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

应天府辖下八县,而朱由栋为了此次清查,准备了四百支工作队。如此密度,不要说县了,就是县下的每一乡,都能保证有至少一支工作队。

“各位队员,奉殿下教令,我们这一队负责的是应天府高淳县的广通乡。此地水网密布,湖泊环绕,出产极为丰富的同时,也是周边各地货物的主要运输节点,自古以来就有七省通衢的美誉。不过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土地,多为各级官商所觊觎,其人员流动也极大。总之,本队的工作复杂程度,比起其他很多队来说,都要高很多。而这,正说明了殿下对我等的信任!我们一定要不畏艰难,扎实完成此乡的清查工作,以不负殿下对我等的厚恩!”

“老师(队长)放心,我等定当竭力不负殿下厚望。”

1612年5月21日,方山学校资深教师张文华率领一支工作队,进驻高淳县广通乡。

从1606年进入方山学校开始,张文华已经执教六年了。按照太孙殿下定下的规矩,方山学校普通学生学制就是六年。六年之后,绝大多数学生或者去横海卫从军,或者进入方山杂货铺、大明海贸、大明药业等公司任职,又或者进入方山实验室进一步提高。

当然,也有一些确实对八股文有天赋的学生投身科举。对这样的学生,朱由栋一般是送上程仪,然后让他们返回原籍参加童子试。在1611年的各地府试中,方山学校一共有二百二十三人参考,有一百三十五人都获得了秀才功名。其成材率之高,顿时震惊了整个江南。以至于到1612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除了继续定额招收一千名孤儿或者流民外,朱由栋也不得不再划出三百个名额,让江南的一些达官贵人富商们,把他们的子弟送入方山学校——当然,这种学生就要收学费了,而且价格极高,每年一千两白银!即便如此,还是有各级官员、商人们为了一个方山学校的入学名额打破了头!

不同阶层的学生混杂在一个班级后,当然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问题,至少在新学期开学后,接到新班级的张文华、李国俊等人只觉得头痛异常。

在方山待了六年,张文华得到张以诚等人的指点,早在三年前就已经获取了举人功名。但他却完全熄了去北京参加会试的念头。用他的话说,举人的身份只是让他自己自由一些,其他的就不用再追求了。这辈子,他唯一的能做的,就是好好的为太孙殿下教书育人。

这次人口清查,上方要求各班级至少抽调一名教师出来带队。张文华三人商量后,认为一年级新生在语文这一科上不过是学习三百千,这样简单的课程,李国俊、黄志刚两人基本都能胜任。所以张文华就主动报名,并成为了一支工作队的队长。

来到广通乡后,张文华直接找到了当地乡长。

中华帝国历代王朝,一般皇权都不下县。这会儿所谓的乡长,当然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而是当地的富户们推选出来的:广通乡商贸繁盛,不设一个乡长是不行的。

“见过张队长。”

“乡长客气,敢问乡长贵姓?年龄几何?任职多少年了啊?”

“当不得贵,在下姓马,名明。今年三十有五,得诸位里长推举,出任此地乡长已经有七年了。”

“哎呀,马兄弟二十多岁就出任乡长,看来在此地相当有威望嘛。不错不错。”

“不敢,都是附近乡亲们信任。”

我信任你个鬼呢。还不是你是本地的土霸王,家里地最多,钱最多,狗腿子最多。不然你能当上如此膏腴之地的乡长?

不过张文华到底在方山那种各路英杰齐聚的地方泡了六年,这基本的城府还是有的。他面色和蔼的道:“马兄弟,本队来此的目的,想来你也是清楚的。”

“是,重查人头嘛,应该如此,应该啊。小弟一定大力配合张队长。”

“好,马兄弟,还请你通知下去,让本乡的一十八位里长和一百九十三位甲长,明日到此地来集会。”

“是,小弟这就马上派人下去通知。”

元末明初的时候,天下户籍全部完蛋。老朱为了重建户籍,采取的是先人口普查(户帖)、建立里甲制度和身份财产认证(黄册),最后才是土地普查和登记(鱼鳞图册)。

而朱由栋呢?由于黄册的彻底完蛋,他不得不把老朱走过的路重新走一遍,这第一步当然是重新进行人口普查。

此时的明朝,其国家机构基本健全,天下秩序也算稳定。所以这一次人口普查,朱由栋和老朱比起来,既有优势,也有更大的难度:里甲制还在,还勉强在运行。说优势,自然是可以通过里甲长提纲挈领。说难度,当然是因为这个时候的里甲长们几乎手里都不干净,很大程度上,他们往往是阻碍这次人口普查的最直接的一个阶层。

不过无论如何,这工作队下基层的第一步,当然是要找来当地的基层干部,宣讲政策,落实任务。

22日下午,211位里甲长都来了,无一人缺席。

这当然不是这些家伙忠勤王事,积极响应太孙号召,而是他们谁都不想成为出头的椽子。再说了,虽然这广通乡并不大,但大家平日要聚齐在一起也不容易,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大家聚拢一起,互相约定攻守,不是挺好的事情吗?

要说这次人口普查,最害怕也最反感的,就是各地的里甲长了。

他们在乡村作威作福已经太久了,很多里甲长虽然名义上轮流担任,但实际上都已经世袭了。这些家伙在乡间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村霸乡匪,靠着手里那一点微末的权力,通过压榨其他本就贫苦不堪的普通百姓,然后自己发家致富……别的不说,就说在收税的时候上下其手。在安排徭役的时候权力寻租,不知道搞得多少良民家破人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里甲长都这么混蛋。但是张文华这会儿却是没有心思来一一分辨的。

“嗯~~马兄弟,各位里甲长都来了么?”

“张队长,都来了,不差一人。”

“嗯,好,很好。”笑眯眯的喝了一口茶,张文华道:“今日请大家来呢,其实也没别的事情。毕竟,清查人口这事儿,十天前殿下就已经在《金陵日报》上发下了教令,整整十天,便是马兄弟再不忠勤,诸位也该收到本次清查人口的政策解释和具体操作办法了。”

“是,我等皆已收到乡长下发的太孙教令,并且都已反复诵读,而且向各都、图的乡民宣讲。”

“哈哈哈,那就好了。本队在这里也就不用再废口舌和诸位宣讲。接下来的两个月,就请大家住在这里,我们好好联络一下感情。马乡长,这二百多人吃喝拉撒的事情,可就拜托你哪!放心,所有款项,都从工作队走。”

“啊?!”

张文华此话一处,马明开始,两百多号人齐齐惊呼了起来。少顷,便有七八个里长站起身来:“张队,在下家里有急事!”

“哟?稀罕啊,怎么这么多人同时家里有急事?是你们的媳妇儿都要生孩子还是家里的母猪要产仔啊?”

好整以暇的吹了吹茶杯里的水泡,张文华干脆敲了一个二郎腿,然后整个后背躺在了靠椅上:“告诉诸位,今天开始,两个月之内,诸位只能待在这个院子,哪里都不准去!”

所谓蛇无头不行,要想清查人口,当然得把地头蛇给先控制起来。不唯张文华,四百支工作队,几乎所有的队长,到了一个地方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当地所有的里甲长给软禁起来。

至于说你不来开会?这个更简单了。出头的椽子,那必然是重点打击对象。

“张队长!咱们虽然不是朝廷命官,但朝廷每年的赋税,可是全靠咱们负责挨家挨户的收缴。国家每年的差役,也是咱们每年带人去应役!你如此苛待咱们,被殿下知道了,恐怕讨不了好!”

“呵呵。”张文华斜着眼睛看了看这个首先站起来威胁自己的,满脸横肉,膀大腰圆的汉子:“你自己也说的啊,你们不是朝廷命官嘛。谁不好好给朝廷收缴赋税,到时候换一个就是了。”

“哼!老子不做里长,我们那一都,谁敢做里长?”

“原来如此,那就留不得你了!老王!”

这一声老王还没有叫完,一声巨大的枪响就在众人耳边炸开,等到众人回过神来,方才那位很有豪气的里长,明晃晃的额头上突兀的出现了一个血洞。其飞溅出的点点血浆,直接洒到了周围三五个里、甲长的身上,惹得这些同样是脑满肠肥的里甲长们如同触电一般跳了起来,发出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

“哼!”重重的一拍桌子,张文华挺身而起:“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老子以前就是被村匪乡霸欺负过的一个穷秀才,你们这些家伙以前做的那些狗屁倒灶甚至丧心病狂的事情,老子就算不完全清楚,但至少也知道一大半!照老子的意思,到了这里,先把你们两百多号人召集起来,全部都杀了便是!总算殿下慈悲心肠,说你们在底层为国家办事,也不容易。能不杀人,就不杀人。可是呢,TMD就是有人不知好歹!

你们都给老子看好了!这间屋子,连带老子,一共也就五个工作队员。其中还有两个是残军!我们五个人的轮转手铳里,一共也就三十颗弹丸,刚才还打了一颗出去。你们这里有两百多人,若是有二十九位好汉先站起来被我们打死。那剩下的一百多人就可以把我们五个人给干掉,然后你们自然就可以回去了!你们要不要来试一试?”

这种话说起来是挑衅,其实就是最大的镇静剂:谁TM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换取别人的利益啊?所以,原本还因为死了一个人群情激愤的现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老子还要告诉你们,你们就算把我们五个人都干掉了也没用!就在县城里,这会儿有一支横海卫的军队。若是老子这边过了今晚都没和那边联系,到时候来的就是五百在辽东杀的建奴人头滚滚的精锐战兵了!那时候,就不是死一个人这么简单了!”

第三七六章 廉贞走向末路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第六六零章 天才们的表字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三一九章 海军事海军了(三)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机已现(三)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一一六章 东林也要办报(五)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处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简出世第七七六章 所谓虚虚实实第五十一章 唯大势不由人第三十八章 东瀛岛的变化(二)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二四零章 大坂的冬之阵(一)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三五九章 台湾岛的开拓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一四四章 横海卫的薪酬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三六三章 朱由栋的杀招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网之鱼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六零六章 飞白剑指恒河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二六四章 官员们的俸禄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三四零章 工业革命发端(三)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二四八章 内官亦需缩编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关国本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四一八章 无烟火药时代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七十八章 刘大刀的奋迅(二)(收藏满三千加更)第三四五章 东海上的决战(二)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四六三章 我该怎么帮你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三五四章 宗教战争开始第五八六章 大明开始立宪第七九六章 枪口顶在脑门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五五九章 克伦威尔论战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六一一章 炎黄日月国旗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四五八章 当家真的不易(一)第一六零章 太孙殿下出征(一)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三二三章 巨人开始觉醒(二)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四十三章 打脸就要打痛(四)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