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

“你还真的用力啊。”李荩忱佯装生气,实际上对于久经战阵的他来说,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力道,不过就是小姑娘撒娇罢了。

乐昌心疼的便要蹲下身看,这个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夫君,更是自己爱的人,若是真的踩疼了,那自己也会心疼的。不过自己刚才也只是为了打断他,并没有真的用力啊······

“乐儿姊姊可不要被夫君骗了,他装得可像了。”萧湘毫不犹豫的拆穿了李荩忱,挑衅一般的看了李荩忱一眼,算作是对刚才李荩忱调戏她的报复。

而李荩忱大度的摆了摆手:“这点小伤小痛算不得什么。湘儿,你凑过来,某给你讲讲昨天的风月无边。”

“我不,我吃饭。”萧湘果断的拒绝。

“繁儿?”

“妾身······”尉迟炽繁顿时左右为难。萧湘年纪还小,连李荩忱都把她当小孩子看,所以和李荩忱没大没小的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谁不知道李荩忱可是最宠着这个小丫头。但是萧湘可以随口说出来的话,尉迟炽繁可不敢说。

“夫君,吃饭吧。”乐昌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个家伙昨天把自己折腾得够呛,现在又开始刁难萧湘和尉迟炽繁。

看着乐昌面色不善,李荩忱很听话的点了点头,刚刚喝了两口粥,就听见了敲门声。

“殿下,成都工坊大匠吴凭求见,说是工坊无意间研发出来了一块宝石,献给殿下。”李平在门外说道。

“先拿进来。”李荩忱眉毛一挑,倒是有些好奇。

成都工坊的大匠吴凭是欧阳莫在巴蜀收的第一个弟子,为人稳重,而且本身就是巴蜀本地小有名气的工匠,欧阳莫对他很是欣赏。这一次欧阳莫带队北上考察汉中等地的工坊建设事宜,就把一直视作心头肉的成都工坊交给了吴凭。

对于欧阳莫,李荩忱当然是很信任。这位曾经的南陈大匠几乎把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奉献给了巴蜀的工业建设,所以基本上欧阳莫举荐的人才李荩忱都不会拒绝。

毕竟李荩忱还没有强大到知道这个时代都有什么样的人才,具体都是谁的地步,所以欧阳莫的举荐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一名侍卫端着一个盘子走进来,而乐昌三女的目光很快就被盘子上熠熠生辉的那一块宝石所吸引。

李荩忱更是瞪大眼睛,这一块宝石的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而中间一部分竟然是透明的,虽然中间还有很多杂质和气泡,但是李荩忱几乎脱口而出。

这就是一块琉璃。

这帮家伙竟然把琉璃烧制出来了。

琉璃,实际上就是彩色玻璃。只不过因为琉璃在很多情况下都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烧制非常困难,一旦里面出现大量的杂质,那么就会影响到美观,无法再用。

因此在中国古代,琉璃长期以来都是贵族才能享用到的,紫禁城在修建的时候就用类似的办法烧制了琉璃瓦作为皇室尊严的象征,也从而完美的诠释了“金碧辉煌”这四个字。

不过在历史上,琉璃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宋代,而到了大规模使用则是在明清,然而一直到清代末年,中国的琉璃也一直没有出现类似于玻璃那样透明的产品,更或者说长期作为观赏品的琉璃,富有颜色显然要比透明来的好看。

而且因为玻璃本身容易碎裂的原因,人们对怎么应用一向不太感冒,甚至还有一句诗来形容“彩云易散琉璃碎”。

所以当李荩忱看到琉璃的时候,饶是他已经习惯了遮掩自己的秘密,这个时候也险些脱口而出。不过还好没有说出来,否则恐怕就真的很难解释了。

工坊无意之间烧制出来琉璃,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这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一直在鼓励工坊利用现有的条件对产品进行探索和改进,并且积极研究勘探队伍从南中等地带回来的新矿产。

归根结底李荩忱就是在鼓励工坊的创造性。

创造力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李荩忱想要让巴蜀不再局限于农业,那么就必须要鼓励工匠们的创造力。

李荩忱从来不认为华夏民族是缺少创造力的民族,四大发明以及其余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机械创造都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创造力上,大陆文明同样不亚于海洋文明。

至于为什么华夏文明最后却逐渐失去了创造力,甚至到了清代末年已经开始到了故步自封的地步,在李荩忱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外界压力。

在汉唐的时候,实际上华夏民族的疆域就已经拓展到了四面的边界,东边是大海,西边是戈壁和高原,北面是雪原,南面是充满瘴蛮之气的热带雨林,甚至可以说整个神州大地上所有适宜生存的地盘都已经被华夏民族囊括在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大汉“以强亡”。

实在是没有对外扩展的余地时候,内部矛盾自然就会激化。

而到了明清时期,同样也是一样的问题,甚至到了清代,原本的北方威胁都已经消失,统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故步自封的地步,比如某个自封“十全老人”的皇帝。

这种没有外来压力的故步自封自然而然导致了创造力的流失。当大家满足于现状的时候,就无从谈起创造,更何况满清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于这些奇巧淫技也是多加打压,这种由上而下的阻拦自然就彻底扼杀了华夏继续自发向工业社会迈步的可能,而那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随之死亡。

相比之下,狭小的欧洲注定了上面的人们只能为了争夺小小的地盘而拼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创造出来更有效的赚钱和杀敌方法就变成了比温饱更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只有有了钱、打败了敌人,才能保证自己的温饱,所以强大的外界压力让他们没有办法丧失掉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说华夏民族是得天独厚也好、是命中注定也罢,但是不能说这个民族就不存在创造力。

看着眼前的琉璃,李荩忱一时间有些感慨。

自己一定要将这个民族带出这个注定的命运。

PS:本章节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渔翁之利者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七百七十九章 难缠的在后面第一九八八章 这不是田忌赛马第三百零五章 华容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账第二零四七章 征战经年,终有今日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馅饼第九百九十八章 战俘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输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万世基业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百七十六章 泼墨第一一二三章 回乐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宁静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二零二五章 突击队第二三四七章 “执手相看泪眼”第四十九章 乱战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百章 继承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战场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浑来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车薪也算给第一九一八章 迁都之念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读第一三五九章 变得真快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难处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荩忱的兵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样的宫闱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黄沙第一八四六章 韩擒虎的杀威棒第二二六七章 周边局势第一一五零章 正当时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二百一十三章 抢滩第一八三八章 劳逸结合第一八二一章 两个混世小魔王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七百八十五章 驱赶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里第一三三八章 未败已败第二一一八章 陛下之寿三千霜第一九四三章 以后同殿为臣,应该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变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赏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赏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与弃子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墙头草的典型第一六八八章 王轨的去向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三九九章 一边倒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节上传错误,补偿加更一章)第一六一八章殿试题目第一八三八章 劳逸结合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赏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一九六九章 君临河内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一四三三章 且战且走第二一五三章 大汉自有国情第四百六十章 陷阵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一七一八章 要拦住他第一千九十四章 汉家龙旗第五百零一章 铁门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二零九一章 雁门关上,人心浮动第九百六十七章 乐昌的请求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见顾野王第一三四四章 大汉虎将第二一一六章 编排朕的八卦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动干戈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时间第一九九五章 独孤永业会怀疑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难以为继第一四一二章 骗不了我第一八二五章 钱庄的问题第二百四十六章 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