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五章 宽心

假如是宇文宪带着数万兵马跑掉了,那李荩忱可能会担忧,可是只是跑掉了两个人,还是两个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威名的人,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北周已经灭亡,原本作为国家根基的世家等等也尽数被宇文宪榨干或者投靠大汉,就算这两个家伙是宇文邕和宇文宪的儿子,又上哪里去获得支持?

难道他们真的以为地方上的世家愿意铤而走险么?

更或者认为远方的薛延陀人或者高句丽人能够多加攘助?

对于大汉的制度还有掌握民心的能力,李荩忱还是有信心的,倒要看看这些家伙就算是真的能跑掉,又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宇文招急忙想要解释什么,而李荩忱已经伸手托起来他:“赵王虽贵为亲王,但是能够审时度势、弃暗投明,保全无数百姓,也保全这巍峨邺城,属实有功,自称草民,可是要寒碜朕不能奖赏功臣啊?”

宇文招怔了一下,看李荩忱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明显是给他开玩笑,骤然蹦蹦直跳的心这才缓和了一些,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一句:陛下,哪里有你这样开玩笑的,就不怕把人给吓死?寒碜你?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不过李荩忱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也让宇文招心中大喜。

虽然在之前宇文招和大汉达成的协议之中就明确地提到,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之后,大汉要论功行赏,王爵自然也就不要了——一个北周的王爵对于宇文招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丢掉了才能表明他和前朝决裂之心——但是其余的官衔、奖赏之类的总是要的。

宇文招并不甘心于这辈子就直接做一个富家翁,但是他也知道,有总比没有好,做一个家财万贯的富家翁也比之前大汉所计划的直接把所有王爷直接变成平民老百姓来得强——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在确保自己不会掉脑袋的情况下谁会愿意?

所以虽然知道可能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打开城门,最终只是换来钱财,宇文招也心甘情愿去做。

现在李荩忱告诉他,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对他委以重任,自然让宇文招感激莫名。

如此明主,天下何处去找?此后自当尽心尽力,为大汉效劳。

而李荩忱又接着和宇文招身后的宇文绚等宗室以及北周文武们说了几句,无非也是鼓舞一下人心,表明只要他们没有做过什么人人得而诛之的坏事,那么还是可以在大汉获得自己用武之地的。

这一番话说下来,自然是人心大定,不少人当场就开始表忠心,大有为了大汉肝脑涂地之意。

虽然这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恐怕只有说出口的人自己才清楚,不过至少让原本有些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变得活跃而热烈起来,大家都对于自己仍然还有不错的前程而兴奋莫名——有胆量来这里的,当然也都不是手上做满了坏事的人,那种家伙本来在宇文宪的麾下就不可能很多,而且也清楚就算是宇文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人一向挑剔的大汉也不可能再放任他们为祸一方,所以不需要等大汉找上门去,有的贪官污吏就散尽家财、于家中自杀或者早早地逃到乡野去了。

因此有胆量站在这里的,也多数都是有才能、有抱负的官员,一来为北周送上最后一程,二来也是想要有机会面见大汉陛下,以求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

李荩忱当然不介意任用这些人,其中还有不少本来就是冀州等地的名士,既然能够在乱世之中博得一些名号,总归不是徒有其名。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上一任主子宇文宪,到底也不是昏庸无能之主,要是坐在皇位上的是宇文赟,那李荩忱可得掂量掂量了,能够和宇文赟臭味相投的,还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阿谀小人。

因此李荩忱还得感谢一下宇文宪,至少为自己选拔出来这么多能用的人才。除了这些文官能够继续在地方上担任要职之外,对于以宇文招等人为首的武将,李荩忱自然也有安排。

西北、西南等等各处战场,都还有他们发挥的余地,这些地方远离北周曾经的基本盘,自然很难呼朋唤友、结党营私,他们若是尽心尽力,保不齐还是可以建功立业的。

许善心引着李荩忱进入内城,汉军将士已经在道路两侧列队警戒。

“启禀陛下,宫城已经拿下,我军正在清缴敌军残部。”萧世廉就站在城门下吩咐着什么,见到李荩忱过来,急忙上前。

“宇文宪自焚了?”

“应该是的,现在正在打扫废墟,已经抓了好几个宇文宪的贴身内侍前去辨认尸身,根据抓住的俘虏交代,宇文宪是独自一人进入高台上的宗祠并点火自焚的,从宗祠下来总共就只有一条路,他除非跳下来,不然的话肯定会有人知道,因此可以肯定宇文宪肯定在宗祠中。”萧世廉解释一句,“另外宫城北门的确有两路兵马先后突围,城外我军已经将其击溃,但是因为有不少死士纠缠死战,甚至敌人还动用了为数不多的甲骑,因此未能全歼,只击杀了敌人的清河郡王宇文质,仍然还有曹王宇文允不知下落,目前看来应该是跑掉了。”

李荩忱颔首,城北的汉军本来数量就不是非常多,敌人迟迟又没有突围动作,因此本身有所松懈,再加上甲骑突围,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抵挡的,跑掉一个还算能够接受,至于这些人是不是有玩忽职守之罪,轮不到李荩忱来操心。

“进去看看吧。”李荩忱继续策马向前。

宫城城门也已经打开,北周宫室近在眼前。

宇文宪举火焚掉的只是北周的宗祠,显然他并不想让北周宗祠和列祖列宗的牌位落入大汉的手中,就算李荩忱不会做出羞辱之事,也可能会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让报刊之类的画个图然后大肆宣传一下以鼓舞人心是必然的。

不过火焰随风蔓延,还是把周围不少宫室笼罩其中,好在汉军很快进入宫城,扑灭了火焰,不然的话这巍峨壮丽的邺城三台恐怕都要被大火付之一炬。

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赞同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声中第八百五十一章 战利品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一八四章 联络宇文赟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一四七九章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第一四二六章 梁睿之死第二二五六章 张掖各部,当死战阻敌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办第一八三六章 这是头孤狼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干的好处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与火第一千九十章 怀璧其罪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气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节第一六九六章 转进,时间不等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点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让陛下知道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发少年狂第二二二一章 绕城而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车薪也算给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周琛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冲过去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备第一八八二章 无事不登暖香阁第二二一六章 角门第五十八章 夕阳(加第二更)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第一四零九章 年轻人在成熟第三百零一章 无须担心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三十五章 动静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七百章 还不冷血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报尾声 江山如画西梁——一城之地,夹缝之国第一一九一章 和约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锋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绸缪第四百八十四章 还不晚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两千零一章 “如数”,“足额”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里来的小萝莉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连狗都不如?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处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请同乘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六一五章 演练制度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二三六九章 一条咸鱼第一四四五章 北与东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为虑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奋战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态度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一九六七章 各军争锋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第一五一二章 登陆地点第六百六十章 典礼流程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一二五三章 扩大范围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百七十一章 变天(下)第一一八八章 剑履上殿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第二零四五章 丰碑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