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七章 广告

杨丽华对着李荩忱眨了眨眼。

李荩忱张了张嘴,对着她做了一个口型。

杨丽华默默地撇过头。

就知道向这家伙示好就没有什么好事。

不过看阿爹和阿娘都是一副心结解开的样子,今天便是······便是满足他又怎样!

李荩忱也同样注意到了独孤氏和杨坚的神情,自然明白他们的想法,不然也不会趁机跟杨丽华开个玩笑。

当然她要是当真了也无妨,反正朕又不亏。

至于独孤氏他们的想法,李荩忱只能表示他们想多了,不过自己也没法阻止人家这么想。

独孤氏的神情变化,李荩忱都是看在眼里的,心中自然也是忍不住想到了当年的乐昌和自己。

当年的乐昌在建康府也是想要这么保护自己的吧?

只不过当时自己根本就没有把晋升之道放在从建康府获取机会上。

李荩忱知道凭借乐昌的本领以及当时在陈顼心中超出常人的地位,自己想要获得什么,应该还是很轻易就能得到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需要抱紧陈叔宝的大腿,并且少不了有谄媚之举。

李荩忱并不打算这么做。

威望,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地盘,都是自己用血汗换来的。

因此他选择孤军入蜀,最终开创了皇图霸业。

这个中艰难,虽然远远胜过李荩忱以南陈皇室女婿的身份向上爬,但是李荩忱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甚至任何人不给他面子,他都可以一巴掌扇过去。

看什么看,有本事来打我啊,打不过就只能挨揍!

而且李荩忱心里也清楚,自己在南陈就算是位高权重,就算是能执掌一切,终归掌握不了军心,也没有办法打造一支百战百胜的强大军队。在乱世之中,没有军队而说其余的抱负,都是说着玩。

历史上的杨坚是先爬上了北周的高层位置,然后又通过多次随军,以监军或者高级幕僚的身份在军中刷经验的。

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宇文邕是不可能允许杨坚成为朝中大将,一个麾下文武齐全的朝廷权臣,随时都有可能把持朝政,至于什么联姻关系,在宇文邕看来,显然是没有办法束缚住杨坚的。甚至就连宇文赟这个荒唐皇帝都能够看的明白。

杨坚最后还是在文臣夺权的路上走了下去,也的确成功了。

可是这样导致的结果自然就是隋朝军队的战斗力属实是有点儿堪忧。

纵观隋朝两代对外征战,除了进攻南陈那是典型的捏软柿子——经过吕梁之败的南陈根本就没有回过元气来,不然战线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被隋军推过了大江——之后不管是和突厥还是高句丽,都只能说是两败俱伤。

尤其是到了隋炀帝这一代,为了进攻突厥,结果把自己陷入包围之中,为了进攻高句丽更是不用说,把整个帝国都硬生生的拖垮了。

至于历史上只是盘踞在高原上、甚至还没有资格进入河西的吐谷浑,都能够和隋朝打得有来有回,虽然最后成就了史万岁等人的威名,但是吐谷浑丢掉的也只是抢占的西北土地,这些本来就应该是华夏故土才对,吐谷浑在高原上的核心区域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不然也不可能在唐朝建立、突厥覆灭之后又跑出来怒刷自己的存在感。

因此李荩忱从一开始做出的选择,就是自己必须要拥有一支绝对服从于自己命令并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

而事实证明,李荩忱最后能够平定天下、镇压四方,让曾经强大的一个个世家也只能俯首称臣,和军队有很大的关系。

还好当初没有选择当咸鱼、吃软饭。

不过想一想历史上乐昌所经历的颠沛流离,李荩忱本身也不可能心安理得的去吃软饭。

他和杨坚,几乎相似的出身,可是最后却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成王败寇,目前来看,自己应该是对的。

杨坚倒是并没有注意到李荩忱、杨丽华等人之间的小动作。

就算是注意到了,他也只会更加欣慰。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现在早就已经看开了,只要自家两个女儿快乐,不比什么都要好么?

李荩忱则接着之前的话题:

“南方发展,吸引天下人才,朕亦看在眼里。不过这只是一时,北方战事暂时告一段落,朝廷内政资金充足,朕便要着手规划北方之复兴了,以洛阳为心,向东北建设邺城、向西建设长安,同时修通运河直达幽州、建立驰道深入西域,到时候从北方各地而来的财富和人才亦当汇聚在这些地方。”

杨坚也来了兴致,连连点头:“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资金要到位,另外朝廷还应该注重于宣传,现在江南能够发展的这么好,和这些商贾们都注重于把自己的人才招纳方式和丰厚的薪水广而告之有很大的关系。”

一边说着,杨坚一边从身后的架子上抽出来两张报纸:

“陛下且看,这报纸上现在已经有专门的一个版面用来让各个工坊发布告示,他们把这个命名为‘广告’。这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招募人才的方式,不少人都是拿着报纸前去工坊应聘的,现在甚至书院都已经开始采取相同的方式招生,以及宣传自己的一些面对朝野士民的讲座。”

李荩忱的嘴角抽了抽。

广告,还真的就这么出现了。

不过广告的本意就是“广而告之”,因此这个名称登上历史的舞台也在情理之中。

李荩忱发誓,这打广告之类的方法,还真不是自己指导的。

之前内府在宣传上也有采取类似的方式,不过还是以张贴告示之类的为主,“广告”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和宣传名称,之前李荩忱都没有听过。

不过旋即,李荩忱便露出笑容。

总归是好事。

说明这个时代正在向着自己规划之中的方向发展。

独孤氏看着有些激动的自家夫君,不安的攥紧手,欲言又止。

陛下虽然对你没有太多的提防和敌意,但是你也不能这么积极主动的表示自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并且还凑上去献谋献策啊!

李荩忱接下来的话,更是让独孤氏大跌眼镜。

第一七六四章 王谦的准备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让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离开的时候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优越性第一一一九章 你们的名字第二零一三章 没有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第一七零二章 粮食的难题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惫第一三八一章 杨素的八卦之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钱、粮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将令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挂剑第二十四章 诱饵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苍天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一百七十一章 变天(下)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二百零二章 征用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变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识,以后是朋友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风起第二一二二章 请册太子,以安民心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胜第一一八七章 忍无可忍第八十二章 女儿红第二二八九章 先汉因何亡?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三五一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欢喜第一六九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一二二章 请册太子,以安民心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见萧摩诃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荩忱的战争第一九二一章 怎么变成朕带孩子了?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帜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举在此!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二二二三章 欢迎来到武威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二零五零章 此间诚意,贵使放心第一二七六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击战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一八六六章 这个长史很不错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惫第一千零九章 灵前第一三零四章 大义灭亲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战第二一七一章 马革裹尸,犹然不悔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诞生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二零一一章 枭雄梦碎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无方,臣妾有罪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样化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群臣的态度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来第五百五十四章 愿者上钩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抢风头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凉意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八十八章 四方楼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骑威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刘玄德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四九六章 留鸣,留名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谁第一三零八章 军心溃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头的四个字第二一三七章 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第一七一七章 赤与青,山河鼎沸第五百七十四章 废物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虑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