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

一大早,陈佑缓步走进书厅。

坐下之后端着仆役送上来的热茶细细品味,额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之后,拿温水浸湿的汗巾擦干,早起带来的困意全然消散,顿时感觉整个人都精神许多。

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合格的宰相,他现在可以看看书散散步,等张贤他们从银台司、进奏院把昨日散衙后收到的公文奏疏拿过来再开始办公。

然而陈佑并不满足于此。

说他理想主义也好,说他不自量力也罢,他陈佑陈将明,想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想给未来留下思想的火种。

所以,最重要的教育啊!

陈佑畅快地长舒一口气,将茶盏放到一旁,取出写了一半的关于教育方向的稿子继续推敲。

教育制度他不打算改变,其实只要当前的科举制度和内容能维持下去,就足够了。

他希望改变或者说定下规矩的只有两件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和历史研究的立场问题。

只要这两条能按照他的规划一直持续,他就有信心说一句“功成不必在我”。

大概两刻钟,陈佑只修改几处措辞,另外续写了两段话。

想写好一篇文章不容易,尤其是他需要为自己的观点披上一层儒学外衣。

没有这一层外衣,那是和儒学争夺统治权,大部分儒学士子本能地就会反对。而有了这层外衣,就变成了解释权的争夺,有无数儒学弟子愿意为首相摇旗呐喊。

张贤抱着厚厚一沓公文走进房间:“山长,这是昨日的奏章和公文,有一部分已经筛选送去给其他相公了。”

“放这吧。”

陈佑应了一声,试了试字迹的干湿,将桌上纸张收拾好。

放下公文后,张贤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身关上门,压低声音道:“好叫山长知晓,昨晚东推院陶院丞隐匿身形至学生家中,说是有人欲弹劾泗洲申给事。陶院丞猜测对方会以申给事私下联络反贼程四为借口。”

陈佑眸光闪动,将手中拿着的一份公文放下,双手交叉搁在桌上,稍一思忖,开口道:“我知道了。”

张贤愣了一下,之后微微躬身,转身出门。

御史台公廨院令钱政文散衙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公廨院书厅中继续处理案牍文书。

他已经五十了,如果不能往上高升,离致仕荣休的日子不远了。

越到这种时候,就越珍惜还有实权的时光。

不过仅仅一个御史台的公廨院而已,不存在每天的公务多到当天难以处理完毕的情况。

不到半个时辰,钱政文就无事可做了。

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声,看了看书厅中留下的几名下属,他开口道:“今天就到这里,都回去吧。”

公廨院的主簿、录事们顿时松了口气,一个个开始清洗早已半干的毛笔,收拾好后起身行礼退出书厅。

等最后一名下属恭敬行礼后离开,钱政文才慢悠悠地收拾桌面。

离开洛阳宫,招呼一辆等在路边的驴车,讲定价钱之后被车夫扶着上车。

因天还算热,障尘的帘子都掀了起来,车轮滚动间轧起一阵阵飞尘。

好在车速不快,激起点尘土并没有影响到钱政文,他看到路边卤食摊时,还有兴趣叫车夫停下,下去买了一斤卤猪肉带回家。

驴车停到巷口,钱政文付了钱,拎着油纸包走进巷子。

“钱御史,你家来客了!”

巷子里,聚在一块缝手套的邻家老妇看见钱政文回来,十分热情地打招呼。

毕竟,有钱政文这个侍御史在,这条巷子里住的人家很少遭受底层胥吏的盘剥。

钱政文本人也乐意同住户们搞好关系,对御史来说,一个好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听到家中有客,钱政文笑着回应一声,加快脚步朝家门走去。

他家是这条巷子里唯一一家大户,从大门就能看出区别来——这条巷子里,只有他家有门屋。

门口仆僮见着钱政文,连忙迎上来:“有一个官人自称是主翁旧识,主母在正厅招呼彼等。”

“嗯。”

钱政文应着声朝门内走去,随手把卤猪肉递给仆僮:“送去厨下。”

穿过门屋,没有大宅子里面常见的照壁,一眼就能看到中庭对面的正厅。

通过打开的厅门,钱政文看到自家老妻坐在主位上侧着身子同人交谈,屋内影影绰绰似乎不止一位客人。

他没多想,直接朝正厅走去。

没等他进门,屋内众人就发现了他的到来。

顷刻之后,一名看起来有三四十的文士带着五六年纪不等的男子迎出正厅。

扫视此等人物,钱政文不由脸色微变停下脚步。

实乃眼前几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你……”

不待他出声质问,领头的中年文士便笑着迎了上来:“好些时日未见,老哥哥可还好?”

说话间,他走到钱政文身前,压低嗓音快速道:“吾乃内间案主簿程有道,且往书阁详谈,若是惊扰到閤正,未免不美。”【1】

此话说完,他立刻扭头朝屋内正要走出来的妇人笑着道:“老嫂子安歇,我同哥哥自去书阁!”

此时钱政文也反应过来,他脸色有些难看,但不得不配合程有道,挤出笑容对老妻道:“你去准备晚饭。”

言毕,他没多看妻子忧虑的神情,直接转身朝书房去。

程有道和两位随从跟着钱政文进了书房,另外两人则关上门守在外面。

“你们谍报司要干什么!”

进了书房,钱政文再也忍不住,直接就喝问出声。

当然,即便心情很差,他也注意着压低嗓音,免得被妻子听见担忧。

程有道脸上收敛,神色平静,根本没把一个侍御史的怒火放在心上。

他在狭小的书房中转了一圈,差不多到钱政文忍耐极限的时候,才开口道:“谍报司可不敢无辜招惹御史台,更遑论程某不过内间案一个小小的主簿。”

钱政文冷哼一声,自顾自坐到椅子上,冷眼瞅着程有道,看他怎么说。

反正他一个五十岁的侍御史,别说区区一个内间案,惹急了能当众喷宰相。

见他如此,程有道丝毫不以为意,依然不急不缓:“内间案要在御史台内调查,需要钱御史配合。”

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欲惹战端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连不断问对难第四百九十九章 儿女相约为亲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别稚子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时议治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九)第五百十八章 池静亦有暗流涌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四)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四)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辟进身阶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国庶民哭君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变第一百二十二章广植羽翼乃正道第九十二章未来之事早打算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请缨为难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五百七十一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 (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异选大将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难而上因时变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八十二章攻蜀时机在此时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四)第五十一章险铸大错自为之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属何方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难而上因时变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五百三十一章 内举贤德不避亲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一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为尊者讳争道义第四百八十章 论为政突发匪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三)第五百二章 论立场章鹏施计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国庶民哭君第九章城头观兵反意坚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十)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三)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六十一章偶遇穷儿思亲友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两难算计空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一百四章终拜师庭院问对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陈将明举贤不避仇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二)第六十八章状况频起意外生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