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气

六月中的白鹿原上,万顷麦田都已经成熟。

放眼望去,风吹麦浪,空气之中、风中、甚至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充斥着粮食成熟的气息。这气息让人闻了之后就有一种心中暖洋洋的感觉。

当然了以萧世廉这种已经比较现实的人看来,这种暖洋洋的感觉更多的是因为热的。

的确,麦子成熟的时候,天气也的确热得令人难受。

但是即使是热,看着这些粮食,心里还是高兴的。

丰收就意味着至少大军半年的征战已经能够保障,而同时夏收的顺利自然也就意味着秋收也应该也会顺利,毕竟去年一年之中,除了淮西的雪灾之外,大汉全境上下并没有经受什么灾荒,算不得什么大丰收年,但是风调雨顺还是能保障的。

经过这一波收获,不但军队征战的消耗能够保障,而且各个地方的常平仓之类的应该也能够喘一口气了,否则地方官员们看着空荡荡的粮仓也是叫苦不迭,别说有没有贪污的机会了,他们都恨不得自掏腰包让粮食多一些,否则到时候上面分摊任务完成不了,脑袋还不至于掉,但是这官运也就戛然而止了。

当然了,更让萧世廉高兴的是,自己总算还是抢在夏收之前拿下了白鹿原,位于长安城东南侧的这一片土地也是关中最肥沃的一片土地,也就是所谓的渭水谷地。从华山和秦岭两个方向汇聚下来的溪水再加上渭水源源不断的滋润着这一方水土。

萧世廉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的千年后,这一片土地会因为一本书而出名,现在他只知道对面的韦孝宽也很着急。

韦孝宽和尉迟迥在华阴大战一场之后,双方各自退兵。并不是他们没有一决胜负的愿望,甚至这两个老搭档和老冤家比谁都渴望着能够取得胜利,让他们这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的争斗有一个结果。但是他们也知道大家都是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分出来胜负几乎不可能。

随着夏收临近,他们只能选择各退一步,只有保证了夏收的顺利,自然才能保证之后的征战,否则饿着肚子还怎么打?

对于韦孝宽来说,萧世廉已经屯兵白鹿原,眼见得就要进攻蓝田,在粮食的需求上显然更加急迫。若是不能快速战胜萧世廉以抢夺白鹿原这个重要的粮草种植区的话,那么只是凭借长安城周围的土地,可没有办法供应大军的征战。

长安作为北周的军事和经济中心,最不缺的实际上就是存粮,但是从宇文邕继位之后,攻北齐、五路北伐,再加上杨坚和宇文宪的决裂,这中间围绕关中展开的战争几乎从来没有断绝过。

而之后杨坚还曾经进攻突厥,大军北上看上去气势恢宏,但是这背后也意味着大量的粮食消耗。

更不要说李荩忱开始全面进攻关中之后,杨坚不断的丢掉土地,长安城中的存粮经过这么一次又一次的损耗,早就已经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可能一直支撑到之后的夏收,更不要说这还得确保大军不会有什么激烈的战斗和消耗的情况下。

可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韦孝宽不从萧世廉的手中再抢夺一些粮食的话,恐怕就连半年都支撑不了。

没有军粮了,这一战还有什么可以打的?

所以韦孝宽回师蓝田之后,很果断的率军直扑白鹿原,双方沿着蓝川对峙,这一条曾经因为产出蓝田玉而为人所知的河水两侧,依然是剑拔弩张了。

萧世廉虽然不知道韦孝宽的存粮情况,但是看韦孝宽如此着急的发动进攻,甚至都可以称之为马不停蹄,他也能够揣测到,韦孝宽手中的粮食也亦应该所剩无几了。

这个老贼显然很是慌张。

慌张就好,韦孝宽越着急,萧世廉就越淡定。

萧世廉不知道是谁给了韦孝宽反攻白鹿原的勇气,但是他既然想要过来,那自己就不介意和他较量较量。

韦孝宽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上一次李荩忱不就在苍溪谷让尉迟迥和韦孝宽非常狼狈么?

只不过在那之后倒还真的没有一名汉军将领战胜过韦孝宽,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大家几乎没有再和韦孝宽交手的机会。但是韦孝宽的名声摆在那里,要说心里没有一点儿担忧那是不可能的。

而萧世廉现在自然就担负着成为李荩忱之下第二人的任务。

就在萧世廉所站的山坡前,蓝川对岸北周军队已经在森然列阵。而山坡后面,汉军将士已经发动了所有的民夫开始收割粮食,甚至就连一些偏将乃至于淳于岑他们都亲自上阵了。甚至就连萧世廉作为军中主帅都亲自收割了一小块地方,以鼓舞军心。

至于宇文父子,萧世廉也是毫不犹豫的让他们带着人去收割粮食了。只是没有想到宇文亮和宇文温对此竟然还感恩戴德,显然在他们看来,萧世廉没有直接让他们冲上去当炮灰就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恩赐了。既然这一对墙头草父子非得这么想,萧世廉也没有办法,反正之后怎么处置他们也是李荩忱的事。

和之前作战的时候一样,收割粮食和作战是轮流来的。现在是淳于岑负责收割粮食,这小子作为前锋立下的功劳最大,据说汉中接到武关这边战报之后,坐镇汉中的老将军淳于量大笑两声,差点儿一口气没有喘上来就去见了陈顼。

也因此为了平衡一下,萧世廉让他先负责割粮食。而鲁广达和黄玩作为萧世廉的左右两翼,率军沿着蓝川展开。

对岸的鼓声咚咚响起,大队的北周士卒开始向前推进。

韦孝宽来得快,进攻速度也很快。

萧世廉看着眼前这至少五万北周军队的架势,心中实际上还是有些发虚的,否则也不会这么着急的让人抢收粮食。

关键还是因为这蓝川两岸根本就无险可守,也就是白鹿原这里地势有些起伏,否则若真的是山峦高低起伏的话,也不可能种植这么多粮食。因此双方的阵列都还算整齐。

第一一三五章 使节第三百四十三章 后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莺啼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极强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态度第二零七二章 劫后余生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第四百一十八章 还算有良心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时代的曙光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儿本色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汤包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个聪明人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风陵渡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变第一三三三章 保证夏收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墙头草的典型第一一七五章 开垦淮南第五百七十章 苍溪谷大道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九百二十七章 欢迎回家第二零一三章 没有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当年第一四零三章 降职肯定有好事第二百零八章 动手(第三更)第一一三七章 这是各取所需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一九零五章 达奚惎的挣扎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矫健第一五三八章 战,在细雨中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七二五章 杀马的你们拿来杀人?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乐,加更一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艺第一六三二章 舆论之战第九章 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请缨第一三零六章 留给汉军的时间不多了第一三八八章 抠门的陛下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一三零二章 你们要觉得丢人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过分开第五百八十九章 风口浪尖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为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参与的决战第一一八零章 过新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赏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陈宣华不学好第七百六十五章 牵扯利益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谁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萧湘第一一二七章 这是运气好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与仁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第一七三三章 匹马还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装没看见?第二三五三章 大汉第一“妻管严”第一八零二章 随风去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一七九四章 交给你了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五百七十章 苍溪谷大道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罚他请自己吃酒第一千四十一章 谈判筹码第一五八一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诅咒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队伍第五百四十五章 蝉第二零二七章 鲁班桥头,三军争渡第一千五十二章 万民之请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二百三十八章 隐约雷鸣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线第一三三六章 血满蓝川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二零五章 吃东西是惩罚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门的划拨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内第六百七十四章 达成一致第一九三七章 从内府到内廷第一八九二章 华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九六四章 战争,近在咫尺第二三一九章 纵是着了魔第一二九一章 让牺牲值得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内第一五三五章 横山要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鸣金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归流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