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

黎塞留的到来,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情报来源更高层只是很次的一个方面。最大的好处是,这位是西方文明的高级政治家。

大明此时的文明,因为其占统治地位的理学的腐朽,在总体上确实是开始落后了。虽然朱由栋在思想上想尽一切办法给这个国家塑造新的文化思潮,但要看到成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个时候,适当的用西方文明冲击一下,其实好处是很多的。

但是,以前来大明的传教士们,他们其实在欧洲不过是社会的中下层,在方山研究院已经踏上正确轨道的情况下,他们能够给大明的帮助已经不多了。

而黎塞留就不一样了,他本身博学多才,治政手腕也高明,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西班牙双子的原因走遍了整个欧洲和奥斯曼。如此人物的到来,将对大明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一场全新的头脑风暴。

所以,在亲切接见黎塞留后,朱由栋非常高兴的邀请这位红衣主教跟着自己先去大明的西北游览一番,之后再带他去北京商量他在大明的新职务。而黎塞留也愉快了接受了朱由栋的邀请。

总之,虽说最近国内的事情搞得他头疼。但黎塞留的到来,还是让他非常开心。

不过嘛,他这会是开心了。但他的同行,西班牙的菲利普,这会儿就笑不起来了。

1628年8月1日,西班牙,马德里。

“陛下,上一财年的收支情况我们计算出来了。总的来说,上一财年,我国政府一共收入一亿七千三百万双柱,支出两亿零三百万双柱,赤字额为三千万。再加上前年、上前年的赤字,目前王国政府一共欠马德里银行、米兰银行、尼德兰联合银行等多家银行四千六百万双柱。”

“嗯。”轻轻的点了点头,菲利普不带表情的问道:“我的首相,能给大家说说支出的主要去向吗?”

“好的,陛下。”奥斯瓦列斯翻开另一本册子:“支出的大头主要有这么几项。第一,工程建设。上一财年,苏伊士运河的工程在完成勘探后正式开工,我们动员了当地二十万阿拉伯人并且从欧洲运过去了十万工匠,还从撒哈拉以南运来了十万黑奴。一共是四十万工人在那里工作,每天的淡水、粮食消耗量都极为惊人。陛下,光是苏伊士运河工程,去年就花掉了我们1200余万的收入。再加上我们还在修建更多的铁路、公路以及钢铁厂、枪炮厂、船厂等重型工业,总之,去年光是在工程建设这一块,王国政府的支出就接近3000万。”

“我的首相,请继续。”

“是,王国政府支出的第二大项,教育。按照陛下的旨意,最近几年,我们新建了马德里大学、巴塞罗那大学、里斯本大学以及三个师范学院,还新建了二十五所中学,一百三十五所小学。正在开工建设的还有三十所中学,两百七十五所小学......这些学校校舍的建设花费并不多,但由于要保证教师年收入不低于500双柱,所有在校学生均能免费入学,免费吃住,所以学校越多,维持费用就越高。上一财年,王国政府划拨给教育部2800万,最终教育部只剩下了七千多双柱。”

“第三大项,军费。陆军上一年度总的军费1600万,海军为1100万。”

“第四大项,官员的薪资。第五项,支付上一年度欠款的部分本金和利息。第六项,科研。第七项,公立医院建设。第八项,联盟内对贫困成员的支援。第九项,联盟会费。第十项......”

奥斯瓦列斯面无表情的诵读,参会的高官们表情自然是各异。

一亿七千万的年收入居然还搞出来这么高的赤字,我们这位天使长护卫降生的神子陛下,真的是非常会挣钱,但也超级会花钱啊。

其实按照以前西班牙王国的支出大项来看,若是当年菲利普三世在位的时候有这么多的收入,国库肯定是撑得放不下了:那时候王国政府可不会搞什么大工程啊,义务教育什么的。

当然,西班牙的高官们,凡是头脑顽固的,都已经被菲利普四世陛下给弄下去了。现在还能坐在这里的,无一不是对国王陛下的理念表示了服从的人:王国政府收入的剧增,若是没有那些铁路,工厂,怎么可能实现呢?而要足够的技术人才去撑满那些工厂,不大办教育又怎么行呢?

所以,现在这间会议室里,倒是没有一个站起来说为了削减赤字,干脆我们停止办学,停止挖运河的傻叉。

“陛下,以上就是今年的收支情况。”

“嗯。”沉稳的点点头,菲利普道:“人口普查情况呢?”

“是。”奥斯瓦列斯再次起立:“自1626年7月开始,王国政府和我们的盟友共同组建了全欧人口调查统计局,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现在得出数据如下: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实有人口1980万,原法兰西地区以及尼德兰地区,2200万。英伦三岛,920万。中欧日耳曼诸国含奥地利、丹麦,3100万。亚平宁区域,855万。波兰立陶宛1050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230万。以上,整个联盟本土人口,一共是一亿零三百三十五万。

此外,我们在两年前新纳入的北非各地,初步统计,共有人口210万。撒哈拉以南非洲,我联盟诸国现在在各自的殖民地掌握的人口加在一起,大约是430万。而王国政府在南北美洲掌握的人口,是880万。

在人口普查初步完成后,欧洲人口统计局除了按照陛下事先的安排,给予全欧人民身份认证以及登记外,还统计了适合服役的人口。总的来说,全欧此时年龄在16至25岁的男子,是1280万。如果上限放宽到30岁,则是1520万。”

“哎,这点人口,不够啊。”

“陛下?什么不够?”

“哦,没事。那么,首相你说下一项吧,粮食。”

“是,去年全联盟粮食产量大致在675亿公斤,粮食自给是没有问题的。”

“人均655公斤,哎,还是不够啊。”当然,这话菲利普没有说出来。

小冰河气候对菲利普和朱由栋都是公平的,事实上,由于欧洲纬度更高,所受影响更大:要不是因为天璇的天赋加成,欧洲的人均粮食产量,还得更低。

但欧洲农业的优势在于,由于气候总体温和,所以欧洲的农业是农、畜并举,而不是像华夏那样,农耕区和畜牧区有明显的分界线。也就是这个时代算不出来,真要计算起来,估计欧洲人均摄入的热量,比大明要高一些。

但菲利普作为历史学者,朱由栋都能看到的东西,他自然也看得到:这会儿的粮食产量不过是勉强温饱,真要自然灾害再猛烈一些,或者将来军队规模急剧扩大后,肯定会造成粮价不稳,下层人民吃不饱饭的局面。

“好了。”轻轻的虚扶一下没有眼镜的鼻梁,菲利普开口道:“各位,你们作为国家的高级官员,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人、财、粮三项。只要这三个东西是充沛的,那么,只要我们在工作上稍微认真一点,整个国家自然的就会走上正确的轨道。而现在看起来,王国,乃至整个联盟,在这三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需要我们辛勤的工作,加以弥补。”

“尊敬的陛下,请你予以指示。”

“我先说说王国财政的问题,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接近每年收入的40%了,这确实非常危险,需要马上扭转。我的办法是,成立苏伊士运河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欧洲铁路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在王国政府握有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接受民间资本入股。待相应铁路乃至运河建成后,大家按照比例进行分红。”

“陛下这个办法极好,我个人认为,只要股票买卖开放,全欧的商人们都会踊跃认购的,如此一来,我们的赤字很快就会消弭不见。”

“呵呵,首相您先坐下,我还没有说完。”

“好的,陛下。”

“除了铁路、运河以外,各个城市的铁轨马车、公立医院乃至学校,都可以接受私人入股,然后按照比例在一定时间内分红。各位,不要觉得这些公共产品让私人资本进入有什么不好。现在,距离伽利略先生改良蒸汽机投入实用已经很多年了,无数的工厂主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如果不引导他们把资金投入到我们可以控制的领域,那他们就会把这些多出来的钱拿去炒作,哼,炒作奢侈品还好,万一他们去炒作粮价什么的,那才是会让国家和联盟遭遇巨大的困难呢!

另外,现在各地的工厂主不是在抱怨合格的技工不够,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他们的销路么?这样,阿斯图里亚斯实验室可以派出教授担任老师,各地工厂主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出资,在某一地成立技工学校,招揽年轻人进来进行短期培训嘛。”

“陛下的办法真是充满了智慧,如此一来,王国政府支出的最大两头,公共工程和教育普及,都能够有了分担者!陛下请放心,我一定努力让王国政府的收支在下一个财年扭亏为盈。”

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四六三章 我该怎么帮你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第二九五章 朱由栋的调整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转第六十三章 奇葩后勤保障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五四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第二一三章 法兰西的应对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当第六五八章 邮轮上的学习第一八五章 阿拉维杜新王(二)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四二四章 商税是要收的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三六七章 开阳御驾亲征(二)第七八九章 敌人这是要跑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六六四章 准备发行纸币第四零八章 朝鲜需要内附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四六一章 进入铁甲时代第一五四章 继续猥亵发育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一六七章 烦恼的主帅们(二)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战士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竖旗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游记第一一四章 东林也要办报(三)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萨尔浒(八)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二九四章 许显纯论方略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三二七章 忠君爱国商人(二)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六六零章 天才们的表字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第四四六章 圣人还是圣人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六五八章 邮轮上的学习第四二五章 皇帝还是万岁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三二九章 朱由栋结婚了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第七四六章 不一样的人生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二四七章 准备整顿盐政第四九一章 冲锋枪的历史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七八九章 敌人这是要跑第五八七章 皇明宪章摘录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