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们

当大汉都沉浸在前线胜利的喜悦中时,还是有汉人很郁闷的。

脚蹬着颍水西岸的一块石头,陈智深极目远眺,许昌已经在视线可及范围内,甚至随着颍水曲折环绕,再沿着颍水向前,都能直接摸到距离许昌城不过百丈的位置上。

本来这颍水就是许昌天然的护城河,再加上之前历朝历代的疏浚,主河道宽阔不说,还有一条支流出现在许昌城南和城西两个方向,弥补了许昌城在这两个方向上距离颍水比较远的缺陷,至于为什么根本没有颍水环绕遮挡的北侧和东侧也没有修护城河······那是因为北魏也好,北齐也罢,外部的敌人都不会从这两个方向而来。

当北朝的敌人已经从北或者东杀到许昌城下的时候,徐州、邺城或者洛阳怕是早就已经丢掉了,许昌自然就失去了其充当门户的意义。而今的局势也是如此,汉军就算是已经在淮北和潼关两个方向上取得了突破,但是还没有杀到洛阳和徐州,就不能绕过颍水从许昌的东侧或者北侧进攻。

因此哪怕陈智深心比天高,也只能乖乖列阵于颍水岸边。

前两天陈智深率军成功突破汝水,这倒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当汉军的水师出现在汝水上的时候,崔景嵩和赶来支援的王瑜就放弃了依凭汝水坚守的想法,在汉军水师的火炮和投石机面前,恐怕有这样想法的人也不多。

不过对于在各个战线上僵持不下的汉军来说,能够突破汝水一路杀到许昌城下,倒也不是一件小事了,至少足够陈智深所部不少将士立功的了,可是从关中和淮南一前一后传来的消息不啻于给予陈智深当头棒喝。

萧世廉破潼关,这还能理解,萧世廉进攻潼关有一段时间了,自然不可能一直举步不前,在汉军强大的火器和投石机日夜围攻下,潼关就算是再怎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这样饱和的打击下,也应该被突破了。

但是李荩忱斩杀王轨,汉军全面突破淮北防线,却是陈智深怎么也没料到。

皇帝陛下到底是皇帝陛下,抢功劳上一向不差。

不过陈智深也就是有能耐腹诽一句,这句话他是绝对不敢说出口的,现在他自然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路军在西路军和南路军两场大捷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的暗淡。

突破汝水,当然不如潼关和淮水来的重要。

汝水的后面,可还是有一个许昌立着呢,而相比之下,西路军杀入潼关之后,洛阳已然门户洞开。若是陈智深和陆子才所部不能抓紧突破许昌、向北进攻轩辕关并杀入洛阳的话,恐怕到时候还得萧世廉派兵去给他们打开虎牢关或者轩辕关的大门呢。

对于陈智深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本来大战开始的时候,陈智深和陆子才这两个几乎互相不熟悉的将领同时统兵进攻中路的可能与否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若是两人迟迟不能有所突破的话,就等于坐实了两人本来就都不行,一个只知道猛打猛冲却没有计谋,一个更是只能守守城池,因此加起来更不行的传闻。

作为曾经李荩忱的御用前锋,陈智深对此也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这完全就是谬论!

进攻马上就要开始,陈智深虽然很急迫,但是他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时候着急也没有用,按部就班继续向前进攻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陈智深如此有底气,主要还是因为对面的人当然要比陈智深来得着急。

且不说崔景嵩已经见识过了大汉的火炮,恐怕都有了不折不扣的火炮恐惧症,毕竟被这东西轰轰轰迎头一通砸过来,没有一点儿心理阴影的人应该不多。

另外一个周人将领王瑜,本来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存在,只是因为他是王轨的儿子而不能忽视罢了,看王轨在淮西之战的安排布置就知道,虽然崔景嵩兵败,但是许昌城内守军的主将已然是崔景嵩,相比之下,王瑜哪怕是王轨的儿子也只能位在崔景嵩之下,因此并没有多少值得担心的不说,更重要的是现在王轨身死,王瑜原本其实更应该算是监军的身份就变得有些尴尬了。

他是代替王轨来监督崔景嵩的,然而王轨身死,王瑜的手中如果没有掌握到父亲的实际权力,那监督崔景嵩那就无从谈起,甚至还要老老实实的成为崔景嵩的手下。

更何况父亲身死,对于王瑜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恐怕很难保持理性。

在双方的实力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一旦失去理性,很有可能就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现在陈智深就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他并不觉得崔景嵩作为主将就真的能够拦得住王瑜。

而此时颍水北岸,一个年轻人单膝跪在地上,愤懑说道:“恳请叔父下令,某将亲率将士渡过颍水迎战陈智深,告慰阿爹在天之灵!”

“不行,陈智深兵锋正盛且军中有大量新式的武器,我们能够守住颍水就已经谢天谢地,”站在上首来回踱步的正是崔景嵩,他看着这个满脸悲愤、手臂上还捆绑着黑色布条的年轻人,很是无奈,“若是我们主动进攻的话,更有可能会被迫背水迎战,甚至还有可能被半渡而击,我们为什么不能等着敌人半渡的时候攻击呢?”

这年轻人正是王轨的儿子王瑜。

听闻王轨身死的消息之后,王瑜就跑过来向崔景嵩请战,任由崔景嵩怎么劝说,就是不听,显然王瑜正因为父亲的死而着急和生气,在陈智深还没有杀过颍水来的时候,他无从发泄,便只能请求出战。

“等着,等着,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王瑜顿时连一开始的跪礼都不要了,径直起身,攥紧拳头,“之前我们在淮水等,在滍水等,最后呢,再坚固的防线不还是一触即溃?我们的等有什么用,敌人既然能够突破滍水,能够突破汝水和淮水,那颍水就能够拦得住他们么,所以只有我们主动出击,给予敌人迎头棒喝,才能让他们清醒,也才能振奋低沉的士气!”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六一五章 演练制度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卫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讲学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内法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袭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阴阳差错第一九零四章 汉军兵线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还有人?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九百二十七章 欢迎回家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从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观的感觉第一二四六章 萧萧淮上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二三三八章 陈宣华:感觉绿绿的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夹攻第一八二二章 山东见闻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吕梁之战——隋唐盛世的滥觞第十五章 凌迟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赞同第一六四七章 潼关下,火炮初战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长城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对皇后有猜忌?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们的沉默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浑来客第两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赏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七百零八章 此话当真?第一千七十一章 郁林动乱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一四五八章 每个人都在努力第二一零五章 宽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阳守将第一四七八章 垂帘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过一山拦第一千九十章 怀璧其罪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贼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为上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识,以后是朋友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时代第二零二三章 杨素打算拉一把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宫中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谈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婵娟第一八一三章 开窍的薛延陀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五三四章 忧患意识第一千九十四章 汉家龙旗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与仁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八四七章 风雪是最好的掩护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一三六六章 驾前惊变第九百六十二章 边境冲突第一二二七章 树干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鸡蛋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与北第二三零一章 这就是夫妻默契么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陈叔慎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二一四六章 从制定者到维护者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选择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变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百零五章 遇袭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两零一零章 好像哪里不对第二二一七章 此时,必须有牺牲第二零五二章 反战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