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

看着杨素似乎并没有告辞的意思,李荩忱有些诧异。

而杨素看了一下周围,低声说道:“敢问将军这书房之外,可还有耳朵?”

李荩忱怔了一下,虽然不明白杨素这是什么意思,不过看杨素的神情,他也知道杨素肯定有更私密的事情想要说。这家伙来的时候的是被李平小心搜过身的,并没有携带什么兵刃,更不要说李荩忱的身后就是刀剑架,李荩忱对于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

如果杨素想要暴起发难,李荩忱丝毫不怕。

当即李荩忱朗声喊道:“李平,让亲卫到廊下戒备!”

“诺!”李平响亮的声音传来。

而李荩忱转而看向杨素:“杨兄放心,隔墙无耳,有什么事情尽可以说出来。”

杨素郑重一点头,旋即撩起来自己的袖子,露出内衬的纹饰:“其实某只是想要问一个问题,不知道李将军可曾见过这个纹饰?”

在杨素的袖子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盘旋缠绕的树枝花纹,而这些枝叶都生长在一棵大树上,这大树树干笔直,一直延伸到袖子深处。

李荩忱一开始不以为意,但是当他的目光落在围绕袖子一圈的花纹上时候,眼睛顿时瞪大了。

这花纹他何尝是见过,而且还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摩挲、一次又一次的对着发呆、一次又一次的想着这花纹到底是什么来路。

这花纹,和李荩忱一直藏在怀中的那个锦囊上的花纹一模一样,只不过李荩忱的那个锦囊已经掉了不少颜色,而杨素身上的这件衣服,花纹的颜色依旧在,青葱的树叶、白色的枝干,这分明就是一株杨树,一向挺直腰杆伫立在天地之间的白杨。

这也是弘农杨氏的象征,杨家历代多刚正直言之士,这挺直的白杨正是他们脊梁的象征、正是他们在天之灵的化身。

李荩忱不知道杨素为什么会知道,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问他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李荩忱已经乱了方寸。

当初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李荩忱曾经窃想着能够平平安安的在山中过一辈子,不要参与到这天下的纷争之中,而他对于自己的这身体也没有多少的兴趣,当然并不想知道自己的来路。

可是后来随着在这乱世之中越走越远,有的时候李荩忱也会想,自己到底是谁的后代,那已经褪色却可以作为信物的锦囊到底来自哪一个家族?

尤其是李荩忱逐渐融入自己这个角色,已经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还是一个只是有着两世记忆的人,至少他对于“李荩忱”这个身份已经没有那么排斥,至少他对于自己的身世来源越来越感兴趣。

之前李荩忱期望自己可以在建康府找到答案,而显然建康府或者说整个南陈的各个世家之中并没有李荩忱想要找的人。那么剩下的几种可能。

一来最大的可能就是李荩忱也不过来自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族,而这个小家族已经在之前的战乱中烟消云散,二十多年过去早就换了一代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人记得。

二来自然就是李荩忱的家族在北方,所以李荩忱没有办法在南陈找到。毕竟当时李成他们救下的是从北方而来的逃难队伍,所以这种可能性不但有,而且还不小。

当然世事无常,对于能够找到自己的身世来源,李荩忱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以至于到现在已经逐渐将这件事淡忘,只是一直将这锦囊收在自己的怀里,希望有一天的机缘巧合。

而很显然,现在李荩忱想要的答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杨素不等李荩忱回答,有些急切的说道:“我弘农杨氏的上一任家主杨愔当时受到迫害被灭亲属满门,只有一个妾室被当时家族几个旁支努力救出送往南方,当时这妾室已经有了老家主的孩子!”

顿了一下,杨素更是忍不住上前两步:“这些年杨氏上下费尽心思寻找老家主的苗裔都没有结果,都觉得这孩子应该已经没于兵荒马乱之中,一直到有人写信来,说陈国的年轻将军李荩忱很有可能就是老家主的孩子,李将军,这是真的么?!”

说到这里,杨素的脸已经憋红,显然很是激动。

弘农杨氏的上一任家主杨愔一生为人刚正,最后死于政变,直系亲属也被杀得干净,使得弘农杨氏在很长时间中一蹶不振,但是随着现在弘农杨氏再一次崛起,寻找上一任家主的后代显然就变成了家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弘农杨氏诗书传家,讲究的就是坚守正义,虽然杨愔险些让整个杨氏灭门,但是无论怎么说都是弘农杨氏的英雄,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了杨氏的家风和骨气,一向被家族尊重和称赞。

所以弘农杨氏残存的上一辈人并不埋怨杨愔,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是换做自己坐在杨愔的位置上,不可能比杨愔做得更好,因此他们反而想要寻找到杨愔的血脉,让老家主的刚正之血得以传承。

现在李荩忱是杨愔后代的消息传来,弘农杨氏上下当然坐不住了。杨素这一次是带着北周朝廷的命令,更是带着弘农杨氏上下全族的期望而来的。

看着激动的杨素,李荩忱叹息一声。

他不用猜也知道写信的人是谁,知道这件事的人本来就寥寥无几,怜儿和萧湘肯定不会,就算是写了李荩忱也肯定知道,裴子烈和萧世廉也不可能瞒着李荩忱,因为这样贸然联系弘农杨氏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更何况之前他们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也不会瞒着李荩忱,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

李荩忱怎么都没有想到,乐昌这个丫头竟然用这种方式帮了自己一把。虽然李荩忱不知道当初乐昌看到了为什么不说,但是他也清楚,让弘农杨氏主动和自己联络,乐昌这确实是帮了大忙。

乐昌在巴蜀之战开始前给李荩忱写的信上曾经明确的说,自己会竭尽全力帮助李荩忱,李荩忱没有想到乐昌的帮助竟然会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到来。

不过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李荩忱等待这个答案也已经很久了。他微笑着从怀中将自己珍藏的锦囊掏出来展开,锦囊上的杨树花纹甚是醒目。

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农杨氏第二零三七章 大汉,前进!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轨迹的改变第三百四十三章 后路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养生息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变主攻第二零九五章 乱起雁门内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二二八六章 汉羌一家亲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于奔命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九百六十二章 边境冲突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浑来客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与北第一百七十六章 泼墨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九一八章 迁都之念第一七三六章 杀人先诛心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汉第一九六九章 君临河内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渔翁得利第一千五十九章 开皇?大业?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础上第一四七二章 从南阳向洛阳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百九十章 合适人选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丝第二三一七章 辽东有国名勿吉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试第二一三三章 题名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二零一一章 枭雄梦碎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制造内部矛盾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第七百零三章 必须要做第一八二四章 扶贫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零一五章 将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蕴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辞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抚第六百五十七章 谨受教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一九三六章 海运的发展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执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一一五零章 正当时第一七五九章 家国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六百九十八章 对着喝毒药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二五七章 为朕更衣第二零八六章 内府非陛下之内府第一一八零章 过新年第一八五九章 旧时代的背叛者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许善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钱第一六一八章殿试题目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三五七章 广告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四八六章 校阅三军第一九二九章 乐昌的家书第一八九九章 断了腿的驸马不足为虑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二二六零章 风又起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五百七十七章 胜利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经够多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四零八章 误会,都是误会第六百九十三章 风景不殊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难逃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婵娟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二零九三章 达成共识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六百九十八章 对着喝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