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

“皇爷爷膝前:孙臣于二月初五抵南京,当日于神烈山上祭拜孝陵……次日登后湖入黄册库,所见所闻,触目惊心……呜呼!若不能痛加整顿,孙臣深恐不忍言之事,当在不远矣!孙臣身为朱家子孙,不敢为一己荣辱顾虑太多,当为太祖创立之基业,国祚之延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臣立志整顿黄册,牢固国家之根基。无论前方何等强敌,无论事中遭遇何等辱骂、污蔑、阴谋诡计及至暗杀、背叛……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详尽的向万历报告了黄册库近乎崩溃的现状并且慷慨陈词的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后,朱由栋笔锋一转,开始向万历分析到底要如何才能整顿好黄册,由此稳固国家根基。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整顿黄册,动的是天下所有贪官污吏、豪绅恶霸,而且是动则牵全身。所以,在手里没有绝对的力量之前,万万不可整顿黄册。

总之,他朱由栋不怕死(黄册整不好他未来也一定不得好死),但是他也不愿意傻乎乎的就这么直接冲阵白死。所以,他在信的后段很直白的的告诉万历:我要弄一支军队出来,这支军队不需要你调拨给我(话说万历也做不到),我自己从无到有的慢慢建设出来。

总之,兵源我自己找,兵器火枪我自己造,士兵的薪俸我自己去挣。我要打造一支这个时代绝对听命与我并且战无不胜的强军!

“孙臣蒙皇爷爷厚爱,于襁褓之中册立为皇太孙。四岁开蒙,府中老师皆是各方俊杰。若孙臣真有心怀不轨,理当留于京师,故作伪善,于皇爷爷膝下承欢。若孙臣真为大逆不道之狂徒,又何苦如此冒险?静待数十年有何不可?然,国家根基已朽,万民被国蠹残害过多,孙臣不过至南京两三日,竟有摇摇欲坠之感。若不以壮士断腕之决心,下除疴猛药,数十年后,我等皆愧为太祖之子孙矣!孙臣一点赤子之心,伏祈皇爷爷明察!”

写完这封信,朱由栋的脑门儿在晚冬的天气里已经是出了一头的大汗。他认真的反复阅读,确定信中没有明显的疏漏后。颓然的倒在了靠椅上。

稍稍缓了一口气,他再一次起身,一手拿起信纸,一手找到信封。然后不再犹豫的装入,封口、滴蜡、盖印。

“呼~~”再一次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行了,若是皇帝信不过我,要废了我的太孙储位,那我就彻底认命,到时候找个地方胡吃海喝的享受十几二十年,等着别人来取我的性命吧。”

没得办法,大明朝这会儿虽然对基层的掌控基本完蛋了,但朝纲这会儿还是严整的。没有皇帝的允准,朱由栋只要敢自己私自练兵,说不得,兵没有练好,剿灭他的各军镇、各卫所全都在来的路上了。

但是,也正得益于这会儿朝纲基本严整。所以,文臣们虽然隔绝了皇帝和武将的直接联系。但文臣要收拾武将,必须要经过皇帝本人。要调动士兵,也必须要经过皇帝本人。因此,只要万历能够支持自己,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无论流言蜚语再多,无论弹本奏章有多少,他都能坚持的把事情做下去。

所以,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在不能自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把一切问题掰开了跟万历讲清楚。你支持最好,你不支持我认命就是。

这种把命运完全交给别人裁夺的感觉,当然让人非常不爽。可是人活于世间,真正的、完全的逍遥自在哪里有呢?

想好了这些,朱由栋把蜡封已经干透的信件贴身放好,然后抬头朝着屋外喊了一声。

“王承恩!”

“奴婢在。”

“吴又可回来了么?”

“吴先生昨夜送陆老先生回家后,已经于三更时分回来了。”

“嗯,他起来了之后让他来见我。”

“奴婢领命。呃……”

“呃什么呃,没其他事情就快点去御厨那里搞几块生姜来,吾一夜未眠,都有斑秃了!生姜拿来后,你亲自来给吾擦一擦。”

昨天一整天的现场教育,到今天早上就已经有了明显的收获。那便是朱由栋身边的人,再也不会劝说朱由栋不要如此操劳了。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明白了朱由栋作为皇太孙,作为一个六岁的孩童,为何一直如此忙碌。而且,朱由栋能够从王承恩身上感觉到:这个八九岁大的孩子,都明显有了紧迫感。

当然,收获还不止这么一点。

“小爷,其实从昨晚四更开始,曹公公就已经在外殿等着小爷了。”

“大伴?他又有什么事?让他进来吧。你…….”

“奴婢这就去御厨给小爷准备生姜。”

疲倦的转身,回到书桌后的靠椅上一趟。曹化淳低着头进来了。

“大伴,有什么事情?”

“奴婢是来向小爷认罪领死的。”

“嗯?嗯!”

低着头的曹化淳只听到“嗖”的一声,然后就感到眼前一黑。朱由栋已经站到了他的身前。

“你做了什么对不起吾的事情?为何要认罪领死?”

“小爷……呜呜呜……奴婢,奴婢其实是受王安老师的差遣,到小爷身边,来记录小爷一言一行的。”

“王安?”金属般残忍的声音在曹化淳脑袋上空响起:“这是他的意思呢还是我父亲的意思?”

“奴婢,奴婢不知。不过从头到尾,都是王安老师给奴婢做交待,至于事后有没有禀报千岁爷,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嗯……”这个声音听起来比刚才那个语调就要温和多了。“你起来说话吧。”

“奴婢觉得还是这样比较好。”

“滚起来,去把门关上!”

待得曹化淳把门关上后,朱由栋已经再一次躺在了靠椅上:“说吧,为什么这会又向吾坦白?”

“其实奴婢自从到了小爷身边后,就一直对小爷的种种所为叹服不已,心里其实一直都在挣扎。但王安,到底是奴婢的恩人,若不是他提拔奴婢进内书堂,只怕奴婢也没有福分来伺候小爷……但是昨日在后湖,在南华宫内,奴婢才真正明白了小爷究竟是为何操劳。奴婢真正明白了我大明国祚要千秋万载,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明君。真正明白了奴婢一家以前为何辛苦耕作却仍然不得不让奴婢入宫……小爷!奴婢虽然背着小爷把小爷的很多行止都报送给了慈庆宮。但奴婢敢对天发誓,除此之外,绝对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小爷的事情啊!”

“嗯……”萧索的站起身来,看了曹化淳很久。朱由栋道:“大伴。”

这一声大伴,直让曹化淳浑身清透:“奴婢在。”

“自此之后,吾能完全信任你么?”

“奴婢绝不辜负小爷的信任!”

“自此之后,吾的任何命令,你都能坚定不移的执行么?”

“只要是小爷所命,奴婢绝不含糊!便是,便是前面是奴婢的老师,奴婢,奴婢……”

“呵呵呵,怎么会让你去杀王安呢。”深邃的眼洞中,一抹杀机一闪而过,朱由栋温和的笑道:“不过呢,若是吾让你骗一骗王安呢?”

对于朱由栋的问题,曹化淳沉默了一会后答道:“奴婢自今日起,唯小爷之命是从。莫说骗了,便是真要奴婢对王安动手……”

“吾说过了,不会逼你弑师的。但是,昨天的事情,你给王安写报告的时候,一定要这么写……”

“奴婢明白了。”

“嗯,你就在这里写吧,写完了咱们一起参详参详。”

“遵命。”

曹化淳坐到书桌旁边磨墨去了,朱由栋打开房门,让外面干冷的空气涌了进来,早已昏昏欲睡的脑袋,一下子再次变得清醒。

“有趣,这还没开始发动呢,就有可能和自己的父亲为敌了。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不是说了么,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级乌龙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第三零一章 向东还是向南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一五五章 所谓帝王心术第四一三章 身体素质差异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六四九章 政委们的威力第六三九章 事了准备回家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七六九章 士气和命中率第六三二章 文臣们的作用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七九五章 天玑再次横跳第六十七章 东北号角连营(二)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开个单章,说说最近的事第二一九章 首战是在色当(二)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七三一章 贵在调动敌人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当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一零二章 我们的海贼王(四)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四九六章 铁甲舰的战斗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远点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无情第六三九章 事了准备回家第三十三章 原始资本积累(八)第六七五章 将帅们的调整第二十八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第四十四章 打脸就要打痛(五)第三四二章 海上决战想定(二)第七八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五一三章 破军也陨落了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六三二章 文臣们的作用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第九十四章 国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满四千加更)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五六四章 张献忠摸内奸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五八章 邮轮上的学习第六八七章 请随意做梦吧第一五六章 李成梁的致仕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八零三章 联盟迅速瓦解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报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三六一章 家里的亲人们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三八零章 为何是分封制(一)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战(一)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二零二章 紧要无过人财第六五八章 邮轮上的学习第五七六章 有竞争是好事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