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新长安

?太兴三年,八月,随着用以高原作战的骑兵队完成训练,原已平静了数月的西北,再次被战火波及。

此次是辽东主动发起的战争,旨在铲除割据西海高原上的吐谷浑政权。

在参军司主持下,辽东军拉开了征服西海高原的序幕,随着一封封调令奔赴各地,大批厢军开始往秦、凉两州云集。

辽东军的异动引起了高原上吐谷浑首领吐延震动,自插手凉州内乱失败之后,吐延再也不敢走下高原一步。

好在吐延知道辽东人无法适应高原气候,只要他一直龟缩在高原上,就不必担心有性命之忧。

然而就在吐延认为可以高枕无忧时,辽东军却开始了大规模调动,这引发了吐延极大恐慌之情。

经张掖一战让吐延已看清楚了吐谷浑与辽东之间,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巨大差距。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东军,吐延一方面派兵抵抗,另一方面则急忙向辽东派出使者表示臣服。只可惜对于志向远大的辽东而言,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臣服,他们需要的是征服,征服所有胡虏。

虽然西北边疆仍在混战不休,但辽东各地依旧忙于经济建设。而与此同时,新长安历经三年多时间,终于完工了。新长安号称天下第一城,耗资数百万贯,其规模超汉长安的一倍,是名副其实的雄城。

因为有了水泥,所以扩建长安之时,卫朔特意下令尽量采用石料、青砖。以至于新长安建成之后,关中百姓彼此感叹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放火烧长安。

历史上华夏很多名城都因大火而毁于一旦,长安也不例外,而洛阳更是在短短近两百多年内被纵火烧毁了两次。为了防止新长安延续以往悲剧,辽东采用了大量水泥、石料、青砖等不易燃的建筑材料。

由于长安是未来四都之一,刚一竣工就有不少富商、世家纷纷迁居长安居住,虽还未彻底恢复秦汉时辉煌,但至少让长安比司马邺在时还多了些人气。

雍州刺史游子远在长安竣工后,第一时间就是向远在蓟城的卫朔报喜。但很可惜鉴于路途遥远,卫朔不可能到长安视察,为了让辽东上下对新长安有更直观认识,游子远只能将一座新长安模型送到蓟城。

这日,卫朔正在政事堂内与众人商议西北战事。随着对吐谷浑战事展开,辽东上下的注意力几乎都被这场事关西北边防安危关键的战事吸引主了。

“主公,西北战事已顺利展开,秦州都督北宫纯正指挥三万骑兵对吐谷浑实施围剿,那些骑兵全是由适应了高原气候的羌人组成,再经过辽东严格训练,战斗力已完全不逊吐谷浑骑兵。”

“嗯,不错,务必转告北宫纯,千万不要大意。西海高原与其他地方不同,那里环境相当恶劣,除了当地的羌、吐谷浑部族外,辽东普通士兵上了高原就会出现不适。”

“请主公放心,早在前年辽东军收复秦州之后,秦州都督府就着手准备收复西海。北宫将军专门从归属羌人中挑选出数万与部分当地晋人青壮混编,进行高原作战训练。眼下进入西海作战的骑兵,基本上都克服了高原反应。”

“西北的战事太真与景前就多费点心思,为今后西北边防安全,千万不能出差错。”

辽东征讨吐谷浑并未受外界关注,除了辽东外,也就成汉一家注意到了高原战事,大多数势力都不知道有吐谷浑这个部落。即便在辽东内部,除了军方外,民间也未受到丝毫影响。

“西北战事先谈到这里,接下来昌之你来说一下江左情况。”

“诺!眼下江左波澜顿起,之前襄阳之争彻底引爆了天子与王敦之间的矛盾,双方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可谓是爆发了数次冲突,有好几次都差点儿擦枪走火。”

“嘶,这江左真是一天都不安稳,你们都说说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王敦铤而走险?”

“公开向朝廷捐献部分军械如何?”莫含突然建议道。

“嗯?世容这主意不错!”卫朔顿时眼前一亮。

众人刚刚议定江东,却见皇甫真拿着一封文件匆匆闯了进来,他来到卫朔跟前道:“主公,雍州刺史游子远急报。”

卫朔一听连忙接过文件,拆开匆匆一看,脸上顿时浮现一片惊喜之色,他将急件随手转给其他几人,同时说道:“诸位,游刺史急报,长安完工了。”

众人闻言张纷纷围了上来,每个人脸上都是惊喜之色。自收复雍州之后,辽东上下就一直在关注新长安的建设情况,如今数年过去,长安终于扩建完成,其规模远超前朝。

“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让大家对新长安有个直观感受,雍州刺史游子远已派人将新长安模型运了过来,如今正在偏厢大厅内放着,大家随我前去看看吧。”

说着卫朔领着众位心腹臣属从政事堂转移到偏厢,只见大厅中央一座巨大的模型矗立在那里,四周还有几个侍卫守在一旁,众人看到大司马来了,纷纷放向卫朔请礼问安。

负责解说的人指着模型向卫朔等人一一介绍道:“主公以及诸位大人请看,这个模型就代表整个新长安。这里是居住区,西边这里,还有这里全是商业区。那一片密集建筑群全是各大学堂,看到那个最高建筑没?那个就是阐教道观!”

“按照规划,未来整个长安的总人口可容纳高达百万人!”

“百万人口?呵呵,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将长安填满。”

卫朔一想起破败的关中总是唏嘘不已,自前汉王莽作乱,关中地区就不复兴盛。再加上后汉末军阀混战,关中地区愈加破败。虽说这些年辽东不断励精图治,但要说关中就此恢复了元气,恐怕得打个折扣。

“主公,新长安容纳如此多人口,未来仅靠关中一地怕是养活不起啊,不说别的,光是吃饭就是个大问题。”

“太真言之有理,由于关中地力疲惫,牧府早已下达了限耕令,以限制农业发展。眼下关中产量仅仅能满足当前人口所需,一旦人口继续增加,必然要从外部调粮支援关中,这就看关中交通能力了。”

“渭水至黄河间的水运情况疏通的怎样了?”卫朔随口问旁边的裴嶷。

“回主公,渭水达黄河上的水上运输路线已经运行一年,每年可以运送的物资高达数百万石。将来随着陆上运输投入使用,足以满足数百万人消耗。因此,诸位不用太担心未来长安物资供给问题。”

“嗯,如此最好不过。”

卫朔微微颔首,表示对牧府工作十分满意,随着关中农业地位下降,必然要依赖外部物资输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道路运输状况好坏。长安作为未来四都之一,肯定不能出现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不然定要影响长安的地位。

要说对新长安竣工最为兴奋着,自然非关西世家莫属,他们认为这是重振关西世家,拿回曾经荣耀的时机,因此有不少关西世家一直怂恿卫朔移镇长安,尤其是随着新长安完工之后,关西世家的心情更加迫切,只是卫朔却对此并不积极。

不是卫朔不想立都关中,而是他非常清楚关中已不再适合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只能作为陪都存在,不然会因聚集海量的人口,从而彻底压垮整个关中。(。)

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502章 与高僧交流第180章 王浚图谋自立第258章 布局淮南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314章 欲行科举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501章 高僧佛图澄第288章 谋取陇东第632章 逃亡燕国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254章 封锁江面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117章 浴血厮杀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367章 授剑仪式第43章 空谈误国第117章 浴血厮杀第633章 热闹的崂山第28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526章 接见张茂第99章 辽东初印象第50章 王桑、赵固犯徐州第441章 擒获李琀、李稚第47章 二郎归来!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296章 朝堂交锋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3章 空谈误国第195章 邵续反了?!第537章 双方备战第53章 商议退敌第186章 终议亲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183章 大演习(上)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87章 劝进风起第69章 返回祝其县第518章 罗马商人在辽东第659章 出兵龟兹第153章 平州州学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277章 战前动员第603章 舆论之争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91章 曹嶷邀请第478章 影响(下)第626章 成汉震惊第165章 远航南洋第499章 迟来的归宁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594章 封邦建国第315章 纳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征第413章 兵临城下第312章 吞并刘琨部众第373章 扶南偷袭第377章 江东的试探第97章 水泥作坊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9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47章 二郎归来!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375章 虽远必诛!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95章 讨好曹嶷第165章 远航南洋第491章 贾坚神射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209章 高瞻归来第179章 再见双姝第107章 辽东会盟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534章 各方准备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492章 大战之后第11章 再进县城!第534章 各方准备第87章 雷霆万钧!第107章 辽东会盟第650章 高车与嚈哒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353章 租赁朱涯第275章 移镇蓟城第477章 影响(上)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664章 弩破胡骑第436章 宋、卫初见第546章 范阳陷落第74章 来自江左的关注第439章 阴差阳错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