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

湘州殷氏和会稽留氏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殷氏一开始并不是什么大家族,不过上天倒是总喜欢给这些小家伙们一次能够翻身的机会,殷氏就抓住了这样的机会。

当初陈霸先一统南陈之后,实际上朝廷的统治力就局限在江南和岭南这两块区域内,对湘州这边的统治几乎完全依靠当地的世家,以至于朝廷甚至不得不拿出来“城主”这样的封号封赏当地的世家,以求这些世家能够保持对朝廷的忠诚。

可是这样的忠诚终究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一旦朝廷给不出足够的利益,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惹来大麻烦。

枭雄陈霸先死后,北齐和北周都对江南有所企图,北周还好,因为当时受到鼎盛时期的北齐牵制,鞭长莫及,再加上巴蜀动荡、自顾不暇,所以只能把在长安做人质的陈昌,也就是陈霸先的嫡子,放了回去,希望能够给当时刚刚登基的陈蒨,也就是陈霸先的堂侄,后来的陈文帝,制造一些麻烦。

而北齐的动作就比较直接,煽动南陈内部的叛乱,江陵以南、整个湘水沿线几乎全部反叛,导致南陈的湘州防线直接崩盘。

不过好在当时南陈有侯安都等名将坐镇,最终还是挽回败局,不过也导致陈文帝这一代,南陈都再也无力北上,同时也阻碍了南陈对湘州一带的开发,使得南陈的统治核心被局限在了江南,一直到李荩忱入蜀都是如此。

而就是在这一场叛乱中,原本属于西梁的殷亮主动投降南陈,成为南陈前期被动反击中的亮点,因此殷亮担任湘州城主,湘州殷氏也跟着崛起。

在后来的韩子高和华皎叛乱中,湘州这边又经历战火,众多世家灰飞烟灭,剩下的世家反而更加快速成长,短期内湘州殷氏就成为湘水一带数一数二的大族了。

而和湘州殷氏不同,会稽留氏却是实打实的老牌家族,早在孙策下江南的时候,留氏就已经存在,并且很快成为东吴的主要世家之一,历经三百年的起起落落,谁也不敢小瞧这个虽然偏居会稽,但是依然传承下来的家族。

到了大汉建立,北方世家也登上南方的舞台,湘州殷氏、会稽留氏这种在之前大汉取代南陈的过程中表现的不是很积极的世家,自然也就没有在朝堂上有所斩获的权力,不过他们对这倒是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家族在地方上还有足够的影响力就可以了。

可是一旦大汉以律法统治地方,并且开始采用崭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那么这些现在没有机会走入中枢的世家,以后恐怕就更没有机会,甚至都要去和平民百姓争一个你死我活了。

所以这些世家不着急才怪。

实际上这两个家族的出现,表明着地方上的大家族终于都不敢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他们也将投入到这一场战斗中。因为这一场战斗不再只是关乎到朝堂上权力的归属,还关乎所有世家的存亡。

若是真的让李荩忱将一道又一道的律法推行下去,那么世家就永远不可能再是地方上的王。

李荩忱拿过徐敞手中的奏章看了一眼,沉声说道:“我们这一次的敌人不同往昔,我们的战场也不同往昔。对付这些大的可能已经三百岁的敌人,朕其实是没有信心的。”

对于陛下的冷幽默,杨素和王昌也无心笑出来。

事态之严重,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出来。

若是真的让这些世家闹起来,那么谁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陛下还请放心,水师上下效忠陛下,忠贞无二。”王昌正色说道,“只要陛下需要,臣愿意率领水师为陛下前驱!”

李荩忱摇了摇头:“朕不主张动用太多的兵马,而且一旦真的撕破脸皮,那么也不是以兵马为主。刑部在汉律的基础上修订出来的《刑法》,应该也差不多可以颁布出来了吧?”

徐敞急忙颔首:“《刑法》在陛下北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制定,只不过其内容之复杂、条款之详细更在《税收法》之上,所以耽误了些时间,现在刑部沈尚书已经派人送样书过来请陛下过目,应该明后日就能呈递在陛下案头。”

“可以,等朕过目之后就可以昭告天下了。”李荩忱对沈君高的效率还是很满意的。

在李荩忱为大汉制定的律法体系之中,《刑法》绝对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为这代表着皇家的权威和朝廷的权威,也代表着世上的公平和公正。

要说制定,刑法应该可以说是各项律法之中比较好制定的一个,因为从秦朝之后,历朝历代或多或少都有律法的制定,而这个律法实际上就是以《刑法》为主,当初商鞅为秦朝制定的律法,其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赏罚,而汉代也承袭这样的制度,诞生了诸如张汤这样的律法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

但是刑法实际上也是律法中比较复杂的一个,毕竟条条款款都可能关乎到人命,从偷鸡摸狗到杀(和谐)人越货再到叛国谋乱,事无巨细,都得被考虑在内,所以《刑法》也应该是细节最多的一个律法。

好在大汉建国之初,刑部事务并没有那么多,否则也根本抽掉不出来那么的人力物力来编撰律法。

“这一次就先试一试《刑法》如何,可否为我大汉撑起公平公正和惩罚罪恶的一片天空。”李荩忱淡淡说道,“大汉军队,这一次要立足于追随刑部,维护律法的尊严,而不是单纯的谋求通过暴力和杀戮来解决一切问题。”

杨素和王昌若有所思。

而李荩忱紧接着看向江面上一艘艘庞大的船只:“当然了,军队是我大汉的利刃,是对付敌人的利刃,只要是大汉的敌人,那么这一把利刃就不是陪衬。这一次南下班师回朝的将士多是北伐有功之人,朕决定返回建康府之后,在石头山下校阅三军。”

“诺!”杨素和王昌急忙应诺。

陛下这是要向那些蠢蠢欲动之辈示威啊!

的确,校阅三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一一二章 来生还是兄弟第一八九五章 纨绔对纨绔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二百零二章 征用第一四三九章 老将军的谢幕之战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来越近了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章节修改情况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风卷地第一七八四章 鏖战前夜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一六零七章 医疗发展第一八八六章 你这是背叛河东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话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一六七一章 援军就在后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六十六章 突袭第七百三十三章 别后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艰难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干劲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娇第一六二零章 发展飞快的印刷术第二三六九章 一条咸鱼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战场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过分开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将才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三百零一章 无须担心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参与的决战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八百九十五章 进无可进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夹攻第三百章 助手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七百零二章 孔范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宁静第二零一八章 城墙上,各怀心思第二零二四章 回马滩头,激战不休第二二一八章 跑还是战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后悔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满天第一三九九章 一边倒第四百八十六章 还打得起第二二五六章 张掖各部,当死战阻敌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九零二章 战不胜则只能退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一千六十一章 乐昌和张丽华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十章 杀机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一二五三章 扩大范围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战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来客第一七一零章 不当三姓家奴第一百零五章 遇袭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鸟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第一三七九章 长安一片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谜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轻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十八章 布置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书第二二八四章 西宁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禀报打仗?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点打援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双全法第一三二二章 杨坚真的值得吗?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将军是妻管严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兽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梦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一八五九章 旧时代的背叛者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开始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六百章 画中人第一二四七章 父业子承第二百八十六章 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