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南下徐州

古代人要想从青州崂山到徐州彭城可不像现代那么简单,买张飞机票或者火车票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崂山距彭城的直线距离大概有三百六十公里,考虑到古代的路况,假如走陆路的话,大概要多走上个百十公里。

因车速跟路况有很大关系,理想状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套一匹马的马车时速大概在十到十五公里。这样算来,从崂山到徐州,正常情况下,即使坐马车也至少需要30个小时,也就是说一辆马车日夜不停的赶路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可正常情况下,不管是人还是马车都不可能连续赶路,吃喝拉撒睡总得解决吧?

而且卫朔去徐州也不可能空着马车去,车上肯定装满了食盐。这样一来一辆拉了货的马车每天顶多走五至八十里路。如此一来去一趟徐州,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得个把月。如果再加上需要办的事情,这一次卫朔的徐州之行起码耽搁近两个月时间。

这是卫朔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崂山大本营,因此很多事情得安排妥当了。

“主公,要不在下跟你去徐州吧?”

“我说子文你怎么变得婆婆妈妈了?让你留守是因为你心思敏捷,你应该很清楚暗中不知有多少人在觊觎我们崂山,张大哥虽然可靠,但为人忠厚,对于外人射来的暗箭,他应付不了。如果没有你留下我还真不放心前往徐州。”

自从卫朔做出了要亲自前往徐州的决定后,崂山上就有不少人主动要求跟随他南下,其中朱文就是之一。

“可我也是崂山上最了解徐州的人,去了徐州对社长的肯定有帮助!”

“呵呵,子文,你随我去了徐州当然有帮助,但你别忘了,眼下崂山才是我们的根基之地!崂山上的一切都不容有任何闪失,只有把它交给你和张大哥我才能放心前往徐州。”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总算打消了朱文前往徐州的念头。如果可能的话,卫朔当然希望朱文能跟他一同前往徐州,但正如他刚才说的那样,崂山才是他的根本。

“那这一次社长准备带上谁前往彭城?”

“此次去徐州,我准备只带着二郎前往,另外再从护卫队挑选一百队员担任护卫任务,可这样一来路上会耽误比较长的时间。唉,如果咱们有船就好了,直接从青岛港出发,就能直达徐州沿海。”

对于不能走海陆去徐州卫朔感到很遗憾,他想了一下叮嘱道:“子文,虽说我要离开一段时间,但你们也不能对自己放松要求。尤其是青岛港的基建工作必须加快,争取在这个月内搞好基础工作。”

“放心吧,社长,在下会亲自盯着此事。”朱文郑重的点点头保证道:“我一定会替社长看好咱们崂山,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社长的大计。”

翌日,天还没亮,张大嫂就带着妇人把准备好的干粮装起来,把水葫芦用烧开凉凉的水灌满。如今的崂山早就今非昔比,前段时间为了方便运输精盐,卫朔买了五辆马车,此次徐州之行他将把马车都带走,毕竟五千斤食盐,如果全靠人来背的话负担太重。

早饭后,车子迎着晨曦启程了。众人都送出来,最后,张大郎把一个小包裹递给卫朔,悄悄地说:“卫兄弟,路上用的零钱已放在前面的马车里了。这里面装了几枚金叶子,留着关键时刻用,要小心收好。”

卫朔点点头接过了包裹并背在身上,“张大哥,我走之后,崂山就交给你了,有什么事你可以找朱先生商量,如果王东家以及官府有人上山,你不必理会他们,只把一切推到我身上即可。”

第一辆打头的车是张二郎负责的,最后一辆殿后的是一个名叫李狗子的小伙子负责的,另三辆马车在中间。车上没装太多,也就五石的精盐。除了卫朔享受了坐马车的待遇外,其他人只能跟着走。

路线早就商量好了,首先,众人一路西行,先穿过青州长广、城阳两郡,然后掉头南下,就能抵达徐州的东海国,而徐州治所——彭城就位于东海国的西南方向的彭城国。一路上众人晓行夜宿,车队每天大约可赶八十里路。

起初大家都很警觉,不过还好,如今青徐两州境内还算安全,倒也没发生什么事。晚上借宿的时候车队尽量避免在野外露宿,专找大点儿的客店打尖儿。马车都是停在店家的院里,而且每天都有护卫队队员轮流看守。

一百多人外加五辆马车,还是很吸引外人主意的,只是迫于护卫队队员手中的弓箭和长矛威慑,才打消了一般小毛贼的骚扰。

这日,众人顺利抵达了城阳郡莒县。在客店休息时,卫朔专门把大伙儿召集在一起开了一次会。

“诸位,再往南走,我们可就要出青州了。往日里常说,州境附近常有盗匪出没。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希望护卫队要加强戒备。”

“卫大哥,你就交给我吧。那些盗匪不来便好,如果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我们护卫队一定会不会让对方好过。”张二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检验一下护卫队的战斗力。

第二日早晨,天没亮卫朔就把大家叫了起来,吃完早饭套上车就走。在傍晚的时候,卫朔一行抵达了青徐边境。众人在路边吃了点干粮,准备休息一会儿就进入徐州。卫朔擦擦额头上的汗水,拿出朱文用手画出的简陋地图看了起来。

“卫大哥,前面是不是就是徐州了?”张大郎一边吃干粮一边问道。

卫朔点点头道:“嗯,再往前就是徐州东海国的祝其县,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赶到,否则的话只能露宿野外了。告诉大家抓紧时间吃饭休息,等下我们还得赶路呢。”

众人出了青州不远就是一个小山口,远远地就见山坡上站着一个人,这个人手上拎着个大刀,一看就不是个良善人。打头的张二郎一看马上一挥手,车把式把车停下。没想到对方观察了一会儿竟然主动退走了,张二郎不敢大意,赶紧来找卫朔商量。

听了张二郎的汇报,卫朔若有所思得说:“看来真的有人盯上我们了,刚刚那个不过是个探路的。嘿嘿,不管是哪路神仙,只要敢打咱们的主意,就让他有来无回。”

张二郎踌躇满志道说:“反正兄弟们的手早就有点痒了,如今有人主动找上门那再好不过了。”

“二郎,你去通知做好准备,真正的考验要来了。”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套上车再次上路。临行前,卫朔给众人交了底。告诉大家有伙儿强盗盯上了车队,接下来会有一番厮杀,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听了卫朔的话,大家提起精神一路向前,不敢有一点懈怠。半个时辰之后,车队来到一处名叫夹谷山的地方。夹谷山顾名思义就是两山夹一谷,谷两边是陡峭的石壁,大约有十丈高,中间只能并排走两辆马车。

众人小心翼翼地走入山谷,护卫队每个人精神集中手持长矛。谁知车队刚刚转过一个弯儿,就看到前面十丈远的地方横着一棵大树,挡住了车队前行的道路。

与此同时,‘嗖’的一声,一支响箭射向天空。一阵呼啸过后,前面闪出五十几个手拿刀枪的人来,完全把前面的峡谷塞满了。卫朔赶忙让车队停下,看了看对面的乌合之众,笑着对张二郎说:“咱们的买卖来了,让大家都做好准备。”

第253章 遇刺第333章 眼花缭乱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418章 隐士献策第63章 胡人突袭,彭城失守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464章 鲜卑主力南下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441章 擒获李琀、李稚第610章 成汉反应第673章 在途中第124章 四下串联第62章 裴盾又回来了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变化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647章 进驻高昌第551章 司马睿的算计第458章 北伐誓师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301章 西晋第一武技高手第263章 慕容廆欲决战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478章 影响(下)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478章 影响(下)第187章 祖约野心初膨胀第350章 科举揽人才第507章 尔等欲抗旨乎?!第407章 军情如火第377章 江东的试探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223章 谶语显,胡虏乱第222章 轰传天下第39章 王家新动作第325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94章 奇怪的刘总第625章 长矛兵之威第108章 乌丸人的选择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86章 两栖登陆战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487章 即将巨变的凉州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217章 返回蓟城第526章 接见张茂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06章 石勒的闪电战第231章 钱庄第86章 两栖登陆战第14章 立下根基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564章 羯胡崩溃第604章 顶风作案第648章 暗潮涌动第292章 闲话西北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159章 新任陌刀将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430章 发展关中,商业为先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细第443章 视察辽东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571章 兵临城下第437章 美女是间谍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475章 国葬第669章 东晋内讧第35章 徐州新军第42章 参加名士聚会第315章 纳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征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648章 暗潮涌动第526章 接见张茂第298章 秦州内讧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228章 风起北疆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第59章 将离彭城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653章 高昌被围第162章 青冀冲突第453章 冬狩阅兵第1章 天显异象第238章 会盟雁门关第258章 布局淮南第500章 调整农业政策第452章 张宾至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