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

的确,联姻是让两个国家能够更紧密联合在一起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似乎还是比较吃这一套的。归根结底,这也不过是用一场婚姻作为掩饰,而背地里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流罢了,当有一方的利益受到严重伤害,或者对于这样的平衡已经不屑一顾的时候,自然就是和亲被打破的时候。

汉代前期和匈奴人代代联姻,可是匈奴人也没有放弃对汉代边境的骚扰,因为显然汉朝需要从匈奴人那里换来和平,可是匈奴人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粮食和奴隶,所以他们背地里的动作一点儿都不少。一直到刘彻时代,强大的汉朝也不再需要和匈奴人维持和平,所以他们毫不介意打破原本的联姻状态,直接把匈奴置之死地。

所以所谓的政治婚姻,不过是表面上的一层皮罢了,只能作为背后交易的掩饰,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毕竟已经走到这个地位的人,宇文宪也好,杨坚也罢,更或者洛阳的尉迟迥也好,心智都已经愈发坚硬而冰冷。

在一个枭雄的眼中,为了能够达到他的既定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实际上根本无所谓,哪怕是自己心爱的妻妾或者看作掌上明珠的女儿,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也都可以拱手让人。

即使是李荩忱,也不可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扰乱自己整个战略的布局和安排。就像尉迟迥虽然也算是大汉的外戚了,但是李荩忱在对尉迟家下手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一旦李荩忱和杨坚之间的利益交换出现问题,那么李荩忱不会因为有杨坚的女儿作为妻子就手下留情,而杨坚也是如此。历史上的杨坚就曾经直截了当的把不过七八岁的宇文阐杀害,而宇文阐是杨丽华的养子,是杨坚的外孙,哪怕是杨坚认为自己对杨丽华有惭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宇文阐下毒手。

“锦上添花的事情,能谈就谈,谈不妥也就不用谈了。”李荩忱淡淡说道,“不过既然是八百里加急,还是去征询一下宰辅他们的意见。”

“遵旨!”杨素应了一声。

而李荩忱有些奇怪的环顾四周:“对了,太尉为何还未归来?”

这太尉府是萧摩诃的太尉府,可是李荩忱来了这么久竟然都没有看到出去视察军营的萧摩诃回来。临近年关,各项事宜都需要萧摩诃这个太尉点头处理,就算是建康府周围的士气军心很重要,按理说也不应该耽误这么长的时间啊?

杨素急忙想要派人去催,就看到萧摩诃大步走进来:

“陛下驾临太尉府,臣未能随侍在侧,臣之罪也!”

李荩忱微笑着虚扶一下,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位年轻的帝王脸上带着不满的神色,若是萧摩诃不能给李荩忱一个合理的解释,那肯定少不了会受责罚。

“陛下,工部新研制出来的武器已经派人送到校场上演示,臣看了之后颇为震惊,请陛下移步工部,工部尚书吴凭请陛下前去观看。”萧摩诃紧接着沉声说道。

李荩忱微微错愕,不过旋即知道工部研制出来的应该是什么。

火药,这个据说是唐人炼丹的时候无意之间发明的东西,就像是地狱之中的业火,从那之后开始灼烧了人类社会近千年。而无论谁都不能否认,火药对于人类的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正是火药孕育出了枪炮,也让人类社会从封建和封闭一步步走向现代。

李荩忱在之前就让工部开始研究火药和相对应的火器,火器实际上非常容易,甚至宋代的突火枪干脆就是用竹子的管子作为枪身而制造的简易火器,和后世的松树炮等林林总总的土制火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真正困难的就在火药的配置上。

爆炸、死亡,这本身就是人们不愿意接触的东西,但是一旦这些东西施加在对手身上,就意味着胜利。

不过李荩忱知道的也就只是后世几种火药的大概组成部分罢了,火药的主要组成就是硝石、硫磺和木炭,这三种东西实际上都是比较常见的原料,但是如何进行配比关系着火药的威力大小,若是配比错误,那么更大的可能就是看了一场巨大的烟花,根本没有爆炸效果。

也正是因为没有人探究过火药的配比问题,所以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火药都没有被正式用于军事用途,毕竟谁都不会愿意在手里握着这么一种威力根本不确定的武器,更何况古人是在炼丹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制造出来的火药,只是见过火药的小规模爆炸,对于火药的真正威力也依旧缺乏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南宋时期,火药才开始登上中国的军事舞台,而甚至到了明清时期,在火器这方面反倒是被西方反超。

因此如何才能制造出来合适比例的火药,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过好在因为李荩忱的全力支持,工部的发展还算是顺利,更何况现在霹雳车和床子弩的威力已经被工部的工匠们尽最大可能的发展出来,几乎没有再上升的空间。

所以工部也有足够的人手前来向这个李荩忱自云是在一本已经失传的炼丹书上看到的东西探索前进。当然吴凭等负责主持这件事的人对于李荩忱提出的军事用途还是保持怀疑的,他们倒是觉得李荩忱很有可能是在想法设法的炼丹。

毕竟每一代皇帝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长生不老,即使是再伟大的皇帝,诸如秦始皇、汉武帝以及之后的唐太宗等人,都不可遏抑的沉溺在寻仙问药之中。

因此李荩忱有这样的心态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一开始工部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工匠们惊奇的发现这些东西不但点燃了之后会产生浓烟,甚至还会有爆炸,方才明白李荩忱说得似乎真的有道理。

若是能够控制投入的原料的比例进而控制爆炸的范围,那就真的是不逊色于投石机威力的新的大杀器。

现在来看,工部显然已经成功了。

也难怪萧摩诃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第一四二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一四三一章 黄沙湾阻击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是国战第一五二二章 战争,真的才开始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雾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点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轻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挣扎第五百二十三章 祸起萧墙为大患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将士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兽第一千三十七章 楼船瓜洲外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门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敌人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宪的准备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几个老丈人?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一三一二章 两大都督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百七十六章 泼墨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为营和直捣伏俟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二零四三章 袍泽俱在,绝不言退第三百零六章 雾中峡谷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迟宽的无奈完本感言第一八一三章 开窍的薛延陀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为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凉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门第一千五十四章 岭南事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势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一五四章 绝人之路第二一三零章 内府要改制第二一零六章 登铜雀第二二一五章 激战城东南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七百零五章 大变将起第八百三十九章 鸣金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当细思量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钩第二零九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来第一九五三章 未来,当在他们手中第一八八九章 风冷,心热第一六二零章 发展飞快的印刷术第一百七十四章 弃子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职守,大汉万岁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五六七章 户部的小心思第一五六八章 药房第一六八九章 有结束,有开始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点第六十五章 选择第六百七十六章 风雨愈急第一七三四章 移驾北上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八百七十二章 来者不善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尾声 江山如画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静制动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满盘皆活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样化第一千三十五章 冯小怜和张丽华第一章 千年第一千八十章 杨素在成都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来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惫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达的想法第两千零三章 席间惊变第一八八九章 风冷,心热第一百八十一章 过招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气运,佑我华夏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二二二八章 张掖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一千六十五章 纸上得来终成真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惨案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零八零章 何为重第一九四三章 以后同殿为臣,应该的第九百三十五章 进退维谷第一三三一章 困兽犹斗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奋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