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

不怪大汉的太尉府参谋们无能,分析不出来宇文招的真实意图,因为实际上就连宇文招自己都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

汉军没有进攻河南城而是转而围攻洛阳,甚至真的做到了“围攻”,一下子就把宇文招放到了很尴尬的地步上。

要说不救援的话,洛阳虽然城高池深、兵马众多,但是面对汉军的强大器械以及数量同样不在少数的军队,不见的就能守住,更何况整个河南之地就只剩下了宇文招这一路兵马,他若是什么表示都没有自然会被人说是“公私不分”、“见死不救”,尤其是宇文招的部下有不少都是尉迟迥的旧部,尉迟迥被围困,他们还是很倾向于救援的。

可是要说救援的话,那问题就来了,怎么救?

宇文招这点残兵败将能苟延残喘到现在是因为李荩忱急着进攻洛阳城根本不把他们当回事,没错,人家都不把你当回事了,你再冲上去,这不是以卵击石、主动送死么?

对于宇文招来说,救援洛阳顶多就是和尉迟迥一起去死······说句实话宇文招并不想和尉迟迥死在一起。甚至在他的心中一直认为尉迟迥对于北周的忠诚已经无从谈起,所以不管自己去不去洛阳,尉迟迥都会在某个时候反叛,当然说不定现在已经造反了,只不过宇文招还没有收到消息罢了。

长期以来,大汉对尉迟迥的手段就是用谣言淹没他,既然尉迟迥不识好歹不想转投大汉,那李荩忱也没有必要让白袍闲着。话听一遍两遍或许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听得多了就有效果了,很明显宇文招就是大汉长期以来散播的谣言的听信者,所以他对于尉迟迥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尤其是在看到了尉迟迥在函谷关外的表现之后。

可以说函谷关之战让宇文招失去了对尉迟迥的最后一点信心。

所以宇文招从一开始有限度的支持和信任转变成了对尉迟迥的质疑,甚至专门控制住了尉迟迥的军队。

而现在宇文招却要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大汉军队直接去进攻洛阳了,洛阳城中派人求援,说尉迟迥和王谦下决心死守,请求支援。相比之下,河南城这边同样在大汉军队的包夹之中,甚至有一支从淅川方向过来的汉军偏师干脆直接从河南城外穿过,都没有来找河南城的麻烦,这宇文招和尉迟迥到底谁才是私通大汉的人,要不是因为宇文招的皇室身份摆在这里,恐怕大家都得怀疑怀疑。

不过不管手下人是不是质疑,宇文招都不能在这里等死。

因此他只能选择率军冒险北上,先渡过谷水,汉军正在邙山方向集结,一时半会儿还来不及阻拦宇文招,而宇文招接下来就需要选择,到底是率军继续北上去孟津渡河然后逃出生天呢,还是向东进攻邙山减轻洛阳守军的压力呢。

就他本人的想法,当然是前者,尉迟迥不可信,保不齐洛阳之战只是装装样子然后围点打援——这事汉军也不是不擅长,南蛮最狡猾不过了——所以还不如尽可能的保存大周的有生力量。

但是按照大部分将领的想法,那当然是后者,本来军中将士就多是中原人,又是尉迟迥的旧部,丢下洛阳不救北上渡河,这不就等于让他们抛下尉迟迥还背井离乡么,于情于理当然都说不过去,要不是宇文招这些天努力约束部队,不知道有多少人直接就跑路了。

宇文招现在也很纠结,如果他不对军队有所表示的话,恐怕即使是他把这支军队一路拉回到了北方,军队的斗志也几乎没有了,一支没有斗志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面对汉军强大的武备和一向昂扬的杀气,这样的军队不堪一击。

但是去洛阳,宇文招属实心有不甘。

“殿下,过了谷水再往北就是孟津了,孟津是大渡口,只要南蛮没有刻意的搜集船只以封锁渡口,我们想要渡河很轻松。”费也进利凑到宇文招的身边低声说道。

宇文招沉默片刻,不由得问道:“我们就不去洛阳了么?”

“殿下难道还没有看穿尉迟迥和南蛮之间的阴谋诡计么,很明显尉迟迥已经打算投靠南蛮,否则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就让南蛮对洛阳城形成了封锁?洛阳城被围住,南蛮的包围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就没有人知道了,他们只需要每天做做样子就会让我们在外围游弋的斥候认为战斗仍然还在继续,尤其是短短一天尉迟迥和王谦就放弃了外郭,更是让人难以查明外郭之内的战斗到底有没有在进行。”

费也进利摇头晃脑的说道,对于自己的猜测显然颇有信心:“所以我们现在去洛阳,就等于正中李荩忱和尉迟迥下怀,跳入了他们的陷阱之中,我们可就真的跑不掉了。”

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推测实在是太正确了,费也进利一时间不由自主的提高了声音,顿时惹来旁边不少将领侧目。

“殿下,此行北上,当是为救洛阳、救尉迟老将军而北上!”

“殿下,不要听信此人谗言,这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潼关之战仓皇逃窜,函谷关之战又是他先败退下来!”

“殿下,若非老将军当初在函谷关外舍生忘死,我等如何能活?此时就算没有埋骨沙场恐怕也已经是南蛮的阶下囚了。”

“尉迟老将军对大周的忠心日月可鉴,殿下不可见死不救啊!”

费也进利被这么多人指着鼻子骂了一通,顿时冷声说道:“敌强我弱,面对南蛮的火器,为了保全实力,撤退是必然的,若不是某带着潼关兵马撤退回来并且告诉尉迟迥一些个人经验之谈,函谷关之战恐怕比你们所经历的还要惨烈!”

“呔,你这懦夫,竟然还敢狡辩,函谷关之战这么说你还有功了?!”一名脾气暴躁的将领不由得大吼,抄起刀就要和费也进利拼命。周围的几名将领见费也进利麻溜的拍马缩到了宇文招的身后,这才急忙伸手拦住他。

冲撞了赵王可不好。

宇文招不由得皱了皱眉,费也进利他肯定是要保的,毕竟这是现在军中唯一真正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

第一六四零章 战争爆发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二零八一章 晋阳城第一九一一章 两个捡便宜的人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九九四章 海军,靠得住么?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没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五三零章 范梵志的果断第一四零七章 国丈受惊了第一二六四章 权力的巅峰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来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群臣的态度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千零七章 你们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汉所需之人才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余声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钱第一八四四章 蒲坂津和风陵渡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讽刺第八十三章 当共饮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一八一三章 开窍的薛延陀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一六一章 几分真几分假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帐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惧第二一七五章 低级的错误第三百一十章 解脱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凶险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惨案第一三二二章 杨坚真的值得吗?第一四四六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职守,大汉万岁第二零七一章 御驾渡白沟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灭亡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二百三十七章 扑城第一七零零章 单骑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一八二五章 钱庄的问题第二二七八章 愿赌服“赢”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战场第六百七十五章 难得消闲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与弃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八百一十四章 请命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六十四章 力争第一九零一章 韦圆成的表现第一三九六章 老骥伏枥第一七三五章 怎么对付尉迟迥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过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长城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难,安民难第一六一五章 演练制度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进攻第二二七一章 丝绸之路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么安置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战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二一五四章 务实的思想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门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观第六百七十一章 归来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该先饿着第一七四四章 万户侯的诱惑力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梦第二三一五章 但愿有生之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贪心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过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百零四章 亲卫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六四八章 潼关下,不能耽误时间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观第一四九零章 天圆地方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当细思量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五百六十八章 冲中军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