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

在被万历削职为民前,顾宪成在吏部干过很长一段时间。还曾经担任文选司的郎中一年多。这个部门管什么呢?文职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手续的具体办理。这就是组织部里的组织部。

靠着这一经历,顾宪成在官场积累了大量的人脉。所以在他被削职为民后,仍然在大明官场保持了相当的影响力。

加之南直隶诸府几乎都是科举强府,读书人很多就不必说了,每三年中进士的人也不要太多。因此,东林书院一经重建开学,就具备了极其强大的影响力。

真正的想要求学上进的学子,一心想通过书院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便致君尧舜上的谦谦君子,心怀叵测想要通过结党来提升自己官位的小人,又或者政争的失败者……都不约而同的向着东林书院齐聚。到了朱由栋南下的时候,东林书院已经成了气候,成了大明政坛在野士绅对朝廷发表各种批评意见的主要阵地。

储君出镇南京乃是祖制,大明的文官们一天到晚用祖制来钳制皇帝,当皇帝用祖制来欺负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拦不住。再加上北方相当部分士绅对皇太孙南下乐见其成。所以,对朱由栋的到来,江南士绅们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你来,我们确实拦不住。但也绝不会欢迎,更不用说配合了。

事实上,从朱由栋即将南下的消息传开开始,江南诸省就已经陆陆续续的传出谣言:太孙殿下南下,是来对我们江南人敲骨吸髓的。看着吧,到时候赋税肯定还要加重。

等到朱由栋一到南京就去了黄册库后,江南的士绅们嘴上说太孙忧国忧民,但心里却都是暗暗高兴:来啊!清理黄册库啊!只要你敢清理黄册,我们就能让整个江南四省全都发生民变。到时候你这个太孙灰溜溜的滚回北京都是轻的,搞得不好储位都保不住。

可是太孙殿下去了黄册库后回来就悄无声息了。这让大家憋足了一身力气的拳头没能打出去,多少都有点内伤。

太孙不去搞黄册就算了,连一项加派都没有,让大家完全无法发挥地头蛇的力量。非但如此,太孙还搞起了方山产业基地,玻璃、镜子、眼镜、座钟、骨瓷、绿玉……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士绅们虽然嘴上说着殿下老毛病发作,又钻到钱眼里去了。但身体却在不断的表示:嗯,真香!

而且这事你还不能弹劾太孙及其手下:牛痘的推广已经在全国都看到了效果,玉米红薯土豆的推广也养活了很多贫民,总之,太孙自带一层道德光环。而且太孙赚了钱还干嘛去了呢?每年收养上千名孤儿!你敢弹劾太孙?那你也来收养几千个孤儿?

所以,江南士绅们郁闷的发现,他们用极高的道德标准苛求皇帝很多年后。这位皇太孙殿下也用道德标准堵住了他们的嘴!

好吧,你也就是赚钱而已。也没来动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忍了。

但是,现在这金陵日报出现的苗头,那可真真的不能忍了啊!

“吾自从看到这金陵日报开始,心里就在思考,我们东林书院是否也能办一份报纸呢?”

毫无疑问,太孙不是不想整顿黄册库。而是清楚的看到了,若没有掌控舆论权就直接去动黄册库,肯定是到处民变。所以,《金陵日报》到底意味着什么,顾宪成很清楚。

不光是他清楚,他在东林书院的同事们也很清楚,他们背后站着的江南士绅,只要智商正常,都非常清楚。

所以,作为江南士绅的喉舌,东林入局报业,是迟早的事情。

“叔时此议极好!我辈在这书院讲学,本身便是为了将大义宣扬于天下。但书院重开三年来,我们教了多少学生?便是算上那些来参加过书院一两次活动的,也不过两三千人。而这报纸可不一样啊,一期发行量动辄数万份,十数万份。再加上口口传播,能够影响的,只怕不下百万人!要我说,我们东林早就该办报了!”

“国端兄说的有理。叔时,诸位,我们在此东林聚齐,教导学生,针砭时弊。本就是为了天下苍生!而要救苍生,办报效果来得最快!”

“正是如此,办报!我们东林也要办报!那张以诚手下的所谓编辑都是些什么东西?全是几十年都没法中举的不成器!更有连府试都通不过的白首老童生,听说最近连胥吏之子都进入报社做编辑了。而我东林呢?长期在此学习的三五百学子,未来十年起码能出五十名进士!我就不信了,我们还办不过那群孙山之后!”

“存之高见,我们若是办报,一定办得比金陵日报要好!”

几个老愤青高声嚷嚷一阵之后,迅速的将办报这事给定了下来。紧接着众人开始热情的进入细节磋商阶段。

报名倒是很快就定了下来:东林日报。接下来场地、工人、纸张、版面的设计、主编、普通编辑啥的也都好说。

但最最紧要的问题是:办报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

朱由栋的金陵日报在创刊之前就投进去一万多两白银。创刊之后相当一段时间每天净亏二百两白银。一直到销量稳定后,才陆续的通过秦楼楚馆,普通酒店商家等交来的广告费开始盈利。而且这种盈利在减掉成本后,仍然极薄。在未来扩版到十六版后,还是可能会微微亏损。

当然,太孙殿下办报要的是争夺舆论控制权,些许亏损他不在乎。但你让东林的这些家伙不在乎钱?

不在乎钱就不会那么起劲的抨击朝政了。不在乎钱就不会那么紧张朱由栋去了黄册库了。

照理,这些家伙各个都是进士出身,而且很多都是累世官宦。有的人家里甚至还兼职做海商走私。每家拿个一两万银子出来,那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但,大家都是道德楷模,怎么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呢?君子不言利嘛,老师你一天到晚教育我们不要谈钱,怎么你家里那么多钱?

不要说办报了,就说这东林书院的修复吧,总共也就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但就是这么点银子,也必须要数十位士绅共同集资:不是谁家拿不出这一千多两,而是为了道德名声,不能拿这么多。

但是办报纸和修复书院需要的资金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没有五六万打底,想都不要想。更何况,以东林君子们的高尚节操,便是未来这东林日报销量过亿了,也是绝对不能打广告,更不能在上面刊登什么秦淮风月的——君子不言利嘛。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办报,这亏钱是肯定的,而且还是持续性的亏。

“嘿!可恨那太孙,竟然把一份报纸的售价拉低到了一枚铜板。这可真是花钱赚吆喝啊。他就不知道这一分一文,都是民脂民膏么?”

“哼,所以太孙才那么喜欢在方山待着,连南京的旬会都不参加呢。”

“好了,诸位,我们先不说这些。”到底顾宪成还是领袖,还是有一定的胸襟的:“办报的事情,定下来了就必须做。银子呢,确实是差,但我们可以向各路朋友,士绅求援。在此之前,我先回去把家里的地卖一些……呃,我个人先捐资二百两。”

“叔时高义!如此,我捐资一百五十两。”

“诸君高义,我自当追随,我捐资七十两……”

“好啊,诸位,你们看,现在不就有快五百两了么?让我写信给李三才和华亭的徐家,请他们资助一些。”

“呵呵……”众人听到顾宪成如此说,一下子就宽心了不少。

李三才这会儿是漕运总督,手里捏着的是明朝南北经济动脉大运河,其身后站着的是淮扬盐商。作为东林的盟友,其手指缝里漏一点出来也不得了。

至于华亭徐家,甘草国老徐阶家的土地将近二十万亩,乃是这个时代大明帝国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地主。他们送来的钱,难道还会少么?

除了两个大金主做赞助主力外,东林书院在整个江南的士绅中也是极有影响力的。而且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清楚的是:太孙殿下已经开始放出《五蠹》这样的文章试探(其实是朱由栋看他们东林还不入局故意刺激)了,聪明的士绅应该知道会怎么办。只要书院肯牵头出来办报,大家都还是愿意拿钱的。如此七七八八的算下来,第一期款子怎么也不会少于二十万两。足够和金陵日报扳一扳手腕了。

“如此,我们办报的事情就这样定下了。存之(高攀龙),我们这群人里数你正当盛年,所以就多劳烦你多担待一些。这责任编辑之职,就拜托你了。”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报纸的责编是多好的职务?顾宪成说要拿给高攀龙去做,其他几位刚才还义薄云天的君子,这会都有些讪讪然不自在。

还好,钱一本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是呢,存之。叔时(顾宪成)今年五十有七,我更是六十有一。我们当中诸人,就你四十出头,还望好好做。我们一定竭力支持!”

“诸位兄长放心,小弟一定竭尽全力的去做。定不让金陵日报专美于前。”

“嗯~~~说到金陵日报。”顾宪成拉了拉他那很长,很硬,但又极为稀疏,而且长得很不规范的胡子:“那金陵日报的总编张以诚,居然在他的报纸上允许广告,允许广告也就罢了,居然还允许秦楼楚馆的姐儿们在上面挠首弄姿,真是斯文败类!吾准备亲自往南京一行,见见南京都察院的各位大人,这种人都不群起而弹劾,那我大明数百年养士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五三章 萧伯芝的表演第七六三章 临阵科技突破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第六十五章 西南战鼓擂动(二)(收藏满2000加更)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亚大陆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树(三)第一八八章 吹皱一池春水(三)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一八五章 阿拉维杜新王(二)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六二一章 曹变蛟的初阵第三六一章 家里的亲人们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三三章 历史未能重演(四)第二九零章 复仇者黎塞留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一五八章 这绝不是挑衅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萨尔浒(八)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栋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九十七章 枪杆子出政权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五二七章 亚历山大城下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五二零章 天玑星再求援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记第二八一章 无压制之义直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战(二)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一七九章 大金国没有了(一)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八零零章 攻占亚速群岛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战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三八一章 为何是分封制(二)第七十五章 搬家并不简单(一)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六六零章 天才们的表字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完本感言暨新书写作计划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三十二章 原始资本积累(七)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七二九章 这是一个憨憨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贤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挣扎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战(七)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四五零章 欧洲恢复和平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四零章 国内总体稳定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布阵第七七五章 陆军主力出动第四四四章 藩王们的反应第二九四章 许显纯论方略第四三八章 简王并不简单第五一一章 鲁道夫在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