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请缨

北周人当然想不到,对此李荩忱确信无疑。因为在历史上北周就因为没有强大的水师而将巴蜀这有着占据南陈上游优势的地方忽略。

一直到后来隋朝南下,方才派遣杨素进入巴蜀,整合巴蜀军队、打造专门克制黄龙大船的五牙大舰,这才算是正式将从巴蜀顺流而下当做一个重点经营的选择。

所以现在的巴蜀,对于南陈来说就是一块放在嘴边的肥肉,至于吃不吃、怎么吃,就要看此时此刻站在这议事堂上的人怎么决定了。

周确和萧摩诃同时将目光投向陈叔宝,无论怎么说,陈叔宝都是南陈的太子,这件事到头来还得他下决断。当然陈叔宝下决断,也意味着以后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得由他首先来承担。

这是身为南陈太子的责任,周确也好、萧摩诃也罢,都没有办法帮他分担。

不过似乎陈叔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舆图上被李荩忱手指的区域,满意的点了点头:“还真是好大一块地方。不知道李将军觉得,由谁来负责比较合适?”

顿时一道道目光转而落在李荩忱身上,不用说也知道,如果西进,主将肯定是李荩忱,毕竟这计划是李荩忱提出来的,而李荩忱本身又是一个武将,当然不会将这建功立业的机会丢给别人。

重要的是,此次西进肯定不可能只有李荩忱一个人,毕竟巴蜀可是大了去了,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席卷巴蜀,李荩忱自己可办不到,所以怎么才能将自家子弟插入到这一支一旦成功就注定是功勋卓著的军队中,才是在场每一个人都要琢磨的事情。

跟着李荩忱就有功劳,这已经在裴子烈、萧世廉等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末将愿意为大陈担当此次重任!”李荩忱郑重说道。

陈叔宝显然对于李荩忱的主动请缨很是满意,而或者说他对于不用自己操心就有别人跳出来分担的事情都很满意:“若是李将军胸有成竹,那便放手去做,咱们可不能在这江陵城憋屈着,这样,只要你能够拿下巴东,那孤就向父皇保奏你为巴东太守!”

巴东太守?周围的官员们羡慕的看向李荩忱,以李荩忱的年纪,身加杂号将军就已经是南陈独一份了,若是再加上一个太守,甚至还是有实土的太守,那真的是南陈开国以来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要知道在场的很多人混迹官场半辈子,方才能够爬到这个位置上。

也不知道陈叔宝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都给了李荩忱什么样的许诺,还是他也想要趁此机会将李荩忱彻底的捆绑在东宫的战车上,所以面对顾野王、骆牙等实际上并不属于东宫体系中的官员质疑的目光,陈叔宝无动于衷。

而周确等人更是什么都没有说,李荩忱本来就是东宫的人,并且为东宫做出的贡献实所瞩目,所以能够用一个巴东太守捆住李荩忱,对于东宫来说,可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更何况李荩忱现在怎么说都是萧摩诃的麾下,不看憎面看佛面,周确等人也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和萧摩诃有什么冲突。

现在东宫虽然势大,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内部可以玩分裂的地步!

而李荩忱深深呼了一口气,他知道当陈叔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这么多天的努力和思索就没有白费。当即上前一步郑重拱手:“末将必当不辱使命!另外此次出征其余将领人选、军队士卒挑选,末将会和骠骑大将军细细商讨,争取在半月之内出兵!”

陈叔宝伸手一拍椅子扶手,原本一向眯着的眼睛,此时已经瞪大:“好!那孤就期待着李将军的佳音!”

陈叔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然就没有其余反驳和更改的余地。文武官员们都看着李荩忱,收起来自己的羡慕和嫉妒,因为接下来他们还得和这位年轻的李将军好好谈一谈。

相比于神情各异的文武官员,此时李荩忱看上去颇为镇定。

或许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陈叔宝在将李荩忱绑在东宫的战车上,但是在李荩忱心中,这是在把陈叔宝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此次兵发巴蜀,李荩忱也没有多少把握,而一旦真的有什么意外,相比于萧摩诃,显然陈叔宝这个靠山更为坚固和高大。

更何况今天可还有意外的收获。

李荩忱的目光瞥向坐在一边的顾野王和骆牙,这两个原本只是来打酱油的文官,已经开始坐立不安。

光禄卿和散骑常侍都不是什么有实权的职务,换句话说就是“清贵”,清贵虽然意味着没有多少权力,但是也可以避免卷入到朝廷斗争的漩涡之中,至少不用担心昼夜之间身败名裂的危险,倒也未必不是好事。

可是现在顾野王和骆牙就坐在这议事堂上,听到了李荩忱的计策,也等于听到了东宫最重要的计划,西进巴蜀的成功与否,将会关乎到东宫是继续壮大还是受到打击,如果这个计划泄露出去而被人想方设法阻挠的话,那东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毕竟一旦按照李荩忱的计划进行向西入巴蜀,那么被牵扯到的可不仅仅只是李荩忱,包括此时就在场的萧摩诃、周确以及还身在建康府的沈君高,甚至包括旗帜鲜明站在东宫这一边的司空吴明彻都会因为他们的大力配合而被牵扯入其中,因此这个消息的保密性不言而喻。

顾野王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珠,他此时真的后悔自己在刚才怎么没有找个借口离开这是非之地,此时萧摩诃、周确等人看过来的目光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其中的威胁甚至是杀意。

他虽然并没有处于权力的核心,但是也清楚这些人的手中掌握着怎样的力量,更何况现在是在江陵城,出门三步全都是东宫的人,如果自己说错一句话,有可能都没有办法活着回到建康府。

而相比于顾野王,骆牙的神情明显要更激动和期待一些。他比顾野王的年纪小,而且骆家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族,如果不是当年在战乱中机缘巧合曾经救过陈文帝陈蒨的性命,恐怕甚至都没有在陈朝立足的机会,因此骆牙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多半是处于他自己的艰辛拼搏。

但是一个小小的散骑常侍,可没有办法带给骆牙和骆家足以令人尊重的地位,因此如果能够和东宫建立联系,那么无论是对于骆牙还是骆家,都是求之不得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抢滩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八百一十四章 请命第二二一六章 角门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制造内部矛盾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亏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一五六六章 预算和预案第一二五三章 扩大范围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讲学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一六七一章 援军就在后第二三七一章 岁岁有今朝(本卷最后一章)第三十三章 对策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样的宫闱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凉意第一五三九章 宣华夫人第一八三零章 咱们得主动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将军是妻管严第二零八七章 邺城在望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挂剑第八百一十九章 与此处何干?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阳守将第一二五八章 杀人夜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二一六四章 长安不见使人愁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一七零三章 回来加班吧,诸位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帜第二二九三章 有规律的求援第一四七九章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第七十一章 时间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是国战第二二三一章 什么样的大汉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里来的小萝莉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轻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达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八八二章 无事不登暖香阁第六百零三章 各项事务第十九章 火光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二三一五章 但愿有生之年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二四二章 几成把握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帐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读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风雨正急第一一二二章 为将者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凤坡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一七二五章 杀马的你们拿来杀人?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一七零章 当岳父上瘾?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声中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战山脚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三七二章 朕给过机会第一二二七章 树干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观第一七七一章 尉迟老夫人的信第一千九十章 怀璧其罪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二二七八章 愿赌服“赢”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八九六章 叫骂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后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战第一六六五章 战情如火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战,狼尾滩!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来客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绕圈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条件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与火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绯闻满天飞第一一五四章 绝人之路第一一九零章 选秀第八百四十五章 还有大目标第六百零四章 礼仪教化第二三六九章 一条咸鱼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七百六十五章 牵扯利益第一九一九章 乐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