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水泥作坊

“手脚都麻利点,快,把这些石头统统卸到那边空地上去!”

随着水泥研制成功,崂山上下再次忙成一片。由于刺史曹嶷催得紧,自卫朔归来后水泥作坊就加快了建设步伐。

此时,作坊门口停了数量独轮小车,全是用来运输石灰石等原料的,而且就在这一会儿的功夫,又有数量小车停在作坊门口。与此同时,不少工匠形色匆匆,在作坊内外进进出出。

作坊门前的路面早就被来往的车辆压得坑坑洼洼,两道深陷的车辙弯弯曲曲延伸开去。不过,卫朔已做出承诺,等日后作坊量产水泥了,首先把眼前的路修好了。

“张老哥,过来搭把手。”

前面的车似乎陷到了坎儿里,赶车的壮汉使足了气力往外拽,也没能将把陷进坑里边的车轮子给拉上来。

这下车夫不由急了,刚赶路的时候,光记着赶时间了竟没注意脚下,结果一不小心进了坑里,差点儿把车夫跌了个大马趴。车夫大骂了声晦气,转身向后面的熟人求助。

那张姓车夫善意的笑了两声,忙停下自己的小车,过来帮着推车。不成想两个壮汉竟也没推动,二人整张脸都憋红了。

“咱们几个也去搭把手吧。”从远处走来的卫朔看到这一幕,忙对身边的张大郎几人说道。

“卫兄弟,这种粗活交给我们几个就行了,哪里用得着兄弟亲自动手?你们几个也别闲着了,赶紧上去帮老乡把车推出来。”张大郎一看卫朔撸起袖子连忙劝道。

“张大哥,你别把我当成什么都没干过的世家子弟,小时后我也曾跟随父母下地干活。帮忙推下车而已,又能算的了什么?”

“大人莫怪,小的马上就把车弄走,绝不耽误后面车通行。”

两个车夫看到卫朔、张大郎两人气度不凡,身后还跟了几个护卫,不由得忐忑起来,生怕被崂山管事的人怪罪。

自崂山周济流民开始,前来崂山讨生活的底层百姓越来越多。再加上崂山口碑良好,从不欺行霸市,使得四周百姓宾服。但长期以来底层百姓对上层权势人物的畏惧,仍然无法短时间内从他们心底抹去。

“老乡们莫慌,在下卫朔,看到两位老乡遇到了点麻烦,特意前来搭把手。唉,这路还是得抓紧时间修啊,不然得耽误大事。”卫朔看着脚下坑坑洼洼的道路,不禁感慨道。

张大郎一边推车一边回道:“卫兄弟莫急,子文已经开始规划了,他正打算修一条通往祝其的主干道,然后从中引一条支线到这里。等水泥作坊建好后,想必这条路就能很快建好了。”

在卫朔等人帮忙下,很快就将陷入坑中的车给推了出来,随后又有人将坑给填平了,这下堵在路上的车队总算可以通行了。

“走吧,我们到作访内看看去。”

卫朔一行刚一进到作访内,他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石灰味,而在院子的墙边,堆着一些刚刚研磨好的水泥,看样子他们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赶上一炉新水泥出窑。

“参见大人!”卫朔刚一进作访,就见到一个年老的工匠带着一帮人前来迎接,这个工匠就是目前负责崂山水泥的大匠师。在这之前,老工匠只是个瓷工,后来跟着卫朔弄了些原始水泥,如今却成了技艺高超的水泥匠师。

“大匠师快请起来!”卫朔忙上前一把搀住将要拜倒在地的大匠师,对于技术人才他一向是敬重有加。之前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匠,只要到了崂山都会受到卫朔的热情招待。搞得现在,崂山上地位最高的竟然是工匠与教书先生以及医生。

“大匠师,这作坊还需要多久才能投产?”

年老的胡匠师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谨慎道:“大人,其实要想小批量生产也不是不可以,眼下我们的水泥作坊的产量之所以上不去,除了建造新窑耗费时间外,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熟练工匠。”

“眼下这几十号人,都是从之前烧瓷器的匠人转化而来,所以上手很快。可其他人就不行了,培养一个普通匠师起码也得三个月时间。”

“怎么会需要如此之久?你们都是怎么安排生产的?”卫朔眉头紧皱,按照他的估计,几十号匠师,再加上眼前这位大匠师,足以满足水泥作坊第一阶段的扩产任务了。

一头雾水的卫朔跟着大匠师来到生产区,结果卫朔一看就知道症结在那里了。原来水泥作坊内还以原来的生产方式操作,当初卫朔在兵工作坊内推广的流水线法并没有在这里推行开来。

“不行,不行,你们这样安排生产效率太低了,来来来,诸位,我来告诉你们一个节省人力的办法……”

随后卫朔对水泥作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引入了流水线生产法。这样一来就可以将那些几十号技术工匠分布在几个重点岗位上,其他不重要的生产程序都由普通人担任。

经过一番改造,总算解决了水泥作坊扩产的问题。预计新作坊每日可产水泥大约两石左右,一年的产量也不过五十吨。这要放在现代,怕是连乡镇级别的水泥厂都远远比不了。

得知此消息后,其他人显得无比兴奋,唯有卫朔有些不满意。在他看来,这点儿产量不要说供应日后的广固城建设,怕是连崂山自己修路用都不够。

“大匠师,我希望你们尽快培养一批新的工匠来,争取明年上半年的时候将水泥作坊再扩大一倍以上。最好将来水泥作坊的日产量在十石左右,如此才能满足咱们的基本需求。”

“请大人放心,只要再给我等几个月时间,我一定给大人再培养些工匠出来,定不耽误大人明年作坊的扩产。”胡匠师拍着胸脯保证道。

“嗯,以后就有劳大匠师了!”卫朔对此人很满意,不但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人也很聪明,愿意钻研俯下身子钻研技术。这种人做起事来不仅可靠,而且还懂得变通,是个可造之材。

尽管都知道崂山人尊重工匠,但当大多数匠人亲眼看到大名鼎鼎的卫大人如此和蔼可亲,不禁热泪盈眶。多少年了,自秦汉大一统后,工匠的地位再也不复先秦时期鼎盛之局面。

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为雇佣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秦以后则为定期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对人的控制相对严格,工匠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地位,逐渐沦为比奴仆稍微好点而的贱民地步。

卫朔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变当前工匠艰难的处境,恢复到先秦时期那种宽松的环境中,尤其是要恢复官府与工匠之间的雇佣关系。决不能再将他们当做奴隶看待,日后生产力的发展可都全看他们了。

“大匠师,你可曾找到了原料的最佳配比?”

“不负大人之托,在下经过数十次尝试,发现石灰石与黏土按照五比一的比例成产出来的水泥质量最好,眼下整个作坊内都是按照这个比例生产的。”

“嗯不错,不过大匠师也不要固步自封,要多尝试其他比例,同时也可以加一些石膏等其他添加物在其中,总之要不断地开发新的配比。”

“请大人放心,我们一直都在尝试不同的原料配比。”

此次水泥作坊之行,卫朔十分满意,虽然看到那一缕缕的黑烟后,他稍稍有些担心四周环境被污染,但为了尽快增强实力,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第353章 租赁朱涯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20章 徐福岛上会海盗第244章 欲发横财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215章 武备学堂第424章 宋祎北上第512章 凉州张家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18章 徐福岛上的海盗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168章 卫朔是谁?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259章 关中?昌黎?第197章 石勒的转变第43章 空谈误国第255章 逼退江东水师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404章 袭取华阴第351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128章 放牧济州岛第673章 在途中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笔交易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434章 秦州局势第673章 在途中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11章 走向前台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434章 秦州局势第350章 科举揽人才第167章 出使并州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24章 长矛初显威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299章 崩溃的前兆第327章 骑兵夺城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278章 校阅出征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605章 权钱交易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80章 大战在即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522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422章 骑兵对决第389章 徐兖变局第666章 龟兹大捷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7章 美好前景!第191章 王浚称帝,天下震动!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548章 会师南皮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51章 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552章 准备收网第118章 水师再建功第187章 祖约野心初膨胀第330章 重铸荣耀第37章 偶遇第247章 去?不去?第676章 和谈破裂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612章 再战漠北第158章 司马邺登基第266章 辽西大捷第24章 长矛初显威第132章 裴家的争论第488章 剑拔弩张的江左第487章 即将巨变的凉州第74章 来自江左的关注第30章 打赌!第586章 给藩属国立规矩第250章 路遇名将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81章 救了一个公主第173章 州学开学第170章 狩猎遇险第549章 中原争锋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529章 成汉来使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192章 千里奔袭,军事奇迹第374章 被激怒的辽东军第265章 晋军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