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揭秘

漂洒洒落下来,相当温柔,许多人犹在梦中不知道。待到天亮雪就停了,人们起床,惊喜地发现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树枝都落满了雪,好漂亮也!

所谓“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已经不适用于帝国,由于解决了农业问题,帝国官府就有足够的力量照顾自己的子民,切实贯彻“仁义”之说,因此雪天的到来,增加的是出行的麻烦和人们的生活乐趣。

差不多接近中午时分,天空干爽,小小的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空中,沿着江岸,一人身披紫貂大衣,悠闲而行,身后不远,两个壮汉只披单衣,牢牢跟定。

禁军一路封锁过去,任何闲杂人等通通不允许通行,皇帝迈步踏上万里长江第一矶——燕子矾。

呼吸着清冷新鲜空气,满意地踩着新雪,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皇帝的心情非常好。

燕子矾三面临水,悬壁陡峭,站在边上,遥望八卦洲,四面江水环饶,洲内水系纵横,树木成林,田野陌,好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脚下惊涛骇浪,乱石穿空,溅起千堆雪!

帝国的繁华,千艘航船布远近,东行西去,将帝国广大疆域的丰富物产送至京城。再运走江南庞大工农生产大机器地产品,行销全国、甚至绕地球半圈。

燕子矾似乎就得皇帝一个人坐着,禁军远远地包围,就连皇帝身边两员大将也是占据高点防护而不贴身警戒。

且慢!皇帝不是一个人,他打开大衣,一个仿似瑶池小仙女的小女孩从衣襟处探出头来,正是皇家级享受——人形暖炉!

小女孩生得冰肌胜雪,眉目精巧。仿似洋娃娃一般,事实上也确实带有西方的血统。那雪团似的女孩儿哟,她仅仅露了一下头,就钻进了皇帝的大衣深处,她就象一只饥饿的小猫,用她那八岁的如春花瓣的芬芳小嘴儿。起劲地咀嚼起皇帝血脉搏动地地方。

她的贝齿用力地啮咬,香舌就象舔冰棍一样,很快地在上面涂了一层口水,尤其是顶端,更是她重点照顾的地方,她用她小巧的舌尖在上面一圈圈地来着氹氹转菊花园,而八岁大的女孩那纤巧的青葱嫩手,灵活地拈动着皇帝地袋子。

阵阵电击般的快感迅速扩散到全身,皇帝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快活地享受着小女孩的乐趣。

皇宫内廷经常出动。到全国搜罗这类的极品小女孩入宫供皇帝玩弄,只要长得标致漂亮的。就是皇帝的猎物。

如今坐看如画江山,腹下处小小萝莉在努力工作。人生不亦乐乎?

皇帝一个人占据了风景如画的燕子叽,有违“不拢民”的政策,过于奢侈。

初时皇帝也是执行着“不拢民”政策,但后来发现,适当的强势和奢侈,更令子民归心。

人们害怕甚至憎恨强势人物,因为他们挡着人们地道路,可是人们也向往着、更加习惯于服从强势人物。以贴近这些强势人物为荣,甚至为争夺坐在他身边的位置而打得头破血流。

过于谦和地皇帝不一定完全拥有子民的忠心。正象你做皇帝不纳后宫令子民们会怀疑你有病一样。

所以皇帝就来了一回奢侈,也并不是天天来奢侈,而事实上,想来游玩地子民们到得燕子叽边,看到皇家的金边青龙旗,大多数人都是遥望着,恭恭敬敬地鞠躬,一些死硬帝国主义者甚至下跪叩头,他们带着无比羡慕的目光,看着两个官儿大摇大摆地进入警戒圈内,也令那两个官儿小小地满足了一下虚荣心。

他们正是庞统和马良,皇帝核心圈中的幕僚长,庞统长于出谋献策,行政能力也很强,马良则掌握着最重要的东西——情报,他习惯于从实际的角度对决定进行检视。

此时两人沦为快餐店的送餐工,一人提着一个大大的食盒,往江边走去。

见着皇帝地背影,庞统爽朗地笑道:“陛下,臣等来迟,还请恕罪。”

皇帝回头,淡然一笑道:“饿坏了朕也,汝等该罚!”

庞统嘻嘻笑道:“那呆会儿臣等就自罚三杯好了。”

皇帝失笑道:“如此的惩罚,想来谁都会争来被罚了!”

君臣说着笑,庞统和马良向皇帝鞠了一躬,在无人之处,皇帝允许他们不必行大礼。

两臣子打开食盒.浓郁地香肉味道扑鼻来,那是京城出名的四季饭庄做的卤狗肉煲,揭盖后犹冒着滚滚热气,再取过几碟小菜和鸡饭,还有茶水和酒。

皇帝眼睛一亮,先用带来的茶水洗了一下手,然后变身成为阿三,伸手拿起一块狗肉大嚼起来,连汤带水,边吃边含糊地道:“好吃!好吃!”

今天皇帝找了身边的两个重臣一齐来赏雪,顺便商议事情,声明由他们去街上买现成食物当中午饭,就不吃宫里做出来的美食了。

果然,家花香,野花味道也不错,天寒吃狗煲乃乐事也,吃得三个完全体阿三在那里咀小指头,十分快意。

皇帝将小箩莉释放出来吃饭,她笑吟吟地坐在皇帝的膝上,履行一个合格的人形暖炉的职责。

别以为帝国核心三个家伙凑在一起,必说国家大事,哪知他们三个尽说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个说南洋新到的椰子糖不错;那个说前几天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舞蹈真可以,偶还亲自给主演送了花,可惜她正眼也不瞧偶一眼;最后一个咸湿家伙逗着怀中的小女孩,说国人与鬼妹生的第一代混血儿顶顶漂亮,第二代以后就渐渐不太行了,旁边一人接上来道:“不然,以陛下的‘基因’,和她生娃娃,包保更加漂亮,如果不信,尽管试试看好了,偶出一百两银子赌注,一赔十,陛下若是输出

比去赌太阳从哪边出来,长江往哪流一个样!”……

三人仿似朋友聚会,庞统谈笑风生,完全挥洒自如,马良则稍稍有点拘谨。

庞马两人与皇帝之间等于半属下半朋友的关系,庞统是皇帝私人幕僚长,待遇比照帝国内阁次辅(高于尚书刺史),他的工资是皇宫内库出而不是国库给;马良是掌握国外情报的大老板,以情报机关“汝不可被人知道”的特点,情报机关是“不存在”的,在帝国公开的开支表不会有情报机关的预算开支。两人相比严格遵循官体的其它官员,有着更大的自由天地。

二个半恶棍(马良本是好人一个,但近墨者黑,已经成为半个恶棍)吃饱喝足,这才剔着牙齿,呷着浓茶谈起正事来。

庞统抱怨道:“最近因为弹劾贾文和之事,一大帮人上门,查探偶的态度,想给偶洗脑,几乎将我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马良好奇地问:“那你怎么说呢?”

庞统双手一摊道:“还能怎么说,只能对这个说你说得有理,对那个说你也讲得不错!”

突地他话锋一转道:“陛下,您的十二皇子,就是在通用机械公司的那一个,您知道不?”

皇帝随意地问:“什么事儿呀?”

“通用机械公司发明地东西多。销路好,就意味着财源滚滚,十二皇子是通用公司的一位首席科学家,上门找的人多,他受不了麻烦,就给自家的大门连接做了一部水压机,上门求见的人须得自个儿打开门,每次就给他家里的水塔压上三吨水!”庞统兴致勃勃地道:“偶准备找十二殿下要来图纸。原样打造一个!”

“这孩子!”

身为皇族子弟,他们衣食不愁,皇帝陪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过另一种生活,不要过度着迷于权力,较少让他们涉足于军事和政治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和自然科学领域。

皇帝上窥天机,小小泄漏一下,皇子皇女们就能在这两方面建树甚多,皇族子弟控制帝国股市的总份额足足有9.8%,如当了十几年皇太子地大皇子李礼祥就在昆虫植物领域堪称大师级人物,许多昆虫植物的发现者都冠以他的大名,他认了第二就无人敢称第一。

……

话入正题,马良冷哼道:“贾文和谋略深远,功在国家,岂是他人想参就倒的。”

庞统难得肃容道:“众官来势汹汹。多位尚书联名上书,同参贾文和。贾文和苦不堪言!我等也须给他们一个交代。”

皇帝很没良心地道:“看到朕的手下这么有生气,朕心甚慰也!”

庞统冷笑道:“大佬!火一烧起来。可就是莫测了,那帮人不仅参贾文和,连鲁子敬也糟了秧,他们连他一起参!”

皇帝嘴里咕噜一声道:“那是那是,他们是一条线上绑着的蚂蚱,谁也跑不掉。”

看到皇帝仿似事不关己地样子,庞统翻白眼道:“陛下,您教导我们说‘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现在倒好。本朝的文官不怕死的程度比起武官来厉害多了,他们好战的程度,远远强于武官!”

马良一语中的:“兵危战险,文官之所以好战,全因情报不足使然!”

完全说对,一直以来,帝国喉舌的宣传机器都是大力宣传帝国军队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帝国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光荣事迹,对于帝国军队进军时遇到的困难、遭遇和麻烦则少说免提,也就是典型的“报喜不报忧”,“形势一片大好”,古往今来的政权莫不如是,当权者都善于把自己最好地一面展示给他人看,把差的一面深深地收藏起来,同时在宣传时无限放大敌人地缺点,无限缩小敌人的优点,说政治是朊脏地,绝不为错。

严加保密,大力洗脑的结果不仅是普通子民们信以为真,搞到最后,就连官僚们也是中毒非浅,对于贾诩敢于单方面与敌人媾和而火冒三丈,人人叫嚣着要给点苦头给贾诩尝尝。

文官们可以容许武官在为帝国的征战中得到超过他们的待遇,但绝不允许武官拿着高工资却做出有辱国体的事,所以他们对于贾诩的弹劾理所当然。

庞统看着皇帝道:“陛下,我们是否应该解密了……”

谁都没有说话,大家都在发呆,风呼呼地吹过,越吹越大,天地变色,下雪了……

……

一周工作日之星期三下午,京师的各大衙门的堂官,主要是尚书,还有一部分待朗,在上班时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大家一齐去中央档案局参观,马车已经在外面侯着了。

抬抬脚上了马车,很快到到达了目地地,

中央档案局位于建业的高处,是一座足足有九层楼地大厦,露出地面七层,在地下有二层,两边还有子楼,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窗子尽是玻璃窗,这样的建筑在高楼林立的建业也属罕见,它骄傲地俯视着山下的矮小房屋,帝国为了建好它付出了很大一笔的预算。

由于文化的发达,中国人向来都是炽热的历史记录者,今天的青龙帝国的龙首,更是一个超级自大、自恋狂,为了记下他的伟大光辉历程,他直接参加的历史要记下来,子民们跟随他的历史也要记下来(无意中激发了大家青史留名的兴趣),为此,他批准建造一个大到离谱的中央档案局。

负责人已经在等着他们,那是一个年过三旬穿着旧军装的男人,脚有点,从他身佩的勋章标志表明他是一位荣誉伤残军人,得过帝国黄金青龙勋章。从他的个人履历来看,他在退役前是个出色的后勤军官,从马上掉下来摔折了腿,转业就到中央档案局做工。

帝国对于自己的军人照顾得非常好,一些伶俐的聪明的伤

,照样有机会加入官府,干上体面的工作,官府人员百分比要接收伤残军人,不得歧视。

于是官府中的官儿,足的、断臂的、少腿的,独眼的、破相的……不能说一捉一大箩,但不时见到是不争的事实,曾经有些人在私底下发牢骚,认为有辱官方体面,然而谁都不敢公开反对皇帝这项政策,反对者会被征入伍,派去最危险的地方……

不过官府向来是个神奇之地,不好看的伤残军人有之,更多的是那些漂亮女职员,她们养尊处优,穿戴整洁。按皇帝的设想,坐办公室搞内务的以女人为主,男人则跑外务、种地做买卖,做军人帮他杀人。

中央档案局事务繁多,需要大量的人手来从事文件收发工作,包括分类、核对和归档等,让男人是做不来的,也有违用人的价值观,所以在局里雇来了相当多的年轻姑娘做临时工。

由于涉及到机密,中央档案局向来不搞公开招聘,所需的女职员都是从贵族家庭或者官员、军人的家庭里直接招聘,这么做很有道理,这些人的家庭背景就是对她们最可*的审查。这些涉世不深的少女们,既漂亮又富有,显得容光焕发,极为养眼。

负责人宣布了纪律,当天看到的东西,一律不准记录,一律不得见报,然后他吩咐女职员送上档案。

做得尚书、待朗地咸湿大叔们。他们充满渴望的色眼几乎把用小推车运送档案的姑娘们给吓坏了。

在宽大的阅览室,一个个绿色的带着字码锁的档案被打开来。

官员们翻开送来的档案时,他们的眼睛就离不开眼前地文字了。

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完整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帝国军遇到的敌人凶狠的抵挡、在贵霜中流堡的攻城战中血流成河、人尸可填沟、贾诩强迫当地土著攻城;激烈的游击战不时爆发;往贵霜征伐部族时曾经遭遇地大规模雪崩,导致1人被埋于雪下,尸体至今还收不::烦的后勤线,上军工的艰辛,时刻不保的道路……

一份份翔实的报告,让官员们清楚了贵霜战争时帝国军的窘境。在第二次贵霜战争进程中由于兵力不足,以点防面,防不胜防,敌人一旦出击,帝国军往往就顾头不顾尾,战略上的劣势完全显露无遗。

还有帝国军的真实伤亡报告。帝国军先后进入贵霜三次,第一次轻胜贵霜人,伤亡不大,旋即撤军;第二次是大规模入侵贵霜,结果大规模的会战中成绩显著,杀得敌人多死自己人少,但随即而来的游击战中就陷入了天天死人,最后积累起来地数字达到一个惊人的数目,直到第三次进入贵霜时这个数字才下降,那是因为联合了贵霜人打贵霜人。

除了贵霜战争。还有就是南洋之战地报告,总的来说。帝国军并没有遇到大规模地攻击,麻烦的是环境!

一场飓风。倾刻间伤亡近万人;南洋恶劣的从林环境,导致帝国军非战斗减员严重,在一份陆战2的医官报告上指出:

陆战2师~.梦中被人杀个精光、落入陷阱里,毒蛇、蚊子猖獗无比,由于缺少物资,士兵们甚至学起动物用烂泥涂在身上以防蚊子,随即带来皮肤病。精神高度紧张。只带了一星期的口粮却活了六个星期,水是喝用布过滤后的塘水、河水、露水或者干脆喝雨水。大部分的人都有疾(拉肚子)、黄疸病(食污水引发)和各种天知道的丛林消耗性疾病。

打过仗撤出从林地部队大量减员,衣衫褴褛,体重严重下降,仿似会走路的骷髅,由于患病和营养跟不上,当送到军级综合医院时,军医们发现许多人烂裆,有人一抓就能抓掉一把头发,有地人的眉毛和睫毛正在脱落,有个士兵咬了一口食物就吐出好几颗牙齿……

战争是何等的狰狞!在前线的士兵虽然有种种保障,但谁都不能说自己的明天会在哪里。

“真没想到!”官员们一边翻看这些档案一边说。

又一批档案送上来,那是关于波斯、罗马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报告,从经济、军事、政治、人口无所不包,作了详细的描述,这里面没有任何帝国针对他们的作战计划,不过老谋深算的官员们是弦歌知雅意,完全清楚皇帝的意思!

回去后的第二天,在庙堂上攻击贾诩的行为基本平息,很快彻底地消声匿迹了,而报纸上指责贾诩的行为也全面停止。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眼花缭乱的奖励和人事变动:

贾诩攻占贵霜,于国有大功,特加封为一等公,太尉,荣耀归国;(其中太尉是荣誉衔,帝国实际掌权的是内阁和十二部尚书,但存在太师、太尉、太傅、司空、司徒和大学士等衔头,地位差不多可比拟内阁首辅,地位特高,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

陆逊协助贾诩有功,接替贾诩的贵霜总督职务,假节,赏尚方宝剑,节制诸军;

其余军官各有加恩厚赏,当中两个军官,一南一北,为赵云和华雄,一个在贵霜,一个于北方草原,杀人有功,拓地千里,同时晋升为帝国元帅,而到贵霜和草原打仗者如张辽、夏侯渊、马超等,多升职为上将军衔,反正皆大欢喜,能升职的就升职,不能升职的就封爵,大家排排坐,吃果果,人人有一个;

地方官员也有变动,以凉州刺史程经营地方有功,宣召进京,为内阁上行走,内阁事务,悉得知晓管辖,同时成为内阁上行走的还有辽州刺史司马懿,兵部尚书鲁肃。

帝国,已经开始为下一场战争作准备,无论是个人的思想还是人事的变化,无不紧扣着这个中心而行。蝴蝶轻轻地拍动着翅膀,未来的风暴在酝酿中,假以时日,一场猛烈的风暴将吹遍整个西方!

第34节 对日耳曼统治的对策第60节 罗马蒸汽机第6节 萧山会战美丽的钓鱼岛第40节 反客为主第55节 纷争、潜流(三)第28节 算旧帐(三)第4节 洛神所跳白纻舞第4节 贵霜风云(一)第7节 初识刘备第19节 凹陷部之战第56节 奥古斯妲(一)第7节 绿帽危机第25节 印第安之王(三)第2节 战前的将军第2节 轻取华雄第39节 噬命的围墙第28节 波斯了局(一)第63节 兵临城下第33节 乐极生悲第7节 经营北方江海第34节 西进序曲第18节 狼吃小羊第55节 奥运余波一篇好文第19节 司马折棒子(二)第35节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22节 美洲征服史(三)第1节 青龙盛世第21节 爱之船第37节 屠光北极熊祖宗(三)第7节 到阿非利加去要做个名副其实的皇帝第13节 牝鸡司晨(一)第36节 军务一桩第35节 再干一票(一)第10节 镇外阻击战第40节 再度血战第1节 波斯山陵崩第88节 二次革命第55节 听话才有饭吃第21节 酷刑第70节 夫人英明第68节 激战泰西封II第32节 日耳曼好时光(三)第16节 友情PK第78节 进城会谈第6节 一个士兵JB的命运(二)第45节 爱丽芙娜达第11节 巨p的阿三第20节 司马折棒子(三)第41节 最高危机第10节 大盘点第29节 收官-----关公在谌离第25节 大收获第4章 说明第26节 屠夫文聘第3章 番外话第31节 凉州好风景请假条停更启事波斯波利斯宫第17节 吞并日耳曼(十三)第6节 吞并日耳曼(二)第32节 绝色双姝第27节 梦断楼兰(一)第16节 皇后阅兵第76节 吕宋平叛之困局第4节 工兵开路第31节 公鸡跑进母鸡窝(二)第30节 随军记者(一)第44节 妙才不妙第35节 君临ROMA第28节 人渣李亦奇第20节 皇帝当强盗(一)第10节 波斯人的下马威第3节 飞夺萨莉希亚堡第19节 隔海互联第47节 罗马大乱(二)第15节 大战之后(一)第70节 破邪马台国第22节 如何保持战力第9节 抽水机大破巴姆堡第11节 十个军团也解不了围第85节 蚂蚁搬大象(一)第40节 皇帝不见鸟第80节 那布里之行第45节 刘备出川第39节 伟大的事业第11节 鏖兵克尔曼第47节 公然在大道上……第53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波斯游记第41节 经营西域第77节 吕宋平叛之转机第47节 最后解决(二)第30节 三国英雄的黄昏(二)第42节 凤兮凤兮,故是一凤第34节 文具的用一种用法第26节 可爱的阿三第18节 九一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