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经济

提到这个问题,唐亦舜顿时露出捉难的神情,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见李荩忱的目光飘过来,唐亦舜深深吸了一口气:“启禀将军,钱财所剩无多。”

“哦?”李荩忱显然对于这个结果有些诧异。

他并不介意自己麾下的这些官员花钱,但是他必须得知道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花钱和乱花钱是两个概念,李荩忱也没有指望着唐亦舜他们能够吐出源源不断的金元宝出来,所以花钱是肯定的,不过蜀中素来是天府之国,之前虽然经过战乱和灾害,但是府库之中并非一穷二白,谁都得留点儿保底的以应对不时之需,更不要说各大世家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峡江唐氏,几乎将家族的积蓄都赌上了,如果现在说支出的差不多了,那李荩忱一定得问清楚。

唐亦舜沉声说道:“无论是工坊建设、城池修缮,还是军队招募甚至是农耕用具打造,都需要一定的钱财投入,我们的府库之中钱财本来就不多的,现在已经花费的差不多了。不过淑霞认为,这些钱财既然投出去了,在不久之后肯定是可以得到回报的,而且按照将军所吩咐,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不得不做,与其让这些钱财烂在府库中,不如让其造福百姓。”

顿了一下,唐亦舜还是有些为难的说道:“不过将军征战在外,属下担心将军不了解巴蜀的实际情况,再加上消息往来迟缓,所以和蜀中诸位商量之后擅作主张,还请将军恕罪。另外府库之中钱财已经所剩寥寥,恐怕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为大军征战提供更多的军饷,如果牵扯到巴蜀安危,属下愿意负责。”

一边说着,唐亦舜已经站了起来,大有直接跪在地上请罪的意思,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是他最后拍板做决定的,这个时候自然也没有缩在后面的道理。

唐亦舜这样紧张兮兮的,李荩忱反倒是不好意思了,毕竟当初走的时候是他放权给这些人的,本来大家的利益就是一致的,因此李荩忱倒是不需要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更何况李荩忱在走的时候都已经将具体的方向都安排下去了,剩下的细节问题实际上就算是李荩忱身在巴蜀也不会过多过问,他必须得给手下这些人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当然也可以给自己减轻一点儿压力,并且这个目的有些时候占据主要。

因此就算是唐亦舜等人干出了什么不算太出格的事情,李荩忱也并不会责怪他们,更何况李荩忱让他们做这么多事,如果不花钱的话他们就办成了的话,那李荩忱才得好好考虑考虑呢。

看大将军脸上似乎并没有露出不愉的神色,唐亦舜和徐德言倒是有些惊讶。对于唐亦舜来说,想要办成李荩忱临走的时候吩咐的事情又不花钱那是不可能的,能够将钱财控制到没有花的一个子也不剩,实际上他已经尽力了,不过即使是如此,他还是做好了被大将军责罚的准备,无论如何这都有自己没有统筹好以及没有请示的责任在里面。

李荩忱倒是笑了一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做的没错。”

议事堂上紧张的气氛顿时舒缓了些许,而李荩忱沉声说道:“这些钱如果堆在府库中,那么只能让人安心,但是如果能够花出去,而且每一点都花在刀刃上,那才是真正让人安居。我们不要怕花钱,正如伯贤刚才所说,只要以后收得回来,那么我们现在花费的就是值当的。”

李荩忱这个观点显然让唐亦舜和徐德言都有些诧异。

好像大将军并不喜欢攒钱?

李荩忱伸手敲了敲桌子:“历史上文景之治积攒了那么多的财富,可是在边境上依旧屡屡受到匈奴人的欺压,而汉武大帝大展雄风,虽然将文景之治的积蓄挥霍掉很多,但是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匈奴人远遁三千里,从此大汉再无北境之忧,并且可以集中国力整顿内政、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引外来之财富,富贵华夏之子民。因此汉武大帝虽然穷,但是却依旧是后世敬仰的一代帝王。”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目光落在徐德言和唐亦舜的身上:“现在你们两个一个即将执掌汉中、策应西北,一个更是执掌巴蜀心腹之地,财政这一块一定要树立‘敢花钱’的观念,只要我们在事先做好规划、让钱财花的有的放矢,那我们就不用担心缺钱。我们花出去的钱财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润,就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有更多的钱可以使用,而多出来的这些钱可以折成军饷和运输粮草等等的费用,这样战争也不会影响到民政的发展,这样总比所有的钱财都堆在府库之中来的划算。”

虽然唐亦舜和徐德言都是受过良好世家教育的人,但是李荩忱这怎么都有些超前的金融思想着实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不过两个人还是隐约意识到了这其中的道理,一齐拱手:

“属下遵命。”

而李荩忱轻轻呼了一口气,他不指望他们现在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礼节一千年之后的金融思想,毕竟就算是后人,如果是初学的话恐怕也需要反应很长时间。因此李荩忱现在还是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让他们自己去按照自己的安排一步步实施。

不过这也给李荩忱提了一个醒,现在巴蜀已经不再是那个在乱世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的小团体了,因此战争将不应该几乎在整个团体的决策中扮演绝对重要的角色,至少自己应该多抽出来一些时间和精力放在民生和经济建设上,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钱财不但可以支撑战争的继续,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战争武器。

当打垮敌人的经济时候,这战争也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尤其是唐亦舜等人经济思想的落后,让李荩忱更是不得不着重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如何才能刺激巴蜀的经济转型,种田很重要,但是不可能只是种田,尤其是巴蜀和南中丰富的矿产和林木,更是让李荩忱有发展初级工业的资本。

看来自己是应该继续采取一些措施刺激经济的发展了。

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连狗都不如?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二零五四章 持节北方,比肩苏武第八百五十一章 战利品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见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气第二一零零章 城门洞开,汉骑入城第七十章 冲杀第二零七一章 御驾渡白沟第一一五四章 绝人之路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一三九七章 静水之下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让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七百零四章 原谅我的任性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选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七百五十八章 虚实不定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欢喜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尴尬第二百三十二章 萧湘第两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赏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么安置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欢喜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国祸水第一五六二章 海军的欠条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钩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刘玄德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历史舞台的李靖第二百七十五章 莺啼第一四四六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华如水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厂规划第三百五十二章 敌袭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机会和没机会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一九三九章 医疗发展的好处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纯,逃!第四百三十五章 灯下人如玉第二二零二章 破敌先锋第七百章 还不冷血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五百零七章 惊人的消息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枪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么第一一八七章 忍无可忍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七百零三章 必须要做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门第五百九十二章 背负罪名第一五七九章 更广阔的世界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来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陈仓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墙头草的典型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账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风浪急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一九零一章 韦圆成的表现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尽第二三四八章 老乡?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见略同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难逃第五章 山路第八十九章 听一言(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华夏一体第九百七十一章 两线作战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帐第一千四十二章 谈判?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么安置第七百二十九章 识时务者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类第一七三一章 断后也是老夫来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第一一六四章 父亲第十章 往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