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_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概况

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万石坡,是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即红色娘子军)而建。园区占地200亩,设有和平广场、纪念广场、歌舞广场、椰林寨、红色娘子军军史陈列馆等景区。2001年6月11日,该纪念园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独一无二的红色娘子军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歌词道出了女战士们的伟大使命。她们巾帼不让须眉,骁勇善战,是中国工农红军中一支独一无二的队伍。

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战士们大多数是来自于农村的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她们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红军师部和苏维埃政府领导机关,看守犯人,做宣传发动群众工作,必要时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打击敌人。

女战士们经常深入农村做群众工作,讲解革命道理,宣传党和红军的方针政策,动员青年参军,保卫苏维埃政权。她们注意密切军民关系,在苏区和群众打成一片,经常参加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干各种农活,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1931年6月,国民党乐会县“剿共”总指挥陈贵苑,经常带领反动民团武装对红军乐万苏区进行骚扰。红三团决定消灭这股敌人,娘子军连也参加了此次战斗。

6月26日,红三团主力部队为诱敌深入,设伏歼敌,向万宁县方向开去。当天夜里,部队又悄悄撤回来,埋伏在从中原通往乐会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的纱帽岭山林里。娘子军布阵于县苏区机关所在地的要道上,以配合主力歼击进犯之敌。

不出所料,国民党还以为

红三团已在万宁县,只剩下娘子军保卫县苏区机关。于是,敌军200多人,兵分两路向苏区机关扑来。娘子军按照作战计划,假装退却,诱敌深入。

陈贵苑见此情形,更为得意,勒令队伍加紧攻击。当国民党军进入红三团主力埋伏圈时,突然遭到红三团的猛烈攻击,顿时乱作一团。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红军毙、伤敌军20余人,俘陈贵苑和中队长陈传美以下70多人,缴获长、短枪90多支。娘子军机智勇敢地配合红军主力英勇作战的事迹受到根据地军民的赞扬。

1932年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的同时,广东反动当局命令警卫旅急速渡琼,向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7月底,国民党第一集团军警卫旅旅长陈汉光率所部三个团一个特务营和空军第二中队一个分队共3000多人,从海口港和澄迈县东水港登陆。

国民党军登陆后,其旅部及三个团分别进驻府城、海口、加积、定安等城镇。此前,国民党军为消灭琼崖红军,挖空心思,进行了周密的计划,采用“军事政治、剿抚兼施”的策略,并以“迅雷疾风”手段和“先攻要点”、“重层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向琼崖各个苏区发动了疯狂“围剿”。

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摆在眼前,绝不能以卵击石。为此,琼崖特委研究决定:留一部分红军在原地开展游击战,以牵制国民党军;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红军师部和军政学校学员、红一团、娘子军利用国民党的包围间隙,从牛探岭、苦瓜山向母瑞山根据地转移。

当部队撤到东安位于琼东、定安交界的马鞍岭时,与国民党军相遇。为掩护领导机关安全转移,娘子军和红一营留下来阻击敌人。敌人咆哮着蜂拥而来,红一营的战士们顽强反击,娘子军也毫不逊色,一次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

弹药用尽,战士们捡起身边的石头砸向国民党,艰难地做最后的阻击。完成阻击任务后,娘子军中第二班的女战士留下掩护其他同志撤退,八名女战士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

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与凶残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终全部壮烈牺牲在战场上。

如今,在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有一尊头戴红军帽、身穿军装、肩背竹笠、脚穿草鞋的红军女战士雕像,她是一批巾帼英雄的象征,是独一无二的红色娘子军战士不变的身影。

琼海英雄花——冯增敏

由著名导演谢晋指导的影片《红色娘子军》,拍摄于1960年,其内容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冯增敏就是影片主角吴琼花的原型一名真正的娘子军女战士。

几十年前,万泉河畔一个小山村里,100多位穷苦的农村妇女为反抗封建压迫勇敢地投身琼崖革命,冯增敏就是其中的一位。1912年,冯增敏出生在海南省乐会县阳江镇美党村。由于哥哥和堂兄都是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冯增敏17岁时加入了共青团,三年后,担任共青团乐会县委妇女干事。

1931年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冯增敏任第一排排长,同年6月任连长。1932年8月,国民党当局对琼东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围剿”,冯增敏率领女战士们随红军主力转战各地。此后,在一次战斗中,冯增敏遭到敌人围击,不幸被捕入狱。被捕后的冯增敏经受了各种磨难考验,但她的革命信念始终不变,钢铁般的精神支撑着她度过了狱中的五个春秋。

1937年冬,冯增敏终于出狱,随后继续参加革命活动,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冯增敏任历朝阳、博鳌人民公社副社长、琼海县妇联会主任等职,工作艰苦深入,联系群众,保持了当年红色娘子军的本色。1958年,冯增敏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被赠予一支全自动步枪和100发子弹。

从万泉河畔走出的冯增敏,像一朵开在琼海的花,如此鲜艳,如此夺目!

(本章完)

广东省_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福建省_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广东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福建省_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广东省_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海南省_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海南省_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海南省_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福建省_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福建省_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广东省_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福建省_华侨博物馆广东省_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广东省_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海南省_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海南省_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海南省_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海南省_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福建省_林则徐纪念馆福建省_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海南省_百色起义纪念馆福建省_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广东省_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海南省_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福建省_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海南省_张云逸纪念馆福建省_古田会议纪念馆福建省_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广东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广东省_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福建省_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广东省_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海南省_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海南省_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海南省_张云逸纪念馆海南省_百色起义纪念馆福建省_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广东省_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福建省_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海南省_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福建省_林则徐纪念馆福建省_冰心文学馆福建省_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福建省_林则徐纪念馆广东省_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广东省_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广东省_叶挺纪念馆广东省_叶挺纪念馆海南省_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广东省_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广东省_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省_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海南省_百色起义纪念馆福建省_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海南省_张云逸纪念馆福建省_古田会议纪念馆福建省_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福建省_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海南省_张云逸纪念馆福建省_冰心文学馆海南省_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福建省_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福建省_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广东省_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东省_叶挺纪念馆广东省_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省_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福建省_郑成功纪念馆海南省_广西烈士陵园海南省_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福建省_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福建省_古田会议纪念馆海南省_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广东省_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福建省_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广东省_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福建省_闽侯县“二七”烈士林祥谦陵园海南省_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福建省_闽侯县“二七”烈士林祥谦陵园广东省_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福建省_闽西革命历史纪念馆海南省_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广东省_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广东省_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福建省_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福建省_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海南省_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福建省_林则徐纪念馆广东省_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福建省_闽侯县“二七”烈士林祥谦陵园广东省_叶挺纪念馆福建省_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福建省_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福建省_古田会议纪念馆海南省_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