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

1647年11月12日凌晨五点,在奥里萨邦北部的古贾伊布里、劳尔克拉两个欧盟联军重兵守卫的山口。大明陆军的炮兵,开始对着这两个山口进行猛烈的炮击!

凌晨五点十分,距离前线不过二十公里的杜伦尼就接到了一线军官的报告。对这样的消息,他虽然有些惊讶,但并没有慌张。

之所以惊讶,当然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明军还真的要通过狭窄的山口对自己发起进攻啊?这是得有多蠢才会这么做?在古贾伊布里,那里的山口最窄处不到一公里。劳尔克拉那边稍微宽点,但最窄的地方也不到两公里。你说你的炮兵在这么狭窄的正面,能展开几门炮?能够收到多大的效果?

所以,真的没有什么好慌张的,且观察下,看看山口里面的中国人到底要干啥。

早上八点,前线的电话又来了:中国人对我们的防线发动了步兵攻击!

这?这对方的指挥官是疯了吧?如此狭窄的战场宽度,你兵力根本就展不开啊,我只要有十挺机关枪守在那里,就能给你造成重大的伤亡。

不过跟大明的将领们交手多年,杜伦尼从来不敢轻视对手。所以在稍稍思索一会后,还是接连下了几道命令。

第一,是让通讯参谋电报询问加尔各答、达卡等地的驻军,以及奥里萨邦东侧中央邦的那些欧洲老贵族们,问他们那里有没有什么情况——这是害怕中国人在这里发动佯攻,而主力去了别处。

第二,是让飞艇部队出动,到古贾伊布里、劳尔克拉以南,去看看大明军队的动向到底如何。

上午九点后,各地的回电陆续来了,都表示没有看到中国人的军队。

十一点后,前出侦查的一艘飞艇发来了电报:大量敌军在山口以南聚集,军营无边无际,无法具体统计人数。

下午三点五十分,又一艘飞艇发来报告:在莫哈拉迪河沿岸,发现大量敌军军营,有大量士兵在军营中出没。

接到这样的电报后,杜伦尼的心完全的放了下来:看来敌军这是要虚攻古贾伊布里、劳尔克拉两个山口,以掩饰实攻中央邦的真实目的啊。

中央邦,当然是印度半岛的中心位置。在这里,欧盟是没有派驻正规军的。明军如果进入这里,当然会一鼓而下。但是,占据了中央邦,除了进一步拉长自己的补给线外,大明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所以,对明军的调动,杜伦尼一点没有在意:你要去拿中央邦就随便去拿,到时候我看你漫长的上千公里的高原山地后勤线怎么维持:欧盟当年可是转封了无数老贵族到印度的,这些家伙你让他们作为正规军参战可能够呛。但是在自己的庄园把十几个、几十个印度人武装起来,人手一支燧发枪打游击,足够给中国人漫长的后勤线造成致命打击——别看印度人的军队打仗很拉胯。但当他们在自己的主人率领下以小规模分队的方式打游击,恰恰符合了印度人肤色崇拜,以及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民族本性,那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到了晚上,接到古贾伊布里、劳尔克拉一线指挥官表示本方防线稳固的报告,他安然睡下了。

而与此同时,在古贾伊布里前线,负责攻坚的第九十五师师长徐州爵大校,正和自己的参谋长李延庚上校唉声叹气:“这TM都打的什么仗,今天反复冲击了一天,七八百兄弟没了,可就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几十米。哎……”

“师长,我也觉得刘上将军这次的安排很不合理啊。古贾伊布里山口那么狭窄,为什么非要我们师的弟兄去白白送死呢?”

“哎,也不是白白送死。”大口的喝了一杯水:“MD,打仗不能饮酒,皇上这个规矩也太死了,军需官那里真的是一滴酒都没有。”

在对朱由栋吐了一句槽后,徐州爵压低了声音:“本来这次作战的真实目的,是只传达到师长一级,不过老哥你来我们师这么久了,早就是自己人了。所以老弟我也跟老哥说句实话吧。”他看了看周围,进一步压低声音道:“这里只是佯攻,包括向中央邦的进军也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掩饰我们把主力转移到半岛南部!”

“半岛南部?丰臣栋秀那里?”

“诶,就是如此。老哥你没注意到么,这印度人都是一群神经病,以前我们大明不收他们的税,他们还各种不满意。现在欧洲人把他们压榨得这么狠,他们还忠心耿耿。所以真要走中央邦,我们的后勤线肯定会被骚扰得不堪重负的,我们傻了才去走中央邦!主力向南,与那里已经登陆成功,并且开辟出一大块地盘的藩国军队会师,然后先拿下安得拉,一步步稳扎稳打,用个三五年的时间,慢慢的推进,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打法。”

“原来如此。”虽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五十多岁,已经很有城府的李延庚面不改色的赞叹了一句:“皇上的手笔,真是天马行空,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体会的啊。只是……”他装作很犹豫的样子道:“只是这样一来,对于今天这些因为佯攻而阵亡的将士,是不是太残忍了?”

“慈不掌兵啊。老哥,先不说皇上掌权后给我们武人挣来了真正做人的机会。就说现在吧,西贼的海军迟早会恢复过来的,到时候万一我大明的海军战败了,失去了制海权怎么办?这奥里萨邦全是山地,穷的要死。没了海军每天大量的运输后勤物资,我们这一百多万大军能够在这里撑多久?去安得拉邦就不一样了,那里土地肥沃,出产富饶。就算海军一时不敌,后勤保障出了问题,我们陆军也能撑很久啊。总之,在这里因为什么慈悲心肠舍不得付出一些牺牲,那以后就很可能全军覆没——那才是真正的残忍!”

“听师长这么一分析,愚兄算是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了。好了,我下去整理一下师部的一些公文,然后就到一线部队去看望一下伤员,先告辞了。”

“那就辛苦参谋长了。”

看着李延庚的身影消失在屋门口后,一开始还笑呵呵的徐州爵,眼神完全的冷了下来:你这个汉奸,刚才的话,除了皇上为什么要狠心让少量士兵去牺牲的解释是我的真心话外,其他的,全都是假的啊!

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个长相平平无奇的男子出现在了徐州爵面前:“小公爷,那厮已经把电报发出去了。”

“那这这狗贼咬钩的消息,你们发出去没有?”

“发出去了,有线电报传到海岸边,然后海军的通讯舰接力转发,应该会很快吧。”

“哼,这狗贼倒是为了西贼的事情着急得很。可惜我们为了保留这颗暗子,在我们自己都没有可长距离发送信号的无线电台的情况下,硬生生的忍着没有动他的电台。”

“小公爷,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根据我们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方山的大家们已经拿到了实物,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的新一代无线电台就能供应全军了。”

李延庚发出的电报很快就被传递到了杜伦尼的手里。在收到电报后,杜伦尼以手拍额:“原来中国人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由不得杜伦尼不信,主要是上次人家李延庚连那么机密的登陆地点都是打听到并依靠缅甸人及时发送过来的:就是因为这样,菲利普才决定冒险给李延庚直接配发无线电台——当然,这也和因为菲利普知道飞艇部队参加海战被击落后,肯定有大量电台落到中国人手里,无线电台的技术迟早扩散有关。

总之,上次李延庚的情报是准确的,而因为杜伦尼不相信,导致了奥里萨邦的陷落,也让他被迫将精心组建起来的长蛇阵给拆散了。

所以这一次,他只是稍稍思索了一会后就相信了这份情报的‘真实性’。然后他立即给菲利普发报:陛下,我们收到这么一个消息……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北线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将主力南移,我们加强南线的力量也是应该的。但,印度的精华是在恒河平原,而在我们的海军暂时不打算参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将目前北线的主力南移,则中国人又可能调头向北。因此,我建议,目前在孟加拉邦一线的60个师仍然不动,请您从原先守御德里、阿格拉的10个师,以及第二批次的部队20个师里,抽调一半的兵力,也就是15个师南下,支援路易。

11月14日,菲利普采纳了杜伦尼的建议,将德里附近的部队,抽出了20个师(其中五个印度师),让他们南下支援大孔代。

与此同时,杜伦尼这边,在‘明确’了对面的敌人是佯攻后。他将驻守在古贾伊布里、劳尔克拉一线的部队分成了三个部分:敌人是佯攻嘛,没必要所有部队都进入战备状态。以后,十个师分别驻守山口,剩下的十个师退下来轮休。战争是如此的漫长,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士兵长时间精神紧张?

虽说西班牙海军暂时失去了孟加拉湾的制海权。但是印度半岛西侧的制海权,还是牢牢掌控在手里的。所以,菲利普派出的援军,在18日,就抵达了半岛南部的果阿。然后沿着克里希姆河东进,准备进入安得拉邦支援大孔代的集群。

23日,这支人数高达三十万的援军,被杨涟、左光斗下面的儒教徒发现。然后这个消息在辗转奔波了三天后,总算送到了仰光。

“很好!”这段时间一直坐镇仰光的朱由栋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如此一来,敌人的战略预备队已经被我们提前抽空了,再也无力支援孟加拉的敌军。而且此时大恒河三角洲的雨季已经彻底结束,路面重新结实了起来。现在,我们可以按照昆阳赤霄计划,开始大规模的,多点同时登陆了!”

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杠第六十八章 东北号角连营(三)第五五八章 进化论的萌芽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二一九章 首战是在色当(二)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二四四章 大坂的冬之阵(五)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孙督师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六一五章 岂曰大明无炮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五四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战(三)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六五五章 亲王号的首战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四五八章 当家真的不易(一)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五五八章 进化论的萌芽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二九二章 进击的新人们第七九三章 亚丁湾的屠杀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二十九章 原始资本积累(四)第三七六章 廉贞走向末路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内燃机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八七章 流水账的三年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进士们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六五六章 郑芝龙的奋战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四十八章 打脸就要打痛(九)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二章 爷爷你辛苦了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一四二章 厉害的二当家第六五三章 亲王号战列舰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九十七章 枪杆子出政权第二八二章 东南两路有警(一)第四一七章 东亚霸主降临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六十七章 东北号角连营(二)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书第四七五章 甘青辽湘建省第一五八章 这绝不是挑衅第二一六章 对法战前准备(一)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优势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点(一)第二一三章 法兰西的应对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选择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三十三章 原始资本积累(八)第二零零章 从此龙吟九天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六四零章 国内总体稳定第七九五章 天玑再次横跳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