈平只感觉有什么话想说,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若是黑夫在此,定然会吟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让陈平击节赞叹。

可惜他不在。

乌氏延能够领会陈平的心情,当年第一次随兄长见到塞外沙漠时,他也站在原地,感慨天地造化之妙。

他走到陈平身旁,指着一望无际的沙漠道:“库结沙,这片流沙,被匈奴人称之为库结沙。意思是‘弓上的弦’,因它处在大河拐弯处,东西连绵,于河水相始终,就像一根挂在长河弓身上的弦!”

“而中原之人,则将这一带称之为:朔方!”

第875章 万事俱备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71章 迟来一步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后生!第661章 北江第721章 陆梁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后生!第985章 千钧第522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882章 会猎于关中第675章 按图索骥第1032章 楚汉第726章 而立第937章 好皇帝第990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628章 烂摊子第377章 戍卒叫第507章 风雨欲来第313章 女大十八变第261章 坚壁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982章 去留第78章 大行于世第334章 堇荼如饴第138章 礼与剑(下)第914章 投鞭断流第91章 轮到谁了?第511章 稷下第946章 粉饰第52章 这一定是体制问题!第719章 混乱是一把梯子第277章 首身离兮心不惩第511章 稷下第139章 张苍第991章 钟离眛第125章 先登第91章 轮到谁了?第168章 烽火连三月第924章 甩掉历史包袱第334章 堇荼如饴第513章 法今王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惊奇第106章 重租第896章 若为自由故第116章 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第632章 伯乐与千里马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后生!第942章 故事第224章 四月行县第890章 杨喜第959章 河东第796章 一纸婚约第903章 这上面一无所有第313章 女大十八变第721章 陆梁第271章 黑云压城第795章 奇货可居第6章 抢功的第429章 父亲第46章 门缝里看人第1025章 一致对外第460章 不谋全局者第275章 楚歌与秦风第686章 不知足第7章 喜第809章 挺进中原第132章 不更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399章 喜事第399章 喜事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战第80章 真金白银今天论文答辩,求祝福!第594章 顺逆第457章 恺歌振旅第799章 江汉汤汤第77章 水驿江程去路长第172章 秦墨第342章 陛下,奇观误国啊!第1015章 统一哈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五月写作计划,以及为《秦吏》完结前最后求次月票。第8章 咱们法庭上见第32章 伯兄第579章 两战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420章 鸣鼓逢逢促猎围第28章 旬日演兵第456章 识人之明第971章 群雄讨黑第288章 不要脸第747章 荧惑高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05章 打谷第1000章 以邻为壑第146章 沸鼎第107章 战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