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六章 万众一心

之所以大汉能够这么快速的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动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年来大汉进行的各项制度改革。

一来官职在简化,所以一切物资的跨区域调动都少了很多审批和核查的过程但是又能够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二来监督在加强,御史台在裴忌的带领下全力运转,任何违法乱纪的人将会被巡查的御史官员直接捉拿,快速去掉整个体系之中的蛀虫。这些代天巡狩的御史官员手拿尚方宝剑,是真的敢动手的,而且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饱受诗书教诲的清流人物,若是换在别的时候,一帮天天找茬还柴米油盐不进的御史会很让人头疼,但现在,李荩忱可算给他们找到了用武之地。

三来百姓在受益,可以说这些年来大汉进行的改革,受益最多的不是官员,而是百姓,无论是法律体系的建立还是田产制度、金融体系等等的完善,百姓都从中获益良多,再加上不少自家子弟都积极从军,所以百姓受益之后也想要报答朝廷,同时也是为了支援前线的自家子弟。

四来大汉已经通过义学、书院这些建立起来了完善的基层官吏后备制度,你们说缺人?那简单,书院里的那些书生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干劲十足,跑跑腿的事情绝对可以拜托他们,而且他们还任劳任怨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然了他们的想法也没错,和后世的大学实习生如出一辙。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大汉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了从南到北的举国动员,尤其是靠近前线的淮南、荆襄和汉中等地,李荩忱才收到前线战报,这些地方就已经开始行动。

同时也得赖于这些年大汉工业的发展,大大小小的河道上,大汉展露出来了强大的运输能力,不知道多少普通老百姓操着自己的船只为朝廷、也为自己在前线拼杀的儿郎和左邻右舍家的子侄转运粮食和各式各样的物资。

如果说之前南北朝时期的任何一场战争,实际上是朝廷自己的战争,和下面的任何一个百姓乃至于世家都没有多少关系的话,那么现在这场战争应该就是整个大汉的战争了,或许南朝的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没有想到过,有一天那些在他们看来愚昧无知的百姓会这么热情的投身于这样的一场战争中。

不管是因为大汉的确给这些百姓带来了好处,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了大汉而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还是因为大汉给他们画了一张巨大的饼,让每个人都看到了和平彻底到来的希望······至少现在,每个人都在齐心用力。

整个大汉上上下下,前所未有的团结。

北固山上,大风吹卷,依旧带着凉意,而山下,却是热火朝天。

蒋元逊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北固山上的北固亭,看着山下的恢弘场面,感慨万千。

映入眼帘的,除了北固湾上来往的万千船只之外,还有山体上直接悬挂的大字,“万众一心”、“光复中原”。同时在山脚下和山上,还有很多横幅和宣传画,上面都写着各式各样的标语,有的则是画的图案,描绘着英勇的汉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厮杀的景象,而往往他们的背后有大量的大汉百姓在摇旗呐喊。

这种让每个百姓都能看到、都能看懂,同时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不少百姓甚至还簇拥在那里找来找去,这个觉得画上的年轻战士像是自己的儿子,那个觉得后面推着小车的民夫应该是自己的侄子——大家终归还是不好意思说画的是自己。

而在山脚下到山路上,《大汉报》、《京口报》等等国家范围内和地方官府主办的报纸随处可见,头版头条自然是李荩忱号召整个大汉团结起来共同北伐的圣旨,而后面还有大量时事评论以及军事新闻,大汉的军队正在各个战线上高歌猛进——不管是不是,都得是的——而各地的州府也在全方位配合,甚至本地的一些积极出力的人都在报纸上能够找到名字。

上报纸,简直就和立牌坊一个样子,因此这些百姓们为了能够光宗耀祖,一个个更加卖力。

对于这些几乎从来没有见过的宣传手段,作为老将的蒋元逊目瞪口呆之后,也只能心中赞叹一声。

陛下到底是陛下啊,要说这煽动人心的事情,陛下果然是行家里手。当然了,蒋元逊并不知道,这些自己从未见过的手段,在后世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而且李荩忱也并不是完全主导,他只是给礼部提了一些建议,大多数都是礼部自己思考完成的。

挂横幅这种事,大概是华夏的种族特技,所以李荩忱点拨点拨,江总等人就能够醒悟。

“将军,南方各郡支前的队伍已经到了。”一名亲卫快步跑过来。

所有江南州府,或者说基本上全部的南方不直接参与战事的州府,都组织了不少丁壮作为支前队伍,这些支前的人主要负责从后方向前方转运粮草和器械,每个人都是有统一的衣衫和随身护卫器械的,实际上应该算是大汉的后方辎重部队。

毕竟大战开始之后,人员紧缺,汉军不可能拉出来那么多人再维持后方的粮食、器械等的转运,这个时候自然就需要大量的征发民夫,不过和其余朝代那样民夫一般作为徭役的一部分征调不一样,大汉征发的所有民夫都是另行计算酬劳的,酬劳虽然不高,但是一来有总比没有来得好,二来朝廷也会管他们的衣食住行,对于自家来说,这本来就能够变相的减轻养活一个人口的负担。

同时所有支前的丁壮,在回来之后都能够获得朝廷的奖赏,这个奖赏更多的是名誉上的,不过凭借着这个名誉他们也能够在地方上获得实打实的好处,比如村镇上的职务委任等等,他们会被优先考虑。

因此对于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又不是上火线,春耕又结束了,这两个月正是农闲的时候,派一个孩子去跑一趟,何乐而不为呢?

“好,我们走!”蒋元逊径直说道,支前队伍将会在夏收之前撑起来汉军的主要粮食运送,因此不能怠慢。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礼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楼阁么?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开始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钱第一七一二章 见风使舵最擅长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围的陈智深第一五一九章 到群众中去第一九三五章 这就是朕的底气所在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一二六四章 权力的巅峰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敌人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馆的重任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汉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来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阵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气第七百七十九章 难缠的在后面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计划第五百二十三章 祸起萧墙为大患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锐第一千六十五章 纸上得来终成真第一六六二章 昆阳和滍水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选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阴山第一五零九章 焕新颜第二零六零章 当随大树共迎风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时皆是敌第一三零二章 你们要觉得丢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见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二零九五章 乱起雁门内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术更重要的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七三八章 颍川世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赏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夹攻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门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欢喜第九百七十五章 抢滩第一二九九章 萧关的弱点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阂第一七四五章 让军神当苦力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经熟悉厮杀第二一八六章 河边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没有陛下跑得快第四百八十四章 还不晚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锐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爷的玩笑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与死第一六五五章 大汉沸腾第一五八一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仅凭这些还不够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观第一八零零章 李荩忱入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九百三十五章 进退维谷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乱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发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七章 求死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二三零三章 内府新的财政来源第五百八十一章 伤心地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六五九章 名将之后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六百二十八章 变了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挂剑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一七一八章 要拦住他第一二二一章 南阳攻略第七百四十二章 没有动静第一六九九章 骑兵的肉搏战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个第一四六八章 听雪问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树第四百八十八章 战郫江第九百三十四章 来自荆州的试探第七十章 冲杀第六百零六章 吏员第十二章 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