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

当然了,朝廷最近因为秋收以及南征的缘故,富裕了一些,但是也没有到富得流油的地步。

建康府是什么地方,三百年来南朝之都城也。

那是不折不扣的寸土寸金的地方。

尤其是靠近大司马门的御街两侧,所居住的人自然是非富即贵。毕竟从这里向北就是皇城了,是南朝的绝对权力中心。

想要让药房向南直接扩张五十间房子,别说是内府了,就算是把国库里的钱财掏出来也没有那么多,而在建康府这遍地都是自家臣子的一亩三分地上,李荩忱自然也不能强买强卖。

之所以最后药房还是成功的扩张成了皇家医院,主要还是拜李荩忱的老丈人所赐。

前朝皇帝陈顼最着名的是什么,能生啊,一个人都快繁衍出来一个民族了,纵观华夏历史,皇帝一层已经无人能敌,即使是把王公贵族们拉出来,也就只有当年西汉中山靖王刘胜能够略胜一筹了。

而刘胜是什么人物,那是真的生下来一个民族的人物,极大的促进了刘氏和汉族人口的增长。

陈顼虽然还差了点,但是也大差不差了,陈氏家族的人丁兴旺,他功不可没,历史上正是因为陈氏家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就算是杨坚也不敢真的把他们怎么样,四五十个皇家直系亲属、成百上千的旁系亲族,你要是全都一刀砍了,那是要天怒人怨的,所以也只能都丢到京城当闲人或者扔到边疆去喝西北风。

陈顼这么能生,他的子嗣众多,已经成年的皇子自然就要分封亲王。年纪比较大的,诸如陈叔英、陈叔坚等人,都已经可以外出就藩,年纪比较小的,虽然已经搬出了皇宫,但是还留在京城之中——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如果把这么多人全都撒出去,那南陈就不用派遣地方官员了,因为每个大点的州府郡县基本都能摊上一位王爷。

因此建康府之中王府大大小小、星罗棋布。

李荩忱入建康府之后,陈氏皇族沦为阶下囚,只不过李荩忱怎么着也都算南陈的女婿,是这帮皇子的大舅哥和小舅子,李荩忱也不好对他们太过为难,人基本都放了,有如陈叔慎这样有能力的还能够入朝为官,但是他们的府邸,那抱歉,建康府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麻烦您还是挪挪屁股吧。

不过这些府邸大小不一、数量不少,大汉新的权贵之中,大多数实际上在建康府都是有府邸的,比如萧家和裴家,只需要把原本的扩建一下就可以,没必要赐予新的府邸,也就是巴蜀来的和北地来的需要这些府邸,可是最终也都没有分发完。

现在皇家药房向外扩张,所吞没的地方上,有好几处都是曾经的皇家亲王府邸,自然也就省了很多收购土地用的钱财——这本来就是朝廷的东西。

而建康府中群臣、商贾们自然也都是慷慨解囊,乃至于有家在这个範围内的,积极帮助腾退屋舍。

这些大臣们也不傻,陛下拉着他们去看了一遭,可不是真的让他们去看热闹的,这就是告诉他们,这东西很有用,保不齐哪一天也能够救了你们的性命,所以有钱的是不是得慷慨一下,朝廷可没有那么多钱买地皮。

商贾们自然不用说,南征之战的结果大家都看在眼里,“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现在的朝廷和原来可不一样,在朝廷需要你掏钱的时候积极主动一些,朝廷在之后也会和你穿一条裤子,有好处那是绝对不会忘了你的。

这种远期投资,商贾们绝对不会拒绝,毕竟陛下的信用,一向是不错的。

作为回报,新建的皇家医院所获得的收入之中,也会根据商贾们掏钱的多少给他们回报,虽然数额很少,但是细水长流不说,而且皇家医院、皇家医院,握着皇家医院的分红,那就等于挂上了皇家的名头,大家出门外在,吹嘘一声“皇商”,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外做生意,这名声一向是非常重要的,连皇帝都信任的人,大家自然也都喜欢和他做生意。

而对于授意如此的李荩忱来说,当然也是以此为机会引入股份制,并以皇家医院作为试点,毕竟大汉现在的金融体系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建设,已经完全形成网路,如果再不引入新的政策的话,很有可能会无序发展,最终反噬大汉。

因此作为一手组建了大汉金融体系的李荩忱,肯定要在合适的时候再出手引导一下。对于这个时代的发展,无论是经济也好、工业也罢,李荩忱都只是引导和点拨,从来没有说下达过什么必须的命令,他更想让手下的人去思考和摸索,并且让这些理论和体系能够进行缓慢和平稳的自我过渡和发展。

有人说历史上最残忍的话就是“我们走了一些弯路”。

李荩忱也很期望自己能够把后世的一切都带给大汉,让这个时代快速迈入工业化、实现电气化,最后乃至于实现资讯化。但是作为上位者,他很清楚这些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且自己也不能这么做。

一棵树苗的成长是需要时间、需要阳光雨露的,甚至还是需要多长出来一些分枝的。

揠苗助长只会让它更快速地死掉,而修剪掉那些看上去是长错了的分支,固然可以让它长得更高,可是孤零零的一根主干立在那里,根本经受不住任何的风雨吹打,一场大风过来就有可能直接折断。

只有枝繁叶茂如绿云的大树,才能够经受得住一切。

在李荩忱看来,这些弯路就是大树的枝杈,虽然一个两个的枝杈或许会抢夺大树主干上的营养,但是对于一棵大树,一棵想要抓牢地面、遮蔽一方大地的参天大树来说,枝杈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大汉来说,这些弯路所带来的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些经验存在,大汉才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下一次选择正确的方向向上走。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螺旋上升,也是李荩忱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解,毕竟他也不是研究社会学的,更不是研究哲学的。

但是至少自己所想的这些,对于大汉应该好处大于坏处。

第七百六十五章 牵扯利益第一六八零章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七零零章 单骑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灭,天下一统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与传国玺第两千零九章 陆战队的强大第一二七六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第一千五十九章 开皇?大业?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犊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阳守将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第二零二四章 回马滩头,激战不休第一七四四章 万户侯的诱惑力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八四五章 这个冬天不好过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八零八章 团聚第一九四三章 以后同殿为臣,应该的第二百三十三章 带她走第四十六章 夙愿第一九七七章 甲骑恐有千余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变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击训练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尽为汉土第二三零零章 内府的橄榄枝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三五四章 萧世廉战杨坚第一六八八章 王轨的去向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将定,万里无尘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九百三十三章 独立成军第一二九三章 两代人之间的争锋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疯长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浑的情况不同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四六九章 对世家开刀第一六三一章 抢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离开的时候第七十三章 号箭第两千零一章 “如数”,“足额”第二三三一章 今后国策,内扩外缩第六百四十九章 练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云涌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二五六章 风雨长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一五三八章 战,在细雨中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无方,臣妾有罪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援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一六四零章 战争爆发第一七零九章 最无奈的选择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风陵渡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头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四章 桃源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门第二百三十九章 势均力敌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胆就够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进退维谷第一五五二章 胜了也有头大的事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七八九章 顺理成章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绝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九百三十章 钱庄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当别人家的孩子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里第二百七十五章 莺啼第一三二二章 杨坚真的值得吗?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六零八章 苏湖熟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鸟第一一五四章 绝人之路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