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

“众卿,朕有感于既往我大明对诸多藩属失之于宽,致使如暹罗这样的国家,居然也对宗主起了觊觎之心。故而朕深思熟虑后,决议将暹罗剩下四十府继续拆分。

......暹罗颂昙亲王,多年来主持国内政务,深得民望。朕在暹罗数月,亦有所闻。故封其为帕王,将原暹罗帕府及其周边四府赐下。封原暹罗首相素巴猜为益王,将益梭通府及其周边四府赐下。另外,鉴于暹罗多年来不服王化,故而朕准备将大明国内的两位亲王分封于此。他们分别是周蕃和唐藩,他们的封地是......”

朱由栋如此分封下来,只让缅甸为首的,刚刚因为昨天的会议拿到好处而兴奋不已的各个藩属国王们肝胆俱裂。也让暹罗国内的王公大臣们悲愤欲绝。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会儿形势比人强。大明此时聚集了八个镇,12万大军在此。而本国的所有军队,就算那些投降的,也全都交出了武器被解散回乡了——就算建制、装备都还在,这会儿也打不过啊。

至于你说发动底下的百姓起来造反?哎,如果泰族人的脾气有这么暴躁就好咯。没看见当年纳黎萱为了和缅甸、真腊同时作战,把田赋订到二税一,底下的农民也没有造反嘛?

罢了罢了,且等明国皇帝离开后,再看新来的周王、唐王如何对待这里的百姓吧?据闻昔年的安南也曾经被大明纳入布政司体系直辖,但十多年后,不也是恢复了独立么?

再说了,泰族人还是有几个自己的国家嘛。虽然小了点。

看着下面表情复杂,但终究没有哪个主动跳出来大吼诸如宗主国你这样不道义,我们坚决反对的诸国权贵。朱由栋点点头,然后再次开口道:“朕承祖宗基业,抚育万民。诸多藩属,也是朕的子民。教育、引导、保护诸多藩属,也是朕的责任所在......谁知道居然出了暹罗这样的叛逆。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暹罗之事,归根到底是朕教化不足,是朕的责任。所以,从今日起,除了要派出周王、唐王来此地代朕教化此地百姓外,我大明的宗藩朝贡体系,也应该要改一改了。

这位,是首任中南总督熊廷弼。待朕回京后,他将代朕坐镇曼谷。并直辖西贡、金边、新加坡、曼谷、仰光五州。此外,大明将在这五州驻军五万,另外再新建大明南洋舰队,舰队司令官是这位,颜思齐提督。而这一位,是许显纯千户,嗯,他马上就要升职为锦衣卫同知了,也将常驻南洋五州。从此之后,他们就是朕在此地的代表。诸国有什么纷争,可以向中南总督府申请调解。此外,总督府成立后,也会实行一些新政。确保中南半岛上的诸国,彼此能和平共处,并始终为我大明的忠顺藩属。”

“我等拜见熊总督、颜提督、许同知。”

“各位!”熊廷弼重重的踏出一步:“得皇上信赖,让本官坐镇此地。经本官与两位同僚反复商议,并报吾皇允准。现在,老夫宣布几条中南总督府的规矩。”

“请熊老大人示下。”

“这第一条,天朝是诸藩属的宗主,诸藩属之民,也是天朝之民。所以,从明年,也就是天启元年开始,中南总督府将在曼谷等五州,同时举行汉语等级考试。凡是通过汉语四级考试的,自动获得我大明本土童生资格,可以去大明的广东、广西、云南布政司,参加府试。府试之后也可以参加乡试、直至会试、殿试。”

看着下面面露惊恐的各国国王,以及大殿里少量的,特别的那些各国国王、权臣的翻译们纷纷抬起了希冀的眼光。朱由栋在心里轻轻的笑了笑:等你们去考了,就知道我汉语比世界所有的语言都难得多。

“第二条,各藩属国之民,如果想要从军为大明效力的。也可以到五州报名。一旦通过考核被录用,待遇将与我大明将士等同。在军队内,他将获得免费的汉语教学,如果在战场上取得军功,也将一样的获得正常晋升。”

“第三条,中南总督府将于明年开始,在五州建立中华学院,只收取维持成本的低廉学费,接受各国聪慧子弟,教导其学习中华文字、语言、文化、礼仪。”

“第四条,各藩属国自明年开始,在中南总督府的指导下,建立统一的海关。海关关税全部统一,目前暂定,普通农产品、民用品、为百分之五。军事物资单列,不在关税管理之内。从明年起,大明与各藩属国的货物,要彼此流通,都必须要有缴税证明。否则便是走私,各国有权将货物没收,并将商人抓捕。”

“第五条,我大明自万历四十年便开始执行身份证制度,这也是一种国籍认证。在未来关税一统,特别是中南总督府成立后,南洋各地,大明百姓来往肯定极多。这些人里,或许会有少量的不法之徒、奸商。对这样的人,各藩属国官府有权抓捕,短暂羁押。但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其转交给中南总督府下属的五州知州。不得单独审判、裁定、定罪!如有违反,总督府驻军将向各国君王要人!如果大明子民在各藩属国遇害身亡,则各国王室,必须予以当事人家属赔偿!”

“第六条,大明为各国宗主,有义务保证各国安全。当今之世,欧洲人掀起大航海,并乘坐海船四处寇掠。故而,若各国有被红夷人侵占土地的,可以向大明提出帮助申请,由中南总督府审定后,决定是否派兵支援。当然,如果派兵支援,这军费需要申请方全权承担。”

“第七,各国在外交上必须服从大明的决策,务必保证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

“第八,军事上,大明允许各国采买大明制式装备。各国可以自行建立武装......第九,各国之间有纷争,提倡自行解决。此种解决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谈判、战争......第十,如有藩属国因其他藩属国的征伐有灭国之虞,并向中南总督府求救的。在中南总督府明确介入的情况下,双方必须先停战,否则......”

古人不笨,更不说现在在场的,都是各国顶尖的精英。或许因为时代或者本国格局偏小导致的各种局限,让他们无法完成的搞清楚‘熊十条’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能从中读出很多信息。

比如说着第一、二、五条,只要结合在一起,各国王室和权臣就自然的能够想到。从此之后,本国的精英都想往着大明跑了。在如此局面下,自己维持国内统治都举步维艰,更不要说等到国力强盛以驱赶大明在南洋的势力了。

而第三条,则是会让他们的国家在未来数十年之后,可能人人都以讲汉话为荣。这一条的远景,真是想想都恐怖。

倒是关于关税的那一条,各国王室和权臣们倒反应不大:这年月大明的海商极为强势,若是能靠着这一条收点关税,也是挺好的嘛。

就在各国君主和权臣们满腹心思的时候,却听见熊廷弼重重的咳了两声:“本官话已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第六四八章 护国公八大王第二五五章 大坂的夏之阵(一)第四二八章 台湾府的发展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七十五章 搬家并不简单(一)第二十八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七九六章 枪口顶在脑门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二四零章 大坂的冬之阵(一)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八零三章 联盟迅速瓦解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应(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五二零章 天玑星再求援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舰备战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战(七)第四六三章 我该怎么帮你第三八零章 为何是分封制(一)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远方来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万口猪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六五一章 美洲礼仪教导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铁甲舰第七九三章 亚丁湾的屠杀第四零零章 王师登陆仁川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势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五一八章 奥斯曼的应对第三十三章 原始资本积累(八)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三十七章 东瀛岛的变化(一)第六五四章 升级对欧谍网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应(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二八章 共赢才是王道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一一二章 东林也要办报(一)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三零一章 向东还是向南第六九二章 海军的福字旗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第四五二章 帝国灭联盟立第四二五章 皇帝还是万岁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经济第一五五章 所谓帝王心术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四十四章 打脸就要打痛(五)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五零一章 军备协调会议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四九七章 铁甲舰的战斗(二)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六七五章 将帅们的调整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四五四章 天玑星已激活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围成第五十五章 情报才是主业第五十五章 情报才是主业第八零三章 联盟迅速瓦解第二六零章 大坂的夏之阵(六)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第三十二章 原始资本积累(七)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