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插曲:违令作战

路逃路,过河、丢城、弃寨,日耳曼人心中的怒气填战开始,他们屯兵于早被搜刮一空的福尔米埃城外丘陵处,罗马兵大至。

连“胜”十二场,每次都来得容易,罗马兵虽然有纪律要求,兵士还是懈怠了。

瞧他们冲上来的队伍,人数少且松松垮垮,后面的人队列不整,还大唱“土狗变兔子”之歌,跟随前进,想来日耳曼人会乖乖逃跑。

日耳曼营中百夫长埃诺玛依是位优秀的战士,他渴望战斗就象沙漠里的人们渴望水,打仗时从来都是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得过三枚近战突击勋章,这种勋章主要奖励那些白刃战中的好汉,是军中第二优质的勋章。

这阵子不停后撤,埃诺玛依在营中非常暴燥,有如炮仗一点就着,其他人都注意着不要惹他。

事实上,大家的脾气都不好,经常发生斗殴事件——日耳曼人精力过盛,得不到发泄在敌人身上,就转移到自己人身上,日耳曼许多人闹情绪,他们怀念着跟随女王的金戈铁马的日子,那时多快活啊,不停地打仗,不停地打胜仗。

讨厌目前的状况;

讨厌张辽的命令,他们把免子的绰号安到了张辽的头上,一说到“我们去烤兔子”,弟兄们的脸上就浮出了会意的笑容;

讨厌魏延,身为长官。没有为步兵兄弟们据理力争,而且他没有和他们一起弃营(他也爱惜自己地名声),真不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

凑巧今天埃诺玛依作为巡逻兵值星官,在探子报告敌人到来的消息后,他一边让探子火速去见长官通古斯卡,一边注意观察敌情。

看到罗马人的叼样,埃诺玛依勃然大怒。喝道:“弟兄们抄家伙。随我打他们去!”

日耳曼人大喜!有人带头。就象泄洪的洪水般轰地一声冲破了理智的堤坝。

日耳曼军队一样采取帝国军的“双头领导”,千夫长(团长)——政委,百夫长(连长)——指导员,出兵之令,须得双头连署方有效,以作节制。一般地,政工干部比较理智。政治觉悟更高,对命令执行更坚决。

现在形同虚设,埃诺玛依的指导员也是日耳曼人,经过一个月地培训而已!

帝国正规军地指导员类,可是正儿八经地从政战军官学校中毕业,受过系统地政工培训和严密的洗脑,每隔上一定年份就要回炉再学习(重新洗脑),升团政委时更要经过高级政战系的学习培训。皇帝非常重视。每期毕业时经常亲切接见学生,勉励他们。

他们在军队中,往往起到闸门的作用。

唉。埃诺玛依的指导员带头冲,他X的,又不是攻坚,而是要不战,他起了严重坏表率的作用。

整队向下冲,其他部队也鼓噪跟进,三百多人象一把锐利地钢刀直插上来的罗马人。

罗马人呆住了,他们一向的规程被违反了,日耳曼人怎么这么不乖?!

埃诺玛依拖着鬼头大刀,足不点地,一个箭步,把第一个敌人兜头砍翻,旋风般连过三人,好快的刀!那三人摇晃着身体还没倒下之际,埃诺玛依已经如大鸟腾飞般冲向第五个人,当的一响,两人飞快对上。

那是个老兵了,有点本事,剑盾拼鬼头刀,连挡埃诺玛依十八下。

埃诺玛依大怒,把刀使得上下盘旋飞舞,只见刀光不见人影,风雨不透,滴水难进。

罗马老兵若有队友帮助,护住侧翼,倒是不容易败,然而队列不整,队友没帮得上忙,被埃诺玛依觑个空,一刀将他做了!

身后埃诺玛依的兄弟们早赶过了队长,向罗马兵展开凶猛的攻击。

罗马帝国早期,军纪严明,一声令下,部队遵照不违,如长途行军,队列不变,能聚能散,如臂使指,而且各军队之间的作战力和体力差不到哪里去。

现在地罗马军,已是日过正午,走下坡路了,士兵耐不得疲劳与痛苦,长途行军,队形散乱不堪,整个队列被拉成了一条前后长达十里地长蛇。

最初挨了日耳曼人的一顿揍,稍稍老实,后来连胜,就好了疤痕忘了疼,故态重萌。

被日耳曼人居高临下,雪崩般地一泄千米,沿路吞噬了所有罗马兵。

很棒的“条顿式冲锋”,极短地时间内,一百多个罗马人倒在山路上,日耳曼人死不到十个!

想来当年日耳曼人在公元9年消灭罗马莱茵兰总督瓦卢斯的战斗也不外如是!可惜山路上罗马人太少了,否则包他们无一活口。

只是冲到山脚下,山路变成宽阔的大路、山坡也比较平坦的地方,罗马兵惊魂稍定,在军官的大声吆喝下,拖着疲倦的身体,开始结阵,日耳曼人遇到的抵抗持续加大,但犹占上风——一个憋了许久的家伙开动起来时马力强劲无匹!

山岗上的通古斯卡先是听闻探子说罗马人来了,他有气无力地道:“参谋长,你……”

他的参谋长道:“继续退!”开始部署起来,叫部队收拾东西,准备闪。

门外,有人来报“埃诺玛依带人冲下去了……”,结果被守卫的门官阻住,不让他进去报告,估摸战斗已经打响了,才施施然放人进来报告。

通古斯卡先是一惊,旋且一喜,参谋长怒道:“埃诺玛依胆敢违令,快,去鸣金收兵……”

哪里收得上来,把锣都给敲破了,山下早打得如火如荼。还有多二百多人不得令擅自离营而下去参战。

通古斯卡嘿嘿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传令部队,随我出去杀敌!”

参谋长惊慌地道:“你不能……哎,哎!”

通古斯卡已经走远,临行前不忘把鸣金用的锣也给带走,以免参谋长把锣乱敲,拢他好梦!

无奈地参谋长中只好派人飞报时时与已部保持十里距离的魏延大人。

……

冲到山脚下。眼看大家打成了一窝粥。通古斯卡哈哈大笑。率部队直插敌人群中。

首先找到的是一群人多的地方,雷锤乌光闪过,马上染红,挥舞铁锤,纵横驰骋,谁人可敌?!

他的杀敌气势升到高点,眼看一群罗马兵排好阵势。他却信心百倍,哪怕你结成军阵又能奈我何。

一锤在手,天下我有!

扑向

阵,浓洌的杀气令到本来跑得脚颤的罗马兵从头到脚一起颤。

砰砰砰砰砰……!连串的锤击,罗马兵阵营被硬生生地敲开了一个大口。

没有什么是万能地,遇到巅峰状态地猛将兄,再厚再密地战阵也一样破!

“杀啊!”他酣畅呼喊。部下战意大涨。顿时把罗马兵一阵饱揍。

远处,罗马二十六军团和三十二军团的部队开进……

…………

当魏延带着本部三百个华族骑兵赶到战场时,猛将兄的三千人危险迫在眉睫。

起初打得淋漓尽致。日耳曼人杀掉罗马军一千人,自身死伤不到二百!

他们本来战力惊人,又是生力军,罗马兵远来疲劳,心理上又轻敌,有此战果丝毫不足为奇。

然而,罗马人毕竟有三万人,十比一的兵力优势,能战的兵将还是不少,惊魂过后,集结队伍,即使通古斯卡把十七军团几乎击溃,罗马的二十六与三十二军团呈两把铁钳般围上来。

如果通古斯卡审时度势,掉头就跑,纵然二个军团四倍兵力于他,也徒呼奈何。

可是……正如他的参谋长悲哀地报告道:“日耳曼人作战勇敢,死战不退,着迷于战斗,不怕牺牲,在大部分地时侯都是优点,但在敌人优势兵力围攻下,不懂得保存自己。”

在山岗上看得清清楚楚敌人合围,日耳曼人还在圈中兴奋地大喊大叫,犹不知死期来临,魏延轻轻地摇了摇头。

在他心绪里二个计较:一、马上出动救人,然而日耳曼人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教训,甚至肯不肯撤退都难说。

二、待日耳曼人受到教训,死的人又不太多时,此时救人最好。

于是他吩咐骑兵们道:“下马,休息!”

骑兵们马上遵照执行,根本不问什么。

……

打上一会,罗马兵层层围上,日耳曼人渐渐觉得压力大增,束手缚脚,阵势不断向内收缩。猛将兄左冲右杀,对方军势大阵已成,敌众我寡,如碾盘压至,任你三头六臂,在群战中也是难以逞威!

二十六军团在外围的罗马兵眼看已军已占上风,都变得轻松起来,放松了警惕,高兴地谈笑,唱起了那首“土狗变兔子”之歌,。

忽听到马蹄声响起,骇然回头,见到帝国军的骑兵风驰电掣地从树林中出来,罗马兵顿时大呼小叫起来,急着向队友靠拢——单个士兵对上一骑兵,别想讨好。

步伐跑不过弓箭,弓弦响过,箭枝呼啸而至,只听到噗哧噗哧,箭簇钻进人体的声音,接着就是人的惨叫声连续不断地响起。

三百骑兵以锋矢阵前出,前面骑兵直射,后面骑兵抛射,箭枝在一个方向上突击,立即让罗马兵慌乱起来。

尽管在马上,但帝国军的骑射功夫过硬,直射地基本上一射一个准,抛射地射进人群中,不时传出的惨叫声让罗马兵神经紧张,队形慌乱起来。

“呀!”魏延大刀高举,有如一条出海的蛟龙,霸道地砍开了罗马人地阵形。

沉重而锋利的刀锋,斩将下来,发出惊人的刀啸,转瞬即至。

罗马兵被斩得残肢断头,身躯破烂,他那大刀搅起了漫天的血雨腥风,连串的惨嚎响起,那刀就象活了的一样,斩哪哪就出血,从不落空!

“噗!”重重一刀,斩中一名大个子的罗马兵颈动脉,鲜血就象喷泉般向上喷射!

后面的骑兵高速跟向前,一刀斩下,银光闪过,盾牌斩破,兵器打飞,然后罗马兵只觉得身体剧痛,马刀把头一分为二,头盔仿如纸糊!

马快,刀利!

杀起来就象镰刀刈草,草越密,杀得越快!

杀,杀,杀!

用不到多少时间,受到猝然攻击的罗马二十六军团阵势一下子被捅透,帝国骑兵与步兵见了面,紧接着鸣金声大起,翻译用土喇叭大叫道:“弟兄们,跟我们走!”(喇叭那玩意儿在军中挺受欢迎的)

听到命令,被围的日耳曼人精神大振,相互吆喝,扶起伤员,往缺口而去。

嘿,日耳曼人还是有点好处,每个人都想让弟兄们先过,自己来掩护,没有发生被围军队打开缺口后人人急于逃命,混乱起来,反被敌人打个稀巴烂的惨案。

相互礼让,部队有条不紊地通过缺口。

一部分日耳曼人守着缺口两端,在他们的外围,魏延的骑兵与敌人来回缠战,他们杀上一阵,马势衰竭时拨马离开,然后再度冲锋,散而复聚,聚而复散,来回冲杀。

马铃声大作,罗马人的骑兵也上来了。

与日耳曼人交战,罗马人舍不得上骑兵——那帮家伙太狠了,专门砍马,小标枪也特喜欢往马身上招呼,没法,森林里养成的习惯,最爱打动物了。

罗马是个缺马的地方,哪堪日耳曼人来玩。

上来的约有百骑多,立即兵器交击的锵锵声大作,五分钟之内,帝国军骑兵干净利落地把罗马骑兵全部砍倒!而他们倒下的不过十多骑。

骑射、马刀是帝国骑兵的骄傲,以前帝国军的汉族骑兵,甚至把马背上的民族——匈奴、鲜卑,就在他们的特长上把他们压倒,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对上小儿科式的罗马骑兵,简直是吃他不牙!

看到到手的鸟儿要飞,自己的骑兵惨遭屠戮,罗马兵也打出了火性,狂叫着向前冲。

魏延才不会蠢到和一群疯狗硬拼,指挥骑兵就在罗马军阵边边打转,不冲进敌阵,用马刀与罗马兵交锋。

左砍右砍,或者跑来一阵,再回马杀上一阵,待敌人将要围上来时,即闪。

二条腿跑不过四条腿,罗马兵的标枪与弓箭射来,也被帝国骑兵盾牌挡下。

嘿!本来要是使出弓箭来回敬,只怕打起来更轻松,不过魏延知道张辽的计划,不想过早暴露实力,遂只用马刀去战。

两军一路迤逦战斗,渐渐脱离了接触。

追之不及,罗马人不唱“土狗变免子”之歌了,捉着几名受伤的俘虏,尽数斩死以泄愤。

魏延轻轻松松地把人救出,赶上通古斯卡,后者硬着头皮向他请罪,魏延叹气道:“随我去见张元帅吧!”

第3节 北方军情第81节 九九归一:归国本书说明第24节 情与恨(一)第33节 欢乐颂第24节 又一串珍珠(二)第17节 司马折棒子(一)第15节 消灭弥加第8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第48节 最后解决(三)第1节 波斯山陵崩第39节 公主入宫(一)第46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三)第1节 流金岁月第16节 大战之后(二)第62节 畅游金字塔第7节 孙策之死第30节 收官-----关公取卢没第65节 罗马内乱(二)第54节 纷争、潜流(二)第9节 吞并日耳曼(五)第27节 梦断楼兰(一)第71节 破邪马台国第3节 头上无毛,身带阴谋第3节 图强第10节 红得发紫第5节 一个士兵JB的命运(一)第14节 两军议事第24节 周瑜的终极下场(二完)帝国的聚宝盆二第24节 统治阿三第13节 人才归顺第22节 无间道之祝融发威第92节 途中打一炮第29节 曹操称帝,刘备凑热闹第31节 昆杜斯和阿兰的报告(一)第62节 畅游金字塔第4节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26节 可笑的败北第31节 湿婆李第16节 大战之后(二)第50节 小憩一会第41节 搞惦小能能第67节 神风不神第44节 妙才不妙第31节 三国英雄的黄昏(三)第7节 吞并日耳曼(三)第2节 两条主线第42节 强迫入教第29节 艳后现世(二)第21节 皇帝当强盗(二)第48节 中垒堡之战(二)第25节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第68节 激战泰西封II第29节 艳后现世(二)第81节 九九归一:归国第4节 我们走在金光大道上第14节 关隘上空的锤第51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七)第86节 蚂蚁搬大象(二)第9节 第一天当太守第40节 公主入宫(二)第37节 名将之路(二)第57节 奥古斯妲(二)第56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入教第16节 你有锤头,我有人头(二)第70节 集结号第32节 马家游江南(三)第23节 丢脸的处女秀第26节 可爱的阿三第6节 装药过量第47节 南洋公猴子绝种第65节 罗马内乱(二)第5节 血战查赫巴尔港第74节 荒唐皇帝(二)第24节 征召令第49节 罗马娱乐时光(二)第48节 罗马娱乐时光(一)第10节 波斯人的下马威第6章 24节的阿三文明小例第49节 炮制高句丽君臣(二)第46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三)第70节 破邪马台国第58节 罗马新生活(一)第10节 赤壁大战第73节 搅屎棍第13节 邓艾们的幸福时光第31节 公鸡跑进母鸡窝(二)第32节 随军记者(三)第3节 先苦后甜第49节 罗马娱乐时光(二)第57节 《罗马史》第41节 满街出售绞肉机第11节 巨p的阿三第40节 总督之死(二)第74节 希腊有战火(四)第35节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66节 终极情趣(四)第8节 阿克苏姆人的进攻第68节 激战泰西封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