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三章 保证夏收

而且本来让韦孝宽和尉迟迥打个两败俱伤也没有什么坏处。尤其是这样可以极大地削弱蓝田的北周守军数量。

从现在的长安局势来看,北方没剩下多少兵马的宇文盛父子或者梁睿应该是没有胆量南下支援杨坚了,对于他们来说,支援杨坚显然也不是什么合适的决定。

一来杨坚如果能够成功逃出长安北上的话,那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功臣,杨坚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要倚重他们;二来远在北方,李荩忱也好,宇文宪也罢,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劳师远征去找他们的麻烦,所以就算是杨坚没有跑出来,他们只要能够收束地方、维持秩序,到时候寻找合适的一边投靠,那么自然也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

当然如果他们的手再黑一点儿,抓住杨坚以作为自己的投名状也并非不可以,毕竟李衍就这么对宇文赟做过。这几个家伙也都不是傻子,一旦察觉到情况不对,应该怎么做自然也都心里有数。

而就长安本身的局势来看,杨坚可以调动的兵马实际上就只剩下长安城两侧的韦孝宽和李衍所部了,无论是韦孝宽或者李衍告急,都只能把另外一边的兵马抽调过去。所以一旦坐视韦孝宽和尉迟迥打的火热,那自然也就能够等到李衍的兵马被抽调到蓝田。

换句话说就是让西北和东南两支汉军面对平均分之后的李衍所部,这绝对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因为对于西北军来说,一路粮草转运路途遥远,兵马数量也不多,再加上背后还有吐谷浑的威胁,所以能够减少正面的敌人压力的确是不错的。尤其是在之前的西北之战中,西北军已经把功劳和赏赐赚的盆满瓢满,让中原的汉军将领们看着都眼红,所以大家也都还是拿捏得住方寸的。

现在是灭国之战,就连陛下都御驾亲征了,可不是和友军抢夺功劳和冒险的时候。一旦成功还好说,一旦失败之后,那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因此曹忠和韩擒虎等人反倒是指望着正面的北周军队越少越好,让他们能够轻松的解决敌人。

相对应,萧世廉他们可不是这么想的,包括淳于岑、鲁广达等人在内,大家都是着急来建功立业的,要是一个人都没得打,那这还算什么功什么业?

所以他们反倒是指望着眼前的敌人能够多一些,但是最好不要是梁士彦这种老狐狸,打不死、追不上,让人难受。刚刚调防的队伍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现在裴子烈和萧世廉很有默契的都要保持战线的稳定,不再进攻。

当然了,他们实际上也是在等待李荩忱。

李荩忱不到,他们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这半个月整顿兵马、囤积粮食,只要李衍不主动进攻,那我们也不动,”裴子烈沉声说道,同时又说出来了他们现在这样做的另外一重目的,“夏收要紧。”

小麦就要熟了,对于北方,尤其是西北陇上这一带,小麦就是最重要的农作物,只有保证了夏收,才能确保军粮不断,否则巴蜀就算是再是天府之国,也很难一直供应西北大军的征战。

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一直强调一定要在六月之前停住脚步。

“遵命!”曹忠和韩擒虎急忙应诺。

从春耕之后,大军征战辗转就没有休整的机会,借助夏收也正好整顿队伍,所以对于这样的命令他们是乐意见到的。

————————————

“稳住战线,确保夏收。”有些昏暗的船舱之中,李荩忱沉声说道。

大汉并不是来和杨坚赌国运的,李荩忱也没有必要那么做,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才是上策。尤其是现在杨坚和长安城不过是瓮中之鳖,李荩忱也不着急。

尤其是现在大汉要为之后和宇文宪之间的战斗做准备,这就表明大汉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征战上,至少要先让自己的粮仓充实起来,否则之后的大规模战斗根本无法支撑。

“遵命。”杨素等人都应道。

而李荩忱的目光扫过去:“这意味着军队要及时给予地方上帮助,至少是在地方缺少人手的时候要派出兵丁配合。”

“诺!”杨素急忙答应。

“工部新研制出来的农耕器械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么?”

吴凭对此胸有成竹:“已经在三个月前下发,即使是最遥远的西北等地,应该也已经运到了,都有随行的学徒负责教授如何操作。另外为明年春耕改进的元朔犁也已经随同下发。”

李荩忱微微颔首,本来南北朝时期也是华夏历史上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传播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战争的延续,如何用更少的人和土地种植出来更多的粮食,本来就成为很多政权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这种外力的压迫下,农业生产技术快速发展,而南北方的人口流动也极大地方便了农业技术的流动。

也是在南北朝时期,诞生了《齐民要术》等重要的农耕书籍。

要知道在出行基本全都依靠11路公交车的古代,每一块地域之间的百姓,尤其是农民,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的可能性的,因为他们这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自己的一块土地,县城对于他们来说都已经是很遥远的地方了,即使是到了现代,在一些偏远地区这也是很常见的景象。

因此一个地方出现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器械,除非是得到了朝廷的特别关照,否则是很难传播到其余地方去的。

李荩忱到现在还记得历史课本上曾经强调人口流动带来的技术流动,之前他对此还不是很在意,觉得编书者未免小题大做,但是真的来到了这个时代,他方才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因此李荩忱在让工部紧抓军工生产的同时,也不放过对于农业的生产和研发。只有让百姓吃饱,天下才能稳定。

而且朝廷以身作则,从上而下的推广农耕技术,表明了朝廷对农耕的重视,也能够实打实的加快农耕的发展。

“现在已经入了六月,夏收之后,就是定关中之战。”李荩忱微笑着说道。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如风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床的原因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为第二三三七章 安抚江南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个?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见到阿爹的时候第二一九八章 奋进的时代第一八五一章 马,马!第二一八九章 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第二三五六章 且将新火试新茶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二一八四章 合围和解围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一七五八章 大汉需要更加稳定第一七八四章 鏖战前夜第三百一十六章 鱼第一五一四章 李询聚将第一一二三章 回乐城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二零五六章 邺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百章 继承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一七八三章 内城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五四零章 羡慕是真的羡慕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后辈面子上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一千三十五章 冯小怜和张丽华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艺第七百零三章 必须要做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养成游戏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当向北第二百四十七章 顽强第一九一一章 两个捡便宜的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维艰第一千九十八章 横刀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五一九章 到群众中去第一六一六章 水师演练第二一四五章 杜齐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六四二章 临阵,重甲士的威力第二二五六章 张掖各部,当死战阻敌第二二一九章 怎么入城?第九百九十五章 仓库争夺战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义不对第二零六零章 当随大树共迎风第一五七五章 战争服务于政治第一七一零章 不当三姓家奴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风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个懒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四五七章 几个字的重量第一千九十九章 约定?不值钱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远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归流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给我买的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爷的玩笑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一二六章 战云催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报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五八六章 让半边天也动起来第二百六十章 战旗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门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担心第一六九五章 将军,带我们守住这里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溪谷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迟顺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第一一五八章 是谈判不是求和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五十六章 大营(加第一更)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一九零一章 韦圆成的表现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四百五十一章 对不住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职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图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