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

萧摩诃和周确等人脸色都是变了变,甚至就连坐在上面位置上已经昏昏欲睡的陈叔宝,此时也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着李荩忱手指的位置。

每一个人的眼睛之中都冒出火热的光芒。

他们很清楚李荩忱的计划怎么看都有些胆大包天、甚至可以说异想天开,相比于这个计划,之前绕开襄阳还是进攻襄阳的争论变得是那么的稳妥甚至不知进取。

一想想到时候南陈可以从巴蜀进攻关中、江陵进攻襄阳、淮南进攻淮北,三路进发,横扫千军,周确、毛喜甚至就连只是来打酱油的顾野王和骆牙等人,都觉得热血沸腾。

南陈这些年一直被北朝压制,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么巴蜀广袤的土地、丰厚的资源以及这些年没有经过战火侵扰财富,都将成为南陈重要的助力,几百年前,秦朝可就是依靠获得巴蜀而一举崛起的!

一旦拥有巴蜀,南陈将会转过来占据优势。

顾野王和骆牙等第一次和李荩忱打交道的官员,都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南陈最年轻的杂号将军,而周确甚至鲁广达等将领更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引兵进攻巴蜀,将南陈的旗帜插上这天府之国的每一寸土地。

而萧摩诃也隐隐感觉到什么,李荩忱敏锐的察觉到了北周在川蜀方面上的薄弱,这是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甚至自己还和周确等文臣因为襄阳一城的得失而争得面红而出。

一旦南陈拿下巴蜀,不单单将会控住大江的上游,甚至沔水的上游也将位于掌控之中,南陈的水师顺流而下,整个襄阳都将处于南陈水师的震慑之中!

同时向北南陈可以兵出汉中,威胁关中侧翼,要知道关中可是北周真正的立国根本所在,关中有失,北周可还有心情关心襄阳?到时候襄阳不过是南陈的囊中之物罢了。

而这一切李荩忱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因为他已经说的很清楚,南陈将会占据彻彻底底的战略优势,而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进攻什么方向,南陈都将占据主动。

“隆中对!”三个字在萧摩诃的脑海之中浮现出来,不过他旋即又换了新的想法。

准确的说,是隆中对的加强版!

当然萧摩诃并不知道,这实际上只是李荩忱照搬了七百年后南宋的防御体系罢了,南宋以常山之蛇态势扼守东到淮南、西到大散关的各处要害所在,进可攻、退可守,让北面的女真人和蒙古人着实费了不少功夫,甚至期间岳飞北伐还曾经一举收复中原,如果不是秦桧当权、高宗自私,恐怕南宋收复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而实际上在南朝的前半段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囊括南方的南朝甚至几次都占据主动,就算是吃了败仗照样能够从容的撤退和积蓄力量,就是得赖于这种体系,只是可惜南梁后期东西分裂,而西魏趁此机会一举拿下巴蜀,使得南朝只剩下了大江的中游和下游,蛇尾被断,只能被动防御。

而现在李荩忱要做的,就是重新帮着南陈构建起来这个常山之蛇态势!

静静打量着李荩忱,第一次萧摩诃觉得自己和这个故人之后似乎还有一些难以捉摸的差距,而且是自己落在他的后面。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子如此,恐怕李成这位萧家的恩人在黄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吧。

李荩忱并没有更多分析其中的利弊,在场的都不是傻子,话都说到这里,不用再多解释了。而周围一片鸦雀无声,更是在告诉李荩忱,不会有人反驳和反对了。

当下里他向前一步,昂首看着陈叔宝。陈叔宝显然也已经完全被李荩忱的计划所吸引,目光之中带着期待。

这一次陈顼让陈叔宝率使团西来,当然不仅仅是让陈叔宝来颁发奖励的——如果单纯是这个,吴明彻而或者徐陵,都要比陈叔宝更为合适——而是期待陈叔宝能够和东宫这些未来注定要成为南陈中流砥柱的文武将领们打好关系,而如果陈叔宝能够有什么作为,那自然就更好不过。

现在若是能够拿出打破现在僵局的策略,那对于陈叔宝来说,不可以不说是大功一件。

到时候说不定父皇对自己的监督和责罚都要少不少呢!

陈叔宝看着李荩忱,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大救星。

难怪沈公说要多和这个李荩忱接触,沈公诚不我欺。

当下里陈叔宝微笑着打量着李荩忱:“世忠啊,那你觉得应该兵出信州了?”

陈叔宝上来就直接称呼李荩忱的表字,让李荩忱微微错愕,而周围的官员们更是惊讶的看向李荩忱,他们能够想象得到李荩忱提出这样的计划,对于陈叔宝的帮助和好处有多大,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陈叔宝竟然直接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李荩忱的信任。

在上下级之间,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称呼表字的,这说明陈叔宝心中已经把李荩忱当成半个亲信了。

李荩忱回过神来,上前一步说道:“周国在巴蜀内屯驻的兵力并不多,主要都集中在成都府、剑阁等等巴蜀境内的重镇以及关隘处,众所周知,巴蜀地势险要,只要控制了这些重镇和关隘,实际上也就控制了巴蜀大半。”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手紧接着从信州向西指去,显然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功课:

“从信州向西,现在正是夏天丰雨季节,大江之上水流丰厚,足够黄龙大船通行,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过西陵直扑巴东。蛮夷在巴东一带虽然屯驻有重兵,但是这所谓的‘重兵’多数都是募集的当地山民、贫苦子弟,对于蛮夷并没有多少归属感,而且放眼整个巴蜀,蛮夷成名已久的将领皆不在,因此巴东这些守军根本不足为惧。”

紧接着李荩忱又伸手从巴东指向成都:“蛮夷拿下巴蜀时间虽然不短,但是其注意一直在东面和南面,对于巴蜀实际上还是依靠地方豪强,一旦我们大军压境,这些地方豪强之中且不说所有人都会站在我们这一边,但是肯定会有前来投靠的,而只要我们许以好处,这整个成都将会尽在我们掌控之中!”

萧摩诃等人的目光炯炯,看着舆图上李荩忱所指的方向和位置,那是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想到,也不敢想象的地方。

恐怕北周人也不会想到。

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当举荐第一百零四章 亲卫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样化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第二百二十八章 诅咒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一八九章 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第二二八九章 先汉因何亡?第一六三五章 换个地方见面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将才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六九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八四二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一一五三章 骑兵冲击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二三五九章 忽闻河东狮子吼第二一四二章 没有捷径可走第一二三三章 郡县与分封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头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战云急第七百三十四章 闷热第一百九十三章 敌我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第一六四五章 合围,司马消难何处去第二二二三章 欢迎来到武威第二一三二章 书院等级和女学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婵娟第一八八六章 你这是背叛河东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澜第二一六九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发展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态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一六八一章 禁卫军初战第一七二一章 狂澜难力挽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过一山拦第二百一十三章 抢滩第九十五章 多险恶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雾气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后路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见萧摩诃第五百六十二章 龟缩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五百一十八章 静与动第五百八十一章 伤心地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八百五十一章 战利品第二零五八章 条件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击训练序章 白袍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第九百三十八章 监军第九百一十三章 归汉中第八百一十章 见死不救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献于陛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一一一四章 侵蚀第二零七二章 劫后余生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对皇后有猜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万川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荩忱的野望第一四九八章 镇定自若的巡抚第一五二八章 战卢容,大象来袭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两千零九章 陆战队的强大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优越性第二零四零章 抢滩,不惜代价!第一一五五章 鸣金第一五九四章 秋来得快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后腿的第二二二二章 虚晃一枪第一八七二章 关中男儿耐苦战第二零九三章 达成共识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后门的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样的世家序章 白袍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献于陛下第十七章 弱点第二三零零章 内府的橄榄枝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宁静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采蘼芜第二二四八章 自乱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完本感言第一三一一章 杨素的天马行空第一三九九章 一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