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五章 大汉沸腾

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好像也是四月初吧?

那是太建九年的事情了。

而现在已经是大汉新元四年。

七八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

此时的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山野间的弱冠少年,而这个时代的风云,都在自己的手掌翻覆之间!

战争开始的消息传来,李荩忱就把建康府中级别高一点的武将一股脑的派了出去,裴子烈作为大汉和萧世廉并肩的存在,前往淮西坐镇,统筹淮西和南阳的汉军一起进攻许昌,战略目的自然是为了打开洛阳的南大门。

淮西和南阳的汉军应该是大汉在整个战线上比较薄弱的一环,倒不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汉军素质不高或者将领无能,陆子才是南陈宿将,而陈智深更不用说,是李荩忱麾下的一员猛将,但是这两个地方的兵马数量加起来才能比得上其余地方一路,可是战斗却是从两个方向上爆发的。

再加上淮西的汉军主要还是来源于淮南的南陈旧部改编,而南阳的汉军则是后来的荆州、巴蜀新兵,虽然所有的军队都进行过大范围的混编以消除地域上的影响,但是军队的传承还是颇为重视的,尤其是军中不少基层将领都是当初军队之中的普通士卒一点点提拔上来的,要说没有一点儿地域上的观念当然也不可能,所以无论是淮西还是南阳的汉军,之间的配合很有可能因为地域上的隔阂和争功的目的而出现差池,李荩忱不可能不对此作考虑。

所以裴子烈就是李荩忱当初已经内定好了的统筹淮西和南阳这相对薄弱的中段战线的最佳人选。

李荩忱身为皇帝,这一场关乎到国运的战争,御驾亲征是必然的——朝中群臣也情知拦不住他,但是就算是御驾亲征,他也不可能跑得太远,最多就是出面主持淮北的战事。

至少从现在看来,淮北战事也应该是各个战线上前期最艰难的,西线上,萧世廉只要能够突破潼关,局势就会大幅度好转,而中线上有了裴子烈的统筹,直接压迫到洛阳城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这个东线淮北战场上,南朝几代人都没有能够突破的淮北防线,由吴惠觉来单独坐镇,未必就能够服众。

毕竟入大汉以来,吴惠觉除了当初李荩忱下江南的时候曾经率军从京口上岸掩护侧翼之外,几乎没有立下其余任何的功勋,当然了这也和大汉迟迟不能在淮北用兵有关系,但是朝野之间质疑吴惠觉只是凭借着父亲的恩荫才能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也不在少数。

吴惠觉当初能够把持淮南军政,本来就和吴明彻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吴明彻用自己归朝做一个有名无权的清贵高官换来的,虽然那已经是前朝太建年间的事情了,但是时至今日以此来抨击吴惠觉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李荩忱御驾亲征,的确是解决东线主将人选质疑的最好办法。

你们可以质疑吴惠觉不行,但是总不能质疑皇帝陛下不行吧?

由此,大汉的进攻实际上还是可以化分为三个区段的,除了最北侧的韩擒虎已经冲入草原,距离实在是有些远,已然不能划入任何一个战区,其余的,武关以北为萧世廉统筹的西线,武关到淮西为裴子烈统筹的中线,而淮西以东为李荩忱亲自坐镇的东线,大汉数十万军队再加上规模庞大的水师三路并进,乃是南北朝分家之后南方从未有过的大动作!

当然了,为了保障陛下御驾亲征的顺利,今日禁卫军就已经陆续过江,留下来万余兵马并羽林骑由李荩忱亲自统带,等到明日祭天之后再渡江前往淮南。

现在从建康前往淮南已经很方便,水师快船转运,三四日便能够抵达梁郡,两日之内便可再抵达淮北战线最前沿,而如今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马也正是通过这条大动脉不断地向北运输。

而为了保障陛下御驾亲征的诸多事宜,太尉府长史杨素已经先行前往淮北,而老将蒋元逊也被启用坐镇京口,朝廷并不指望着老将军能够再披挂上阵,只要可以镇在这南北往来交通要冲之地,震慑一些想要趁着这举国沸腾的时候谋私利的小鱼小虾就可以了。

因此此时的御书房之中,反倒应该是大汉上下比较安静和人员稀少的地方了,因为能出去的,都已经派了出去,甚至就连李荩忱自己的秘书监秦思祖,都挂上了大汉禁卫军行军长史的头衔先行前往淮北负责禁卫军先头部队的转运和安置工作。

随着战火一起,整个大汉,都在急速运转!

————————

京口,北固山。

北固山扼守大江,俯瞰江北,山虽不高,却是京口一等一险要之地。京口如其名,是大汉建康府这京师之“口”,而北固山应该算是京口之“口”了。

北固山下的北固湾,这个时候已经被密密麻麻的船只所覆盖。

曾经还算宽敞的水面上,几乎已经看不到波浪,来来往往的船只占用了航道上几乎每一寸地方,飘扬的赤色旗帜点缀着迎风鼓荡的白帆,号子声从对岸的瓜洲渡一直传到这边的北固湾码头。

一切看上去非常繁杂,却又井然有序。

大汉多年来的努力,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展露出来成果。

战争开始之后,大汉从上到下开始全国动员,每个州府、每个县城乃至于每个村镇都被发动起来,立国四年多乃至于更早时候存下来的大量粮食开始北运,从村镇前的小河沟到县城外的大埭坝,再到州府城里城外的转运码头,粮食一层层的转运,一层层的汇聚,再通过江南运河和太湖北送到京口。

一般南方的小船不过大江,在京口,朝廷统一组织的大船装运上来自于江东各个角落的粮食,再通过淮南运河一直运往前线!

同样的场景不仅仅出现在江南,也不仅仅出现在北固山到瓜洲渡这古往今来都异常繁忙的航线上。从湖口到襄阳、从巴郡到江陵、从岭南到湘州、从襄阳再到汉中······

南人擅舟,以南方为主的大汉,在战争开始之后的五天内,就展露出来的强大的动员能力。

第二零七四章 黄金的分配第一七八三章 内城第一七一四章 上阵父子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见第一七四九章 神医也要嫁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会不会是罪人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第一二六四章 权力的巅峰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满第一七四一章 粮食,从四方而来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五百七十八章 质疑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点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三百一十章 解脱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九百三十七章 扫雪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六五一章 不对等战争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没得谈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来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义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一三一八章 死国之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请同乘第七百九十八章 与其慢慢凋零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会太久第二二六八章 内府扩张带来的问题第十四章 审讯第二一八二章 爱卿之苦,朕知之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对皇后有猜忌?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后门的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个成熟的秘书了第七百零二章 孔范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长亭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二百一十三章 抢滩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风起云涌第一五一六章 为了大汉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二九五章 海军的任务第三百一十章 解脱第三百五十二章 敌袭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二一三二章 书院等级和女学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轱辘在转第一七五五章 年轻的白袍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敌?第二一一二章 来生还是兄弟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战场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三零二章 你们要觉得丢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变了第一六五二章 城头战场第一四二四章 韩擒虎的犹豫第五百七十章 苍溪谷大道第一三三三章 保证夏收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一五四八章 破敌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一七四七章 铁骨铮铮宇文达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轻第两千零五章 宇文贡想哭第一八一三章 开窍的薛延陀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胆就够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四百三十一章 条件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内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二三五一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轻第二二一一章 难得的赌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时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九十八章 习武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九百三十章 钱庄第一四七八章 垂帘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