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动作的宇文招

关中稳定之后,元氏大部分族人都南下建康府,但是元乐尚的父亲元晟还是留在了长安,担任扶风太守。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守,但是这个太守是有实权的,而且扶风是什么地方,长安的门户不说,扶风法家、扶风马家,这都是赫赫有名的出世家的地方,如果不是元晟的出身还算高贵,恐怕都很难服众。

当然了这也是李荩忱对元晟的考验,大汉需要吉祥物,但是不需要前前朝的吉祥物,所以如果元晟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那元氏恐怕在这一代就没有出头的机会了。扶风多世家,面对大汉的科举制,这些世家就算是再怎么奄奄一息,终究还会跳出来几个不怕死的刺头的。因此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给元晟的挑战。

事实证明元晟还是颇有能力,他顶住压力并没有着急全面推广科举制,而是先拉拢一些弱小的世家一起打压几个想要出风头的,等到把世家都削弱到差不多的程度,军队在城外晃一圈,这些本来就已经没有多大底气了的世家们自然就只能乖乖服软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元晟现在已经转为州别驾,负责主持长安城的重建工作。

现在李荩忱召见元晟,显然是等于认可了元晟在关中所做的这些工作。

元乐尚大喜,自家爹爹被认可就说明元氏至少不需要和之前那样提心吊胆,担心一言不合就有可能会有灭顶之灾了。毕竟元氏敏感的身份,一直都是她以及众多元家人心中很难过去的一道坎。

李荩忱想要征询元晟对于处理民族矛盾之间的问题,肯定就是要把元晟当成一个民族融合的榜样了,这样不管是当做吉祥物还是真的获得实权,都足以证明至少元氏对于大汉来说已经不是可有可无。

“臣妾谢陛下。”元乐尚激动的说道。

李荩忱微笑道:“这不过是你爹爹应得的。”

不远处杨素已经向这边走过来,元乐尚很识趣的躬身告退,李荩忱看向杨素:“爱卿是向朕报喜还是报忧?”

杨素微笑着拱手:“启禀陛下,臣以为应该算是喜事,刚刚收到的军报,宇文招率军出河南城向北进发。”

李荩忱有些无奈:“这乌龟终于不缩头了,但是如何算得上喜事?”

杨素径直说道:“陛下,宇文招是向正北而不是向正东,这说明他此次北上想要突破谷水而不是洛水的可能更大,可是谷水北面,是孟津和大河,可不是洛阳城······”

“宇文招想要逃跑?”李荩忱皱了皱眉,不得不说这个家伙的确是挑选了一个好时候,大汉军队都忙着围攻洛阳城,让李荩忱专门抽调一支军队去围追堵截,李荩忱还真的没有这个心情,毕竟没有什么比洛阳城更重要的了,宇文招那里一群残兵败将根本不值得李荩忱为之大动干戈。

而且宇文招落跑,就意味着这个一直伏在汉军侧后方的利刃总算是没了。

可是宇文招真的就打算这样跑路?李荩忱对此还是有怀疑的。

就目前北周朝廷上的情况来看,宇文氏皇族子弟应该都是不折不扣的主战派,无论是宇文纯还是之前就落入李荩忱手中的宇文达,都坚定的站在宇文宪那边,每一场战斗都打得有声有色。这宇文招也算是寄托宇文宪的重任而来,难道真的会对洛阳见死不救?

李荩忱知道宇文招和尉迟迥之间的矛盾,可是宇文招现在麾下的这些兵马基本上都是在函谷关收拢的尉迟迥旧部,除了一个费也进利已经和尉迟迥反目成仇——不反目成仇也不可能,毕竟是他在函谷关之战中主动撤退才给了汉军包抄合围的机会,更不要说之前丢掉潼关的也是他,尉迟迥主动出函谷关邀战汉军实际上就是给他擦屁股——其余的北周将领不见得就已经完全归心于宇文招,现在尉迟迥被困洛阳城,难道这些曾经受过尉迟迥恩惠的将领们会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李荩忱并不相信。

若是尉迟迥在北周军中这么多年,连这点儿人心都没有的话,那就未免太失败了,更何况历史上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的时候,那可真所谓是一呼百应,几乎除了关中之外北周能反的军队都跳反了,李荩忱可不觉得尉迟迥现在在军中的人脉会比历史上差很多。

所以这个宇文招北上谷水,真的只是为了逃跑么?

李荩忱的质疑一下子让杨素警醒过来。

他得出宇文招应该是要跑路的结论,也是基于宇文招这些天按兵不动的不堪表现。

要是宇文招想要救援洛阳的话,早在汉军对洛阳城形成合围之前就应该有所动作了,可是宇文招却是出乎意料的按兵不动,可是现在却又突然北上,这十有八九是想要趁着汉军被限制在洛阳的时候抓紧向北杀出一条路。

但是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宇文招本身实际上是不想救援洛阳的,但是麾下的反对声音很大,或者宇文招已经得到了宇文宪的什么命令,就算是自己不愿意,也得硬着头皮上,更或者宇文招良心发现了,意识到如果不救援洛阳的话对于宇文家和整个北周来说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好事?

一旦有这种可能,那么宇文招渡过谷水之后更有可能向洛阳的方向发动进攻,如此一来邙山汉军的侧翼和后路无疑就暴露了出来,将会直接威胁到汉军在城北的布局。

“这个宇文招,当真是惹麻烦。”杨素不由得吐槽一声,“陛下,臣以为谨慎起见还是先派遣一路偏师向谷水移动,提防宇文招的进攻,若是宇文招一意北上,那我们可以不管不顾,但是如果他想要向东支援洛阳,那也至少可以先挡一挡。”

关键问题就在于无论河南城也好,谷水也罢,距离洛阳城都实在是太近了,一旦宇文招发难,汉军若没有准备的话很有可能真的会被他冲乱阵脚。

李荩忱微微颔首:“那派谁去比较好?”

“一稳重谨慎之将足矣,臣以为陆将军可也。”

“行,那就陆子才吧。”李荩忱有些无奈,这样鹰扬军的两个主将就不在了,“今日城南之战,朕亲自指挥。”

第九百四十二章 农耕事宜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五五二章 胜了也有头大的事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让陛下知道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为上第六百零四章 礼仪教化第一一四一章 初担重任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二一五零章 唇亡齿寒还是虚与委蛇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与人才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三十六章 萧世廉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术更重要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二一零九章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第一四八七章 震慑宵小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八十三章 当共饮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吕梁之战——隋唐盛世的滥觞第一七六五章 尉迟兄,某尽力了第一九零二章 战不胜则只能退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发少年狂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六二七章 长安会馆第二二七一章 丝绸之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来客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报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后奏第二二零二章 破敌先锋第二三四三章 猪鼻子插大葱第二零五八章 条件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馅饼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见到阿爹的时候第二零七四章 黄金的分配第六百七十五章 难得消闲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七百六十章 同时突破第一四二二章 寻求合作第一六五零章 窝囊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九零四章 汉军兵线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五三零章 范梵志的果断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三十三章 对策第一千零三章 国事家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六十五章 选择第五百一十五章 这才是弱点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来不及序章 白袍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一百九十章 合适人选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灯下人如玉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许善心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静的清晨第一六二零章 发展飞快的印刷术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让陛下知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个模子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会师灵武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态度第一一七九章 引领思潮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报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没得谈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经熟悉厮杀第一百零三章 考核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长城第二三一九章 纵是着了魔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职,谋定河东第二二八四章 西宁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八四八章 平静之下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战郫江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七十九章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