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现在扭头向东

“大司徒,现在户部的账户上还有多少钱?”

“回禀皇上,目前户部还有金币300万,银元5500万,加上银角、铜币,总计价值银元8215万元。”

“曹行长,去年银行收支如何?”

“皇上,排除战争基金会剩余的1350万元外。去年一年银行通过存贷款差价、火耗,挣到的盈余是330万元。”

“嗯。”很是满意的点点头:这会儿大明总体还是个农业社会,手工业啥的成规模的有一些,但总体仍然体量偏小。各类先进生产技术也被他压着没有放开。在如此情况下,在银行把网点基本铺设到府一级的前提下,银行还能实现盈利,不得不说曹三喜太厉害了。

总之,大明体量大,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一年财政是亏损。但老底子依然雄厚。

想通了此节,朱由栋的情绪舒缓了不少。

“好,钱粮的事情那就先这样。接下来,各卿先汇报本部工作吧。”

工部这边呢,主要还是各种水利工程的修建。得益于户籍的完善,黄册的重建。工部这边的节慎库拿到的钱,完全足够修建计划中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而且按徐光启的话说,今年工部还对太上太皇未来的陵寝,追加了30万元的工程款。

刑部的主要工作还是继续推广新法试用府县。

吏部的主要工作是准备明年的京察。京察这个东西还是需要的,毕竟大明现在正式文官就两万三千多人,两京官员就接近一万。对这个群体的官员,还是应该每六年就大规模的监察一次的。而且现在大明内部虽然齐楚浙宣四党以及朱由栋自己的方山党都混杂在朝廷。但党争却是没有的。所以,在吏部尚书赵焕提交出一份详细的京察方案后,朱由栋也点头批准了。

“皇上,礼部这边,主要的工作是准备明年,也就是天启元年的会试。目前,距离北京较近的省份,已经有举子开始入京。礼部将协同锦衣卫,提前做好京城内的酒楼、旅舍的安排。”

呀,1619年的会试啊。仔细的回想了一下,他也就想起来了历史本位面上这一榜的两个人:陈子壮、袁崇焕(孙传庭已经被他提前扒拉出来了。不过其实这一榜的名人不少,比如马士英、倪文焕等等)。

这两个人,后者不必多说,关于此人的争论差点上升到国家层面了。而前者,岭南三忠之一啊!

不过袁崇焕好像是三甲排名前列的,直接不让他上榜好像做不到,而陈子壮更是探花郎,就是不关照也能上榜。所以,随他们去吧,朕也懒得再去搞什么科举黑幕了——那玩意万一露了馅,对国家公信力的伤害是巨大的。

“嗯,提前准备馆舍安置入京举子,大宗正安排得妥当,那便如此吧。下一个……嗯?大宗正还有什么要说的?”

“呃,皇上,此事还是请魏公公和田指挥来说吧。”

“嗯?”

“皇上,奴婢的东厂最近报上来一些消息。说是唐王、周王和福王,今年分别多次在南阳、开封、洛阳三地宴请参加府试、乡试的学子。此外,三藩还派出府中长史这样的重臣亲赴京师,举办各种文会,邀请入京的举子参加。而还未就藩的桂王殿下,更是亲自出面组织这样的文会。呃,此事,乃是锦衣卫最先发现,之后东厂也跟进调查,礼部后来也介入了……”

“哈哈哈,朕道是何事,原来是这个啊。无妨,这四家藩王,以后都会远走海外。这手里确实是需要我大明的士子襄助嘛。这个事情,让他们自己私下做,不要搞到台面上来就行了。锦衣卫、东厂乃至礼部,抱定两个原则,第一,没有公开的招贤纳士。第二,没有把手伸进军方。只要没犯这两条,都可以不管。”

“是,臣(奴婢)遵旨。”

“好了,此事就这么处理吧。接下来,兵部。”

“是,皇上,诸位。”兵部尚书王象乾起身:“兵部去年的事情刚才各位同僚其实已经代说得差不多了,我在这里感谢诸位同僚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大明将士在外征战,从来不用为钱粮物资担心。明年,按照皇上的意思,是要转头对倭贼用兵。臣提请皇上移步,到隔壁的作战室里继续开会。但是,根据保密条例规定,除三位阁老,各部尚书、东厂厂督、锦衣卫指挥使外,其他参会人员不得参加下一个会议。”

于是,在经过朱由栋的同意后,会场立刻挪到了隔壁的另一个房间。这里,早就有麻贵、俞咨皋、李旦等老将等待在此。相应的军事模型和地图也一应俱全。

“皇上。”首先发言的是田尔耕:“根据锦衣卫的情报,自今年二月的东海大战后,近十月来。目前可以明确的是,从鸭绿江南岸到大同江北岸,倭贼依托当地地形,修筑了三道防线。鸭绿江南岸的防线已经竣工,我们依靠朝鲜人的帮助,溜进去现场观看了一番,后来把这些情况向麻帅汇报后,麻帅认为倭贼修得并不是太坚固。更多的只是起警戒、瞭望的作用。而之后的两道防线,则是正在修筑。其中只有环平壤一线使用了大量水泥。”

“皇上,臣以为,在东海大战后。”田尔耕说完后,麻贵出列:“倭贼已经明白,由于我们掌控了制海权,并且具备了一次投放大量士兵登陆的能力。所以,这陆地上的防线,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故而倭贼现在除了对平壤这样的主要据点进行要塞化外。对漫长的防线反而不是很注重了。”

“麻帅说得有理。”

“皇上,各位上官。”田尔耕举起指挥棒:“根据我们的打探,目前可以明确,倭贼在朝鲜的十万余大军,已经分成了三个集群,分别猬集在平壤、开城和汉城三地。而且近十个月来,倭贼主要是驱使朝鲜百姓在这三个地方将其原有的官道拓宽,并水泥硬化。”

朱由栋穿越前对朝鲜这个地方并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半岛分裂前,平、开、汉三城本来就是半岛的重要城市,号称‘三京’。这三个地方本来就有质量较好的官道连贯,而日本人现在这样的做法,其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我知道你掌握了制海权,如果你要打朝鲜,肯定是在半岛中部择一地登陆。那我就干脆把这里的军队集中在三个点,然后依靠相对便捷的公路实现快速机动。

“好。”点点头,朱由栋道:“朝鲜半岛这边的情况就是如此了,那倭贼本土呢?”

“这方面的情报获取稍微困难了一些,主要是倭贼本土最近虽然没有打造什么大舰,也没有如暹罗那样打造什么火焰船。却打造了很多三百余吨,只搭载十余门火炮,但船体狭长,速度极快的帆船。这些船只反复巡逻倭贼本土沿岸,我锦衣卫人员想要潜入极为困难。”

估计这就是飞剪船了吧?这船用来做货船真是没的说,快!但是用来做军舰?抗击打能力就有些差了。不对,破军身为穿越者,怎么会不知道飞剪船根本无法和纯粹的风帆战舰作战?

朱由栋这边在思索,那边田尔耕还在继续汇报:“目前关于倭贼本土,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倭贼已经下了全国总动员令,要求全国各大名充分准备,一旦我军在其本土登陆,就要全国皆兵,将入侵者赶下海去!”

第七六三章 临阵科技突破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三十章 原始资本积累(五)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汉民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七一四章 只是双眼流汗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迁徙第二四八章 内官亦需缩编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七零八章 时间就是生命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三四八章 东海上的决战(五)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四五四章 天玑星已激活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第七四六章 不一样的人生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三五三章 开阳终于登顶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二六四章 官员们的俸禄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六十七章 东北号角连营(二)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三六四章 众狗听令出征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三六八章 西贡港的洗地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战(二)第二零零章 从此龙吟九天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五九五章 流通货币不足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六二七章 知进退的少年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战士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六五一章 美洲礼仪教导第三七三章 氪金才是王道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一六八章 所谓的七大恨第六十七章 东北号角连营(二)第四五九章 当家真的不易(二)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点(一)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五一八章 奥斯曼的应对第三二七章 忠君爱国商人(二)第一八二章 连场围炉夜话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网之鱼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六六一章 贵公子的改变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六一七章 莫卧儿总动员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