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王秀的好意

史浩见王秀、钟离睿异样,不由地一怔,难道自己说错了不成?

“朝廷的南海策略,并不是仅仅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子孙后代。?”王秀并不在意透露真相,某些事情应该让士人明白关键,从而让他们真心支持,也能及其他们的雄心壮志。史浩眉头微蹙,自己刚才有点忽略了,王秀一句为了子孙后代,让他豁然开朗许多,也瞬间脑补很多东西,觉得自己考虑问题浅薄了。

毕竟,是开疆扩土,谁不愿从中得到青史留名?不要说什么夷狄之地。先秦时代苏杭也是夷狄之地,两广福建更不用说,简直就是烟瘴死地,河西河湟那也是蛮人天下,现在不都是汉家繁华军州了。

睿智之人的思维,往往一个提醒,他就能举一反三,绝不会顽固不化。尽管,他还不能完全靠理解,却不耽误他的认同,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善。

钟离睿自然明白王秀用意,他正和王秀商量,能不能以王秀的名义,在小报上发表文章,为殖民南海辩护,争取更多的士人关注和支持。

既然史浩在场,那就先给他说说,当下道:“直翁兄,你也是饱读诗书的大学,难道看不出来,历朝历代盛衰轮回,每次总是败亡在北方草原蛮夷手中,然后再有豪杰振臂一呼,天下纷纷响应,才光复汉家故土。”

“这个。。”史浩却不知怎样说,钟离睿说的真是实情,历朝历代面临北方压力,的确是非常严峻。

“朝廷迟早要设立海外军州,殖民损失很大,但历代迁徙不都是一样?江右有今天的繁华,那是经过近千年的不断迁徙,才形成的规模。南海凶险万分不假,但总会有人生存下来,一代一代人的扎根,成为行朝的土地。”

“所谓中国,不过是中央之国,上古三代也就是城池周边,历代先贤不断开拓,才有了今天万里江山,难道到了我们就固步自封?”王秀反问史浩一句。

史浩有点语塞,王秀和钟离睿说的有道理,汉家江山是在历代人不断开拓形成的,他们所在的江右,先秦时代不过是被中原称之为蛮夷的楚越。

大宋自开国从未一统,更不用说汉唐疆土,理解王秀的提点不假,想想现实的窘迫,他有点气馁。

王秀不在苛求史浩能全然理解,这需要时间来消化,慢慢改变一个人的心理,他又道:“直翁,朝廷举兵,女真、党项何为先?”

“自然是党项。”史浩毫不犹豫地道,南北有事,两虎相争,自然不能让饿狼徘徊在侧。

“哦,说说理由。”王秀目光闪烁,似乎非常感兴趣。

“时下,横山、熙河在我手中,党项早就是苟延残喘,诚不足为惧。解决西北能得到良马,就算到时虏人趁火打劫,有我五路宣抚司在,也足以应付危局,哪怕他们打到江上,又能怎样?再说,他日大军北伐,岂能让党项生羌平生龌龊,坏了我大好局面。”

很有胆略啊!王秀非常欣赏史浩的言简意刻,对其战略分析能力非常认同,这是个人才啊!很多士人甚至将帅,对进攻党项人心怀忌惮,认为一旦开启西北战事,战事必然僵持不下,届时女真人必然毁盟南下,宋军主力调往陕西,肯定无力应付女真大举南下。

但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他发展侍卫水军的意义,只要有侍卫水军大江制置使司在,任他十万虏马也不能轻易过江,就算它们能过江,面对引江环绕的江宁城,他们也得望城兴叹,何况殿前司六军也不是吃干饭的,河网纵横的江南地带,步军有水军战船配合,战斗力绝对在马军之上。

“直翁说的有道理,可惜,一些士大夫却目光短浅。”

“相公过讲,在下岂敢和朝廷公卿相提并论。”话虽如此,但史浩脸色却不谦虚,甚至有淡淡地矜持。

王秀也就一笑了之,有才者自有傲气,天下无名利心者能有几人?

他不能免俗,史浩亦不能脱俗,束发攻读就是为了生平志向,他笑眯眯地道:“如今,朝野正是用人之际,才俊之士却难以求得,我幕府中缺乏干才,直翁不弃薪俸微薄,可为我助力,再说我那藏书甚多,不知意下如何?”

史浩见王秀有招揽之意,不由地心念晃动。王秀不仅是位极人臣,论声望也是士林中拔尖的人物,从长远来看投奔对方,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和王秀经常接触,对个人的成长有着绝大的好处,钟离睿年及而立成为都承旨,那位有丞相长史之称的宗良,如今也是玉带紫马,一旦回朝贵不可及,两人都是有望两府的俊杰。

他不屑巴结权贵,但跟随王秀又不同于示好上官,最少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过,他仍然在犹豫,并不想打上某人的烙印,缓缓地道:“多谢相公美意,在下只求学问,安安静静地等候贡举。”

钟离睿见史浩脸色挣扎一阵,最终还是拒绝了,不由地露出欣赏的眼色,不是每个人都能拒绝王秀的,至少他不行。

如果,能跟随在王秀身边,不要说别的,但是起点就高了别人一大截,他就是鲜明的例子。

王秀并不勉强,人各有志嘛!史浩是不为利益所动,尽管有些做作,却还是在情理之中,当下笑道:“直翁有此心境,很好,但为政者要权变,闭门苦读非贤人所取。”

史浩脸色肃然,王秀的好意他是心领了,却还是坚持己见。

王秀实在不忍史浩捻转求生活,他稍加沉吟,道:“哦,险些忘了,直翁留在行在不必回乡,我当向玉泉山院举荐,聘请直翁为经义诗赋斋助讲。嗯,以直翁的大才,当个讲学也足够了,但讲学聘任并非山长说了算,而是由院务会议决定,助讲的例份是少了点,却也比其它学堂高些,足够直翁度日。待杭州解试,我再给他们打个招呼,让礼部多给杭州一个名额,不知直翁意下如何?”

(四库书)

第181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3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来了第1352章 王新真的睿智第1352章 王新真的睿智第1404章 祸起江宁之民愤第1080章 最后决战17第1593章 决战之右翼危机第624章 北方的局势1第21章 县尉的求婚第1270章 血色骄阳之女乐第102章 有琴莫言的另一面第1245章 众人的别样反应第546章 谋划杭州2第91章 商水县的博弈2第758章 赵谌的愤怒第470章 波澜又起3第198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0第466章 欧阳澈的投效2第526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42第1313章 血色骄阳之最后的坚持第756章 事有点不妙第1093章 结束之前第185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7第310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7第121章 太子聘妇第581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6第401章 争夺秦献容第880章 张启元的纵横第1508章 王新真的强势第906章 车兵的再现辉煌1第1561章 高升的垂死挣扎第1364章 仼人山第8章 事有突变第1100章 夏殇之追杀第936章 决胜南海2第1134章 张过的猛第906章 车兵的再现辉煌1第114章 王记百货的展望第722章 博望军第476章 无悔有悲第27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第144章 群魔乱舞第994章 奔袭第97章 商水县的博弈8第1063章 封元挂帅第70章 倒霉的孩子第1630章 决战之无图第833章 大宋士民的愤怒第88章 商水的暗流第511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27第937章 决胜南海3第1184章 李长昇和张过的心情第749章 张启元的阴谋第1186章 营救宇文虚中第950章 王秀的呵斥第5章 屡败屡战第1427章 祸起江宁之赵炅登基第1423章 祸起江宁之平乱8第55章 小丑而已第1183章 北伐的开始第1106章 夏殇之算计第417章 破南熏门第751章 口水官司第1345章 给狗几根骨头第1482章 枢密院第1518章 河西的辉煌3第350章 东京保卫战39第1165章 棒打出头鸟第1551章 壮哉杨郎第713章 营救挞懒3第1224章 人心无止境第1015章 选择第1383章 祸起江宁之前夜2第927章 王卿苧的到来第645章 还是当年的邱云第1206章 战争属于顶级利益阶层第1186章 营救宇文虚中第1478章 碣石第1669章 你在逼迫我第1540章 各有算计第892章 王家有子第924章 封元和曲端第169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6第1135章 经济危机的端倪第56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12第949章 探望第411章 寒风中的凌乱第1599章 决战之斩杀叛逆第470章 波澜又起3第1329章 王秀破局第126章 赐进士及第第1583章 盛宴下的凋敝第781章 打算第716章 书院的发展第1492章 接纳第1532章 王秀要去前线了第1249章 阴谋兵变第1097章 封元的打算第1276章 血色骄阳之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