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帜

高原作战,人数从来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后勤才是。

谁家的后勤能够保证好,谁家就可以在高原上横行无忌。

而后勤保证不好的,将士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伤员在痛苦中死去,看着口粮逐渐被冰雪和野菜替代,也看着同伴一个又一个的崩溃。

中原王朝长期以来都难以占据整个高原,就是因为后勤无法保证。

最终也导致中原王朝为了提防来自于高原上的威胁,所以很难维持对整个西域的统治。历史上等到元明时期,朝廷正式建立起来对藏地的管辖和藩属关系,让藏地也变成中央王朝的屏藩,自然而然就能够向西扩张,到了清代,更是经过几场战争就把整个西域牢牢地掌控在手中,从此西域就一直在华夏之版图上,再没有脱离。

后勤,对于古老的封建王朝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头疼的问题,但是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这似乎已经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事。

当然,无论是道路的修通还是粮食产量的提升,又或者是人力的增加,总归是需要时间的,以现在大汉的国力,能够支撑着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携带着大量的火器抵达伏俟城下,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等到以后驰道一路修上来,沿途的这些营寨也都摇身一变变成城镇或者堡垒,那么伏俟城就不再是难以抵达的天涯海角,而只是大汉整个交通网络上的一部分,甚至还有可能会变成大汉向西、向南继续进取的重要节点。

率军抵达伏俟城下的正是宇文忻。

攻灭吐谷浑,这是裴子烈送给他的功劳,也是期望宇文忻漂漂亮亮的拿下伏俟城,以告慰在武威、张掖两次血战之中战死的无数西北将士们。

当然了,现在的西北军将士经过连番血战,也已经获得了全军上下的认可,军号已经不再是以地域来称呼的“西北”。李荩忱亲自拟定“镇西”之军号,意义自然已经不一样。

这即表明陛下对于这一支军队能够镇住西方来敌的赞扬,也寄托着陛下对于这一支军队能够在未来继续向西开拓进取的期望。

向西进攻的第一步,显然就是先拿下伏俟城,稳定侧翼。

这也是给镇西军将士们一个报仇雪恨、扬眉吐气的机会。

现在宇文忻正拄着刀,站在伏俟城下,看着火炮一点一点的在这城墙上破开一道又一道的口子。

不得不说,吐谷浑人还是很会就地取材的,这城墙内还掺杂了不少石块,以做内部支撑。可惜他们的石头也只是堆砌在一起,并不牢固,炮弹撞在上面,很快石头也跟着一块又一块滚落。随着石头的滚落,带动着周围也已经被震成浮土的夯土也哗啦啦的落下来。

这要是换做吐谷浑人所用的箭矢,怎么也不可能撼动的城池,就这么在隆隆的炮声中摇摇晃晃。

炮击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天了。

而城墙上已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一处处缺口。

站在宇文忻身边的史万岁已经跃跃欲试。

他们的兵马不过八九千人,但是对付剩下一群残兵败将的伏俟城,还是有足够信心的。

需要攻克的就只有这么一座城,所以他们可以完全放心的把所有炮弹都打出去,然后一战定乾坤!

宇文忻也已经手按刀柄,随时准备下达进攻的命令。

“当时我们困守武威孤城,当真没有想过竟然会有今日。”站在宇文忻身边的行军主簿萧珣忍不住捋着胡须笑道。

眼前的炮火流光一道又一道、划破天际,听着远处沉闷的声响还有吐谷浑士卒的惨叫声,萧珣的心情甚好,大有一副等到此战结束之后,便洋洋洒洒赋诗一首的状态。

宇文忻笑道:“风水轮流转,转的的确比慕容氏想象的还快。”

攻守易位,算起来也不过就是从盛夏到深秋罢了。

“咱们可得抓紧了。”随着夜色的加深,萧珣也忍不住跺了跺脚,搓了搓手。

在中原现在还没有入冬,但是这高原上似乎就没有春和夏。

远方的群山白雪皑皑,原野上亦是荒草凄凄。

即使是吐谷浑人经营日久的伏俟城周围,也难以见到多少生命存在的痕迹。

这种凄冷和苦寒,显然让生长在江南温热之中的萧珣属实有点儿承受不住。原本西北只是风沙大点儿、天气干燥点儿,该热的时候一点儿都不比江南凉快,现在倒好,还真的是来了一个四季如冬的地方。

因此萧珣无比渴望能够抓紧结束这种露宿荒野的生活,有个能够遮风挡雪的屋舍就谢天谢地了。

宇文忻瞥了他一眼,顿时明白过来,不由得大笑:“史万岁!”

“末将在!”

“准备进攻!”宇文忻一挥手,又补充一句,“咱们可不能让萧夫子冻坏了!”

史万岁憋着笑看了一眼直搓手的萧珣,也带了一份笑意,刚才些许紧张之感一扫而空,慨然应诺。

萧珣本来想要表示抗议,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能够入城,不被冻坏,本来就是他仅剩下的卑微想法。

“杀!”史万岁已经越众而出,一面旗帜在他的身后招展。

“汉”字舒展开来,笔法瘦削嶙峋,一笔一划,张扬有力。

这是萧珣亲笔所书,之后又按照笔法绣上去的,自带着这个从军征战多年的夫子一股傲气所在。

舒展的旗帜,在湛湛青天、皑皑白雪下,平添一抹赤色。

似火的热烈,似血的疯狂。

炮火流光,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支火把、一面面旗帜。

火焰,照亮荒野。

兵锋,逼近城池。

城上的箭矢还在徒劳的发射,在汉军的盾牌面前没有任何用。

大军随着旗帜向前,涌入城墙上一个个缺口中。

宇文忻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

这舒展的旗帜,就像是现在的大汉,让你们这些蕞尔小国不自量力,在边境上跳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到了跟你们好好算账的时候了。

意欲挑战大汉天威者,这就是下场!

“将军!”此时一名亲随快步走过来,“我们的斥候在城南拦下了一支商队。”

“哦?”宇文忻眉毛一挑,本来想说这算什么大事。

不过很快他反应过来,这个时候,哪儿来的商队?

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么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一九六章 从夫还是从父第三百四十章 岁岁因何折绿柳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汉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门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一二五二章 晨戏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二零七一章 御驾渡白沟第一二一六章 枢密院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从第一六四五章 合围,司马消难何处去第一九四三章 以后同殿为臣,应该的第十三章 优势第六百零三章 各项事务第二零七二章 劫后余生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过是向前看了一眼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径庭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过一山拦第一三二二章 杨坚真的值得吗?第二三三八章 陈宣华:感觉绿绿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历史终究改变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五七九章 更广阔的世界第六百八十九章 宫门外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会太久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汉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与人才第四百六十六章 将旗升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处第一二七六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简单第五百四十七章 蝉要叫得响第五百九十二章 背负罪名第八百七十四章 杨素的使者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汉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六百七十六章 风雨愈急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二二四四章 且战一场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浑的情况不同第一一五六章 祸水西引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宫门第一二八零章 内府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对眼时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四八二章 朱红色殿门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儿至此(下)第一六五二章 城头战场第一百九十章 合适人选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沟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戏诸侯”第一五三九章 宣华夫人第二零六五章 勾结密谋第二一二零章 边关战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矫健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第一七二二章 鸣金三声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二一五四章 务实的思想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干的好处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边第七百四十四章 会面第一千四十一章 谈判筹码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八七二章 关中男儿耐苦战第一八四二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风浪急第六百一十九章 独木桥第一八三八章 劳逸结合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后辈面子上第一六二八章 大时代下的每个人第一千六十七章 斗志昂扬第一三五三章 关中的土地第二二八四章 西宁第九百三十七章 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