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三章 大汉的监察制度

“朕此次为内府内部的监察而来。”李荩忱开门见山。

陈禹和杜齐皆是颔首。

陛下会加强对内府的监管,也在情理之中。虽然陛下之前从来没有提起过此事,大家也不好把一些想法和思路直接落实在纸面上,但是陈禹也好,杜齐也罢,都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的。

陛下本身显然并没有真的把内府当做自己的禁脔或者后宫的过家家游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内府也不可能会有今日这样的规模。显然在陛下的心中,内府也是朝廷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然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建立非常完善的监管制度,因为不可能牵扯到太多的钱财和权力交易,派人去查还不够费劲的。

“内府和外廷的管理制度和发展思路本身不太相同,外廷相对固定,在稳中求发展,而内府则侧重于创新,在各种外廷暂时难以涉及的领域之中开拓。”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所以御史台之前的行事方法和思路可能很难适用于内府。”

陈禹颔首:“陛下首创内府,敢为天下先,臣等佩服。若无内府,而今可能还会有很多事没有那么方便呢。”

“在场的也都不是外人,就不用吹捧了。”乐昌此时不由得笑道。

陈禹和杜齐亦是相视一笑,书房内的气氛也跟着轻松了许多。

陛下带着皇后和贤妃前来,阵容很强大,皇后是内府的直接管理者,而贤妃则掌管内府的财务,这让陈禹和杜齐也不敢轻易开口,指指点点,毕竟他们也不清楚皇后和贤妃对于内府建立监察制度的事到底是抱有什么心态。

不管怎么说,内府都是在后宫的基础上向外延伸建设起来的,也都是后宫妃嫔们的心血,御史台贸然拿出来众多有可能直接触动后宫利益的方案,那么皇后和贤妃恐怕以后会想尽办法给他们穿小鞋了。

现在皇后直接开口,自然就是表明自己是虚心受教的,这让陈禹和杜齐也就敢开口说话了。

最基本的官吏贪污受贿问题这个自然不用说,走到哪里实际上都是一样的,账本核对不上、钱财中饱私囊,那办你就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但是内府存在的问题可远远不止于此,实际上刚才李荩忱已经很明确的指出了内府为什么会监管难。

也很好理解,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内府几乎都是在前人几乎没有什么概念的领域上下力气,比如这医院啊、书院啊之类的,前人虽然也有类似的机构,但是一些讲堂啊、药房啊之类的,显然并不能起到和现在的书院、医院等机构完全类似的作用。

因此这些机构应该如何发展、包括资金的监管和人才的调动等等应该如何安排,当真是摸着石头过河,都需要一点点的调整和尝试,这期间自然就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或者干脆直接造成浪费。

在统计核查的时候,这些到底应该算是人为的失误还是本来应该有的损失,就需要详细的辨别。

与此同时,因为内府要做的很多事都有可能本身不符合社会上传统道德礼法的,所以内府也只能遮遮掩掩,先通过一些私下里的渠道获取资金和资源。

比如之前女子学院的建立便是如此,固然现在女子学院已经算是内府比较成功的举措,但是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为了避免过于张扬而惹来非议,开办女子学院所需要的钱财基本上都是从各个富商、官吏等等手中私下里筹集来的,有的是借款、有的是捐赠,各不相同,时日久了自然而然就变成一笔烂账,在这中间有太多的可乘之机。

更不要说这一次北伐,社会各界捐财捐物,多数通过内府的渠道送到前线,到底有多少人捐款、都是哪里捐的、又都用到了什么地方,这些往往都只有一个大概的记录,具体到细节,那就抱歉了,战火纷飞之中,内府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记录。

这些过往的能够查就去查,查不到的也没有办法,战争期间,钱财的浪费和物资的损耗有时候也是在所难免。

李荩忱的关注点实际上也并不完全在整理和查找旧有账单上面,而是在内府的未来。内府的定位现在已经越来越清晰,外廷负责朝廷的基本,而内府则会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意味着内府之后还有可能会做出更多所谓“离经叛道”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内府也不能和当初一样遍地都是窟窿了。同时内府很多部门的管理逐渐趋向于正常化,因此更是需要要有人来监督他们。

陈禹径直说道:“御史台巡查百官,往往是从两个地方入手,一个就是个人的俸禄,每个人的账本首先就是一个突破口,另外还有其居住的屋舍等等,俸禄低的官员自然不可能住得起高宅大院。另一个,自然就是其人脉,结党营私往往比贪污受贿更为可怕,贪污受贿涉及到的往往都是一些私人小事,但是结党营私却已经是在朝廷之外自成团体,其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为大汉服务,而是为了其小团体能够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利益服务,一旦其强大起来,势必会成为隐患。”

杜齐紧接着补充道:“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意图贪污受贿的,往往都是地方州府官员,天高皇帝远,自然就有可操作的余地。因此多派人进行巡查,就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而想要结党营私的,往往是京中各部吏员。

地方官员来往调动,没有结党营私的机会,但是京中官员不同,尤其是一些本身权力不大的吏员,更是想要抱团取暖,或许他们本身只是无意,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算是结党营私,假以时日,这些人陆续上位之后,就很可能继续联手,直接形成和朝廷其余官员对峙的一个团体,这亦是我们需要提防的。

此次大汉律法修订之中已经提及此事,并且让我们御史台配合拿定一个方案,在后续修订之中会加入到律法里,作为判断结党营私与否的参照,甚至是关键依据。而内府显然也有这样的问题亟待解决。臣以为陛下不妨从此处入手。”

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赏百金第一四七七章 稳坐钓鱼台的皇后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还没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时间第一六七一章 援军就在后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群臣的态度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懒的士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与不信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说了算第一三六六章 驾前惊变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犊第一千九十四章 汉家龙旗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东第二零三五章 还挺匀称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二九二章 没得选第二二二二章 虚晃一枪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虏第一六零一章 看护队和萧湘的眼色第一六九六章 转进,时间不等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二七七章 时间就是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援第八百一十七章 会不会是罪人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类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一一九六章 从夫还是从父第二一二九章 为什么要送入书院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尽为汉土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抬起头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请求第九百三十章 钱庄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时皆是敌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二百五十章 答话第一五三二章 何谓汉人,何谓大汉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释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帐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让他们看看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一千八十章 杨素在成都第一四九八章 镇定自若的巡抚第一二八八章 战瓮城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属狗,打仗就怂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九六七章 各军争锋第三十章 谈判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陈宣华不学好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溪谷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选择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二零八四章 巡抚之信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风起云涌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识,以后是朋友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一九二四章 尔是何等官职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百七十六章 泼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满鸿沟第一二二一章 南阳攻略第七百五十八章 虚实不定第二零七四章 黄金的分配第一四八七章 震慑宵小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该先饿着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九二四章 尔是何等官职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二十章 杀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回战术第一三零五章 走还是不走?第二千章 这有些反常啊?第一六一八章殿试题目第一千一十七章 严关第一千四十九章 后宫规矩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请第一七六六章 势如破竹第一二六零章 后院火起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七零二章 粮食的难题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三一二章 两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