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

宇文忻倒吸一口凉气。

这一次的进攻比上一次来的还要快速。

这说明慕容世伏麾下可用于替换的兵马已经越来越多了,甚至几乎是这一支兵马退下来,另外一支兵马立刻顶上去。

而汉军这边已经明显露出疲惫神色,再这样下去局势要崩溃的。

“老兄,咱们怕是要撑不住了。”史万岁无奈的说道。

宇文忻是大汉册封的武威侯,他这个侯爵拿到的要比其余所有仍然在一线的文武官员都要早,显然李荩忱是要表彰他驻守武威的功绩。另外两人,史万岁和贺若弼也都封了伯爵。

三人本来就并肩作战,又是因为在投降大汉之后不愿意和北周正面为敌而被李荩忱一起送到西北来对付吐谷浑的难兄难弟,因此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客客气气的。

战局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经比想象之中的要好了。当吐谷浑人大军压境的时候,宇文忻他们实际上都设想过武威失守之后应该如何尽快收拢军队、节节抵抗,为后续援军争取时间,并且尽可能地减少自己手中兵力的折损。

毕竟吐谷浑一开始来势汹汹,的确足够骇人的,再加上当时大汉还忙着北伐,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腾出手来对付吐谷浑,因此当面不敌又没有援兵,当然要做好且战且退的准备。

结果局势发展倒是比想象之中的要好很多。

吐谷浑兵马看上去人数颇多,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的牧民,论战力当然不可能和汉军相比。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吐谷浑的这些兵马和草原上那些骑兵又不一样。

草原上的骑兵同样也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其强大在哪里?

在于他们在平时的放牧过程中依旧能够训练的精湛马术,更在于他们频繁发起的对外掠夺和部落之间的内斗之战。看上去这些家伙平日里的确是人畜无害的牧民,但是实际上隔三差五他们就要和隔壁部落以及南方的中原王朝发生冲突,论战斗经验,其实比之百战精兵也不遑多让。

但是吐谷浑麾下的这些兵马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吐谷浑所占据的土地更加广阔,从西边的大漠一直到南方的雪域高原,各个部落零零散散的散布在几乎和中原一样大的土地上,并且和草原上有很多优质的草场、大家都需要去争夺不一样,这祁连山北面是戈壁、西边是大漠,而南边则是山峦和高原,无论你在哪一边,其实都是贫瘠的地方,自然也就无所谓什么抢夺和不抢夺了。

少数优良的高山草场之类的,几乎都在吐谷浑王室的直接控制下——这也是吐谷浑王室能够保持自己的权威并且实现统治的原因之一,自家训练出来的优秀兵马,别人打不过,就只能乖乖听命喽——所以剩下的那些放牧的地方,大家“大哥不笑二哥”,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

也因此,各个部落之间自然不倾向于爆发冲突,各自守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就好了,费了半天劲抢来的土地可能还不够自己付出的粮食和人命来的金贵。

这同样意味着吐谷浑的各路兵马之间实际上也缺少足够的交流和合作,平日里大家除非响应王室的号召才出战之外,茫茫原野之上,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等到现在需要各个部落并肩上阵的时候,自然少不了相互攻讦抱怨,各部落酋首当然都觉得这一次失利是因为旁边素昧平生的另一个酋长配合不得力的缘故。

内部的龃龉随着战斗的持续越来越多,最后迫使慕容世伏也只能限制每一次战斗中出战的部落数量,从而影响了兵马调度,不然的话一个个部落配合着轮流上阵、有主攻有侧翼掩护,那么汉军面临的压力就会更大。

就是因为对手如此“给面子”,宇文忻他们才能咬牙一直坚持到今天。不过通过这么多天的磨合,敌人的进攻已经越来越犀利,和投石机等辅助单位的配合也已经越来越流畅,汉军的压力与日俱增。

比如现在,转眼敌人又要杀到长城下了,而汉军将士还没有从石弹的砸击中回过神来,等自家鼓声响起、旗帜来回摇晃,这才纷纷抄起兵刃冲上城墙。而到了这个时候,敌人都要摸到城墙边了。

宇文忻果断的下令调动预备队先顶上去,堵住几个缺口。

被敌人投石机砸出来的缺口是最致命的地方,双方在此反复拉锯争夺,堆起来的尸体都已经快赶上城墙一半的高度了,因此汉军将士几乎没有能够修补缺口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为了能够在此突破,敌人也用了很多办法,或是集中弓弩手全力压制,或是制作厚盾顶着汉军的箭矢和枪弹向前猛冲,不过都被宇文忻一一化解。

唯一一次比较凶险的就是前天夜里,敌人遴选出来身材矮小、身手灵活的士卒,一路摸到了缺口上才被汉军将士发现,不过汉军将士本来就做好了夜战的准备,火枪一通乱射,敌人猝不及防下先乱了阵脚,这才让汉军将士得以聚集,反而冲杀出缺口,斩获颇丰。

现在敌人的进攻明显又是奔着这几个地方来的。

与其等到前线将士抵挡不住再让预备队上,还不如先顶上去呢。

缺口处的战斗如火如荼,但是至少汉军将士一直没有让敌人杀过堆满了尸体的棱线。

宇文忻松了一口气,看向史万岁:“某准备让贺兄弟的兵马顶上来,等会敌人进攻退却之后,立刻带着你的人退下去。老贺的兵马马上就会抵达战场,帮助你们发起一次反击,这样应该可以帮你们争取到一定的时间。你们不但要在敌人投石机发射之前撤下去,而且还要尽可能的收敛战场上的尸体,先不分敌我,一并拉走。”

史万岁眉毛一挑,他也知道,战局已经凶险到连一向自负的自己都受伤的地步,自己麾下的将士们肯定也疲惫到了一定程度,的确不能再硬顶了。至于清理尸体,虽然现在西北的天气还没有那么炎热,但是大太阳照下来同样晒得要命,这些尸体堆积的久了必然会出事,随军的医官也不是第一次提及这件事了。

第六百六十一章 离别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孙第一六八一章 禁卫军初战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见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义不对第两零一零章 好像哪里不对第三百八十九章 卖儿鬻女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乐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职第一四六八章 听雪问政第二零三七章 大汉,前进!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关那畔行第二二二一章 绕城而战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与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荩忱的野望第五十六章 大营(加第一更)第一一四一章 初担重任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千五十二章 万民之请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蕴第一五五七章 拐杖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四八七章 震慑宵小第一七一七章 赤与青,山河鼎沸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儿至此(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礼物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个人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一六七二章 混账第一三四一章 耕种的意义第二零二八章 桥上桥下,激战未休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后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四七八章 垂帘第一五三九章 宣华夫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车薪也算给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六章 陷阱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开垦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绕圈子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释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一八七章 忍无可忍第七百二十一章 牵手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时皆是敌第二百三十三章 带她走第一九五三章 未来,当在他们手中第一四三零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读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七六五章 尉迟兄,某尽力了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墙头草的典型第一三三六章 血满蓝川第五百八十九章 风口浪尖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职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选择哪一边第一六三四章 市场的胃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赏百金第二百一十九章 纪南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乱分寸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梦第一七八五章 炎黄的血第一四七四章 颍川世家的害怕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称我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与不信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七百零五章 大变将起第五十六章 大营(加第一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报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千三十章 总攻第一九三七章 从内府到内廷第一百六十章 聚宝斋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个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总是短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二一六五章 巡视陪都,名正言顺第一三五五章 战斗的节奏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