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

天启四年,正月十八,国务会议。

在前半段的会议上,大家都是常规性的议事。稍微有些争议,耗了一点时间的无非是吕宋战役的封赏:枢密院提交上来的意见是李国助、颜思齐两人都晋升为海军上将。兵部对此提出了异议:虽然不是出于畏战等原因,但马尼拉湾大海战的时候,颜思齐连战舰都没能登上去,凭什么也要晋升上将。而枢密院则据理力争,说什么年资、日常贡献也很重要。最后,在内阁和众多参会众臣的一致支持下,兵部的意见得到了肯定:海军终于有实职上将了,但暂时只有一位。

除此之外,追晋壮烈牺牲的郑威为海军少将,并且对本次作战中牺牲的将士予以优厚的抚恤,以及礼部常规报告今年的会试准备情况等,都是应有之意,无须赘言。

在这些常规的事项完成后,到了会议的后半段,挂靠在户部下面的国家工商总局局长李国俊首先对工部开了炮。

“皇上,诸位上官。自天启三年朝廷改革矿政,允许民间资本正式的购买、经营煤铁矿以来,我大明各地商人,近大半年来累计投入资金一亿两千余万,购买了88座铁矿和178座大小煤矿。相当一部分铁矿和煤矿都已经在开始生产。由于这些矿产都属于私人,所以这效率确实高了不少。根据我们工商总局掌握的数据,天启二年,我大明全国一共是生产了4.5万吨生铁和86万吨煤。而去年,也就是天启三年,则是5.1万吨和98万吨煤。其增长率极为喜人,朝廷得到的税收增长得也很快。但是!”

李国助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我工商总局各地的分局,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各地铁、煤的东家,都在抱怨运力严重不足,大量的铁、煤生产出来后运不出去。或者是运出去后,这路上的运费和损耗极高。皇上,各位上官,各地商人都在问,工部什么时候能够把公路和铁路,尤其是铁路,修到各个矿区。这么发问还算是客气的,有的脾气不好的矿主,干脆就说朝廷蒙骗了他们,当初售卖矿产的时候都是说的很快就有铁路、公路延伸过来。但是现在......”

他把手一摊:“如果路的问题不解决,运力自然无法解决。由此造成的局面便是:各地需要大量的煤铁,军方的各个工厂需要大量的煤铁。而在山西、蒙古等地的大量煤铁却始终运不出来,国家收不到税不说,这一批矿主也很容易破产!”

在李国助稍显急促的汇报声中,众臣自然的把目光集中到了工部尚书徐光启的身上。

老徐有点恼火的站了起来:“李局长,你的心情本官可以理解,但是你再怎么着急,路也只有一寸一寸的修。”

说完这话老徐转向朱由栋:“皇上,自去年朝廷决定建立河套重工中心开始,工部就马上规划了从北京到包头的公路和铁路。但是这两个地方,直线距离就超过了500公里,实际路况更是要翻山越岭,跨河建桥。所以,工部到目前为止才完成了路线勘探,经过工部紧急测算,京包公路实际里程会达到830公里,京包铁路因为逢山穿洞,遇水搭桥,基本采直线,所以里程有所缩短,但也会达到650公里。如此长的路线,即便今年开工,起码也要五年时间才能完成!

此外,山西的煤炭外运问题。目前工部已经组织人手开始修建京太公路,这一公路,因为前半程可以直接使用京洛公路的建成路段,所以实际修筑里程只有200余公里,三年内应该可以完工。至于从东向西修建到山西内部的铁路,诸位,巍巍太行啊!施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大司空,下官不是不懂我大明从东部平原到中部山地修路的难处。但,三五年才能修通的话,我们的商户都破产了!”

“李局长,你过了!先坐下。”

“大司农?”

“多少年来,大司空为我大明解决了多少难题?我们要相信大司空啊。再说了,大司空为人谨慎,他说的三五年,估计实际上也就一两年吧。”

“许弘纲,你少在那里给本官戴高帽子!三五年,是很乐观的估计了!若是碰到地质、岩体不稳,十年二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随着许弘纲阴阳怪气的为李国俊站台,徐光启公开反击后。先是工部和户部的参会官员开始争吵,然后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兵部也参与进来。之后其他各部也参加了争吵,整个会场的秩序,一下子全乱了。

下面群臣的喧哗,并未影响到朱由栋。他又习惯性的敲起了桌子,陷入了沉思。

中华帝国,由于历朝历代的度量衡不一致(比如汉石和明石就差距极大),加之文人们写史书从来都喜欢写概数。所以,这历代的煤铁产量到底是多少,很难说清楚。但后世大多数史学家都一致认同:明代,是古代中国钢铁产量的最高峰——大约最高时年产钢铁4万吨以上。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用煤炭来冶铁了,所以,明代的钢铁产量既然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峰,那么自然的,明代的煤产量也肯定极高。

但是,在历史本位面上的明代,其煤铁产量,主要是来自于东部地区:河北、安徽、江西等地。

这些地方,要么是大平原,要么是水网密布的江南地区,其运输基本不成问题。

而现在,大明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对煤铁的需求,将直线上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海军一家就可以把现在大明每年生产出来的生铁全部吃下,而且还吃不饱——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真要衡量一国的国力,其金标准不就是煤铁产量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明必须要开发山西、蒙古、湖北等中部省份的矿产资源: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这么长的时间下来,东部地区便于开采的矿藏已经不多了。不把中部乃至西部丰富的矿藏资源开采起来,将来是没有足够的钢铁去打仗的。

作为穿越者,朱由栋深知:对于海运乃至内河航运来说,几百吨甚至几千吨的运输,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放到公路运输上,这点量就有些恐怖了:大明此时的公路确实是水泥路,但一方面是这会水泥路上跑的还是马车、驴车,一方面是这些水泥路只是按照21世纪的村道标准修建的,根本经受不了长期的重压。

所以,要把中部的出产大批量的运出来,必须是铁路!

哎,这果然是要想富先修路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傻乎乎的直接去建设工业基地了呢?TMD工业基地建得再好,东西运不出来有个屁用!

不过呢,我们中国人嘛,基建狂魔嘛,就没有修不好的路!再说了,我们中国人嘛,也是最善于变通的民族嘛。

认真思考了一阵后,心里慢慢有了主张。然后他让方正化敲响了桌锤,恢复了会场秩序。

“那个,大司空,修路的事情,朕提三条意见。”

“臣请皇上示下。”

“其一,追加工程款,招纳更多的工人,在勘定线路上多段同时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皇上,工部为京包公路、铁路,京太公路准备了五万民夫。既然皇上这么说了,那就增加到十万?”

“可以,若是不够,还可以再加。田尔耕,运河两岸的闻香教也该造反了吧?”

“皇上,最多还有一两月。”

“呐,这民夫不是有了么?而且便宜得很。”

“......皇上神机妙算,臣拜服。请皇上示下第二条。”

“第二条,穿越太行山修建京包铁路,在现有的技术下,确实很难,朕不强求。但是,工部要加修一条纵贯山西各个矿区的铁路,然后出大同与京包铁路相接。这个,山西省内虽然各种台原、小型山脉不少,但总比穿越太行山简单多了吧?”

“......臣领旨,会后就组织人手去山西进行路线勘探。”

“好,以上两条,再怎么快,也得两三年。而我大明的军队、商人们可等不了那么久。所以,工部必须要对恢复黄河中游的航运动点脑筋。”

“啊?”愣了一下的徐光启很快回过神来:“皇上,黄河中游的航运古已有之,但这个航运他是不完整的。总体而言,秦晋交界的黄河中游,基本上是峡多而不险,九成以上水路都可承载五百吨以下的船只。但是,壶口瀑布那里,是完全无法行船的。此外,还有禹门口到潼关的游荡河段......皇上,是不是要把壶口炸了,平整河道?”

这是什么话?壶口瀑布怎么能炸?首先我这个穿越者感情上就受不了啊。

“朕记得,民间船只通过壶口的时候,都是采用‘旱地行船’的方式吧?”

“是,但是皇上,民间船只轻啊。这要是上面装满了煤炭,怎么拉得过去?”

“想办法啊,安装滑轨,两边用蒸汽机做牵引,把船底稍微改造一下嘛。徐先生,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臣明白了,会后马上去方山召集相关学者进行研讨。”

“嗯,至于禹门口到潼关的游荡河段,方正化,会后让通政司把今天的这部分会议纪要急件送往包头,叫袁应泰去看看,他不是河套重工的总经理么?东西生产出来了运不出去,他才是最着急的嘛。”

“奴婢遵旨。”

“好。”满意的拍拍手,朱由栋道:“如此,朕以为,三五个月内,黄河中游的航道就可以利用起来了,这样,在铁路修建好之前,也算有了个应急之法。国俊,你可满意?”

“臣极满意,多谢皇上!”

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二八七章 流水账的三年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一五三章 萧伯芝的表演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一零零章 我们的海贼王(二)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选择第一五三章 萧伯芝的表演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六二八章 明军转入防守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四四四章 藩王们的反应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四三五章 后勤保障无碍第五十八章 有矿就要守住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六八七章 请随意做梦吧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五一一章 鲁道夫在美洲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迁徙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二三四章 历史未能重演(五)第七九四章 军舰是牧羊犬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六九六章 海军的新武器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三七三章 氪金才是王道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选择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三五九章 台湾岛的开拓第五零一章 军备协调会议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七七九章 双方继续加码第三六四章 众狗听令出征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总督第四四一章 王在晋的决心(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二十八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二四零章 大坂的冬之阵(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四三零章 商界开始改变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一一四章 东林也要办报(三)第二一五章 巴格达的帕夏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应(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远方来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一一二章 东林也要办报(一)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四四四章 藩王们的反应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第七九五章 天玑再次横跳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二四八章 内官亦需缩编第六十三章 奇葩后勤保障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三六一章 家里的亲人们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载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