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处

而一切,或许可以从这个小小的琉璃开始。

“让吴凭去御书房,”李荩忱霍然起身,“某马上过去。”

说心里话,吴凭有些紧张。

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面见李荩忱,面见这个一手打趴下北周、分化了南陈的年轻君主。

但是这并不代表吴凭害怕李荩忱,相反,对于以吴凭为首的巴蜀人,尤其是巴蜀工匠们来说,他们最想感谢的便是李荩忱。

士农工商,工匠是社会的第三阶层,这意味着他们在从生下来就有自己的一份工作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这就意味着当发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会受到更少的尊重和照顾。

吴凭是一个不错的工匠,可是乱世之中大家吃饱都是问题,谁还想着哪里需要动用工匠,盖个房子也就是自己解决了。所以在李荩忱入蜀之前,吴凭实际上过的很潦倒,他的师傅是为官府制造和维修大型弓弩器械的,可是到了吴凭这里,只能做一个木匠。

不过好在李荩忱改变了这一切,吴凭到现在还不敢想象当自己听到这个新来的统治者需要大量工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说来也有些惭愧,当时他还以为李荩忱是要为自己修建宫殿——这对于乱世之中的君王来说很常见,毕竟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皇位可以坐几天,所以还不如及时行乐。

这一点陈叔宝和宇文赟都很有经验。

可是吴凭发现自己错了。

李荩忱是真正想要建设一个强大巴蜀的人,他并没有修缮宫殿,而是先召集人手兴建工坊。

看着庞大的工坊拔地而起,看着来来往往的壮丁劳作,看着流水线生产的恢弘,吴凭真的后悔自己为什么早生了十年,否则正当壮年,或许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不过即使是如此,吴凭也是成都工坊当然不让的最大功臣。

欧阳莫需要统筹整个巴蜀的工业建设,而且年事已高,因此实际上成都工坊这个李荩忱麾下除了南部郡造船厂之外最大的工坊——造船厂主要是因为体型大——几乎是吴凭一个人主持建设起来的。

想到那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工坊,想到成百上千挥汗如雨的工匠,想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庞大流水线生产,吴凭就如痴如醉。

这是他的心血。

这也是为什么吴凭看到李荩忱的时候多少有些忐忑,成都工坊现在首要的任务是生产霹雳车,而此时吴凭他们却抽调了一小部分人手试验新的材料,哪怕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这个东西的确很漂亮,但是在一向务实的殿下面前,会不会得到赏识,实际上吴凭心中根本没有底,若是殿下因此恼怒了,觉得他们不务正业,那么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成都工坊。

不过李荩忱倒是出乎吴凭的意料,饶有兴致的问道:“烧制出来同样的东西需要多久?”

“启禀陛下,这一次实际上是大家的无意之举,如果想要摸索出来其中的门路,属下认为至少需要三到五天。”吴凭急忙说道,他也不确定当时他们都采用了什么办法,回去少不得还得一点一点的尝试,如果运气很不好的话,恐怕十天半个月都弄不出来,不过在这里吴凭当然不敢直接和李荩忱说透,否则岂不是显得他实在是太无能了。

瞥了一眼有些纠结的吴凭,李荩忱已经大概能够揣测到什么,不由得笑了一声:“那好,本王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不但要烧制出来一样的东西,而且还要保证这里面尽可能少的存在气泡和杂质,这你可能办到?”

一个月的时间当然足够了,吴凭轻轻松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思被李荩忱看穿了,更不敢怠慢:“遵命!”

李荩忱点了点头,玻璃可是一个好东西,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个时候面世,那么不仅仅意味着人们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又多了一种可以选择的材料,更意味着放大镜、眼镜甚至是望远镜都能够先一步问世。要知道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千里眼和眼镜,只不过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用珍贵的水晶或者玳瑁制作的,那绝对不是寻常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而玻璃不一样,其有着和水晶、玳瑁差不多的作用,但是成本却远远低于后两者。后世大规模的烧制告诉李荩忱,只要能够掌握住其中的关窍,那么玻璃制品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

更不要说千里眼,也就是望远镜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了。

李荩忱的重视让吴凭感到自己没有白来这一遭,更是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集中几个骨干攻坚。

而想到了什么,李荩忱紧接着问道:“既然凑巧,那便说说现在工坊里面霹雳车的产量怎么样,有多少可以补充给白帝城?”

霹雳车是经过李荩忱和欧阳莫联手打造的大型投石车,其蓝本是三国时期刘烨发明的大型投石机,在之前的襄樊之战中就曾经展露过风采,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投石机。

对于未来注定要征战天下的蜀汉军队来说,霹雳车当然是不可或缺。只不过这样庞大的器械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生产的,原本的南部郡工坊已经转而造船,而汉中和襄阳的工坊尚且还在建造,因此成都工坊就是现阶段李荩忱麾下唯一能够生产霹雳车的地方。

对于这些数据吴凭当然是烂熟于心,当下急忙回答:“启禀殿下,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二十台左右,其中四到五台供应襄阳前线,两到三台供给汉中,一到两台供给西北,所以剩下能够运往白帝城的每个月只有十台左右。”

李荩忱皱了皱眉,说句实话,数量实在还是有些少,毕竟在李荩忱的设想之中,上百台霹雳车同时爆发,绝对可以有摧枯拉朽之气势。不过李荩忱也清楚,这个时代的城墙并不存在包砖城墙,这些普通的夯土城墙实际上很难招架七八台霹雳车的集中进攻。

更重要的是现在成都工坊的产品也不可能只供应白帝城,襄阳前线那里还有一定的缺口不说,汉中和西北也需要霹雳车的帮助。

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第两千零三章 席间惊变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七百零二章 孔范第六十一章 哨骑第一一六六章 童谣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二百四十七章 顽强第七百七十九章 难缠的在后面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第三百一十章 解脱第八百四十章 进退有据第二二一三章 防御薄如纸第一八五八章 未战先怯,不足为虑第一九二二章 绝不偏袒,问心无愧第一四九零章 天圆地方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计划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书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欢喜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一一九零章 选秀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与弃子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第一六八二章 突进,羽林骑!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阳吕梁之战——隋唐盛世的滥觞第一二八零章 内府第二一零六章 登铜雀第二二七六章 最恶劣的思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弃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为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辞第一九三七章 从内府到内廷第一五零六章 神医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经熟悉厮杀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进一步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场豪赌第二一一二章 来生还是兄弟第九百九十八章 战俘第二百九十五章 镇定第一百六十三章 画卷第一九六四章 战争,近在咫尺第一九八四章 甲骑的哀鸣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千二十五章 战争的演变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还不要脸?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二百三十二章 萧湘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六百五十七章 谨受教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将士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一二五二章 晨戏第四百九十八章 难测第一九九九章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战,狼尾滩!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线第一七六四章 王谦的准备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变化第一百七十六章 泼墨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三八八章 抠门的陛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奋短兵序章 白袍第一六四七章 潼关下,火炮初战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迟宽的无奈第二百三十三章 带她走第一三零五章 走还是不走?第二三四八章 老乡?第一五二三章 谋求决战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实的训练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四百八十九章 切断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注定的对决第二百三十八章 隐约雷鸣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三百二十五章 温泉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一二二章 为将者第一六八零章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第两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将军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为艰难第八十一章 承远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