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

虽说德川义直继位将军后,对幕府的职能进行了强化,并竭尽全力的收拢各藩权力。但无论如何,此时的日本距离真正的中央集权还极为遥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策反外样大名,是有希望的。

但是,日本的战国乱世这会儿才终结不到二十年,很多在那个年代里通过各种手段才保住家名的老狐狸大多都还在世。所以,这会儿的日本大名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大明,天朝啊!仰慕已久。对您的招揽我深感荣幸。但是呢,您要我现在反正,哎呀,我的困难也很多啊。要不,你先把德川家锤上几下,当他败局已定的时候,我一定揭竿而起......

像池田家分家这样,为了宗家权利的争夺,愿意大明一登陆就马上反正的,真的是很难得了。

不过,如果要利用因藩地区登陆,就得绕开朝鲜半岛,到本州岛的北侧去登陆。如此一来,航海线路大幅增加,对后勤的压力剧增。

本来在从暹罗返回北京的途中,朱由栋也认真思考过如何对日本动手。

在他的初步计划里,我现在海军是掌控了制海权的。我为啥要先打朝鲜然后再登陆日本本土?我直接杀过去不就完了嘛?日本本土投降后,朝鲜半岛上的那十万大军,不就自然灰飞烟灭了么?

但后来仔细一想就觉得这个计划过于冒险。

征伐暹罗的时候,由于启动了万狗天征。暹罗周边国家全部听从大明指挥,暹罗有限的军事力量已经被东拉西扯极大的削弱了。所以大明可以玩黑虎掏心一把梭哈。但是日本孤悬海外,如果玩主力直接在江户湾登陆,且不说那里的要塞炮群如何解决的问题。就算成功登陆了,万一被推下海了呢?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登陆点,最好是这个登陆点还有带路党。

现在,这个点有了,带路党也有了。而且比起在九州岛、本州岛西端登陆比起来,这个地方距离日本的京都很近:天皇这会儿是傀儡,但到底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如果能把天皇捏在手里,那不是事半功倍?

但要利用这个点,就必须在朝鲜半岛上有支撑点:征伐日本这样的国家,至少得动员十万以上的军队——这还是得新军为主。而新军一旦上了,自然就有大量的火炮、弹药需要运输。更何况日本不比东南亚诸国,其粮食自给都很勉强,因粮于敌这一招并不好使。所以这运输船队还得准备大量的粮食。

如此庞大的运输量,如果直接从山东出海到因藩,就太麻烦了:海上的事情说得准嘛?气候原因之外,人家日本的舰队虽然失去了制海权,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战舰。对马海峡就那么窄,人家挡不住你的主力,偷袭下运输船、通讯船还是可以的吧?

所以,绕了一大圈,问题回到了原点:要攻击日本本土,先要拿下朝鲜。然后把军队和物资通过渤海运送到朝鲜,再从朝鲜把军队和物资运送到因藩。

“哎,如此看来,这朝鲜上的倭贼,是不得不打啊。”

“皇上,臣等商议许久,也觉得先打下朝鲜比较好。除了为后续伐倭找一个更近更稳固的出发点外。我们也能通过朝鲜上的日军练练手。”

“好吧,那你们找到登陆点没有?”

打朝鲜,在明确鸭绿江防线的伊达家和上杉家的态度后,肯定不会从鸭绿江一线推过去了。从辽东或者山东出发,直接在半岛的腰部登陆,这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皇上。”说话的是俞咨皋:“经过臣等反复探讨,我们建议在仁川登陆。”

“仁川?!哈,真是好想法!”

朝鲜,作为一个半岛,山地是很多的。但具体说起来,半岛的东侧,也就是靠日本海那一侧,山更多,地势也更陡峭,半岛内的河流,大多也是发源于东侧。相对而言,其西侧,也就是靠近中国这一边,地势要平缓得多。很多半岛内的河流流到了西侧,就冲刷出了一块块的中下游平原。

汉江流过汉城后,向北拐了一个弯,然后在江华岛附近入海。而仁川呢,则是在汉江入海前,那个拐弯的西侧。

这个地方地势平坦,大多数海拔都在300米以下,即便有山丘也不高。完全不存在攀登翻越困难的问题。境内有很多河流,但是都不宽,工兵稍稍搭个桥就过去了。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此地距离朝鲜半岛的核心城市汉城很近!跨过这里就是汉城!

在历史本位面,麦克阿瑟先生军事上最后的神来之笔,大概也就是在这里登陆吧:这个地方还真的是朝鲜半岛腰眼。

“对于先打朝鲜,拿下这里后再登陆日本。以及在仁川登陆的方案。朕同意了,那么,兵部这次准备抽调多少军队入朝作战?”

“皇上。”王象乾起身:“兵部的意思是,新军第一、第三集团军全部,吴淞镇全部、四川镇全部、重庆卫石柱千户所全部,另外腾骧四卫、京营再出兵五千。以上共计十一万两千人。”

哎,听完王象乾的话,朱由栋也是一阵郁闷。

整个大明,除了十五万新军外,说起来还有战兵八十万。但实际上,九边重镇的四十万战兵里,辽镇目前有三万人在鸭绿江沿线和伊达、上杉对峙。其他八镇在总共支援了辽镇两万精锐后,是一点都抽不出人来了——北方的蒙古只是被狠拍了一顿,又没有被打死。留下基本的防御力量是必须的。

剩下的四十万,京营占了十万。但每次出兵从来抽不出一万以上的可战之兵。

而南方的三十万,真的是除了四川镇、石柱所,以及吴淞镇的戚家军余脉和福宁镇的海军外,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

这就造成兵部抽来抽去,还是只能重复使用这些部队。

新军十五万,一年吞了六百多万的军饷,但是能打仗。旧式军队八十万,一年除了自己军屯的产出,朝廷还要补助至少四百多万的军饷,真到用时,还是只有十来万靠得住......

还好暹罗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有一段时日了,这些军队都得到了休整。不过若是持续这样下去,国家将来怎么撑得住?!

罢罢罢。等这次打完了日本,朕就要来清理军户,彻底改革军制了。

“大司马的安排妥当,不过朕想稍微调整一下。”

“请皇上示下。”

“把现在在鸭绿江北岸的女真那一万人也调到仁川登陆的部队里去。”

“臣遵旨。”

“嗯,这登陆,乃是海陆协作。海军方面自然是李国助了。陆军的总指挥?”

“皇上,兵部的意思是让曹文诏来做总指挥,就加一个平倭大将军,提督朝鲜诸军事的衔?”

“准了。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出征?”

“皇上,在确定出征日期前,还有一项人事。”

“哦,朕知道了。那就让朕的孙先生去做钦命平朝定倭大臣吧。”

“臣领旨。皇上,诸军调动到位,粮饷装备、火药炮弹的调配,大约需要一到两个月。臣等计划三月初出兵。如果战事顺利,三个月内就可以平定朝鲜。”

“嗯......兵部为首,其他各部尽力配合,力争在二月出兵。朕不想把战事拖得太久,不然赶不上六月前登陆倭贼本土。”

“是,臣等遵旨。”

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一一五章 东林也要办报(四)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二二二章 拿骚的莫里斯(二)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报布局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二一六章 对法战前准备(一)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八零一章 亚速尔的海战番外:二百五十年后番外:二百五十年后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六二五章 阿格纳的和谈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第六九九章 进入电力时代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四七五章 甘青辽湘建省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五一一章 鲁道夫在美洲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一二二章 扶上马送一程(四)第六六零章 天才们的表字第二三零章 历史未能重演(一)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经济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组阁第九十七章 枪杆子出政权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五零二章 军备协调会议(二)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联盟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第五十九章 布局东北西南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二五三章 老西儿都叫穷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恢复更新可能时间第七八九章 敌人这是要跑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四零八章 朝鲜需要内附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将爆发第四四一章 王在晋的决心(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围成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三六四章 众狗听令出征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师第二六六章 后续成套方案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四九九章 风帆最后华章(二)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萨尔浒(三)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三八七章 登陆地点选择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畅想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二五三章 老西儿都叫穷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