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登陆地点选择

“哼,全国皆兵?”穿越前作为一个光荣游戏粉,朱由栋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极感兴趣。但是真的深入了解后,才明白事实比起游戏惨淡多了:一群一米四几的矮骡子,穿着简陋的盔甲,几千人上万人打一天伤亡率不到3%。所谓的两百年乱世,整个日本的人口还在稳定的增长......

这种战国时代下锻炼出来的士兵有个卵用?

更不用说自己早就提前布局,花了大力气把丰臣家的独苗给弄到大明来养着了。

“众卿,不必把倭贼的全民皆兵当回事。朕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倭贼本土周边海域的海情。需知,虽说蒙元最强盛的时候也未能征服倭贼本土。但这个非战之罪,实在是运气不好,碰到了台风,还未登陆就减员大半。所以,本次我朝征伐倭贼,海情才是最重要的。”

“请皇上放心,最近两年,锦衣卫一直都在通过山东、辽东的渔民监控倭贼本土周边海域的海情。现在已经可以明确,每年的6到10月,是倭贼本土周边台风最频繁的时候。每年的12月到2月,是台风最少的时候。3到5月以及11月,是台风逐渐增多或者逐渐减少的时候。总之,6到10月这个时间段是核心所在,距离这个时间段越长,台风就越少。”

“嗯......”听完田尔耕的汇报,朱由栋转过身来对王象乾道:“大司马,兵部能否在2月以前动兵?”

“皇上,只要海船能够保证,应该是无碍的。虽说皇上最近才返京,但实际上暹罗的战事早就结束了。各部已经休养了近半年不说,所有战事中导致的缺额已经全部补齐,各类物资也已经准备到位。”

“兵部有没有全盘方案?”

王象乾道:“在皇上巡幸暹罗的时候,兵部会同两大军事学院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不过在此之前,臣想请田指挥使说明一下他们工作的成效。”

“哦?怎么,倭贼那边有人答应做内应?”

“圣明无过皇上。”田尔耕起身道:“皇上,经过锦衣卫以及太湖岛上丰臣家臣子们的多番奔走。现在,在朝鲜的伊达家、上杉家都已经明确表示,只要在战后皇上能够扩大这两家在倭贼本州岛上的领地。他们愿意放弃平壤以北的两道防线。同时,即便是我军打到平壤后,他们也愿意将主力全部龟缩于平壤城内,只要皇上派出几千人象征性的围住平壤,让他们对国内的幕府有个交代就行。他们保证,绝不冲出城来给我们添麻烦。”

“哼!这两个蛮夷打的好算盘。若是我军获胜,他们实力无损的回国。若是我军大败,他们就截杀我们的后路。真是想得美!”

伊达政宗是个野心家,上杉景胜被德川家压制得极惨。这两家都是对德川家有想法的。平时只能隐忍,但是当德川家大难临头的时候,肯定会有别样的打算。所以,田尔耕说做通了这两家的工作,朱由栋是相信的。但是这开出的条件?真的把老子当傻瓜吗?

“他们手里有多少军队?”

“皇上,倭贼在朝鲜配置了十万五千人,伊达和上杉两家手里捏着五万五千人。不过都是旧式军队,没有新军。”

“五万多土鸡瓦狗不参战想捞到多少好处?转告他们,若是他们愿意第一时间反正,就率军反击汉城的倭军。那么战后,朕许诺他们在本州岛的领地至少翻一倍。若是他们还是想不承担责任,只是放开防线让我们长驱直入的话,哈哈,那战后朕最多给他们本领安堵。”

“是,臣领命。”

“朝鲜半岛上就联系了这两个家伙吗?其他的呢?”

“呃,皇上。”田尔耕面色古怪:“根据太湖上丰臣家臣的介绍,我们这段时间重点在做外样大名的工作,谱代和亲藩没有接触。目前朝鲜半岛上的其他外样大名里,前田家、毛利家是不置可否。而这岛津家是真的让臣......”他摊摊手:“这家的家主居然说深受幕府大恩,必将为将军殿下奋斗到底......”

“嘁!一群穷鬼,突然新拿到那么大块地盘,亮瞎了双眼啊。既然如此,那战后这一家子也就不必存在了。嗯,朝鲜这边就是这样了,倭贼本土呢?”

“皇上,伊达和上杉在倭贼本土的领地处于东北偏僻地方,我朝要登陆也是在倭贼本土的西南方向登陆。所以这两家就不必说了。在丰臣家臣的帮助下,我们还联系了多家外样大名。不过诸如大坂周边、江户周边、伊势湾周边,要么是幕府的直辖领地,要么是亲藩镇守。所以联系这些外样大名,更多的是在日本国内造成其人心惶惶而已,在军事上没有多少意义。真要说起来,目前只有一家外样大名,让兵部和麻帅、俞帅有兴趣。”

“哦?”

“皇上,这里。”田尔耕将指挥棒点在了本州岛靠近日本海的北侧:“因藩鸟取藩。这里的藩主是池田家的分支。这池田家,起于倭贼一代雄主织田信长的奶兄弟池田恒兴。恒兴为丰臣秀吉战死后,其次子池田辉政担任家主。后来被分封到濑户内海北侧的播磨姬路城。而辉政的几个儿子、侄子为了争夺播磨的宗家地位和42万石领地,已经完全没有了兄弟之情。现在,因藩鸟取藩的藩主池田光仲与池田宗家完全势同水火。所以,我们在联系上该藩藩主后,对方明确表示愿意开放其领地,配合我们登陆。并且答应在我们登陆后,马上打出拥戴丰臣家复位的大旗。”

“皇上。”俞咨皋起身道:“根据最近我们对倭贼本土四岛周边海域的监测,已经可以明确,倭贼本州岛北侧沿海一线,风浪较小,台风的几率也不是太高。而且在3、4月间,整个日本海的潮差极小,在本州岛一侧甚至不到0.2米。如此海情,非常利于我军登陆。也便于我军在登陆后,后续船队的补给运输。”

“嗯......”听完众臣的汇报,朱由栋陷入了沉思。

打日本这样的岛国,必然涉及到登陆的问题。说到登陆,当然,最省事的就是直接去江户湾登陆:德川幕府不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旦拿下江户,再把丰臣国松推出来,只怕整个幕府的统治就会开始崩塌。

但是,这一点朱由栋看到了,德川义直自然也看得到。据闻现在江户湾里布满了各种要塞炮和水雷,如果直直的撞上去,只怕结局会很惨——在江户湾登陆,估计很难找到内应了。

这打仗嘛,一鼓作气才是好的。所以,朱由栋也是希望天启元年就能成功登陆的。而要成功登陆,除了江户湾,其次就是在大坂湾。但是这里现在是德川家的直辖领地,周边大名不是亲藩就是谱代。也容易遭到激烈的抵抗。

所以,在本州岛北侧的因藩登陆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这样一来,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就不得不打了:在本州岛北侧登陆,明显从朝鲜出发最好。从大明这边开过去,就要经过对马海峡:几千上万艘的船队从人家眼皮子底下过去,怎么可能不被发现?一旦对方知道本方过了对马还在继续向北,那这个战略意图就无法遮掩。如此,登陆还是充满了变数。

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二四七章 准备整顿盐政第四五九章 当家真的不易(二)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第二一二章 目标是法兰西第六零六章 飞白剑指恒河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五八五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三六八章 西贡港的洗地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战(一)第五零一章 军备协调会议第四四五章 衍圣公不禄了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争国本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树(二)第六十六章 东北号角连营(一)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杠第五一三章 破军也陨落了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四三三章 科研获得突破第五五五章 利益才是永恒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一七九章 大金国没有了(一)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六一七章 莫卧儿总动员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枪骑兵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铁甲舰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二一一章 天枢今日登顶(感谢逐日2005书友)第六五五章 亲王号的首战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转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四二九章 学生们的志向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三一九章 海军事海军了(三)第三六一章 家里的亲人们第四零八章 朝鲜需要内附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六六一章 贵公子的改变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书第四八二章 满桂抵定西域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六二九章 天启御驾亲征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三五八章 恢复周之分封第五七六章 有竞争是好事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二四零章 大坂的冬之阵(一)第七三六章 燃烧的波哥大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书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进士们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五二三章 强力支援土鸡第一二二章 扶上马送一程(四)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三六四章 众狗听令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