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

看着杨素似乎并没有告辞的意思,李荩忱有些诧异。

而杨素看了一下周围,低声说道:“敢问将军这书房之外,可还有耳朵?”

李荩忱怔了一下,虽然不明白杨素这是什么意思,不过看杨素的神情,他也知道杨素肯定有更私密的事情想要说。这家伙来的时候的是被李平小心搜过身的,并没有携带什么兵刃,更不要说李荩忱的身后就是刀剑架,李荩忱对于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

如果杨素想要暴起发难,李荩忱丝毫不怕。

当即李荩忱朗声喊道:“李平,让亲卫到廊下戒备!”

“诺!”李平响亮的声音传来。

而李荩忱转而看向杨素:“杨兄放心,隔墙无耳,有什么事情尽可以说出来。”

杨素郑重一点头,旋即撩起来自己的袖子,露出内衬的纹饰:“其实某只是想要问一个问题,不知道李将军可曾见过这个纹饰?”

在杨素的袖子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盘旋缠绕的树枝花纹,而这些枝叶都生长在一棵大树上,这大树树干笔直,一直延伸到袖子深处。

李荩忱一开始不以为意,但是当他的目光落在围绕袖子一圈的花纹上时候,眼睛顿时瞪大了。

这花纹他何尝是见过,而且还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摩挲、一次又一次的对着发呆、一次又一次的想着这花纹到底是什么来路。

这花纹,和李荩忱一直藏在怀中的那个锦囊上的花纹一模一样,只不过李荩忱的那个锦囊已经掉了不少颜色,而杨素身上的这件衣服,花纹的颜色依旧在,青葱的树叶、白色的枝干,这分明就是一株杨树,一向挺直腰杆伫立在天地之间的白杨。

这也是弘农杨氏的象征,杨家历代多刚正直言之士,这挺直的白杨正是他们脊梁的象征、正是他们在天之灵的化身。

李荩忱不知道杨素为什么会知道,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问他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李荩忱已经乱了方寸。

当初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李荩忱曾经窃想着能够平平安安的在山中过一辈子,不要参与到这天下的纷争之中,而他对于自己的这身体也没有多少的兴趣,当然并不想知道自己的来路。

可是后来随着在这乱世之中越走越远,有的时候李荩忱也会想,自己到底是谁的后代,那已经褪色却可以作为信物的锦囊到底来自哪一个家族?

尤其是李荩忱逐渐融入自己这个角色,已经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还是一个只是有着两世记忆的人,至少他对于“李荩忱”这个身份已经没有那么排斥,至少他对于自己的身世来源越来越感兴趣。

之前李荩忱期望自己可以在建康府找到答案,而显然建康府或者说整个南陈的各个世家之中并没有李荩忱想要找的人。那么剩下的几种可能。

一来最大的可能就是李荩忱也不过来自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族,而这个小家族已经在之前的战乱中烟消云散,二十多年过去早就换了一代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人记得。

二来自然就是李荩忱的家族在北方,所以李荩忱没有办法在南陈找到。毕竟当时李成他们救下的是从北方而来的逃难队伍,所以这种可能性不但有,而且还不小。

当然世事无常,对于能够找到自己的身世来源,李荩忱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以至于到现在已经逐渐将这件事淡忘,只是一直将这锦囊收在自己的怀里,希望有一天的机缘巧合。

而很显然,现在李荩忱想要的答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杨素不等李荩忱回答,有些急切的说道:“我弘农杨氏的上一任家主杨愔当时受到迫害被灭亲属满门,只有一个妾室被当时家族几个旁支努力救出送往南方,当时这妾室已经有了老家主的孩子!”

顿了一下,杨素更是忍不住上前两步:“这些年杨氏上下费尽心思寻找老家主的苗裔都没有结果,都觉得这孩子应该已经没于兵荒马乱之中,一直到有人写信来,说陈国的年轻将军李荩忱很有可能就是老家主的孩子,李将军,这是真的么?!”

说到这里,杨素的脸已经憋红,显然很是激动。

弘农杨氏的上一任家主杨愔一生为人刚正,最后死于政变,直系亲属也被杀得干净,使得弘农杨氏在很长时间中一蹶不振,但是随着现在弘农杨氏再一次崛起,寻找上一任家主的后代显然就变成了家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弘农杨氏诗书传家,讲究的就是坚守正义,虽然杨愔险些让整个杨氏灭门,但是无论怎么说都是弘农杨氏的英雄,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了杨氏的家风和骨气,一向被家族尊重和称赞。

所以弘农杨氏残存的上一辈人并不埋怨杨愔,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是换做自己坐在杨愔的位置上,不可能比杨愔做得更好,因此他们反而想要寻找到杨愔的血脉,让老家主的刚正之血得以传承。

现在李荩忱是杨愔后代的消息传来,弘农杨氏上下当然坐不住了。杨素这一次是带着北周朝廷的命令,更是带着弘农杨氏上下全族的期望而来的。

看着激动的杨素,李荩忱叹息一声。

他不用猜也知道写信的人是谁,知道这件事的人本来就寥寥无几,怜儿和萧湘肯定不会,就算是写了李荩忱也肯定知道,裴子烈和萧世廉也不可能瞒着李荩忱,因为这样贸然联系弘农杨氏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更何况之前他们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也不会瞒着李荩忱,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

李荩忱怎么都没有想到,乐昌这个丫头竟然用这种方式帮了自己一把。虽然李荩忱不知道当初乐昌看到了为什么不说,但是他也清楚,让弘农杨氏主动和自己联络,乐昌这确实是帮了大忙。

乐昌在巴蜀之战开始前给李荩忱写的信上曾经明确的说,自己会竭尽全力帮助李荩忱,李荩忱没有想到乐昌的帮助竟然会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到来。

不过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李荩忱等待这个答案也已经很久了。他微笑着从怀中将自己珍藏的锦囊掏出来展开,锦囊上的杨树花纹甚是醒目。

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后悔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况更复杂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关那畔行第一四八二章 朱红色殿门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亏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线第二二零二章 破敌先锋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丝第一五八六章 让半边天也动起来第一六四七章 潼关下,火炮初战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与丝绸之路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千四十一章 谈判筹码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决战方案第六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第一七五五章 年轻的白袍第一二三一章 动脉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气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么?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一三八章 尉迟家的态度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惊一乍第一六七二章 混账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灭,天下一统第一三三八章 未败已败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一八四五章 这个冬天不好过第一千二十五章 战争的演变第一九五三章 未来,当在他们手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还不晚第两千零一章 “如数”,“足额”第一二二七章 树干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书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汉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五八一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第五十八章 夕阳(加第二更)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第一四六八章 听雪问政第一三三八章 未败已败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一九章 乐昌的爱第二零二四章 回马滩头,激战不休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钱第七百七十三章 会好好考虑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为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第四百八十八章 战郫江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四百八十章 援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禀报打仗?第二二二零章 西门,西门!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树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动,尔倒是先来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万世基业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长城第八百零三章 主动撤退?第一一八六章 萧氏的担忧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维艰第二一七七章 惊天一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观的感觉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辞第七百零五章 大变将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一六八一章 禁卫军初战第一三九七章 静水之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火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十七章 弱点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发展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关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没问你!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一九零一章 韦圆成的表现第六百四十四章 难得的破绽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七百六十章 同时突破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八百一十七章 会不会是罪人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千二十五章 战争的演变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二二一一章 难得的赌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