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留守监国风将起(二)

当天下午赵元昌回到秦王府,刚把这个事情说了,胡承约立刻站起来道:“殿下操之过急了!”

紧接着他痛心的道:“昨天不还是商量的先稳一稳吗?”

赵元昌讪笑着解释道:“德俭莫怪,我只是想借着此事树立威望罢了。”

听了他的解释,胡承约无奈地摇摇头:“事到如今,也只好想法子补救了。”

赵元昌呵呵笑了两声,看向一旁低头沉思的陈佑:“将明有何见解?”

陈佑抬起头来,看着赵元昌拱手道:“大帅急于建功之心属下亦能理解,只是恐此事被人利用啊!”

原本面色还有些尴尬的赵元昌听到这话,也严肃起来:“他还不至于在战事上生乱吧。”

虽未点明,但房间内的三人都明白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一个人——荆王赵元盛。

“大帅须知,如今大帅监国,这大周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先从大帅这里过一遍,之后再择其要事送达圣驾。有功是大家的,有过就要大帅来负责。”

听到这番话,赵元昌也不由皱起眉头。

陈佑接着道:“故而此时应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动不如一静啊!然则对开封府来说,只要开封府内不生乱,任何事情都算不到开封府头上。”【1】

赵元昌长叹一声,起身行礼道:“不知二位可有教我。”

“殿下快起!”陈、胡二人连忙避开此礼。

两人对视一眼,胡承约先开口道:“此事也非是无有补救之机,只是其中分寸还要殿下把握。”

“德俭速速说来!”

“喏。”

胡承约应了一声,禁不住站起身来,踱了几步之后才道:“殿下既然要做事,那便要做好。常言道治民先治官,殿下初上来选择依法审查,不失为一个妙招。”

听到胡承约的夸赞,赵元昌也有些自得,只是再好的点子也经不住别人在一旁捣乱,故而还是自谦道:“德俭莫要再夸奖于我,还是先说说该如何做才好。”

赵元昌既然这么说了,胡承约也就不卖关子了:“此事若欲成,在于三点。第一,吏部选人不得选那等圆滑市侩之人;第二,审查须处处依照国朝法度,切不可偏离;第三但有情况须报知官家。”

说罢,他便开始一一解释。

“监督审查是个容易得罪人的活。历来御史台言官多终身不得调出台省,原因就在于御史风闻奏事,得罪太多官员。故而圆滑市侩之人必然不肯得罪人,即便有错也视而不见,甚至同流合污也不无可能!”

“此事在理!”赵元昌点头赞同。

胡承约得意地捻着胡须继续道:“这第二点吗,为得便是防止有人借此生事。殿下朝堂所言,在于保障大军征战,故而任何可能妨碍到大军征战的事情都得避免发生。”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十分严肃地看着赵元昌,一字一顿地道:“包括贪腐风评。”

赵元昌手掌微不可察的抖动了一下,抬眼道:“如若不查,此次审查又有何用?”

“殿下!查贪腐、查风评,对保障战事可有作用?无论他们有什么过错,只要在战争期间不乱伸手,官家回转之前都不宜轻动!”

胡承约苦口婆心道:“国朝自有法度,殿下此次只需督促众人按照法度行事便可,莫要翻前账。”

听了这话,赵元昌沉默一会儿,才沉声道:“吾知矣。”

听到赵元昌这么说,胡承约才松了口气:“最后,就如王司马所言,殿下当以父子亲情为重。这大周天下,还是官家做主的!只是奏事不可失之其繁,亦不可失之过简,其中分寸,还需殿下把握。”

待其说完,赵元昌再次起身行礼道:“德俭深谋远虑,能得你之辅佐,实乃吾之幸事!”

胡承约稍稍站开,也躬身道:“某必竭尽所能以报殿下。”

重新坐下,赵元昌才看向陈佑道:“不知将明可有话说?”

陈佑沉吟一阵,开口道:“我所欲言,胡先生都已说尽。只是有一事需提醒大帅。”

赵元昌此时也收拾好心情,听到陈佑如此说,不由奇道:“何事?”

陈佑拱拱手,道:“敌之所欲,我之不欲其得;敌之不欲,我之所欲其有。方法再好,也需要人去办。殿下想要平稳完成这件事需要注意到方方面面,而开封府却只需收买一二小吏便可坏了此事。”

他话音刚落,胡承约就斥责道:“将明莫要多言,世间岂有万全之事?但在人为罢了!”

说着,朝赵元昌拱手道:“殿下,虽将明所言有理,但切不可因噎废食,着人仔细盯着便是。”

陈佑也是拱手道:“确如胡先生所言,若想办事,错漏之处必不可免,只要盯紧了,有错及时改正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终于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只是这样一来,大帅必须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此事上,其余诸事,当行‘维稳’二字。”

赵元昌一愣,随即指点着陈佑笑道:“原来将明你在此处等着我呢!将明、德俭且放心,某断不会一事未成,又寻一事!”

陈佑等人商议的是很好,只可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虽赵元昌一再声明此次审查只不究过往,只看当下,可那些御史不管这些,时不时就是一份弹章递到政事堂、送到赵元昌面前。

好在现在政事堂也就昭文相刘明一人,赵元昌同刘明商议之下取得共识:弹劾之事报知赵鸿运,至于弹章,全部留中不发。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七月十一,开封县一曹椽酒后杀人,被杀者乃是将作监一工头。

初始只是一件普通的凶杀案,只不过牵扯到两名小吏罢了。

只是随着案件的调查,渐渐查出那工头私售将作监工件,曹椽与工头二人极有可能是因为分赃不均而引发争执。

开封府对这个案子极为关注,开封知府荆王赵元兴指示查到底。

七月十五日,开封府查出工头盗售工件背后另有主谋。

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三)第六百十六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报仇不怕晚第五百六十九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四百六十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七)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七百十六章 科举艰难唯公平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七百五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虫难尽灭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一)第四十五章灭国之功尚不足?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三十三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四)第五十三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二)第一百九章诸将逼宫围太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一)第四十三章争权夺利心思重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五)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时机在此时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百二十章 谁可妄自言忠义(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一)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四)第六百十二章 无需畏惧艰难事第八十三章 枕头之风威力大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临深渊寻正途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一)第六百十七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浅水亦有乱流涌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