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一章 为何是分封制(二)

“不知二位是否知道,在以前的北宋,有个罪名很普遍,而且一旦查实,处罚起来也很重。”

“敢问皇上,是否是‘妄启边衅’?”

“正是如此。虽说也有北宋实在太弱,不喜欢兵事的原因。但是北宋因为强干弱枝的国策,使得汴梁在那个时代是一种畸形的繁荣。以至于北宋的官员们,都不喜欢到汴梁之外任职。如果被派到边境地区担任地方官,更是一天到晚想着怎么运作,尽快返回汴梁。而要返回汴梁,还有什么比军功更有力?所以,北宋有很多边境官员,经常主动挑衅周边的蛮族,待得蛮族受不了欺辱,起兵造反后,他们就带兵平叛,以此获得军功。”

朱由栋说到这里嘲讽的笑了笑:“据说官场有办事二妙法,其一曰锯箭法,简而言之就是拈轻怕重,能推则推。还有一种叫做砸锅法。本来锅只破了一点点,但是补锅匠趁着主人不注意,故意把锅的破口弄大一些。然后补好之后可以找主人索要更多的工费。

但是这砸锅法有个问题,那就是不能把锅砸得太明显,让主人一眼就看出问题。又或者不能把锅砸到自己的手艺都不上的程度......而北宋的战斗力嘛,哈哈哈。”

“皇上真是无所不知。那么皇上,您是害怕实行总督制后,来这里任职的总督,也用这办事二妙法吗?”

“是啊。”长叹一口气,朱由栋道:“夫子说,食、色性也。自己生存下去,通过子孙把自己的姓氏传承下去,是人的本性。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是要趋利避害。所以,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性。若是朕直接把距离我大明本土如此遥远,却又如此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土地上全部实行总督制。那么,这些总督来了后会怎么想?反正自己是有任期的嘛,这天高皇帝远,不如在这里使劲捞一把就是。又或者,使用方才的办事二妙法,要么庸碌无为混吃等死,要么妄启边衅,寻找战功升官。这些,都不是朕想要的。

而如果是分封,刚才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比如未来在这里建国的周蕃、唐藩,这里的土地和子民,将是你们立国的基础,是要将其传之子孙万代的。如此,你们会不会在这里横征暴敛?你们会不会庸碌无为?你们会不会妄启边衅?”

“皇上英明,这自己的产业,当然不会如此糟蹋。”

“所以啊。”朱由栋把手一摊:“如此分封,对内,解决我大明的宗室问题。对外,如周之分封一般,迅速的扩大我华夏文明的覆盖面。数百年之后,我华夏或许会再次陷入内战。又或许华夏本土的面积会迅速的再次膨胀。不过,这些东西,你我到时候都看不到了......所以,分封的弊端,这个肯定有,但那是我们的子孙需要去操心解决的事情了。而且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是我华夏获利。”

“原来如此,多谢皇上为臣等解惑。”

呵呵,其实我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啊。

在朱由栋的内心,他推行这个分封制,想要获取的,可不是这么点东西。

在历史本位面,殖民主义兴起后,葡萄牙因为国小民少,所以其殖民只是占据某一个点。而西班牙,以及后来的英法,则是鲸吞后直接统治。

到了美帝成为头号强国后,则是奉行经济殖民——在政治上维持一个服从美帝利益的当地政府即可,而不再追求在当地建立明面上的殖民政府。

这三种方式,其实无所谓高明与否。只能说是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

葡萄牙人的选择就不必说了,国家实力如此,即便后来吞下整个巴西——但当时的巴西才几个人?

而西班牙人征服的美洲大陆,其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虽说有阿兹特克、印加这样所谓的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政体极度落后,在他们的周边,还有无数的其他印第安人的部落。彼此之间语言、文字都不相同。这样的一个族群,在其整体民族觉悟没有形成之前,直接征服并设立总督区进行殖民统治是完全可以的。

而当美洲的民族意识觉醒,特别是在美洲出生的卡斯蒂人(西班牙称这种人为克里奥尔人)或者卡斯蒂-印第安混血人种,游历了欧洲与北美的波利瓦尔,以及长期在西班牙军队服役的圣马丁等人一朝奋起。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帝国便顷刻瓦解了。

英国人的主要殖民地,新西兰、澳洲、南非,在当时都是地广人稀之地。至于印度,那是个奇葩,且不必多说。而北美?大家都知道,当北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民族意识觉醒后。直接的殖民统治就难以为继。

而现在的亚洲,即便是东南亚地区,这里的各个民族也基本成型,有了自己的文化、文字。如此情况下,直接占领不是不可以,但要付出的统治成本就会奇高无比——而这是朱由栋无法承受的。

所以,对于人口众多,而且主体民族已经基本成型的国家。还是采用美帝的经济殖民主义比较好:当地政府只要听话,能够老实的躺好供大明吸血就行。对这样的政府,大明一定坚决扶持,完全没必要为了一点开疆拓土的虚名,非要把这样好使唤的政府给踢走自己来直接管辖——有当地政府,大明只需要控制当地几百人的核心权贵集团就行了,该从当地得到的利益不会少半点。没有当地政府,大明就要直接去管理几十万乃是几百万的当地人,该得到的利益,很可能因为维持统治而全部丢出去,这多不划算?

当然,如西贡、新加坡这样最重要的节点,那还是要直接掌控在手里的。但是,只要这些节点的周边还有当地主体民族建立的国家在。民族主义的威力就能削减至少九成——没看见美帝和古巴的关系都那样了,不一样还在古巴有一块飞地么?

这些节点的存在,除了军事战略意义,也是为了更好的对当地国家进行震慑,方便大明以后更舒服的吸血啊!

以上是对外。而分封制对内,除了解决宗室问题,还有更大的好处。

“两位世子,朕过几天就要回京了。你们可以暂时留在这里,在我大明驻军的护卫下,在你们未来的封地里到处走走看看,了解下情况。朕也跟你们讲清楚,为了帮助你们两藩在这里站稳脚跟,朕允许你们在大明国内招募百姓到这里来定居。”

“啊?皇上天恩,臣感激不尽!”

“嗯,朕也要先跟你们约法三章。这吸引国内百姓来此,第一,必须是百姓自愿,绝对不能强迫。第二,你们要以吸纳军户为主,我大明的军镇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程度,诸多破落军户衣食无着,来了这里,就是挽救了他们。第三,不管你们吸纳多少人,这每一人每一户,都必须给户部报备,经户部允许并修改相应黄册后才准登船。来了这边,中南总督会对下船的人进行检查,没有户部的文书,一律不准下船。如此三条,可能做到?”

“臣等遵旨,请皇上放心,绝不违背皇上的这三条。”

嗯,很好,看吧,如此一来,我回国后要彻底解决军户的问题,不就方便了很多么?

“呃,皇上。”

“唐世子想说什么?”

“皇上,臣在想,除了普通民户,能不能在国内公开聘请读书的士子来我们两藩担任官职?”

“哈哈哈哈!好啊,完全可以。朕也给你们定规矩。第一还是得自愿,第二,这读过书的人里,每百人必须有五十人是我们朱家子孙。需知,我朱家宗室虽然废物不少,但是这识字率只怕是全国所有姓氏里最高的,你们如此做,也是为朕分忧。第三,童生、秀才、举人,以及致仕的官员,你们都可以邀请。但是,在职官员、吏员甚至差役,以及致仕不足五年的官员、吏员,不准邀请。”

“臣等遵旨。”

哈哈哈,好啊,如此一来,朕回国后要彻底改革科举制度,也有由头了。待得扫平日本后,重提对孔府开战的事情,也好办多了——秦帝国一统,法家独大。汉帝国到了后期,儒家独大。在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制度高度成熟的国家里,政权的一统往往带来思想的一统。

思想一统对于维持国家一统是非常必须的,但是儒家一统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长得都有了一股腐败的味道。分封之后,各国藩王肯定会因为各地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思想来治国。如此,促进国内的思想进步,也是分封制带来的好处之一啊。

“两位,尤其是唐世子,听朕讲了这么多,你们现在算是明白为何朕要试着恢复周之分封了吧?”

“是,皇上目光长远,臣等拜服不已。”

“那么,你们就应该明白,唐藩和周蕃,责任是如何重大,面临的局势又是如何险峻了。没错,你们以后是邻居,以后肯定会起冲突。但是当你们看到周边还有那么多异族的国家,自己治下汉人的比例还不到一成的时候,你们还有什么心思不报团取暖呢?”

第四五二章 帝国灭联盟立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载第五五二章 欧盟需要停战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二十九章 原始资本积累(四)第一六七章 烦恼的主帅们(二)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六二四章 藩属国的差异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七九一章 朱由栋教太子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一二八章 东林陷入颓势(三)第二五九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七九一章 朱由栋教太子第三十八章 东瀛岛的变化(二)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内燃机第二三四章 历史未能重演(五)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七一七章 军舰的冠名权第七四二章 欧洲经济隐患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四九一章 冲锋枪的历史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将爆发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二五九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六六四章 准备发行纸币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战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七九五章 天玑再次横跳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三十三章 原始资本积累(八)第二二零章 首战是在色当(三)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二七九章 太孙赈灾方案(二)第五十八章 有矿就要守住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七六章 所谓虚虚实实第二六四章 官员们的俸禄第七四二章 欧洲经济隐患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六九一章 燃烧的马六甲第七四二章 欧洲经济隐患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四五九章 当家真的不易(二)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第二八七章 流水账的三年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辖木邦(一)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进士们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七三六章 燃烧的波哥大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六零零章 大明准备出击第六五一章 美洲礼仪教导第五十五章 情报才是主业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选择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二一一章 天枢今日登顶(感谢逐日2005书友)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游记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九十五章 国家根基已朽(七)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三三一章 大明准备反击(二)第三二三章 巨人开始觉醒(二)第七五五章 这才刚刚开始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杠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时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