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处仍在河东

陈宣华并没有纠缠李荩忱太长时间。

倒不是因为她多么懂事,而是吃早饭的时候她意识到应该在宫中的杨妙和蔡容都不在,顿时好奇的问了一句。

当得知她们两个昨天晚上帮自己承担了火力,现在还在赖床的时候,当即就乖乖吃饭不说话了。

李荩忱并没有再批评陈宣华,就事论事,内府财政问题短期内得到了解决并且找到了能够长期解决这个问题的途经,怎么来说都不是一件坏事,所以李荩忱还另外赏赐了陈宣华两件首饰。

当然了这丫头对首饰一向没有什么兴趣,要不是还需要出去见人,甚至有可能她一天之中都是披散着头发、穿着一身睡衣在宫里面乱晃,知道的是知道这是陈昭媛“不拘小节”,不知道的还以为什么时候跑出来的女鬼。

因此这首饰十有八九明天就会出现在洛阳某个当铺中,然后掌柜的满头大汗的看着皇家御制的东西,不知道该给多少钱。

李荩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听到过类似的报告,对此也只能一笑了之。反正赐给她了,她想要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李荩忱不管。这些钱最后肯定也都会落在医院或者药房上,又不是什么坏事。

今天李荩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听取太尉府关于河东之战的报告。

还不等李荩忱走入御书房,李平就已经迎了上来:“启禀陛下,平城战报。”

“结束了?”李荩忱呼了一口气,李平虽然看不出来有多高兴,但是至少也没有多悲伤。而且战报并不是密封的,这就说明至少不是惨败,甚至不是失败,所以不用担心影响到士气。

“独孤永业退守北燕州(今涿鹿),依托?水布置防线,并未再继续向前进攻,另外有一支偏师越过太行,经灵丘挺进繁畤(今浑源西南),威胁我军侧翼,所以韩将军并未主动进攻。”李平解释道。

李荩忱打开战报看了一眼,大体和李平所说无差。

韩擒虎并不是没有和独孤永业交手,相反,于玺的骑兵跑在前面,击退了独孤永业的前锋,应该也是因为汉军骑兵的出现,让独孤永业最终放弃了继续向平城进兵的打算。

不过李荩忱不得不承认,独孤永业这一路偏师倒是神来之笔,从灵丘进入繁畤,意味着汉军沿着?水南下白狼堆再进攻桑干郡和雁门关的道路已经位于北周这一路偏师兵锋下,从而形成和桑干郡宇文纯所部的遥相呼应,迫使李靖也不得不收拢兵马一路退回平城。

骑兵已经先返回支援平城,李靖不过带着三千步卒,要不是独孤永业那边也摸不清楚李靖到底有几斤几两,恐怕独孤永业会直接派遣偏师越过?水截杀李靖。

到底还是白狼堆之战打断了北周两路兵马之间的联络,让独孤永业只知道宇文纯败了,却不知道宇文纯到底是为什么败得,当然只能小心为上,尤其是汉军骑兵的出现说明汉军并没有在白狼堆之战中元气大伤,因此独孤永业更不敢贸然前进。

要是独孤永业知道自己眼睁睁的放李靖三千步卒大摇大摆的回去了,又应该作何感想?

杨素和鲍兴等人已经在御书房等着李荩忱,趁着李荩忱没有到,他们已经更新了沙盘上关于平城之战的指示,李荩忱看着沙盘,现在北周军队沿着?水展开,虽然战线宽松,但是对平城依旧是夹击之态势,没有办法,平城的汉军数量并没有那么多,并不具备各个击破的能力,北周军队要想继续进攻,平城守军可能就找不到和白狼堆那样的机会了。

实际上白狼堆之战,主要是打了宇文纯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实际上宇文纯的损失也没有那么大,一万骑兵,最后收拢起来的应该也在五六千之上,至于没有了战马的败兵也应该有一两千,也就是说李靖这一番“大闹天宫”,对敌人造成的战损也就是两三千人。

不过此战宇文纯最大的损失就是战马。

北周骑兵的配置都是一人双马,甚至鲜卑骑兵之中的精锐已经达到了一人三马乃至于四马,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骑兵的作战能力,而这一战,光是李靖缴获的战马就有三四千以上,再加上于玺收拢的千余匹游散的战马,汉军甚至都可以凭借这些战马扩充三千骑兵了,而最后也是凭着这些战马,李靖快速的带着人返回了平城,根本没有给独孤永业那一支偏师反应过来之后进攻自己的机会。

大部分逃出生天的北周骑兵,都只剩下了一匹战马,就算宇文纯后来派人渡过?水又收拢了不少战马,但是也改变不了现在有些尴尬的局面,就是鲜卑骑兵已经不可能和之前的鲜卑骑兵那样纵横千里、来去如风,实现极快的战略移动。

因此现在的宇文纯也只能很郁闷的守着桑干郡,难以北上。

李荩忱看了一会儿沙盘,也只能叹息一声:“平城那边应当没有自己破局的办法,还得靠河东之战。”

独孤永业很聪明,保住了北周的步卒主力,只要独孤永业的大军还在,平城东边的威胁就一直存在。但是如果河东之战爆发,宇文纯有可能会南下增援,这样自然就减轻了平城南边的压力。

“按照太尉府的计划,从后天开始,我军择机突袭风陵渡。”杨素沉声说道,“另外蒲坂我军也会配合发起进攻,牵制蒲州守军,迫使敌人不能增援风陵渡战场。”

“关键不在于风陵渡和蒲州,而在于从河东打开局面之后能不能守住,”李荩忱径直说道,“拿下河东之后必须要坚守到明年开春甚至立夏,太尉府对此有什么规划?”

杨素径直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启禀陛下,臣之前已经和工部商量过此事,现在大河冰冻,南北运输物资方便,守住河东并不是难事,而等到开春之后,大河解冻,就需要仰仗水师。大汉北上所需船只众多,只是凭借渭水工坊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臣以为应当趁着这个冬天疏浚鸿沟,引淮水入河,届时水师就可以凭借鸿沟直入大河。”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请示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一七一四章 上阵父子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汤包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四百一十八章 还算有良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八四七章 风雪是最好的掩护第二三三七章 安抚江南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边的清晨第二三六一章 产业定位不准确第一四八二章 朱红色殿门第五百二十二章 韦孝宽的盘算第三百五十章 码头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还不要脸?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头山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长安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一六九零章 乡兵,新兵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两千零八章 宇文贡还不想死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轻第一八四一章 军议不是儿戏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奋战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动干戈第一六五九章 名将之后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一九四九章 犹记当年,石头山上第二二四六章 夜里的巷战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讨个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与火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决哪个倒霉蛋第一六一四章 内河水师不是咸鱼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第一三零六章 留给汉军的时间不多了第一六二五章 从龙之心,人皆有之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九零五章 达奚惎的挣扎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六九五章 将军,带我们守住这里第一八五五章 陈王慢走第二百三十五章 冲过去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标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这边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二八一章 稳坐钓鱼台第一五四零章 羡慕是真的羡慕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来越不明朗第五百六十二章 龟缩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一六二零章 发展飞快的印刷术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七十五章 难得消闲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鸳鸯啄翠羽(下)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二零六章 杀伐果断?第一三零八章 军心溃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满盘皆活第四百七十章 猫鼠游戏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一五三章 骑兵冲击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三八八章 抠门的陛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练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绫罗之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八百三十一章 结束了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华容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欢喜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为汉土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五二四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一七零九章 最无奈的选择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风起云涌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风第二一四五章 杜齐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四九六章 留鸣,留名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